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全面融入抗“疫”戰爭並如期開展新年度全球組網發射

中國北斗全面融入抗“疫”戰爭並如期開展新年度全球組網發射


2月初以來,北斗衛星系統和火箭系統試驗隊的近200名科研人員先後進駐發射場,同期還有其他型號衛星和火箭在場測試。面對多支隊伍、大量人員齊聚發射場對防疫工作帶來的重大挑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堅持把航天發射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統起來抓,專門成立任務疫情防控組,制訂周密防疫工作流程和保障機制,利用春節假期對場區周圍防疫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完成防疫物資批量採購工作,並向試驗隊喊話“中心已安全就位、試驗隊放心前來”。衛星、火箭試驗隊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堅持零報告制度,逐人簽訂承諾書、逐個建立健康檔案、逐項梳理風險點,本著“保質、保量、最簡”原則科學統籌工作,根據疫情開展動態管理,衛星系統還從北京“大後方”抽調近10名專業人員為前方試驗隊遠程判讀數據,確保任務順利展開。

定力源自於實力,信心取決於決心。根據北斗全球組網計劃安排,今年3月、5月將組織最後兩次北斗三號組網衛星發射,最終實現幾代北斗人執著追求的“全球夢”。目前,工程全線正以臨戰狀態加緊備戰,任務計劃不變、工作標準不降、成功信心不減、安全底線不松,一切順利、如期實施。

2月14日,執行今年首次北斗衛星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如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與先期抵達的衛星一起,正在緊張進行發射場區的各項測試工作。

2月15日,北斗運控一線發來戰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41顆、49顆、50顆、51顆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正式入網工作。在此疫情時刻,北斗四星入網,提升系統穩定運行服務能力,是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北斗運控系統與測控系統按期開工,圓滿完成地面各項工作。基於全國2600個北斗地基增強站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力保障7×24高穩定性運維服務,服務可用性高達99.99%,全面保障北斗高精度防疫工作。

歷史告訴未來,今天書寫歷史。2003年,面對非典疫情,中國航天將楊利偉送入了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17年後,再戰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航天將迎來更加高光的一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啟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大幕、吹響探索火星的號角、再推月球探測跨步前行,什麼困難也阻擋不住中國人民前進的腳步,一定會用中國擔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災難無情,人定勝天。在這個經歷磨難的春天,北斗人真誠相約,待到山花爛漫時,恭迎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到任務現場見證神箭騰飛的壯美瞬間,歡迎全國人民與北斗人一起共同見證支撐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強大力量和精神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