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196)#

今天是雨水。

韓愈的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最貼切,也最有意境。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色煙柳滿皇都。

這兩天一直留意看春色,看玉蘭、看迎春、看海棠。在我的印象裡,迎春花是春天裡的第一花,漸暖,滿街嫩黃。

南新倉院子裡的玉蘭, 已早早的冒了芽。二環路邊上有一棵碩大的桃樹,花苞已脹得很大,花蕊探出頭,急不可耐的要吐蕊奔放。遠看樹梢有了綠意,樹葉在陽光下,鮮亮的閃著綠。看來只等春發,等那東風啊。

今年雨水很足,看資料是從一九五一年後,降水量是同期最多的年份。立春前後的幾場雪,著實讓北京人過足了一個有雪的春天,白雪飛花,在庭院樹間徜徉。

“雨水”正是天地陰陽交泰,草木萌動時,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抽出嫩芽,大地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春天的美味舞臺,最先登場的是春筍。“糟煨春筍”,家庭裡沒有香糟,可以用點好黃酒代替,只是多放一些,調成鹹甜味道,就好。春筍要吃醃篤鮮,用老鹹肉燉鮮肉和春筍。當然還要吃雪菜炒的春筍,這是春天裡的“雙鮮”。

還有筍丁肉丁包子,加點蝦仁、香菇、炒雞蛋或海參,就成了“五丁包子”。不過,北方春天最好吃的包子,是用醬肉切丁,和筍丁一起包。

我有一吃,吃手剝筍。手剝筍在寬水鍋裡煮,煮也簡單,有點鹽,有點花椒就好。煮熟的手剝筍,剝去筍衣,蘸芝麻醬,這芝麻醬是涮羊肉的吃法。其實北京人吃涮鍋子,也是為了吃這個麻醬汁。手剝筍蘸芝麻醬汁,是我的吃法,薺菜吃鮮,麻醬汁吃“過癮”。我愛吃春筍還有一個養生說,就是春筍粗纖維多,可利便清腸,去晦氣。

到了雨水,江南薺菜最先見青。薺菜剛出嫩芽,最是新春的第一綠。薺菜餛飩、薺菜炒春筍、薺菜包子、薺菜豆腐羹。薺菜豆腐羹最好用南豆腐,南豆腐就是市場的上的盒豆腐,豆腐細嫩,吃在嘴裡潤潤的,關鍵它不會奪薺菜的鮮味。湯裡面煮幾顆海米,多加幾片姜,再有胡椒,湯煮白,味大鮮,前幾日我按此方,給自己煮了一鍋,滿滿的都是“恨”,恨不得趕快請朋友們來,一起嘗這個春天的鮮。

南宋詩人陸游最愛食薺菜,在《食薺》中贊:“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

東坡讚美薺菜“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是少有的“天然之珍”。

最後用宋辛棄疾的《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詞做結尾吧:

陌上柔桑破嫩芽,

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

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

路橫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花雕薺菜餛燉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糟煨春筍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雪菜包子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雪菜炒春筍




“雨水”日,食春味第一鮮

大董

北京烤鴨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爾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州民榮譽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名廚協會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創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職業教育特聘專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