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療隊ICU張正壽副主任醫師:為同胞傾我技,靜候佳音凱旋日

“來武漢工作十多天了,在武漢其實就和平常在醫院一樣,上班下班,儘自己的努力去工作。唯一的不同是在這裡需要穿好防護服才能進入病區。”當面對我們的採訪問題時,海慈援鄂醫療隊隊員重症醫學科張正壽副主任醫師一如他平日的低調回復。

援鄂醫療隊ICU張正壽副主任醫師:為同胞傾我技,靜候佳音凱旋日

張正壽是一名60後,始終堅守在重症監護病房一線崗位。作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他擅長各種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重症感染、重症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多發傷的搶救及臨床診治,對機械通氣技術、CRRT、 營養支持、心肺腦復甦及危重病人的鎮靜與鎮痛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此次馳援武漢出征前夜,他寫下《與妻女書》:國有難,匹夫責,聽調遣,遠赴鄂,為同胞,傾我技,為醫者,乃天職,國有招,女亦赴。豪別妻女遠驅疫,異鄉相逢多知己。何當共進家鄉餐,靜候佳音凱旋日。

援鄂醫療隊ICU張正壽副主任醫師:為同胞傾我技,靜候佳音凱旋日

來到武漢,作為重症醫學專業組專家,他快速調整狀態,投入醫療救援中。“接管病房後,我們面對的病人除了病情危重,更重要的是病人情緒問題。”張正壽說,其中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為患病情緒一直比較低落,每次醫生去看她的時候,表情很淡漠,不願意多說一句話。於是,醫生護士們就格外關心她,與她聊家常,轉移她的消極情緒,多鼓勵她。經過大家的努力老人病情有所好轉,情緒上也積極起來,“相信我們,我們會給你治好病的,家裡人還在等著你回去”,張正壽說,通過一次次溝通,病人開始積極配合治療,這是大家最高興的事。

援鄂醫療隊ICU張正壽副主任醫師:為同胞傾我技,靜候佳音凱旋日

一位患者感覺自己住院時間挺長了,擔心自己的病情是不是挺嚴重,是不是治不好了,張正壽仔細又通俗地給她講解了病情,告訴患者“一定會給你治好的,只是這個過程可能需要長一點。你要有耐心配合我們,好嗎?” 患者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不斷重複著“謝謝你們這麼遠來給我治病,打心底裡感謝你們,醫生護士們都穿著防護服,也看不出你們的模樣,但背後的名字我都記下了,等將來好了之後,我要到青島找你們,請你們吃飯!”短短几句話,張正壽聽了心裡充滿了感動和說不出的成就感。

如此嚴峻的疫情面前,張正壽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挺起自己的脊樑,儘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更要有擔當,必須更加努力工作。在武漢,他遇到了很多熟面孔,“這是大家一致的選擇,我沒什麼特殊,很珍惜這段一起工作的日子。”張正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