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漸漸長大,有沒有一幕讓你覺得父母真的老了?

樂而思蜀


當我們感覺到老的時候,才醒悟父母早就老了;當我們感覺為人父母不容易的時候,才感知父母的不容易。





魯苑詩風


當我漸漸長大的時候,突然發現父母衰老了,不禁心頭湧上來一種莫名悲涼的感覺。

1、陪伴中的發現,也需要用心感悟

記得20年前的一天,父親說要去鑲一口假牙,我才注意看父親的嘴,發現他的嘴裡只剩下幾顆牙了,只能靠吃豆腐和稀飯生活,難怪那段時間家裡總是豆腐不斷呢。如果只看父親那隻剩牙床的嘴,就真的好像一個不能咀嚼東西的“老女人”。

此情此景,讓我有種莫名的心痛。

才突然發現,人的嘴如果要是沒有了牙齒做“支撐”,其整體看起來還真有那麼點可怕。

我覺得是自己太忽視了,當父母說“只喜歡吃豆腐”的時候,自己其實就該察覺。

在鑲假牙等待以及磨合的那段時間,父親因為不能咀嚼食物而身體消瘦了好多,似乎更加速了蒼老。我也才發現,自己平時的工作繁忙,忽略了父母的逐漸衰老,忽略了他們的身體健康。

那段日子,我會經常抽時間回去陪伴他們,在節假日,還會用心給他們調劑飲食。

2、父母真的老時,不一定只是你看到的“白髮蒼蒼”

有人說,發現父母頭髮蒼白了,就意味著父母的衰老。這話不盡然。我父親是“少白頭”,我記得他30多歲就有白頭髮了,而我母親則很少白髮。晚年時,他們就開始經常染頭髮,家裡會經常“飄散著”染髮劑的味道。

真正發現父母衰老,不是染髮,而是生活的“順其自然”,開始不染髮了。

不染髮,說明他們開始“承認”自己自然的衰老了,是一種人生的自然規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頭發染也“遮掩”不了走過歲月的痕跡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那些染髮劑扔掉,感悟順其自然的“奶奶灰”、“慈祥白”更是歲月的沉澱,不需要任何掩飾,也是一種美。

人生其實很短暫。每往前走一步,再看父母時,都會有“新的發現”,比如看見父母“愛忘事”、喜歡回憶過去、臉上手臂上長了老年斑、飯量明顯減少、喜歡有你的陪伴等等,在這種歲月的“熟悉”中,而自己也在慢慢變老。

時間就是“一晃一晃”而過的。比如,我孩子大學畢業工作以後,每次回家都說:哎呀,媽媽你怎麼也老了呀!

記得以前他不是這樣的,特別貪玩,似乎關心他自己“想得到什麼”更多一些。每次回家,都會想方設法跟我要錢,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多,似乎那理由都是提前“編”好了的,其實我知道他開始戀愛了。

兒子成家後,我發現他不僅開始關心父母、還關心家中所有長輩,尤其是當疼愛他的爺爺去世以後,這種關懷備至體現更甚。我內心無比感慨:孩子逐漸成熟了。

一個人逐漸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善於發現、善於觀察、善於用心發現身邊的事物、身邊的人,讓這種“發現”經常觸動自己的愛心、善心、孝心,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倍加珍惜、呵護他們。以後的日子裡,儘早儘快的做自己最想也該做的事情,就是多陪伴、盡孝道,不要等發現“失去”了以後再後悔莫及。

這是一個人在其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心智和情感逐漸成熟的標誌。

提問題的這個朋友,從你的問題中我就發現了你已開始走向人生成熟的一面,你的父母應該為此感到十分欣慰。

小結:

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小舉動”,是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不要忽視這種柔軟,它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最有“價值”的美好情愫之一,是人性最為閃光、最為珍貴的,這種情愫,當你把它們養成日常行為能力和行為習慣的時候,也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傳家寶”。

“在成長中成熟,在成熟中衰老,順應自然,笑著人生”。人生的生老病死,“老”是人生需要陪伴而過的重要階段。

所以,我們盡孝道從自己的“有沒有發現”開始,“趕早不趕晚”的盡情陪伴他們,當有一天這種陪伴越來越少的時候,儘管其中有很多的不捨,但是自己會內心無愧。

這,就是人生最為深刻的感悟的開始。


親吻生活一愛欣


當你漸漸長大,有沒有一幕讓你覺得父母真的老了?看到這個回答問題時,鼻子酸酸,眼睛有點模糊了。口中不由自主念起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腦海中又浮現了那天晚上的情景。

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打工的前一天晚上,爸媽都在幫我準備著遠行的東西。媽媽拿著一件開了線縫的秋衣。找了個光線十足的地方,左手拿著針,右手拿著線。線頭在嘴裡抿了抿,眼睛時大時眯,對著針眼慢慢的送過去。可那蠶絲似的線與針眼擦邊而過。一次二次三次還是沒有穿上針眼。媽媽自喃的說奇怪了,以前一次就可以做好的穿針引線,現在不行了,難道老了嗎?並急著叫:老喻,快過來幫我穿下針線。爸爸喃喃自語的說:我的眼睛前兩年就不如你。並走到了媽媽身邊,戴上了眼鏡子,對著針眼手顫抖著慢慢遞著線頭。我的眼眶裡含著淚水,這一幕多少年都讓我內心難於平靜。天下父母對兒女都是愛子心無盡。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我們都是要出遠門打工的人,讓我們的心與父母的心時刻連在一起吧。不時的微信電話聊聊天,拉拉家常。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不要在我們所有人身上發生。畢竟人生只有一次,虧欠了父母,你將永遠還不了。


長溪居士


有,半年沒回家的我那天早晨,與父母一起上街,行走在大街上,看見父親蹣跚而行,走路的速度明顯比以前慢了許多,兩鬢斑白的頭髮也已全白了。中午吃飯時,父親不挑肉絲、藕吃,我問他為什麼不吃肉和藕,父親指指牙齒,說:“我牙齒鬆動了,咬不爛了。”在那一瞬間,我發現父親的身體突然衰老了



詩詞曲賦


有,半年沒回家的我那天早晨,與父母一起上街,行走在大街上,看見父親蹣跚而行,走路的速度明顯比以前慢了許多,兩鬢斑白的頭髮也已全白了。中午吃飯時,父親不挑肉絲、藕吃,我問他為什麼不吃肉和藕,父親指指牙齒,說:“我牙齒鬆動了,咬不爛了。”在那一瞬間,我發現父親的身體突然衰老了


小撒文案


有過這一幕呀,稱得上用震撼兩字形容,至今歷歷在目。

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在家中排行第四,是最小。自己有著農村小孩的天真爛漫、頑皮搗蛋、貪玩又惹父母倆生氣。記得那年是91年10月吧,我14歲,正念初一。金秋十月,是農忙收穫季節。記得那天是禮拜六,母親早上沒有叫我用鐮刀去割禾,我就一直賴在床睡懶覺。到了下午差不多四點鐘,母親就叫我拿扁擔到田裡去幫父親一起把稻穀挑回打穀地。到了田裡,父親已經將兩擔稻杆帶谷壘好在竹簸箕裡,滿滿的,脹得左右兩旁四條竹篾都彎了腰。一擔大概有八十來斤吧,對於我來說不算很重,畢竟是農民的兒子嘛。

父親將扁擔兩頭分別插進了竹簸箕的頂端,整個人微微地曲下身子鑽進兩隻壘滿稻穀杆的竹簸箕夾隙而沒了整個身子,只見到滿頭銀髮的腦袋突兀露出來。父親起肩膀了,兩隻竹簸箕緩緩升起,很慢很慢。此刻,彷彿世界一下子靜止了下來,我只聽到竹簸箕“噝噝”離地的聲音;扁擔與竹簸箕“吱吱吱”的聲音;父親身子與稻穀杆“簌簌”摩擦的聲音;父親起肩膀用力“呼呼”的聲音。父親終於起步走了,步伐有些走得不穩,稻穀杆不聽話地左右搖晃,身後踩在稻田的腳印深深地踩痛了我的心!父親老了!真的老了!淚水頓時模糊了我的雙眼……

那一幕當時刺痛了我的心,從那以後我也彷彿長大了,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只想年邁父母的肩膀上不再負那麼的擔。


有話植說


父母在能自理的情況下,是不願意讓孩子們來分擔的。即使我四十歲的時候,我年邁的父母還在自己做飯洗衣,有一次,我正好在跟前,看到父親自己洗件內衣,拿著竿子掛了幾次都掉了下來,而且也不抻平,皺巴巴地晾,原來父母是真的老了,當時也有些輕微的老年痴呆,而我一直沒覺查,上有老下有小,是應該多多體恤下父母。



用戶名谷花香


每週末都要回家去看爸爸媽媽。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

就在年前的有一天回家在樓下遇見正好要出門的爸爸,他準備去樓下的商店買東西。和爸爸打完招呼以後,看到爸爸漸行漸遠的背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爸爸堅挺的後背佝僂起來,走路的步伐也沒有以前強勁有力,爸爸一輩子是一個老實,勤快永遠不閒下來的人。突然發現爸爸老了,以前老覺得爸爸還沒有老,我們回家還可以在爸爸媽媽跟前撒撒嬌賣個萌,永遠把自己把當孩子。從此以後他們要做老小孩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願我們的父母永遠福壽安康!事事順心順意!


相約巧豔


有太多的瞬間,在看著父母日漸老去。

自己四十歲以後,自己切身感受到家鄉的親情牽絆,也就懂得了父親為什麼在外地工作期間不遷我們戶口去單位,還總是想回到家鄉。

以至於自己一年至少三次回家,探望父母和親人。

當聽到母親每次打電話說,花開了,回來看看嘛!當父親摔跤了,打電話來告弟弟的狀時,我知道,父母在漸漸的老去熱,越來越像個孩子,需要有人陪伴。當他們記性越來越差,說話越來越難聽,眼睛越來越不好,耳朵也越來越差,他們,真的已老去。


蕭菱


那一年我在高三複讀,因為前途渺茫,心情煩躁,已經多日不回家了。無奈沒錢吃飯了,在一個落寞的星期六,無精打采回了家。進門就喊媽已經是我的規矩,我的聲音由小變大,院子有點長,我邊走邊喊,不由得著急,難道媽媽不在家嗎?我掀開廚房的門簾,媽媽正在做飯,我走到媽媽的身邊,對著她的耳朵說,媽媽你聾了嗎?媽媽這才回過頭來,問啥時候到家的,都惦記一下午了。我忽然鼻子有點酸,媽媽真的老了!而我還一無是處。那年媽媽才4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