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富裕家庭,要在家庭資產中配幾套房產合適(無貸款)?

愛倒影的瓶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有兩套住房是很正常的,一套常住,一套度假貨出租


劉麗萍207546271


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先考慮子女的問題。可以按照一個子女至少一套的原則,挑選品質較好的房產留給子女,這樣可以減少子女以後進入社會打拼的難度。

第二,根據功能進行房產配置。至少有一套自住的房產,另外可以配置度假房,臨時過渡房,學區房,投資收益房,根據情況,一般不超過五套。

第三,根據自身資產的狀況確定。房產的好處是保值,使用價值高,但是弱點是流動性弱,管理要求高。所以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配置到房產上,房產總價值,在家庭總資產的佔比。一般 不超過50%為佳,其餘資產可以投資在保險,股權基金,股票,理財產品等方面 保持資產良好的流動性。

通過這樣的資產配置,既能享受房產增值帶來的收益,也能保持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還能滿足家庭的各種需求,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比較好的搭配。

以上分享希望能有幫助。


纏者無為


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房產的投資價值越來越小,無限趨近於零。富裕家庭買房沒有壓力,但是也不建議再配置房產,最多有兩套也就可以了。


之所以講房產已經近乎失去了投資價值,有如下原因:

1、房價上漲週期過長,已經透支了未來經濟增長空間,未來十年將是價值迴歸的十年;

2、房住不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天量資金蜂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盛景不再,開發商資金鍊日益緊張,降價銷售會越來越普遍;

3、房產流動性極差,二手房首付比例高,除非遠低於一手房價格,否則很難出售;

4、房產稅三五年內就有可能落地,未來持有房產的成本會提高;

5、房產租金回報率僅有2%左右,遠不如銀行存款收益高;


買房就能跑贏通脹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出租回報率太低,出售太難,此時再去投資已經不合時宜了。


一個家庭居住,一套房也就夠了,這套小了可以買套大的,兩套總是夠了的。如果再買第三套第四套,不出租只能等有一天漲價後出售變現,出租租金又太低。不管是那種,只要房價不漲,這就是持續貶值的資產。


在買房問題上,多數人會有意無意忽視房產的年限。農村自建的房子住50年也不會倒塌,但是城市的樓房就不一定了,也許30年都不一定能撐住,更不用說有些房子還沒住就一堆問題。


買一輛車會每年折舊,時間長了就容易出問題。房子其實也差不多,高層電梯一般過了五六年就開始頻繁出現問題。


近年來房地產開發商過於追求高效率,強調高週轉,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隱患。風口是不斷變化的,房地產的風口已經持續太久了,國民收入已經難以支撐過高的房價,再去投資持有多套房產就不合適了。


財智成功


一個富裕家庭,如果想要在近10年之內保證自己的家庭總資產不會有過多的貶值,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當前的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佈局超過2~3套的房地產。前提是能夠全資購買,如果資金緊張的話購買一套也是可以的,但位置和城市的選擇一定要屬於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

即使未來的房地產市場週期進入了相對的衰退狀態,未來房地產的價格也會有一定的下降空間,但是對於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而言,核心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始終是比較穩定的。這一點可以看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東京房地產價格的走勢,基本上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恢復到之前的次高點。


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國城市化進程還會有一個加速狀態。所以如果有能力在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核心地段佈局上一兩套房產的話都是有備無患的。


晴天財經閣


富裕家庭一般也就是一套或兩套房合。有人可能懷疑,一套房夠住嗎?說實話,你為什麼非要買3、4套八九十平米的小房子呢?為什麼不直接購買一套二三百平米的別墅自己住。

住房投資熱潮的消退

除了住之外,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已經將資產逐漸轉化為現金資產、股票、債券、保險、信託產品了。說實話,未來沒有必要購買多少套房子,正如國家所說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比如,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國家釋放了大量資金用於支持企業,而且還專門降低了LPR利率。但是,今年由於新冠肺炎人們的收入會大大降低,購房能力反而會壓縮而不是增長,對於房價的壓力是更大的。

現在一線城市的租售比是1:70~1:100,而我們把五六百萬存到銀行中,每年至少能夠獲取5%~6%的收益。如果是其他風險更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能達到8%~10%。不要認為8%~10%的投資理財產品會一下子打水漂,即使虧本一般也不可能全虧的。但是,利率超過10%,你必須要做好本金嚴重甚至全部損失的風險。

對於有錢人,房產真的很重要嗎?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2019顯示,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財產過程中,65%的高淨值家庭是企業主,他們的企業資產佔其所有資產的2/3,他們的房產一般也就是180萬元以上。

職業股民、企業金領和炒房者才是房地產消費的主力。職業股民(5%)擁有的房產價值在430萬元以上,企業金領(20%)擁有的房產價值至少在500萬元以上,炒房者(10%)房產投資則約佔他們總財富的84%。

如何選擇投資?

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實際上最重要考慮的應當是現金流。購買住房,能給我們帶來的現金流是正的還是負的?實際上現在隨著住房價格的高企,越來越多的人依靠的是貸款買房,即使是投資者也是這樣。

貸款買房,每月我們都要按時給銀行還貸,這實際上是一筆負的現金流。有的人為了減輕負擔,會將房子出租用租金來償還房貸。但是,絕大多數房子的租金覆蓋不了每月還款的金額。房東還是需要另掏錢還貸款的。這種情況下,不僅我們投入的大量首付沒有任何收益,而且房貸還要佔我們的支出。如果房價長期沒有變化,那你說這是資產呢?還是負債呢?

現在所有人都被過去房價20年的上漲所迷惑,總認為房價不可能下跌的,房價短暫的持平只是為了下次暴漲積蓄動力。你覺得一線城市五六萬元的房子還有暴漲的可能嗎?越來越多的富人清醒到,房價暴漲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因此才會越來越多的退出房地產市場的。

所以,富裕家庭只建議配置一套適合自己家庭居住的住房好了。家庭有錢就讓自己住的條件舒適一些,買一套面積大、管理好、生活方便的住宅。畢竟人們會越來越富,像這樣的稀缺產品未來才有更多的升值空間。即使不升值,你也享受到居住屬性了不是嗎?



暖心人社


建議不要全部放房地產上,最多不要錯過40%,可以買一些私募基金和股票,分散一下投資和風險,做一個資產配置,減低資產的風險!房子不容易變現,一旦下跌就可能有風險。有一套房子夠住就可以了,房子是跑不贏股票大盤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希望你能配置容易變現的金融資產。需要資產馬上用的話房子可能變現不了,另外保持好現金流,這麼有錢應該是開公司的吧,儘量把公司資產和個人資產分開,可以搞一個家族信託,把財富傳承下去。多買點保險,把財富分散一下,不要集中在一個市場,這樣風險很高,可以適當配置海外資產。如果有小孩和父母的話,要為他們準備好教育金和養老金,還有家裡所有的重疾險要配夠,最好把資產分為多個賬戶管理,建議不要去海南這樣的旅遊城市買房,房子貴,一年住不了幾天,租金回報率又低不合算,我是職業投資人,可以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投資理財知識!(覺得有道理的點個贊,大家可以在評論裡一起聊聊!😊)


水瓶座投資劉庚家


富裕家庭,要在家庭資產中配幾套房合適。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先確定一下富裕家庭的概念。一般可以理解為已實現財務自由,購房,買車,旅遊,教育,日常生活已沒有什麼壓力。這樣的情況下,首先在市中心,工作生活方便區域有一套面積較大的質量好的住宅,提高居住質量。同時可以在交通方便的近郊買一套排屋或別墅,週末和假期可住,更重要的是資產保值增值。因為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限購,沒有機會買第三套房,資金充許,建議在海南購一套合適住宅,保值增值,將來冬季可以住。這樣算下來,三套房比較恰當。在家庭資產配置中,購房是首要考慮,這是提高生活品質。然後注意資產配置比例,房產,股票,對外投資,理財產品合理配置,標準是保證充足的現金流,使生活無憂。


華仔之薪


資產配置需要進行長遠的計劃規劃,基本上分四部分構成:

一是短期要花的錢,3-6個月的生活費,這部分資金佔比10%;

二是保命的錢,意外重疾保障,專款專用,以小博大,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這部分資金佔比在20%;

三是可以生錢的錢,這一部分重在收益,投資股票(適量)、基金、房地產等,投資不等於理財,看得見收益的就看得見風險,這一部分資金佔比30%;

四是保本升值的錢,這部分重在保本升值,可以投資養老金、子女教育金、債券、信託、分紅險等,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這部分資金佔比40%。

購買房產適度即可,如果全部資金投資在房產這類流動性比較差、變現慢的方面,有可能在急需使用資金的時候出現困難,即便真要購買房產,本人不建議購買度假房,度假房利用率太低。


劉金湘理財師


如果我富有,首先國內在北上廣深、成都、昆明、西安、桂林、三亞都要有房產或酒店,其次是在瑞士、新加坡等中立國家要有房產,最後就是自己喜歡居住生活的國家和地區也都有房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