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人類對提高出行速度的渴求從未休止,五花八門的交通工具也應運而生。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人類發明了熱氣球、火車、汽車,然後是飛機、超音速噴氣式飛機,以及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燃料動力火箭。2013年,在“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號召下,超級高鐵的概念(一種在真空管道中運行的交通工具)廣為人知,近幾年迅速成為許多國家科研和社會討論的熱點。但其實,類似的設想早在兩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今天,我們將對真空管道運輸的演進歷史進行梳理,一窺超級高鐵的前世與今生。

1 壓力差即動力

真空技術的發端,歷史上有確切記載的就是1643年的托里拆利實驗:在密封的長管中注滿水銀並倒置在水銀槽裡即可發現,大氣與真空之間的壓力差,能夠頂起760毫米水銀柱。而真空技術應用的第一個案例,則是1654年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將兩個半球合成為直徑119釐米的球體,並用真空泵抽空內部氣體,之後在兩側各用8匹馬都無法拉開。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馬德堡半球實驗

可以說,這兩個著名的實驗都利用了大氣與真空之間有巨大壓力差的原理,同時也是這種壓力差能夠產生機械作用力的證明。後人也從中得到了輸運物品的啟發。

1799年,一位名叫喬治·梅德赫斯特的英國機械工程師和發明家,申請了一項通過壓縮空氣獲取動力的風機泵專利。次年,他又申請了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汽車的“風驅”發動機專利,與此同時,他提出風驅汽車服務計劃,並建議在行車路線上設置泵站為其持續補充動力,可以理解為類似於電動汽車和充電樁之間的關係。

基於此前的構想,梅德赫斯特於1810年提出真空郵遞線的設想,並認為這種利用氣壓差在管道中傳送信件和貨品的方法,比郵遞員挨家挨戶運送要更加快捷、高效。進一步地,他開始想象用規模更大的管道運輸列車的可能性。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大氣鐵路利用氣壓使車體沿軌道前進,而非用車頭作為動力。圖/《科學》雜誌

1812年,他首次發表了一篇關於大氣鐵路的理論計算文章,論證了在鐵軌上方架設直徑數米的管道,通過氣壓差來快速運送貨物和乘客的可行性、效果和優勢。此外,他還構想了另一種大氣鐵路的形式,即在鐵軌下方鋪設一根長管,管道內有器件與列車相連,器件在氣壓差的驅動下運動,從而帶動列車行進,列車的動力源不是車頭,而是車體下方的管道。在他去世前不久的1827年9月,出版了著作《新型內陸運輸系統》,對氣動推進推崇備至,認為這種方式即使沒有馬匹或其他動物提供動力,也能達到96公里的時速。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大氣鐵路的主要機車及其下方的管道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大氣鐵路的主要機車及其下方的管道

然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大氣鐵路並沒有成功實施,這一設想也就逐漸被束之高閣。直到2018年,一位89歲的美國工程師馬克斯·施力格把它變成現實:他在自家的葡萄園裡架設了一條軌道,鐵軌之間有一根直徑30釐米的聚氯乙烯管,管道外連一臺泵,用以抽出管中的空氣或將空氣注入管中。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馬克斯·施力格的大氣鐵路

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管道內的“推力車”便帶動與之通過磁鐵相連的列車行駛起來。這套只有標準鐵路系統六分之一大小的模型運行結果表明,它能夠輕易克服傳統列車無法逾越的陡峭坡度,而且運行噪音更小,不需要高架輸電線路,泵也能用可再生能源驅動。

200年前的超級高鐵見過嗎?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涉嫌“抄襲”

馬克思·施力格用大氣鐵路的模型進行演示:在管道一端向內吹氣,列車模型就會在氣壓推動下行進。

未完待續。

接下來將繼續分享2.從舊理論到科幻再到新理論3.超級高鐵應時而生4.飛向太空,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