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議會選舉,保守派獲勝,有何現實意義?

新文化街男孩


雖然伊朗的“冠狀病毒疫情”出現了小範圍爆發式增長,但是伊朗議會選舉仍然在上週五如期舉行。這次議會選舉的初步結果顯示,以德黑蘭市前市長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為首保守派聯盟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拿下了至少三分二以上的席位。至於最終結果需要等待部分小選區的第二輪結束之後才能最終確認。

(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

伊朗議會大選每四年舉行一屆,今年這次是11屆伊朗,也只自波斯立憲革命以來的第35屆議會選舉。伊朗議會當中總共有285個議席從196個大小選區直選而來(部分選區有多個席位),小選區超過四分之一票數的第一名直接當選,不足進入第二輪。大選區排名前幾位且超過四分之一票數的候選人直接單選,不足者進入第二輪。候選人資格比較寬鬆,30到75歲身體健康,名聲較好,擁護伊斯蘭政權,支持伊斯蘭憲法的虔誠穆斯林(少數宗教代表特別群體另有安排)即可。

(人們投票)

那麼這次大選為何保守的強硬派能夠勝出?

其實在現在伊朗政治體系中,議會本身就不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因為無論是以“伊斯蘭革命力量聯盟理事會”、“人民聯盟”為代表保守派(內部分為傳統保守,激進派),還是以“哈塞米之友”和“改革者八黨聯盟”為代表的溫和派(內部分為溫和保守,改革派)都是伊朗政治體制內的角色,他們都服務於“法基赫”建國政治體制,受到伊朗教士集團“專家委員會”、“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制約。可以說誰上,誰下基本都是高層決策好的。

(登記投票)

這次大選強硬派能夠勝出,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目前的監護委員會本身就是哈梅內伊為代表保守派把控的。大選前監護委員會經將10333名候選中一半的人全部取消了競選資格,其中絕大多數為溫和派和改革主義者。現在議會當中三分之一任職者(多為溫和派)被禁止再次參選。這樣一來,285個席位中,有230個索性基本就沒有強硬派的競爭者。很多支持現任總統魯哈尼的溫和派選民索性也就不去投票了,有選民吐槽所在轄區的候選人名單不是名單,就是狗屎。伊朗選舉委員會官方公佈的投票率為50%,後來內政部部長法茲利稱這屆選舉投票率為42.57%,而實際甚至更低,個別地區只有20%到25%。

(一名婦女從競選廣告前匆匆走過)

結語

伊朗的政治其實就是這樣循環,最高決策層,想要通過議會選舉來向國內以及外界展示自己的強硬立場。甚至在面對疫情時,都在宣傳“病毒沒有摧毀庫姆(疫區)人民的革命熱情,他們在踴躍投票”。伊朗在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遭到了多輪制裁,經濟基本崩潰,去年衰退在6%左右,通貨膨脹率為33.5%。高層要對國內外凸顯美國製裁是主因,而伊朗將會拒絕任何對話可能性。

(魯哈尼投票)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近期伊朗議會舉行選舉,保守派已經獲勝,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美國和伊朗高度緊張對峙,讓伊朗人民產生人人自危的心理,認為和西方國家做成交易,會讓伊朗陷入到極度危險的境地。根據伊朗媒體的報道,4年一度的伊朗議會選舉計票工作基本結束,在已經公佈的138個席位中,強硬派贏得了135個,而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僅僅獲得了20個席位,獨立派人士獲得了28個席位,由此可見強硬派基本獲得了勝利。

現在出現的情況就是強硬太極度反彈,主要原因就是前段時間美國斬首了蘇萊曼尼,讓美國和伊朗產生了高度對峙的情況,美國對伊朗的威脅已經無以復加,不僅對蘇萊曼尼斬首,而且還基本摧毀了聖城旅的海外組織。人們紛紛指責魯哈尼應對不力,很多人開始懷念當年的內賈德。不過另一個情況是這次的投票率創歷史新低,實際的投票率可能不足40%,這是1979年以來伊朗出現過的最低的投票率,這種情況讓人感到非常的擔憂。

投票率過低說明民眾對政府缺乏信心,因為很多人認為現在投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儘管伊朗政府做了很多的宣傳工作,但是投票率非常的不理想,主要是伊朗周邊的環境不斷的惡化,就算是把票都投給強硬派,伊朗也不可能去攻擊美國,因為兩個國家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

而且現在的局勢來看,歐洲各國也在落井下石,因此很多伊朗民眾失去了對強硬派支持的信心,不過總的來看魯哈尼的外交失利是這次伊朗溫和派失敗的主要原因。


江淮聖手


從選舉結果上看,這是伊朗民眾思念內賈德時代的結果,這說明伊朗“王者歸來”的時代又快成為現實。此次選舉有14名前內賈德政府的高官勝利當選。這一次勝利實際上就是在伊朗面臨歷史上最大危機時,伊朗民眾再次選擇內賈德派出山拯救伊朗。內賈德對西方的強硬是智慧型強硬,是國際包括西方都公認的優秀領導人。內賈德治國有方,贏得包括西方列強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普遍尊重。義威而防萬敵,德威而名震天下,以一人之力,敵西方數十國,連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總統和奧巴馬總統都對內賈德敬重有加。

伊朗媒體報道,伊朗議會選舉計票工作已基本結束,在已經公佈的138個席位中,保守派贏得了135個,改革派僅僅獲得了20個席位,其中獨立派人士獲得了28個席位,這意味著伊朗保守派將會奪得議會的領導權及下一屆總統大選的勝利。這是內賈德派的絕對勝利。

一,伊朗保守派中的內賈德派再次取得了政權。

姜子牙盼周武王,伊朗高層也在為內賈德鋪路。伊朗危機之時,也是賢士復出之時。

伊朗現行的政體是政教合一的政體,所謂的“合一”,說白了就是“教士集團與世俗派共享政權”。但實際上掌握伊朗最高決策權的是伊朗教士集團。議會選舉保守派獲勝說明伊朗高層當局已經不再需要“溫和派”這塊件尷尬的“政治馬甲”。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推翻西化的巴列維王朝後,主導伊朗政治方向的都是伊朗教士集團。所謂的伊朗強硬派也因此而得名。但實際上伊朗的強硬派和伊朗保守派並不能完全畫等號,因為保守派般是代表伊朗高級教士集團,而強硬派既包括高級教士集團又包括世俗改革派中的強硬派。

教士保守派主張以教馭政,社會思想體系保持伊斯蘭特色,排斥西方文化,而世俗強硬派則主張以政馭教,兼而學習西方長處,以西治西,但絕不屈服於西方勢力。內賈德派就屬於這一派。


二,雖然保守派已穩操勝券,但是投票率不過半說明伊朗保守法在一定程度是失敗的,這對以後的施政有所不利,但內賈德派幾乎全部當選有望徹底扭轉伊朗民眾的士氣。

雖然此次投票率只接近40%,保守派大勝,但在60%以上未參加投票的選民眼中,保守派的勝利是可喜可賀呢還是勝之不武?如果屬於後一種假設那反應出來的實際民意是什麼?會不會是那種失望透頂的感覺?只要投票率不過半,那麼保守派就屬於慘勝,但是這一次內賈德派幾乎全部當前將會徹底改變這些選民的看法,也會一掃伊朗當前低落的士氣。如果大部分人對一個政權的政治遊戲規則已經失去了興趣,那麼這種國家遲早會出大事。可是內賈德在時,民眾的投票率達到80%以上。


三,內賈德保守派讓西方列強恐懼,雖然想“磨刀霍霍”,但是列強們將不得不面對新的“內賈德時代”。

西方列強仗著堅船利炮已統治世界數百年而且已經取得了難以割捨的“巨大的既得利益”,所以他們目光所到之處,蒐集的就是哪些潛在的對手。不幸的是,他們在中東踫上了一個不會韜光養晦的硬茬。

伊極端保守派上場對伊大部民眾來說不是個好消息。對抗西方列強沒有錯,但是除了硬對抗還有更多的選項。硬對抗消耗能量很多,浪費能量也很多。最致命的是他們缺乏內賈德的大才!

其實,伊掌權者如果不計較個人得失,就很好辦,或者把經濟治理得國富民強就能保證統治地位無憂。就像內賈德在位時做的一樣。內賈德在時,可是萬民敬仰的領導人,那時伊朗經濟繁榮,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海內稱頌。

但是當今的伊當權者們由於習慣了特權,或已經不把民眾看在眼裡,其次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地區霸主地位集中國力去“窮兵黷武”。伊朗最大的野心就是企圖一統中東伊斯藍天下,再圖打敗歐美列強而君臨天下。歷史上他們曾兩次建立世界性的伊斯藍政權,歷時數百年,影響全世界。但是,欲征服天下會花很多的民脂民膏,民眾真正在乎的是平靜而豐衣足食的生活而不是貧窮戰亂的大國巨族的空有其表的“輝煌”。從內賈德施政8年的業績來看,顯然內賈德派會有更好的方法解決這些矛盾。



內賈德派的勝利歸來是伊朗民眾的選擇,也是伊朗高層深思熟慮救國大難的決策,如果不出所料,內賈德可能將被伊朗高層再次推向伊朗政治舞臺。真的希望王者再次歸來。內賈德,你的國家已經在呼喚你,你回來吧!回來拯救你在危亡之中苦苦掙扎的祖國。👍👍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據相關媒體報道,2月22日,伊朗第11屆議會選舉,在已經宣佈投票結果的42個議會席位中,保守派候選人獲得了約4/5的席位,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內賈德總統時期的14位前內閣成員,及當時的央行行長都已經當選。內賈德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是革命衛隊領導人之一,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總統期間 反對與美歐改善關係;



從這份報道當中不難看出,在當前美國與伊朗敵對態勢加劇的背景下,伊朗保守派大獲全勝足以表明,以取得伊核協議成果為政治資本,提倡與西方改善關係的改革派,當前已經不再受歡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溫和派魯哈尼政府 此前的政策,並沒有得到國內大多數人的認同,反而讓伊朗國內民眾感覺到,自己國家被美國的欺騙戲耍;




至於說,此次伊朗議會選舉保守派獲勝,有何現實意義?筆者認為,此次選舉結果足以證明,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為首的保守派,實力上得到了鞏固,這對於美國來講,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隨著伊朗保守派的獲勝,美國再想利用經濟制裁的方式 打壓伊朗,迫使伊朗在伊核問題上做出重大妥協的可能性將越來越低,有前往投票站的伊朗民眾表示,為了國家的獨立,他們願意再承受6年的制裁,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伊核協議的重新談判,都將不會有太大進展,畢竟,以哈梅內伊為首的保守派,一直對美國採取的是強硬政策,如今,保守派獲得勝利,美國對伊朗採取的制裁政策,必然受到削弱影響。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2月22日,伊朗第11屆議會選舉初步結果顯示,保守派將在該國議會中獲得絕大多數席位。這種結果意味著,在美伊關係惡化的情況下,維護伊核協議談判成果的改革派不受歡迎,而持強硬“抵抗”態度的保守派勢頭上升。初步計票結果還顯示,內賈德總統時期的14位前內閣成員及當時的央行行長都已經當選。內賈德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是革命衛隊領導人之一,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總統期間反對與美歐改善關係。(2月22日澎湃新聞)


在伊朗,前總統內賈德被認為是保守派代表人物,現總統魯哈尼被認為是溫和派代表人物,伊朗最高領導哈梅內伊是當然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伊朗這次議會選舉,保守派大獲全勝,有媒體稱魯哈尼地位將不保,內賈德似的人物將捲土重來。個人認為,不盡然。


這次伊朗議會選舉保守黨獲勝,難道僅僅是內賈德的獲勝?又何嘗不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獲勝?只要哈梅內伊還是伊朗最高領袖,不管伊朗總統是誰,魯哈尼也好,內賈德也好,伊朗都必須對美國強硬,不可能屈服於美國的淫威。


內賈德當總統時,對美國非常強硬,被稱為是美國的剋星。魯哈尼當總統後,相比內賈德而言溫和一些,但有伊朗最高領導哈梅內伊對美國強硬,已經足夠了。哈梅內伊和魯哈尼一剛一柔、剛柔相濟,最終也是聽哈梅內伊的,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不是嗎?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極限施壓,妄圖挑起伊朗內亂,推翻伊朗政權。不久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媒體,還在挑起伊朗學生、伊朗民眾要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臺,但是這次伊朗議會選舉,美國無疑傻眼了。正如《衛報》分析認為,伊朗此次選舉結果表明,儘管投票率創了新低,但以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為首的保守派實力得到了鞏固。


美國今年舉行大選,美國總統特朗普連任希望很大,對伊朗極限施壓的政策基本不會改變;伊朗將在2021年舉行總統大選,這次強硬派人士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為明年總統大選打下了堅實基礎,如果不出意外,魯哈尼之後的伊朗總統應該是強硬派,而不再是溫和派。強硬派總統與強硬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強強聯合”,確實夠特朗普喝一壺的。


伊朗這次議會選舉,雖然投票率低,但前往投票站的許多伊朗民眾均表示,為了伊朗國家獨立,他們願意再承受6年的制裁。也就是說,伊朗民眾要與特朗普率領的美國鬥爭到底,即使特朗普連任,伊朗也不可能屈服。看來,特朗普與伊朗的“月子”已經結下,而且根深蒂固,特朗普希望與伊朗領導人談判的願望,估計這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實現了。


毛開雲


根據伊朗媒體的對外報道,2月22日,伊朗第11屆議會選舉,在已經宣佈投票結果的42個議會席位中,保守派候選人獲得了約4/5的席位。在伊朗議會290個席位中有183個已經確定,保守派或強硬派獲得135個席位,改革派獲得20個席位,獨立參選人士獲得28個席位。


通過這次伊朗議會的選舉,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伊朗的保守派是的,已經掌控了整個議會。而對於伊朗的保守派勢力,主要是以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時期統治最為明顯。而目前通過這次選舉,可以看到內賈德總統時期的14位前內閣成員,及當時的央行行長都已經當選。內賈德作為保守派勢力的代表人物,在2005到2013年任伊朗總統期間,一直堅持反對於歐美國家改善關係,這也被稱為伊朗的強硬派。



而如今伊朗一會再次有保守派勢力佔據多數,這也與伊朗最近幾年來的整個外部情況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以魯哈尼為代表的伊朗是以溫和派勢力為著稱,也就是說,伊朗的改革派,是由於魯哈尼的改革派選擇與美國和西方國家接觸的政策,最終才簽訂了2015年7月的《伊核協議》。當然,在改革派的成就當中,就是伊核協議為伊朗換來了接近三年的經濟高速增長,GDP增長率一度都超過了10%。


可以說,魯哈尼的改革派在伊朗高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顯然,他的政策佔據了伊朗社會的主流,也給伊朗帶來了環境的改善和財政的收入。然而,隨著美國2016年總統換屆以後,就改變了奧巴馬之前的與伊朗接觸政策。而是採取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的對外方針,伊朗問題上自然就遭到美國惡語相加,同時,對伊朗採取大規模的經濟制裁舉動。導致改革派相信了美國的政策,結果又遭到了美國政府的無賴行為。

改革派在伊朗內部就已經失去了更多的支持,從而變成了眾多的指責。因而在伊朗國內的保守派勢力進一步站在了伊朗的政治舞臺前沿,如今,伊朗議會選舉的勝利就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伊朗一定會選擇更加強硬的姿態來針對外部,尤其是針對美國對伊朗可能採取的經濟制裁與軍事恐嚇。伊朗的保守派勢力掌控伊朗的政治方向,對伊朗來說,與美國的鬥爭可能變得更加強硬,也可能導致美國與伊朗陷入更加嚴重的危機當中。

因此,對於伊朗改革派上臺掌控伊朗的國家主要方向,必然在美衣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而美國對伊朗顯然不會有多大的改觀,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的手段也不會放鬆,伊朗改革派上臺的與美接觸政策儼然已經失敗,如今的伊朗,也只能是採取強硬姿態與美國鬥爭。更讓人擔憂的問題很可能是伊朗的保守派會推動伊朗像核武器發展道路上前進,這有可能讓一個問題變得更加危機四伏!(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在伊朗和美國針尖對麥芒之時,伊朗的議會選舉結束了,保守派取得了完勝。其意義十分明顯,是美國刺激了伊朗人民的反美熱忱。在伊朗人民的心目中,與美國強硬,才是符合伊朗人民的心願的。因此,保守派才會贏得絕對勝利。

此次選舉,讓伊朗前總統內賈德任期時的14位前內閣成員,及當時的央行行長都當選。內賈德作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經是革命衛隊領導人之一。在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總統,期間反對與美歐改善關係。因此可以顯示出其實伊朗人民不需要和美國妥協,而伊朗人民選擇強硬派,就是顯示出了伊朗人民反對美國的基本意願。

據德克蘭媒體報道,伊朗4年一次的議會選舉在2月22日開始,本屆選舉有7100名候選人,在全國208個選舉參加競選,本屆選舉有5800萬個合格公民,其中290萬個選民是第1次參加選舉,這也是伊朗舉行第11屆議會。本次選舉在290個議席中進行,183個議席已有歸屬,保守派候選人獲得了135個穴位,改革派贏得了20個穴位,獨立派贏得了28個穴位,保守到大獲全勝,改革派表現失望,已經岌岌可危。

這次投票創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國的投票率大約只有40%,德黑蘭的投票率只有30%,而在上一次的2016年的全國,投票率為62%,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有許多人對於伊朗的前途是感到失望,或者是沒有信心的。對於應該選舉誰?心存疑慮的。所以,他們不願意參加此次投票,自動放棄了自己的選舉權。

當然,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失選 ,表明了伊朗的外交政策可能會因此而進行調整,和美國之間的矛盾可能會激化,戰爭的風雲變幻莫測。雖然美國今年將會舉行總統選舉,但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乃至在波斯灣的軍事威脅越來越大。因此,不排除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有軍事侵略伊朗的可能。伊朗的議會選舉,讓伊朗更加強硬。而美國總統選舉之後,更有了對伊朗開戰的時間。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儘管尚未公佈正式的選舉結果,但伊朗強硬派獲得壓倒性勝利已成定局。

根據伊朗當地媒體2月23日的報道,四年一度的伊朗議會選舉計票工作已基本結束。在已經公佈的183(共計290)個席位中,強硬派贏得了135個席位,而以總統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僅僅獲得了20席,獨立人士獲得了28個席位。強硬派獲勝已經沒有懸念。

本次伊朗議會選舉有兩大特點。一是強硬派“反彈”,溫和派“慘敗”。二是投票率創歷史新低。伊朗內政部長法茲利在2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此次伊朗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2.57%。而根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的報道,實際投票率可能還不足40%,為1979年以來最低。即便如此低的投票率,還是在5次推遲選舉時間 ,數次延長投票站關閉時間所獲得。以伊朗相關專家的話說:令人堪憂。


如此低的投票率說明,伊朗大部分民眾已經沒有熱情,對未來缺乏信心。一位53歲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上屆議會選舉很多人都投票了,但投票過後他們的熱情每天都在消失。現在去投票已經沒有意義。”在投票前,伊朗政府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鼓勵伊朗人民踴躍投票,以高投票率“讓敵人失望”。甚至於,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都親自出來鼓動,並說:“投票是一項宗教義務”。然而,投票率仍然不理想。

伊朗本次議會選舉的另一個特點是強硬派“強勢反彈”,溫和派“全面失守”。在伊朗,強硬派也叫保守派,溫和派也叫改革派。比如,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就是強硬派(保守派)的代表,而現任總統魯哈尼則是溫和派(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其實,所謂的強硬派和溫和派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外關係的戰略上。強硬派主張對美國,以色列以及西方國家實施“硬碰硬”政策,以“熱情和宗教力量”戰勝一起敵人。而溫和派則主張以“合作和妥協”換取伊朗的發展空間和時間。


伊朗的強硬派和溫和派的內鬥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而究竟實行什麼樣的政策,則必須由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根據國內和國際局勢的變化來調整和確定。比如,在需要調整時,強硬派的內賈德在2005年當選了總統。在內賈德的強硬“核政策”導致聯合國制裁後,溫和派的魯哈尼又上臺了!

以總統魯哈尼,外長扎裡夫為代表的溫和派上臺後,調整了內賈德時期的強硬政策,與國際社會展開了合作,並終於在2015年7月達成了《伊朗核協議》,為伊朗爭取了寶貴的三年發展期。“伊核協議”簽署後,英,法,德等歐盟國家紛紛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並在伊朗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一些國際的知名大公司也紛紛進駐伊朗。美國也部分取消了對伊朗的限制。一些原本和伊朗友好的國家也得以將先進的“工業技術”援助伊朗。使伊朗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魯哈尼的改革和溫和政策給伊朗帶來蒸蒸日上的發展之時,美國政府換屆了!而美國新政府由於不滿意奧巴馬前政府的對伊政策,以及以色列提供的伊朗違反“伊核協議”的“證據”,要求伊朗在“伊核協議”中增加“核查和控制”以及“限制彈道導彈開發”的新條款,但遭到伊朗的拒絕。為此,美國政府於2018年5月8日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並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後,國際社會曾做了大量的“勸和”工作。然而,效果不佳。在伊朗國內,強硬派也藉機向溫和派發難,要求伊朗政府恢復強硬政策,並完全退出《伊朗核協議》。在伊朗強硬派的“掣肘”下,魯哈尼也只有採取“拖”的辦法。而美國也終於失去了耐心。並於2019年5月2日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


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給伊朗國內的經濟和民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令強硬派更有理由質疑魯哈尼的應對措施。而美國1月3日對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的“刺殺”行動,更是點燃了伊朗強硬派的怒火。再加之伊朗革命衛隊對烏克蘭客機的“誤擊”,導致了強硬派和溫和派內鬥的加劇。而在“誤擊”事件發生後,伊朗國內出現的反哈梅內伊傾向,也令哈梅內伊生出了對魯哈尼的“不滿”,導致哈梅內伊“傾向”了強硬派一方。這次議會選舉的結果足以證明了這個判斷。因為,在伊朗這個政教合一的體制內,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才是伊朗真正的最高決策者。

伊朗的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是分開進行的。雖然伊朗下屆總統選舉要到2021年才舉行,但在強硬派控制議會後,魯哈尼的總統地位將會“朝夕不保”,逼宮已經在所難免。因為,強硬派一旦控制了議會,魯哈尼將會處處受制,其戰略和政府政策將無法推行。據伊朗的相關專家分析,出現這種情況後,魯哈尼很可能會被迫辭職,或伊朗將提前舉行大選。而一名強硬派當選議員已經公開表態:“強硬派成為總統後,將會和美國開始‘新篇章’。”言外之意已經非常明瞭。有兩個層面,一是強硬派將謀求控制政府或總統職位。二是將對美國實行更加強硬的政策。


據伊朗強硬派人士在選舉結果大局已定後透露,出任議長或者是替代魯哈尼的人選很可能是有著伊朗革命衛隊背景的前德黑蘭市市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卡利巴夫。據說,此人的強硬程度絕不亞於內賈德。果真如此的話,不管是強硬派控制議會,還是取代政府,伊朗必定實行更加強硬的“對美”政策。那麼一來,美伊關係的走向,或者說是伊朗的命運將是一張“不可捉摸的網”。

美國目前對伊朗所實行的“極限施壓”政策,已經使伊朗不堪重負和苦不堪言。試想,如果強硬派上臺後,伊朗的對美手段更加強硬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有專家分析指出,可能會有兩種結局。一是美國“認慫”。二是美國被迫對伊朗“動武”。變數也有兩個。一是美國會“認慫”嗎?二是今年正是美國的大選前,一心想謀求連任的美國現政府會冒險對伊朗動武嗎?基於這些不可知性,所以才會說:今後一段時間的美伊關係將似一張“不可捉摸”的網。


卞競婉


如果保守派獲勝,伊朗肯定會實行更加強硬的對美政策,從而令美伊對峙的走向更加捉摸不定。其實從2月22日的伊朗議會選舉結果就能夠看出來,強硬改革派已經徹底敗給了溫和的保守派,在目前已經公佈的183個席位中,改革派贏得了135個席位,而溫和派只獲得了20個席位。

為什麼以總統魯哈尼為首的改革派支持率這麼低?因為改革派已經失去了民心。

第一,當初美國製裁伊朗的時候,民眾都苦不堪言,把責任都歸咎於對美強硬的內賈德,所以後來都把希望寄託於溫和的改革派,也就有了魯哈尼上臺。魯哈尼上臺之後,卻又太過於溫和,導致在與美國談判的過程中處處受制於人。而且在伊朗少將蘇萊曼尼被美軍刺殺之後,魯哈尼政府敷衍的做法讓伊朗民眾寒了心。越是到今天,伊朗民眾越能感受到伊朗政府的無能,所以沒有了再選擇改革派的理由。

第二,雖然改革派通過簽署《伊核協定》為國家贏得了喘息之機,但是隨著新的美國總統上任,美國政府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定,要求增加新的協議項,這時候伊朗民眾才知道一味妥協並不能換來和平,美國的貪婪和野心是無法滿足的,既然忍氣吞聲沒有用,還不如選擇強硬的溫和派。



強硬的保守派真正獲勝之後,肯定會控制議會和取代政府,然後伊朗政府將以更加強勢的姿態應付來自美國方面的威脅。一旦保守派上臺,美伊局勢會陷入僵局,美國自然是不會輕易妥協,對伊動武的可能性會增加,到時候中東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國際視角淺說


早在議會選舉之前的1月18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面向全國發出“動員”的聲音:我們的敵人一直都在挑撥民眾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他們最願意看到的就是我們的低投票率。因此,為了展示伊朗內部的團結,我們要積極投票,“給我們的敵人一記響亮的耳光!”。與此同時,現任總統魯哈尼也這樣鼓勵民眾:儘管有批評和反對意見,也要積極投票,二人也在第一時間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其實伊朗議會選舉甚至總統大選的投票率一直就不高,而跨年之際的伊朗,又恰逢多事之秋。去年11月分,伊朗因油價上漲引發了大規模抗議示威遊行,當局動用革命衛隊和秘密警察平息動盪,民眾的情緒進而升級為對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直接的指責。

由於美國襲殺伊朗革命衛隊領袖蘇萊曼尼,伊朗政府由於“緊張過度”誤擊了烏克蘭客機,造成167人枉死,事後又因“瞞報”而成為眾矢之的,革命衛隊瞬間被推上風口浪尖。更為嚴重的是,伊朗政府的“不誠實”,再次點燃了民眾對公信力嚴重懷疑的負面情緒,進而發洩出多年的憤懣,甚至直接要求哈梅內伊“去死”。多家電視臺以及新聞機構當家主持憤然辭職,明星大腕紛紛“脫籍”而去。

至此,伊朗長期對外展示出的“鐵板一塊”,終於在令人心驚肉跳的“反哈”浪潮中暴露出脆弱的真相。伊朗強硬派也遭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和來自民間的壓力,其實“墜機事件”只是個由頭,民眾真正反感的是勞民傷財的對外軍事擴張對國家經濟的傷害,以及對現行“雙軌制”的厭惡。高層顯然預感到民眾在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之下,只能以消極的態度放棄選票,以“不參與”來暗示自己對當局的不滿。這才有了“兩哈”對民眾的鼓勵和動員。

事實證明,“兩哈”的預感非常非常準確。此次的議會選舉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激烈”。7000名候選人將對290個議員席位展開競爭,儘管“兩哈”以身作則,但全國50000萬多個投票點門可羅雀,投票者寥寥無。還有個奇怪的現象,伊朗有8000多萬人口,但“合法”投票者只有5800萬,其餘的“非法”者應該是什麼人?為什麼不能參加選舉?而且,此次投票的也只有290萬人,5000多萬人集體棄權?這個東西真的很難理解。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民調顯示,儘管哈梅內伊將投票上升到了“宗教義務”的高度,但也只有21%的受訪者表示將參與投票。儘管選舉結果尚未公佈,但伊朗強硬派勝出已毫無懸念。


根據伊朗當地媒體2月23號消息稱:四年一度的伊朗議會選舉記票工作已基本結束。在已經公佈的183個席位中,保守派贏得135個。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僅獲20席,獨立候選人獲得28席。保守派代表,哈梅內伊的親家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將有望擔任新議會議長。

其實這樣的結果應在預料之中,其一,最大的票區德黑蘭,投票率僅為22%,全國範圍內的投票率低於40%,刷新了41年的新低。選擇放棄的民眾大都是溫和派的支持者,因為他們沒法將手中的這一票投給支持對象。因為在此之前,伊朗最高決策層似乎就賦予保守派更多話語權。據英國《衛報》稱,本月13號公佈的候選人名單顯示,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已阻止90%的改革派候選人參加競選,理由包括財務違規,吸毒以及“不忠於伊斯蘭教法”。我們暫時還不知道大批溫和派候選人為什麼“突然之間”就會犯下財務違規這樣的低級錯誤,也不知道這些參政議政的人為什麼“突然之間”吸上了毒品,。但“不忠於伊斯蘭教法”卻是個百試百爽的“罪名”,因為,這樣的“不忠於”可以隨時羅織。

這種現象導致民眾的選票沒有更多的選擇,用伊朗民眾的話說就是:沒有“好”與“更好”,只有“壞”和“更壞”。用“取消身份”的方式為保守派掃清障礙,最終結果就是選民手中的票無處可投。還有民眾認為,誰來當總統都一樣,最終決策者仍然是最高領袖,即使在任總統,被罷免也是最高領袖一句話的事,投票還有什麼意義?因此,保守派毫無懸念的“勝出”也就顯得再自然不過了!

其實自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鬥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從最早的拉夫桑賈尼到後來的哈塔米,之後的內賈德以及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除了強硬派內賈德,其餘三位都偏向於溫和對外政策與自由經濟改革。由於強硬派內賈德在任期間,高調推行伊朗的擁核政策,導致聯合國制裁,伊朗與西方世界的關係也漸行漸遠。

2015年魯哈尼上任以來,以溫和麵孔改善了與西方的關係,並積極推動了《伊核協議》的誕生,從而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再次擁抱,甚至連美國都放棄了一部分對伊朗的制裁,解禁的國家經濟也在短時間騰飛了一下。

然而好景不長,現任美國總統於2018年從《伊核協議》的“日落條款”中找到了漏洞,在要求伊朗修改無果之後,於2018年5月8號獨自退出《伊核協議》,並啟動了對伊朗的制裁法案。截止2019年,制裁一度被上升至“極限”,剛剛有所起色的伊朗經濟瞬間在制裁的風刀霜劍中黯淡無光。失業率暴增,物價上漲,國民經濟一落千丈,民生保障聊勝於無。但由於強硬派的阻撓和哈梅內伊的“偏向”,溫和派總統魯哈尼根本無法開啟與美國的和談機制。每當魯哈尼好不容易創造了一些和談條件,哈梅內伊威嚴的聲音馬上將來之不易的和談機會否決,但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鍋還得魯哈尼來背。



說白了,到了這個份上,溫和派政府根本無法左右以強硬為治國方針的既定政策。

此次強硬派在議會選舉中勝出,魯哈尼政府將遭到更加嚴峻的挑戰。因為,伊朗議會是一院制國家立法機構,任期四年,其有權起草和審議議案,對部長投不信任案,通過預算決算,甚至可以彈劾總統。

也就是說,新議會入駐之時,就是魯哈尼政府“停擺”之時。即使還能苟且於總統之位,但不大可能再以“溫和”示外,伊朗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也將跌入冰點,而伊朗經濟也將在更加嚴厲的制裁中雪上加霜。還有,議會有左右預算的權力,新班子無疑會從寶貴的預算中增加革命衛隊的經費,國家本就不大的蛋糕將再次被切割。而且,目前獲勝的保守派已經有聲音傳出:將採取不與美國接觸的政策。毫不誇張的說,這扇門一旦被關死,伊朗能夠迴旋的空間將被擠壓至極限。

哈梅內伊之前認為,美國,以色列以及沙特等敵人,一定會用低投票率嘲笑伊朗。他本想用某種“主義”掀起民意高昂的波瀾,好讓“敵人”失望,但很不幸,令人尷尬的投票率真的讓“敵人”看上了笑話。但意料之中的“低投票率”顯然不能是伊朗本身的錯,伊朗民眾的低落情緒明顯來自於美國的操縱和蠱惑。於是,高層又對美國的無恥進行了強烈的抨擊:美國以操縱議會選舉為名,對5名伊朗監察委員會的高級成員進行了制裁,導致了伊朗“出乎意料”的低投票率(其實美國對這5個人的制裁早就開始了,理由是其個人資產在海外參與了制裁之列的商業運作)。還有,美國極力誇大伊朗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程度,惡意製造恐慌,以至於民眾都不敢到投票點投票。

儘管“罪魁禍首”已經找到,但伊朗的疫情卻真的不容樂觀。目前除東方大國之外,全球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人數為15例,而伊朗獨佔8例。35名感染者無一治癒,而且病毒還有繼續蔓延的可能。伊朗民眾對此卻也有自己的說法,在民調採訪中,很多人認為最初的預防措施基本沒用,很多人買不起口罩和抗菌凝膠。我們的官員必須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對人們說謊,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司機和工人,他們的家人也會暴露在危險之中,人們需要一個全面的認識,要講真話。目前最需要的是正確的信息和審查程序,這是不能被掩蓋的,因為它正在威脅著我們的生活,,,!甚至連藥店的老闆都說,過濾鏡和口罩漲了兩倍,但我們對此毫無辦法!而熙來攘往的德黑蘭大街上,多數人都沒有戴口罩。

看得出來,民眾對疫情的恐懼與不安,也是影響投票的重要誘因。

總之,伊朗第一輪議會選舉將告一段落,此次選舉結果,也為保守派在4月分的決選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守派當選也基本成為定局,伊朗未來的大政方針也將繼續以“強硬之風”為主導,能不能讓伊朗走出生天,看來只能靠真主的眷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