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守門人”,守好第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德正街道黨工委嚴格按照“五級書記抓防控”工作佈局迅速開展落實各項工作,社區書記則是這場“防疫戰”中最關鍵的“守門人”。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居民安全,我才安心”。2月13日21時35分,氣溫零下23度,正在值班的農大社區書記王麗敏接到區疾控中心的電話,說轄區有一位居民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需要集中隔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王麗敏放下電話立刻聯繫轄區派出所、物業人員做好準備,隨後她第一時間趕到這位居民的樓下防守等候,直到疾控中心人員到來,把這位居民接到120車裡,並做完一切的消殺工作,她才放心地回到單位繼續值班。像這樣站在寒風中的“深夜守候”王麗敏早就習以為常,她沒有豪言狀語,卻一直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社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我們書記專治各種疑難雜症。”這是農場社區工作人員對他們的書記張鳳霞的評價。疫情在前,責任在肩,弱小的身體卻發揮大大的能量。哪裡是一線,哪裡就有她的身影——主動包保一級管控人員,服務保障、心理疏導、對外警示……不僅讓隔離的居民安心,更讓小區的其他百姓放心。工作中,難免遇到不理解、不防護、不配合、反抗情緒強烈的群眾,她不紅臉、不慌亂,用耐心和真誠把工作做到實處、更做到大夥心裡。在同事的眼中,遇到難題“找張書記”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我是母親,但我更是一名黨員。”飛虹社區作為德正街道的“重災區”,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單元隔離、發燒等特殊人群都集中在這裡,80後的社區書記孫丹陽沒有退縮而是勇敢衝到一線。2月3日晚9點,得知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王某情緒激動,隨時會出現危險行為,剛下班到家的孫丹陽顧不上生病的大兒子和仍處在哺乳期的小兒子,二話不說就奔赴現場。在孫丹陽的耐心勸解下,起初態度極其不配合的王某最後放下了心中戒備,使這次危機成功化解。這樣的突發狀況還有很多,有時接到任務已經是深夜,處理完往往是凌晨3、4點……周圍人不理解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什麼這麼拼,孫丹陽只說:“我是母親,但我也是社區書記、是一名黨員。”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輕傷不下火線,就怕手機沒電。”這是和悅社區書記孔祥會的愛人經常對她說的玩笑話。從大年三十開始,孔祥會每天都會最早來到社區籌劃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早出晚歸、甚至“不歸”已成為常態。2月11日深夜,連續加班熬夜和排查走訪讓孔祥會突然發燒到37.4℃,隔離的兩天把孔祥會急壞了,生怕工作被落下。後經醫院檢查確認可提前解除隔離,孔祥會立刻又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參與排查和值班值守。根據轄區實際,和悅社區成立由社區黨員幹部、物業、下派支援黨員幹部組成的群防群控志願隊,並制定“三查三控三服務”工作機制,構築起基層黨組織堅強的戰鬥堡壘。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她就是我的親閨女。”這是偉峰東第小區79歲的宋大爺在電話裡對和美社區工作人員表達的肺腑之言,而電話裡的“她”就是和美社區書記李豔。和美社區是新成立的社區,面對還需逐步捋順的工作和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書記李豔並沒有絲毫怯懦,以大局為重、以社區為家,帶領僅有的8名工作人員始終堅守一線,全力以赴積極應對工作。2月9日晚10點,偉峰東第小區79歲的宋大爺給網格長打電話說自己好像高燒、有點害怕,李豔得知後,當晚跑了好幾家藥店買來體溫計,怕晚上打擾老人休息,就把溫度計放在了門口的花盆裡,第二天老人看見了深受感動。這段時間,李豔已然成了社區居民的“快遞員”“跑腿員”,誰家沒油了、沒米了,她都第一時間買來送過去,需要購藥、繳納水電煤氣費她也全部服務到家。她的勤懇和熱心收穫轄區居民集體點贊!

六个“守门人”,守好第一线

“作為社區書記,我必須衝在第一線。”天工社區書記趙曉天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自疫情發生後,趙曉天帶領社區全體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第一時間成立“社區書記—網格長—樓棟長”三級聯控機制,築牢社區防控安全線。白天,對轄區14個網格進行責任包乾,通過電話、微信、小程序、LED顯示屏等方式加大宣傳、排查疫情,切實做到外控輸入、內防傳播,三天內完成了對轄區4054戶居住人員的排查工作;晚上頂著嚴寒帶頭參與值守任務。大年三十至今,趙曉天一天未休,始終堅守在一線,並用實際行動激勵著大家,共同守護好社區安全。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寅 淨月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