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在肆虐中,不僅留存於陸地,漂泊在海上的郵輪也是命運多舛。在疫情爆發之前,乘坐大型豪華郵輪旅遊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疫情爆發後,尤其是“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悲慘命運讓更多人對郵輪開始心有餘悸,就連郵輪公司也對前景展望一片黯淡。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豪華郵輪的最大特點就是設施配套,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但郵輪也是一座密閉狹小的空間,整體中央空調,隔間相距有限,如此一來,一旦爆發以空氣飛沫傳播方式的傳染病,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同樣是漂泊在海上的三條郵輪,各自命運卻迥然不同,其本質就是處置的方式不同,與病毒賽跑的速度不同。


還有一個原因特別重要,也是運氣最大的不同。“鑽石公主號”和“威士特丹號”郵輪都是被多次拒絕靠港,一旦在船上有疫情發生,這種被推三阻四隻能導致疫情持續蔓延。“歌詩達賽琳娜號”則是中國政府第一時間默默地接納靠港,第一時間處置,沒有任何延誤。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命運最差就是“鑽石公主號”郵輪,如今這條郵輪簡直成了日本人噩夢。截至當地時間24日上午9點,“鑽石公主號”號郵輪感染病例新確診57例,累計確診多達691例,已經佔到總人數18.6%,最終演變成了“恐怖郵輪”,這確實與日本政府處置不當有很大關係。


日本“鴕鳥抗疫”錯失黃金期


有評論把日本疫情的處置方式比喻成為“鴕鳥政策”,就是不作為,聽之任之,結果導致疫情沒有被控制在初始階段。


在疫情之初,日本政府應該把所有乘客與船員集中到一個指定的地方進行單獨隔離,而不應該選擇在密閉的郵輪上相互隔離,因為郵輪的密封性能不好,間隔很小,在船上自我隔離只能讓交叉感染越來越嚴重。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此外,日本國內缺乏處置傳染病的統一應對機構,如全國疾控中心,應對這次疫情就全靠厚生勞動省,這就導致其整體應對速度和處置能力都大大受限。不少日本民眾對安倍政府大失所望,安倍內閣支持率將為41%,大跌了8.3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疫情因此在日本國內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也不排除,這就導致東京奧運會是否延期或取消就成為變數,英國倫敦已經提出來可以承接這一屆奧運會。


馬柬政府相互指控


另一條命運較好的就是載有1455名乘客和802名船員的“威士特丹號”郵輪,但因擔心船上有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日本、臺灣地區、關島、菲律賓及泰國均先後拒絕郵輪靠岸。


在海上“漂流”兩週後,終於獲准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停靠併入境,郵輪公司及柬埔寨一直宣稱船上2257名乘客及船員無人受感染。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准許郵輪靠岸,旨在遏止目前在全球各地蔓延的恐懼。


首先要肯定是,洪森首相在其他國家都婉拒的情況下毅然決定接受這條郵輪,彰顯其國際主義精神及其果敢擔當。對此,不少下船的外國遊客都無比感慨,心存感恩,發誓要再來柬埔寨這個美麗的國家看看。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但有些事情處理的也未必那麼完美,在無人感染的說法下,上千名乘客下了船,有些人去觀光了,有些人上餐館享受美食,有些人去做按摩放鬆,有些人繼續自己的旅程,還有些人回家去了。這些人沒有被統一隔離14天后再做安排,就算排查也是抽查而不是全面排查,這或許就是太輕信船上無人感染的說法。


百密一疏,一名從柬埔寨入境的美國籍乘客在馬來西亞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該患者與同船的144名乘客,正是從柬埔寨乘飛機前往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經檢測後確診新冠肺炎。因此,“威士特丹”號郵輪的後續事態發展還在繼續,仍需要密切觀察及時處置,畢竟交叉感染的風險依然存在。


天津僅用24小時完成郵輪檢疫


三艘郵輪中,運氣最好的就是滿載3706名遊客和1100名船員,停靠中國天津港的“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


擔心船上有疫情爆發和人員恐慌,中國政府要求該郵輪停駐錨地暫不進港,同時以最快速度登船全面排查檢測。對於篩查出有發熱病史者,立即取樣化驗,並第一時間排除新冠肺炎。同時,所有乘客下船時再逐一拍照和測溫。整個過程僅僅24小時就完成,“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應急處置工作全部結束。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與其說是運氣,還不如說是專業,三條船,數千人的命運迥異,關鍵在於處置要得當,應急要迅速,與病毒賽跑,與時間賽跑。第一時間要做好全面排查工作,一旦發現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處置,同時要儘快安排全部人員離開傳染性極大的郵輪密閉空間,並做好所有人員的行跡追蹤工作,確保出現問題還能及時追查。


教訓如此深重,經驗也要總結,同時對郵輪公司也是一大警示,如何確保這種旅遊方式的健康安全將是所有郵輪公司今後要考慮的生死攸關的頭等大事。


END


作者:鳳凰衛視評論員、主持人、教授宋忠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