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讓廣大婦女和家庭瞭解疫情防控情況和相關知識,是做好防疫的基礎。為此,各級婦聯在宣傳上做足了文章。


張貼標語、懸掛橫幅、上門發放倡議書,必要時使用大喇叭、小廣播,這些傳統的宣傳方式雖然簡單,但深入人心,效果顯著,尤其是針對上了年紀的人。


此外,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通過微信、微博等推送,及時通報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傳播科學防疫知識,宣傳典型事例,引導大家正確看待疫情、消除恐慌心理。


不少婦聯新媒體平臺還開通了抗疫專欄,有知識問答、求助渠道、謠言粉碎機等,做好解疑釋惑工作,提高群眾的信息甄別能力,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為了確保宣傳效果,各級婦聯更是因地制宜,用大家聽得懂、聽得進、易接受的方式展開宣傳。


有本地特色版——


滇劇《蝶戀花·戰瘟神》:“南北東西齊挽袖,眾志成城但見國旗舞……”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豫劇《打不贏這一仗不把家還》:“在家多喝水,不把親戚串……”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山東快板:“人人都把口罩戴,電話微信把年拜……”


不少地方還推出了方言版宣傳片。


有“最美家庭”版——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婦聯發佈《“最美家庭”有話說》,充分發揮最美家庭的示範作用,全國最美家庭吳英林、董豔家庭號召:“千萬家庭行動起來,為武漢加油!”


呼倫貝爾市最美家庭王賀男、張華家庭表示:“疫情不可怕,防控靠大家。”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有婦聯幹部、執委的接地氣版——


山東省威海市張家產鎮顧家村婦聯主席李玲珍用大喇叭喊話,實在又霸氣:“在家老實趴著,別去惹人膈應……真用著出門了,別忘了戴個口罩,別張個大嘴吧吧吧的……”


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婦聯執委張冉利用線上平臺,組織300餘名小主播開展“公益播報行動”。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有婦女的自我發揮版——


江蘇省揚中市油坊鎮婦女群眾自編順口溜《風雨過後是晴天》:“一勸暫不訪親友……十勸大家信心滿”;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內蒙古鄂托克旗母女倆奏唱醫護版《為了誰》:“為了誰,為了支援武漢,為了打贏‘抗疫戰’……”;


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廣場舞大媽則乾脆把跳舞神器音響改造成了疫情防控的流動宣傳利器,“最炫民族風”被“勤洗手,戴口罩,不聚會”替代。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宣傳方式多樣,傳播內容硬核,實際效果更是沒得說。


小孩子能流利背出“勤洗手”、“少出門”等關鍵性詞語,並通過畫畫、寫作文等方式再次宣傳;


青年人帶領一家老小嚴格執行防疫防控要求,還主動加入到宣傳志願者行列;


老爺爺老奶奶也能做到“戴口罩”、“勤消毒”等防護措施,“老奶奶狂風暴雨式訓老伴”的視頻還火速上了熱搜,老奶奶對防疫防控知識瞭如指掌,對老爺爺又愛又恨的教育惹人愛。


創新形式,她們是花樣百出的“宣傳員”| 巾幗戰“疫”


防疫防控知識可謂一家老小都知曉,誰還敢不好好防護出門添亂?


致 敬


無論在哪個戰場,女性都不會缺席。


面對這場突出其來的疫情,各級婦聯組織迅速行動,動員和帶動廣大婦女和萬千家庭積極作為,各級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三八紅旗手、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巾幗文明崗等先進模範個人和集體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彰顯了巾幗力量。


讓我們致敬這些巾幗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