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粵菜館,點什麼菜能證明你是內行人?

叨叨說食話


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率最高的中國菜系。但粵菜由於口味、食材等等原因在國內的分佈率不是很高。而且恐怕很多來到廣東也是去吃湘菜、川菜這些菜。對於粵菜吃的較少,那麼如果你是第一次去粵菜館應該點些什麼樣的菜,才顯得你是內行人呢?

去粵菜館,首先要點的就是湯,在廣東有些地方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廣東人愛喝湯,而且基本上每家每戶都可以煲出一鍋靚湯,喜歡湯的名頭幾乎人盡皆知。比如什麼椰子雞湯、西洋菜豬骨湯、枸杞牛尾湯、芥菜貝殼湯、五指毛桃龍骨湯等等,在廣東的一些餐廳裡可能還有一些更為考究的湯。

點完湯之後,接下來就要上幾道"硬菜"。廣東靠近海邊,這個“硬菜”非海鮮莫屬了,如果是宴請的話,可以選擇龍蝦三吃(刺身、椒鹽、煲粥),如果只是普通的吃飯,那麼可以清蒸魚是非常不錯的,首推“多寶魚”。然後熱菜的話,很多人喜歡鑊氣中的菜,比如豉椒炒牛肉、三汁焗雞之類的。這個看個人喜歡吃什麼吧。

然後接下來就是一些燒味了,不管是聚餐還是宴會,在廣東燒味都很重要的。比如什麼蜜汁叉燒、燒鵝、白切雞、乳鴿等。這些在廣東地區都是非常有名的,是粵菜的代表。

然後是就是青菜和主食了,青菜就選當季的青菜就就可以了。主食的選擇有很多啊,可以點飯,也可以選擇分類的。比如干炒牛河、三絲炒米粉等等。

最後嘛,我覺得吃飯,吃的開心就好。去下館子,最重要是吃自己喜歡吃,吃的讓自己開心,吃的讓自己快樂,那樣才是最好的。


趙漢森


首先為什麼要證明自己是內行人呢,我到覺得不管你去粵菜館也好,川菜館也罷。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吃飯》,我認為根據自己口味需求,經濟情況這才是最實在的點菜內行人。



例如:你點了粵菜具有代表性的“烤乳豬”,但你本身不是很喜歡,就是為了證明你是內行人,在朋友面前有面子,這點我覺得很不切合實際!

下面還是來分享我的點菜經歷吧。首先:我會點較為經濟實惠的,因為我是工薪階層,前提要我消費得起啊。其二:我會點比較清淡些的菜餚,這是我家口味需求。


就像去年小孩子放暑假的時候,我們一家五口人去吃過一次粵菜館,我記得當時點了(六菜、一湯、一主食),分別有:(白切雞、白灼蝦、清蒸鱸魚、陳皮骨、沙姜爽肚、蠔油生菜,老鴨冬瓜湯,溼炒牛河)。就這樣一家人都吃得很飽,而且也不貴,好像也就三四百錢左右吧。








無論跟家人吃飯或是三五好友聚餐,合理飲食搭配這就是內行人的點菜,吃出健康、快樂最重要!

說說您的觀點,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喜歡的給予點贊支持!食全食美huangxubo《完》


潮百味



LS家有小吃貨


作為一個曾經開過粵菜館的老闆,我來談談我對粵菜的看法。
掉入米缸的你,在餓的時候建議還是不要打開這篇文章,不然只會加快你點外賣的速度。
粵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具有清、鮮、爽、嫩、滑等特色。對於粵菜的考核也在這幾個方面進行。好了,現在點菜開始。

廣東燒鴨

北京烤鴨和廣東燒鴨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菜。點一份燒鴨或者燒鵝,就非常能考驗這家店的粵菜師傅水平。粵菜館的燒味檔口可以說是這家店的靈魂,而當家的主打就屬燒鴨。皮香酥脆、鴨肉緊實,濃郁的香料浸入肉裡,蘸上一點酸梅醬,既濃厚又酸爽,讓人慾罷不能。


避風塘炒蟹、幹炒牛河

粵菜小炒的精緻、清爽一直是粵菜推崇的精神。一道避風塘炒蟹、一道幹炒牛河就可以給灶頭上的師傅一個評級打分。

避風塘炒蟹,因為在炒料的過程中要求要用小火來炒,心急不來,而對於蟹的處理也得比較小心,不然出品時整個賣相和味道都不會好。一碟好的避風塘炒蟹,蟹肉鮮嫩多汁,包裹的蒜蓉焦香不辣,脆而不糊,與蟹肉在一起相互牽制相互平衡。鮮香可口,令人越吃越開胃。

幹炒牛河,既是小炒也可以是主食。一道優秀的幹炒牛河,河粉散而不斷、牛肉嫩滑不柴,整個出品晶亮不油,醬香四溢。一道看似簡單的幹炒牛河,卻考驗這廚師對火候、炒制手法,以及味道的調製的手藝,因為烹調時間較短,整個過程不容許有任何錯誤,所以也是考核師傅的一道名菜。

來一條清蒸魚、一碗例湯

接下來,對餐廳食材的考核就點一道清蒸魚,不在乎是什麼名貴的魚類,一般的魚就行,看看這家店食材的新鮮程度,以及廚師對於出品的認真程度,魚的處理是否乾淨?魚肉的鮮嫩程度?就看這個。

另外,點一份例湯,也能看這家店對於湯品的態度。粵菜中的湯,在整個餐飲屆都是一個上品的存在。可高可低、可複雜可簡單,而一盅例湯,更能體現這家店廚師對於湯品的態度,如果一家店的例湯都能是高質量的,那麼這家店的水平應該不會太差。

叉燒包

最後,來些點心和甜品,這一部分可點的東西就太多了,但如果是一個傳統的粵菜館,一定有傳統的叉燒包,這個叉燒包就是考驗中式點心師的必考題啦。

手工製作的叉燒包,每個包子都會不同,因為發酵後的麵糰在蒸制的過程中受熱不同,最後的開花也是不一樣的。裡面的叉燒肉,肥瘦相間、醬香十足,外面包裹的麵糰,細軟順滑無異味,一口下去既有鮮嫩的肉香又有面團甜蜜的口感,一個接一個讓你停不下來。


百花齊放的粵菜,在餐飲市場中一直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和它出品精緻、味道清淡、食材新鮮著稱,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製的結果,讓你有著色香味俱全的食用體驗,是宴請賓客的首選。希望上面的幾道菜除了能讓你顯得比較專業之外,也讓你獲得較好的食用體驗。


海洋思維楊簡寧


作為曾經的粵菜廚師,你的這個問題我來說幾句。


點進來看了你這個問題的補充部分,感覺你都自問自答了啊。但以我對粵菜的粗淺認知,你說的內容我不反對,只是覺得你並沒有說到實質。


去粵菜餐廳吃飯,我真覺得無需證明你是不是內行,有時候讓服務員知道你對菜品有更多的瞭解的話,聰明的服務員真的會在菜單備註上說明,給廚房提示一下,意思是這個沒準是同行,挑毛病來的,出品要小心,哈哈哈。開個小玩笑。


我們說重點。粵菜以生猛海鮮、鑊氣小炒、煲仔、燒味以及湯羹著名。那麼在點菜的時候,根據人數可以每樣都點一兩道喜歡吃的或是經典菜式。


拿我去粵菜餐廳點菜舉例吧。首先,要點一個湯羹,一般來說例湯足以;接下來是燒味。蜜汁叉燒、燒鵝或是白切雞等都是經典,大多餐廳的出品都沒大問題;至於海鮮,如果是宴請的話,可以點龍蝦三吃(刺身、椒鹽、煲粥),如果是普通吃飯,那麼來條清蒸魚是不錯的選擇,鱸魚比較物美價廉;熱炒菜的話,我比較喜歡鑊氣重的,譬如豉椒炒牛肉、小炒皇之類的;自然,你提到的乳鴿也是必點的,如果之前沒有點白切雞的話,我也建議可以來半隻當紅炸子雞,這都是考驗廚師功夫的菜;煲仔類的,我覺得既下飯又能體現你的“內行”的菜式像梅菜扣肉煲、喈喈煲都是可以的;主食的話,粵菜裡我比較喜歡星洲炒米粉、幹炒牛河、鹹魚雞粒炒飯;至於點心類的,蝦餃、燒麥、豉汁排骨、鳳爪也都屬於常規的經典菜式。


以上,再加上一些你的“特殊要求”,譬如你點鹹魚雞粒炒飯的時候,要求薑蓉多放一些,服務員一聽就知道你是內行啦。


諸如此類,可以試一下哈。


胡元駿的美食空間


我們行內人,不管粵菜,還是其他什麼菜系,一般是這麼點菜的:直接跟服務員講“照菜單來一份!”注意細節,千萬不能要菜單,要菜單就顯得外行了。


以上純屬玩笑,當不得真!裝B遭雷劈!

點菜,根據不同的場景,主要分幾種情況:

1、自己去外地玩。不熟悉菜系、飯店的特色菜時,找店員推薦,結合自己的喜好,點菜,體驗特色,但又不至於難以接受。

2、三五知己聚會。每個人點一個菜,保證都有自己喜歡吃的。

自己人,講究吃的舒服、開心。

3、客戶應酬:聊天為主,吃飯為輔,體現誠意!

(1)不是太熟悉的,可以讓主賓點菜,或者詢問對方是否有什麼忌口的。

(2)比較熟悉的,可以直接點菜,有1-2個硬菜(一般是最貴的),其他幾個配菜,注意葷素搭配,注意迎合客戶的口味。

(3)如果身份比較懸殊,可以詢問次主賓,客人的口味習慣及禁忌等。


師說歷史


粵菜在四大菜系裡,給我的感覺是僅次於魯菜的存在。而且粵菜一直以烹調技法多樣,食材選料豐富而著稱,並且粵菜最大的特點是講究:食材的脆嫩、清淡、追求食材的本味。

因為居住在北方城市,粵菜館在我們這裡一直屬於高大上的代名詞,並且多開於高檔酒店內和大型寫字間的聚集地。

粵菜其實也是由幾個不同分支組成的,常見的主要有“潮州菜”“廣州菜”“客家菜”這三種,這三種菜館的主打菜品都有不同。所以去的餐館不同,自然點的菜要有所取捨。

去粵菜館,點什麼菜證明你是內行

粵菜雖然有很多分支,但是其出名的菜式所用的烹調技法基本差不多。而粵菜的烹調技法中,“焗”“白灼”“炆”“煲”“脆皮”這幾種比較有代表性,所以去粵菜館點菜,自然要按照菜譜中菜的名稱,來選擇這樣的菜,自然服務員會認為遇到了行家!給大家簡單介紹幾道,這一類的菜品:

一,【白灼螺片】



一般粵菜講究的“嫩而不生”,在這道菜上體現的很完美。螺片的火候要掌握的恰到好處,否則過火螺片會變老,影響口感。如果火候不到,螺片會發生而且腥味沒有去除。所以點這樣菜,很考驗廚師的水平,以及粵菜館是否正宗。

二,【脆皮乳鴿】


這是粵菜的經典菜式,一般要做到皮脆而不艮,乳鴿的肉質要入味。這個也比較考驗廚師的技能。類似的還有很多,只要帶脆皮的菜,點就是了。如:【脆皮雞】、【脆皮鴨】這些。

三,【炆牛腩】或【炆魚腩】

炆一般分為生炆和紅炆兩種,一般都是把食材經過上薄粉,低溫泡油後,然後回鍋加湯汁小火入味的方法,這類菜應該都以帶蓋的容器上菜。

所以去粵菜館點這樣的菜,基本廚師都不會怠慢的,一看就是行家來了。

四,西式做法


粵菜是屬於最能創新的菜系,可能跟廣東人的性格,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

所以粵菜中借用西餐的烹調技法和調料的菜品也很多,一般這類菜品都會標註調料的名稱。比如:【芥香沙拉蝦】這些,所以這個也是考驗粵菜館的創新能力的菜品,自然可以點上一些。

其實粵菜一直品類繁多而著稱,而且菜的名字也起的“五花八門”,但是一些出名的菜品,有些並不合外地人的口味,比如著名的【白斬雞】等。所以我覺得去粵菜館點菜,主要看菜牌上的烹飪技法,這樣才不能“踩坑”,而且讓服務員和廚師感覺是“行家”。所以要點就點菜牌上,自己很少見到的、帶烹飪技法的菜品。


73神牛


何必要證明是否內行呢?是你去吃飯,不是飯吃你啊。當然是要吃自己喜愛的菜,倘若要面子花錢點一些不合口味的菜,有何意義呢!況且要證明內行,不單是體現在點菜上,還有對菜品的一些瞭解,以及餐桌上的基本規矩,就此簡單的來說下。

首先視人數而定:如果是6個人去吃,一般是點8個菜。湯肯定是少不了,來一個例湯足以。接下來是點海鮮,它可是粵菜重要部分之一,作為沿海地區的人,餐餐不可缺的。粵菜料理魚講究原汁原味,鮮而不腥,嫩而甜美!所以“清蒸魚”是必點的,可以是物美價廉的鱸魚,可以是常見的“多寶魚”,或者小資家庭可以選擇“東星斑”、“老鼠斑”之類的高檔魚。

當然不是隻有清蒸一種做法,還有“堂灼”,還有“魚生”,例如鼎鼎有名的“順德魚生”、“潮汕魚生”,但對於沒吃過的朋友不推薦,因為要生吃!或許接受不了那味道。



海鮮的種類諸多,多點一兩個無妨,蟹類的點姜蔥炒,或者整隻蒸。蝦類的白灼、蒜蓉蒸(龍蝦例外,做法有“伊麵焗龍蝦”、“刺身龍蝦”、“龍蝦三食”即是肉刺身,頭和殼煲粥,蝦腿椒鹽。),最好不要點好椒鹽、茄汁蝦類的,馬上就露餡了,當地人不這麼點的,因為基本上是不新鮮的蝦做的,反正看不出、吃不出,“白灼”則不然了。


已經四道菜了,那麼第五道是“滷味”,不管是聚餐席,還是婚宴席,滷味佔據了重要一席。推薦食材多樣性的“滷味拼盤”,有五花腩、炸豆腐、豬耳、鵝翅、滷蛋、豬脷、粉腸、豬腸……一般一個例牌的滷味拼盤由5種食材組合而成。

第6道:燒臘。推薦粵式的叉燒,不像港式的帶有甜味,容易膩。燒臘也包括燒鵝、燒鴨、燒肉,也包括白切雞、客家鹹雞等。

第7道:時蔬。選當季的青菜,芥蘭可點清炒、豬油渣炒、生炒。菜心可點白灼、蠔油。枸杞葉、番薯葉、辣椒葉通常是“上湯”的做法。

第8道:主食。河粉類的推薦“幹炒牛河”、“溼炒牛河”。米粉類的點“三絲炒米粉”。

如果是十個人以上就餐,菜品適量上增。小吃類:蒜香排骨、豉汁排骨、陳皮骨、雞脆骨、蠔仔烙……

糕點類:燒麥、麥包、蝦餃、叉燒包……


小炒類的:“荷蘭豆炒臘味”、“西芹百合木耳”、“鹹菜炒豬肚”……

煲仔類:喈喈黃鱔煲、魚頭煲、牛雜煲、苦瓜煲……

注意了,餐前端上來的茶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洗餐具的。其次,餐具的圓碟不是用來裝食物的,而是用來裝殘渣,在廣東叫做骨碟。

佘小廚(完)


佘小廚


看了這麼多回答。讓我這個非粵籍人士來冒昧回答一下。是我一位忘年交的老師告訴我的。

第一,點一份咕咾肉。如果不是用山楂醬做的就是大興的粵菜。現在99%是用番茄醬。

不信?看看蔡瀾的一段視頻。百度一下: 咕咾肉 蔡瀾。印證一下我的話。

第二,點一份清炒芥蘭。裡面不放薑末的,就是大興的粵菜。現在99%的粵菜館不會放薑末。這條是我自己總結的。

魚翅未必能鑑定一份廚師的真態度。

老廣朋友們來評評我的見解。


91拍照聊相機


首先要根據宴席的人數和性質決定點菜規模和種類,其次廣東菜館還是廣府、潮汕、客家三大系統的,要知道飯店的流派與特色,相對應流派有哪些特色菜招牌菜,比如廣府的燒臘、乳鴿、白切雞,客家的鹽焗、釀一切,潮汕的打冷、滷水等,還有就是要根據店家的特色和時令的特點點菜。能夠熟悉的飯店當然好,不熟悉的要可以很好的服務員溝通,也知道店家也會推薦,但是店家臨時推薦的產品不一定就是好的,每班之前的例會部長都會根據後廚的要求安排當日推薦,這些有的的確是好材料但更多的是後廚怕食材損失的安排。現在互聯網發達,不論是飲茶還是商務宴請都可以預先看看評論,假如你真是老饕,一眼便可以看出哪些菜色是他們家特色。當然一些粵菜館子推出的改良川菜不是不可以嘗試,但是畢竟不是原味兒。粵菜不論哪個支派都講究生猛材料新鮮食材,明檔展示出來自己的好材料,懂得區分和挑選就可以了。商務宴請原則上不用點完所有菜品,一般的粵菜館你只要安排主菜並規定人均消費或者總價,其餘交給部長去安排,他會將寫好的菜單給你決定,原則上數量和品種就都兼顧了。要多注意尊重店家的服務人員,聽取意見。親友小酌類的聚餐就不拘形式了,注意葷素搭配兼顧店家特色和自家的習慣即可,粵菜大部分單一菜品的量不大,但是點菜也不可太過繁多。廣東很喜歡品味而不是狼吞虎嚥的大快朵頤,當然飲茶是多幾盅點心無所謂。但兩三個人叫上十幾個菜在廣東往往令人側目,不妨點上一個昂貴的看家菜一個特色菜再加一個普通素材和燉湯,例如我和兩個朋友在銅鑼灣富臨吃午餐,點了兩客他們家招牌的溏心鮑魚一列阿一炒飯一例芥藍半隻白切雞,就挺好品嚐了飯店的特色又兼顧了費用和數量。另外我第一次唐閣吃飯還是帶著我們APCE的VP在香港,那是老Lama第一次來中國,要知道老美很多不吃中餐中的很多內臟或者整魚,我就前做了功課,點了三蔥炒龍蝦和蟹鬥炒飯、芥香牛肉粒,以及幾樣點心,這些菜老外也容易接受同時用刀叉或者筷子都很容易用餐。後來Lama自己去香港必去唐閣,現在比我都熟悉。所以不論是粵菜或者其他餐廳,瞭解自己需要和飯店的特色永遠是一個吃貨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