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CBA籃球各個籃球隊靠什麼掙錢?打贏了或者總冠軍都是誰給球隊錢?

一排一班


CBA各隊掙錢的方式很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俱樂部的經營範圍是什麼,比如廣彙集團,大家去查一下他們是幹什麼的,靠什麼盈利,就清楚新疆男籃的財力來源了。

再比如四川金強,在四川是搞房地產的,當然主要盈利的來源那就是房地產了,要不然呢?

還有一些俱樂部是國企性質,或者說國企和私企聯辦。前幾年山東男籃的股東是高速集團,每個賽季投入很大,據說上賽季投入了1.2個億,高速集團是幹嘛的?這個不用說吧。還有北京首鋼,首鋼集團也是國企,財大氣粗,有錢。

另外,俱樂部當然還有贊助商給錢了,用錢去贊助這些球隊。還有票務、賣的周邊產品等等,當然,對於CBA球隊來說,這些錢都很少,靠這個盈利不可能。

如果說,球隊取得了好成績,甚至拿到了總冠軍,自然俱樂部會獎勵,政府也會獎勵。上賽季,遼寧奪冠後的慶功宴上,隊長楊鳴就當面問了體育局的領導,這奪冠獎金是多少。還有本賽季主場戰勝了遼寧後,青島雙星俱樂部領導也當著隊員們的面承諾,會有贏球獎金。

總而言之,CBA大部分球隊的經營還是舉步維艱的,很多都是靠著聯賽的分紅或者政府、企業的贊助過活,尤其周邊產品賣的是非常差勁,實在是讓鐵桿球迷很失望。


大嘴爵爺侃球


前幾年的CBA球隊大多都是處於虧損狀態,但是最近幾年隨著CBA的品牌價值提升,CBA大多數球隊都是扭虧為盈。比如吉林隊這樣小本經營的球隊,也能在一個賽季下來有剩餘,我來說說CBA俱樂部的收入來源;

一,按照比賽成績,享受籃協分層;

每一支CBA球隊在一個賽季下來都會享受到籃協的分層,成績普通的球隊一個賽季下來也會得到1200萬左右,季後賽球隊相應得到的分層會更多,以此類推,成績越好分層越高。但是參考NBA總冠軍的分層250萬美元左右,CBA總冠軍也不會高於此數字。而籃協在2017年號稱把扣除所有費用後,都分給俱樂部,為此要求籃協賬目公開還鬧的沸沸揚揚。

二,球隊贊助,冠名;

這個才是CBA球隊最來錢的地方,也是各個俱樂部之間差距最大的地方。比如本賽季的廣東隊能同時擁有3名超級外援,球隊的經濟實力完全建立在地區經濟的基礎上。比如廣東隊政府,當地企業扶持就是很大一筆收入來源。還有像新疆隊背後老闆孫廣信的經濟實力,自然給球隊有大量資金投入。相比之下,上賽季總冠軍遼寧隊就要差許多,奪冠後獎金2000遲遲不發放,不就是缺錢嗎?設想下,如果廣東隊奪得第九冠軍,獎金很可能會過億,地域經濟差距非常明顯。

三,球票收入;

我認為只有差錢的球隊才會在意門票收入,比如說遼寧男籃,在主場回到瀋陽後,球館大了,球票反倒漲上去了,難道不考慮下地域經濟狀況嗎?反之,再看看廣東,深圳,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球票收入人傢俱樂部根本就沒當回事,真正需要的是人氣。希望遼籃也應該好好考慮下門票和地區收入比例問題。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小螞蟻體育


1.首先從各個球隊的盈利點出發,球隊的老闆既然投資了球隊,那麼肯定是有商業價值,所以老闆光是賣比賽的門票、球員周邊、比賽周邊。

2.有些球隊有明星級別的選手,很多商業活動的利潤很高,比如說參加一些訓練營、大型企業剪綵、或者是綜藝節目,他們的出場費就很高,參考去年夏天的“這就是灌籃”,球員的商業活動的報酬不是所有都歸於球員自己,他們在簽約的時候就有一系列的價值分配。

3.一些大型的國內賽或者國際賽,球員表現好會獲得國內、國際聯盟的獎金,一部分會給到培養他們的球隊,作為球隊收入。

4.很多灰色的外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賭球,這類收入利潤之高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