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哄娃”,產生的不僅僅是視力下降

新一代的父母總會有新一代的帶娃方式,手機,電視成為新生代父母的“哄娃神器”,只要把手機電視給他們玩,再鬧的孩子也會安靜下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76%的兒童在兩歲之前就已經開始接觸屏幕了,而過早的接觸屏幕不僅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害,更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智力發育。

妞妞是一名1歲8個月大的女孩,他的父母最近發現他不愛說話了,以前喜歡笑,喜歡說個不停的妞妞為啥沉默了呢?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門診進行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妞妞存在明顯的語言發育落後,醫生告訴家長,要儘早的進行干預,排查自閉的可能。


用手機“哄娃”,產生的不僅僅是視力下降


妞妞媽媽回憶,7個月大的妞妞見人就會“咿呀咿呀”的說個不停,1歲時就很喜歡和大家坐在一起玩。但是因為最近天氣冷,奶奶很少帶妞妞出去玩,在家的時候就經常看電視,時間一長,妞妞就變得不愛說話,不愛笑了,也不願意和家人一起玩了。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的主任醫師潘琳詳細詢問了妞妞的生活環境,同時對妞妞進行了智力、語言能力評估後認為,妞妞目前的症狀與不良的養育環境、過早的暴露屏幕等因素有關。門診上有很多類似於妞妞的孩子來就診。2-3歲時兒童觀看教育類視頻,或者學習詞彙量的時候,都能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但是觀看非兒童的娛樂類視頻,會對兒童認知產生不利影響,長時間觀看這些視頻會對兒童語言發育產生影響,並且發育遲緩的兒童也比正常發育的兒童更喜歡看電視。

“影響兒童語言發育的因素較為複雜,但和孩子交流互動過少,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語言發育。”潘玲琳提醒,和孩子交流互動時,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為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孩子語言發育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每個孩子說話時間不盡相同,有些早有些晚,但如果孩子語言發育明顯落後,應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相關發育評估。”潘玲琳介紹,如果孩子一歲時叫名字沒有反應,一歲半不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兩歲時詞彙量仍少於10個,就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專科檢查,查明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或病因,及時發現並干預,不要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