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破解學生“入學難”亮實招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從城市規劃建設,到項目推進落實,規劃審批永遠都是先行的“第一步”。解決大班額問題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具體工作中,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高認識,主動作為,全力推進,進一步明晰職責,壓實責任,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教育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做好主題教育後續文章,全力保障學校儘早投入使用。

在市政府2019年初確定20項重點民生工程中,化解中小學大班額、教師緊缺,解決學前幼兒“入園難”,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關四支部立足科室職責,對照任務進行分解落實,空間規劃組、用地規劃組、建築工程組本著為教育服務、特事特辦的原則,加班加點、縮短辦事流程,確保項目儘快建設投入使用。

根據2018年山東省《關於城鎮區配套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臨沂市《關於城鎮區配套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聯合市教育局完善臨沂市城區城鎮教育設施專項規劃(2019-2030年),將幼兒園列入規劃中,留足、留好教育用地。

為了保證建設要求,保障學校建設標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主動、認真履職。要求在老城區改造、新城區開發建設中,嚴格落實教育專項規劃,確保中小學、幼兒園落地;嚴格執行省市關於中小學、幼兒園的辦學條件要求並在規劃條件中進行明確,保障配套中小學、幼兒園用地標準和建設標準。

對學校項目實行規劃預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動與教育部門對接,並上門進行規劃報建培訓。截止到2019年12月,為蘭山區樸園小學溫涼河路校區、樸園小學長沙路校區、臨沂三中北城校區、臨沂二中北城校區等22所中小學辦理了規劃手續,其中新建學校選址及設計條件20所,用地面積約1239.88畝。

對已建成居住區配套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整改到位,利用老城區騰退辦公場所就近辦學。近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完成對六中、沂河實驗學校、蘭山職業中專等學校就近擴建選址工作,配合教育部門力爭2020年基本消除中小學大班額。

對已建成居住區現有學前教育學位無法滿足需求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縣區政府及教育部門建立工作臺賬,下一步規劃用地中優先補足,及時整改到位,限期完成幼兒園整治工作。截止目前,省城鎮幼兒園整治教育平臺中43處整治任務基本完成。

臨報融媒記者 宋波 通訊員 龐西祥 王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