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說起喝茶,我的記憶一下子被拉到了幾十年前。

那時,我也就是六七歲吧,印象中太爺爺和太奶奶就喜歡喝茶。每天午飯後,太爺爺就從那個泛著褐色光澤的茶桶裡,拿出一小撮茶沫沫兒,放在自己的大茶缸子裡,然後從竹子皮的暖壺裡倒出水來,沏了滿滿一缸子。那時候,並不講究,誰來了,口渴,就會端起太爺爺的茶缸子喝上幾口,那個解渴呀!尤其是太奶奶,每次幹完活回來,倆手捧起水來就咕咚咕咚喝完。太爺爺再喝時,就沒了。這時,就會招來太爺爺的磨叨,“又給我喝完了,不知道給我倒水。”

“自己倒吧!”太奶奶說著就又抬腳出去幹活了。

那時,太爺爺和太奶奶住在老爺爺家的西配房裡。房子很矮,窗子很小,感覺總是黑乎乎的。太爺爺的茶缸子就放在南窗戶下的黑亮的板櫃上。上面除了那個佈滿了茶垢的瓷缸子外,就是兩個暖壺,一個竹子皮的,一個鐵皮的。但都是年深日久烏黑色了。那缸子裡的茶,我也沒有覺出來香,只記得曾經渴了喝過一口,很苦很苦。

對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印象也就如此吧。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到我十幾歲的時候,爺爺奶奶喝茶就比較清晰了。爺爺奶奶喝茶,不分春夏秋冬,印象最深的還是夏天。那時候,人們似乎沒有喝茶的習慣,渴了,就對著壓水機咕咚咕咚地灌一通涼水。天氣炎熱,這冰涼的井水,無疑給每個人帶來了涼爽。喝夠了,喝飽了,人們就會找個樹蔭坐下來侃大山。那時候,家家都有壓水機,那水是清涼的,乾淨的,甜滋滋的。現在想起來,好像有好多年喝不到那樣的水了。

每天午後,奶奶就會拿出快壺燒水。快壺是鋁皮做的,外表看起來就是大個的水壺,有大小之分,奶奶的快壺高約五六十公分,中間是個空桶,底部有個花篦子,這是放柴加熱的部位。奶奶用的柴火通常是玉米核或者劈柴。爺爺是個細心的人,自從退休回到家,沒事的時候,就撿些小樹枝,或者把大一點的木塊兒,用斧頭劈成小塊兒,一層一層地碼在房簷底下,預備著燒水用。奶奶把火點著,就把小地桌放在地上,放上四五把小凳子,預備著有人來一起喝茶。

奶奶的暖壺是鐵皮的了,兩個紅色的,有牡丹花圖案的暖壺,是三叔給奶奶從北京買回來的,很保溫。奶奶的茶具,是她陪嫁的一把素色的茶壺,有六個白色的小茶碗。每次,把水沏好後,那透明的、金黃的水就非常誘人。我們幾個孩子也會跟著爺爺奶奶坐在桌子旁邊喝上幾杯。其實,目的不是喝水,而是聽爺爺奶奶叨叨他們的故事。

爺爺常常談起的是,他在北京如何如何當學徒,如何如何給人當老師的故事……

奶奶呢,則是她的父親如何如何江南海北地闖蕩……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哎呀,說來也怪,那時,我們就格外愛聽他們的老故事,彷彿我們聽著那些故事就像看到了一個非凡的世界。那茶似乎喝起來也格外香甜。就在那時候,我知道了茶有花茶和綠茶之分。花茶是北京的張一元,綠茶是杭州的龍井。因為喜歡喝茶,三叔也會給他們買茶,要麼是張一元,要麼是龍井。那是最稀缺,最美好的茶。

每次喝茶時,後院的四爺、隔壁的二伯或者對門的三嬸,時不時地會過來聊天。那時候,爺爺奶奶的小院子也是最熱鬧的。我耳邊經常會聽到奶奶跟三嬸說的話,“以後啊,別跟你老婆婆對著幹了啊,她有什麼活你主動幹著點,勤跟她說說話,哪個婆婆也是從兒媳婦過來的,哪個兒媳婦也會變成婆婆的,別老是跟她板著臉,你跟她和氣點,沒你的虧吃,以後她的錢還不都得給你們花了呀!”三嬸喝著茶點著頭,奶奶則一臉的笑意。這時候,我就發現那黃綠色的龍井茶啊,那麼晶瑩剔透,喝著格外潤口。

的確,奶奶是活得最明白的人。我記憶裡,她三個兒媳婦,一個也沒有紅過臉。這裡有一個秘訣,就是奶奶常常給母親、二嬸和三嬸,買衣服、圍巾等等女人喜歡的東西。或許,這就是三個兒媳婦沒有跟奶奶紅過臉的原因吧。至今,我還留著奶奶給母親買的圍巾呢。

那時候,我們家並不富裕,但是那種喝著茶、聊著天的慢生活,卻給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到我中學的時候,就有了母親喝茶的印象。她也有一套茶壺茶杯,那是一把有牡丹花的瓷茶壺,六個帶把兒小茶碗,每個上面也有一朵很小的牡丹花。那是她的嫁妝。母親好像從來捨不得用它們喝茶,除非來了客人,才拿出來用呢。平時,她喜歡用一個帶蓋的綠色茶缸沏茶喝,後來那個茶缸,瓷都掉成斑斑駁駁的,也捨不得換。茶,是母親從附近的小賣部買的五毛錢一袋的花茶。

每天早上,母親會早早起床,燒開一壺水,沏上一缸子茶,放在窗臺上。然後就開始收拾院子、屋子了。母親是個乾淨、勤快的人,收拾衛生是她早晨的第一件事。所以,家裡每天都是乾乾淨淨的。收拾完了,母親會坐在臺階上休息。這時候,她就開始喝茶了。我們看到母親這樣,就爭著和她要水喝,母親會說,“去,拿個杯子來,我倒給你!”我就拿著一個更小的茶缸子,等著母親給倒水。每天似乎都是跟母親搶兩杯水喝,才心滿意足地去上學。現在我的習慣,就是每天早晨要先起來泡上一杯茶,喝著溫熱的茶水,完成早晨該乾的一切。

母親的茶總是很濃,有點苦,開始不適應,後來慢慢就覺得好喝了,而且特別解渴。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記得姑姑出嫁時,奶奶給她買了一套特別精緻的茶具。那茶壺和茶碗是瓷的,但樣子像是歐美沏咖啡用的,這是我的印象。那茶壺瘦高的,淡黃色的,壺口和茶碗口是帶金邊的,上面是百合花,花邊也是金色的。這讓我想到了歐洲風格,不知道對不對。這足以看出,茶具在我們心目中是多麼重要,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印象中,姑姑從來沒用過她的茶壺,每次都是用那種白色的帶蓋的瓷質茶杯喝茶。這套茶具是不是被姑姑珍藏了呢?我不得而知了。但我多麼希望姑姑能用她那漂亮的茶杯給我沏杯茶呢!

現在,我和姑姑住在了一個小區,可她那漂亮的茶壺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敞口的帶把兒的玻璃杯。時過境遷,那古老的茶具是不是也和這時尚的裝修不搭配了呢?但我依然記得姑姑那套漂亮的茶具,我想用它沏出來的水一定很香甜。

現在我的茶具一律成了玻璃杯子。茶几上有白茶、花茶、紅茶、綠茶,但我還是喜歡泡一杯龍井,看著那茶葉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慢慢舒展開來,顏色由淡綠變得微黃,嫋嫋升騰的熱氣,瀰漫在屋子裡,彷彿整個人都開始變暖了。那稍澀微微泛著苦味的茶,在口內迴旋著,津液就茵茵而出,有一種淡淡的清香,久久在唇齒間盪漾著,身心爽快。喝一杯清茶,一天似乎都很精神,工作或者學習都會很愉悅。

茶,給我帶來了精神力量。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每天,閒來無事時,沏一杯茶,捧一本書,那種恬淡舒適的感覺真的很好。女兒看我這樣,也會沏一杯茶放在是自己的書桌上。寫作業累了的時候,就會兩隻手捧著杯子,一邊吸溜吸溜地喝茶,一邊嘴裡嘟嘟囔囔地念叨。這時,茶似乎成了她思索的道具。每每這時,我就感覺很踏實,很溫馨。我多麼想時光就停留在此刻,讓我們靜靜感受這品茶讀書的美好片刻,讓此時的心靈悠然自得,讓思緒肆意飛揚。

氤氳的茶香在屋內悠悠飄散——我彷彿看到了太爺爺油乎乎的茶缸;我彷彿看到了爺爺奶奶的笑臉,奶奶的寬容豁達,爺爺的細心耐心,我家小院的熱鬧場景;我彷彿看到了晨光中母親勤勞的背影,和那個淡綠色的茶缸;我又想起了姑姑那鑲金邊的茶壺。

一切的景象都已遠去,唯有那一杯茶泛著淡淡的清香……


一杯茶香,一世深情

作者簡介:延延,70後,喜歡讀書,喜歡思考。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相信故事能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