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地有什麼很少有外地人知道的美食?

用戶5547794389





我是菲李,一個喜歡美食的漫畫家,喜歡請關注我哦!


菲李


我來介紹幾個特色美食吧,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

梧州的特色小吃 ——艾餈,顧名思義就是用艾草與糯米做成的餈粑!來看看它長什麼樣先。以前小時候,每到下雨天,就特別期盼能夠吃到這艾餈,咬一口,糯糯的,不單隻有糯米滋的口感,還有艾草的香味!艾草雖苦點,但是其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等功效,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吧。



另外,玉林落水包,其實它也是糯米糯米做的,外面可包著一層包菜葉。落水包內的餡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比如香菇,瘦肉,豬肉,花生等等,甚至是魚肉都可以。



還有賓陽酸粉,它是廣西賓陽酸粉的簡稱,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吃上一碗可消暑,還有其以其特有的嫩滑的口感,濃香的醬汁和酸甜的酸醋,配以叉燒肉、燒腸、炸波肉、炸肉排、臘牛肉巴、酸黃瓜(有時是酸蘿蔔等)、花生米(或者油炸黃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生蒜米)等佐料,可謂是酸甜可口、香脆誘人。最最正宗的是應該是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賓陽南街天后宮顏十八的酸粉。其實它還有提神、止渴、開胃、祛溼除熱功效的粉為酸粉。賓陽酸粉算是成了當地一種奇特的小吃,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還有就是欽州豬腳粉,不知道廣大朋友瞭解多少呢?上大學時期在欽州呆了四年,經常去二馬路那裡吃豬腳粉,雖然它看起來簡單,只配了幾片青菜和一根豬前腳,就是因為它的香味以及那香脆的豬腳吸引了我。但是別看它簡單,單是那個豬腳需要經過燒,刨,炸,浸,晾,凍,煲等步驟,就花了店主不少時間呢!


小棋視角


1.南寧脆皮燒鴨粉

廣西各地的粉各有特色,除了桂林米粉和螺螄粉以外,南寧的脆皮燒鴨粉也是一絕。沒有前兩者的重口濃烈,燒鴨粉更多的是香甜清爽。剛烤出來的燒鴨香脆可口,配上爽滑的米粉,竟有一絲絲甜味,可以叫老闆淋上一些燒鴨汁,味道更是豐富。

2.桂林油茶

桂林除了桂林米粉以外,遍地可見油茶店。油茶是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黃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製成。有的還加蔥花、菠菜、獵肝、粉腸,又稱“吃豆茶”。油茶的味道十分獨特,廣西打油茶是廣西侗族同胞的飲茶方式,也是他們招待賓客的必用之品。飲用油茶,既可品嚐這一獨特風味,又能領略一番侗族同胞的待客風情。

3.柳州生牛

要說吃燒烤,除了各種常見的烤得熟透的各類肉串,在柳州還有一種令人更加難以抗拒的燒烤美食,那就是生牛。顧名思義,生牛,即生的牛肉,師傅純熟的刀工將其切成透明的薄片,一般只烤作三成熟為最佳,此時牛肉上還有依稀可見的鮮紅,蘸上調好的醬碟還有芥末,口感極為鮮嫩飽滿。

4.北海沙蟲

沙蟲又叫沙腸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沙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在目前盛產沙蟲的海域,就以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廣西北海市出的沙蟲,為最頂級的,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有降血壓、治溼、防癌作用。乾製後炸、炒、燉、燴、煮湯均可,來北海旅遊一定不要忘了一飽其口福。











努力划水的小鹹魚


集賀州美食於一身的長壽盛宴——簸箕宴,早已在賀州內外家喻戶曉,但是關於簸箕宴你瞭解的有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簸箕上的美食世界~

在賀州大橋南端,坐落著一家以賀州民族文化為主題的酒店。酒店佈局雅緻逸情,彙集了全國和賀州市頂級書畫家及藝術家的作品、賀州奇石、藝雕、根雕和名土特優農副產品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產物。但讓更多外地客人慕名而來的,是他們獨具特色的簸箕宴。

簸箕宴是賀州傳統的客家和瑤族的盛宴。在農村,簸箕幾乎家家都有,曬東西、揉麵、做餈粑……幾乎事事離不開它。

用簸箕傳送美食,方便,齊全,也成為了賀州人飲食習俗之一。

起初簸箕宴並不被眾人熟知,直到廣東電視臺、江門電視臺發現並報導,簸箕宴的名聲才漸漸傳出去。

凡是珠三角知道簸箕宴的都會找上門來。

他們的簸箕宴在今年榮獲得了賀州市美食大賽十大金獎,也作為長壽食物的代表之一登上了中央電視臺。

如百花齊放般燦爛的簸箕宴是如何製作的呢?讓我們跟著擔任廣西賀州市烹飪名廚協會秘書長等多個職務的中國烹飪大師——宋雨一起探個究竟。

走進乾淨整潔的廚房,大家早已開始忙碌,新鮮美味的食材放在長桌上待命。宋雨拿出鋪滿芭蕉葉的簸箕,一場美食即將上演。

首先出場的是半隻燒雞。刀起刀落,雞被切成均勻的肉塊,將其按照原形整齊的擺放在芭蕉葉上,隨後緊接著的是南鄉鴨。它們安安靜靜的躺在簸箕裡,等待其它夥伴的加入。

接著是肥瘦相間的燻肉。肉片透著光泛著金色,可見刀工之精湛。“我們專門開了個密封的燻房,這個燻肉是我們自己做的喔!”宋雨在芭蕉葉上撒上一把花生米,用燻肉一片一片將其覆蓋。

葉子的選用也很有講究,一般會選擇芭蕉葉或荷葉。只要將其洗淨後,用鹽水浸泡即可使用,十分方便,也減少了清洗的餐具煩惱,有點“取之於自然,還之於自然”的意思。除了綠色、美觀、防滲漏外,芭蕉葉還是一味藥材,防蟲又健康。

工作時的宋雨彷彿換了副面孔,不苟言笑,專心致志。

剛出爐的菜品很燙,但為了擺放的整齊和美觀,宋雨都會忍著皮膚的疼痛用手固定每道菜的位置。

賀州以“逢菜必釀”聞名,菜釀在簸箕宴裡也必不可少。光是這一盤菜中,菜釀就佔了五樣:辣椒釀、蘿蔔釀、豆角釀、豆腐釀、“釀中之王”賀街瓜花釀。“我們賀州菜釀共有108種,想得到的菜我們都可以釀。”宋雨自豪的說。

除了菜釀,扣肉和酸扣也是每個客人的必點菜

。碗倒扣在芭蕉葉上,形成龜背;肉皮金黃,肥而不膩,香芋軟糯,芋嚼鮮美,香氣撲鼻,回味無窮。

不到一個小時,簸箕已被美食填得滿滿。熱氣騰騰的雪梨豬肺湯,加上南鄉鴨、信都雞、5種菜釀、招牌扣肉、醋泡豬腳、香煎禾花魚、燻肉、餈粑、小芋頭、豆角、紫薯、黃瓜、荔枝,18道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隔著屏幕都令人食指大動。

褪下工服的宋雨在給自己的作品拍照,他的手機裡已經記錄了數百種各式各樣的菜品。

簸箕剛搬上桌,宋雨便熱情地招呼客人們品嚐各種菜式:“你們一定要嚐嚐這個豬腳。外面很多人為了方便,直接用雙氧水漂白。但我們堅持只用醋泡,保持它本身的顏色,健康安全最重要!”燈光下,食物們泛著自然好看的色澤。

簸箕宴的食材全部來自賀州三縣兩區,既保證了健康安全,又體現了賀州美食的特色。“我之所以成立廣西烹協賀州市名廚委專業委員會,是想挖掘更多屬於我們長壽賀州的優質食材。”

有他們在背後的默默付出和創新,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將更有自信,一同祝福長壽賀州帶著簸箕宴這張別具匠心的名片,穩健地走上更大的舞臺。


長壽賀州


現在就不要宣傳吃野味了好嗎?菲李


金寶飼養員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靈山的荔枝,還有柳州的螺螄粉


小小的生活歷程


用糯米做的米花,用來煮油茶


源天然農家


喜歡吃黃瓜皮,可惜玉林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