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咦?小姑娘,你怎麼又坐上來了?不是剛剛剪好了嘛?”

剃頭師傅看著眼前這顆熟悉的腦袋,

這分明是他不久前才完成的傑作!

“哎呀師傅!這不夠短!我可是要去前線‘打仗’,頭髮太長會交叉感染的!麻煩您幫我推個超級板寸頭!”

在高夢嬌的再三堅持下,她也擁有了時下最流行的板寸頭。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對鏡子裡的自己感到十分滿意,高夢嬌拿出手機,把微信頭像也一併換了:綠皮火車前,一個大頭娃娃,留著寸頭,揹著行囊,單手握拳,目光堅定。乍一眼看,像個男孩,跟“夢嬌”兩個字完全不搭,但再仔細看看本人,嘿!是夢嬌本人沒錯了!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高夢嬌是土生土長的閔行吳涇人,是市五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護理人員,也是此次上海第八批、市五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他們這次的任務是奔赴抗“疫”前線,馳援雷神山。

“集結”“出征”“前線”“作戰”……這些詞對高夢嬌來說,非但不陌生,反而還有一絲親切。原來,她曾有過一段軍旅生涯。2010年在市五醫院內科工作時,她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海軍戰士,2012年退役後,她又回到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轉戰感染科繼續護理工作。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是職責所在;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有戰必回是使命擔當。擁有“雙重身份”的高夢嬌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緊急組派醫療隊援鄂的召集令剛發佈,她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剪好頭、收拾好行李,她就到護理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師傅,來個超級板寸,我要去前線‘打仗’!”

“我在2012年退役後回到五院,一直在感染科工作。2013年我經歷過H7N9,我有經驗。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平安凱旋!”被問及報名理由時,她的回答簡單又堅定。

此時的高夢嬌,已經到達雷神山,正在進行崗前培訓,隨後即將投入到緊張的戰“疫”中去,但她臨行前的誓言卻久久迴盪在耳邊:“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

夢嬌,

我們為你驕傲!

我們等你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