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論一個戲精的自我修養——ta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制?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甚至有時候還會為了刷存在感欺騙別人。


和戲精相處,經常讓人感覺“累覺不愛”。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戲精到底是咋產生的呢?


01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北伊利諾伊大學心理諮詢、成人與高等教育學系的Suzanne Degges-White教授將這樣的人形容為

“既很擅長吸引他人,同時又很擅長惹周圍人反感的人”,用現在的流行網絡語來說,就是“戲精”本精了。

我們列舉了這些“戲精”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心戲:


• 當我的朋友們在講述最近的一些成功或挫折時,我內心會暗暗開始回憶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尋找那些能夠把對方比下去的經歷故事。


• 和朋友聊天時,突然其他人問我“剛剛你朋友跟你說了什麼?”,我可能會答不上來,而且會一直想著怎麼才能把話題轉到我自己身上。


• 當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發展和我預想的不同,我總覺得全世界都在欺負我;

例如看電影沒選上自己心儀的座位、早上狂奔去公司竟然還是遲到一分鐘


• 由於在我看來以上情節其實很嚴重,我覺得有必要把這些事告訴身邊的每個人,哪怕過了三五個星期也很值得拿出來仔細講一講,讓他們都知道。


• 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我更多地感覺他們都是“我的聽眾”。我並不是簡單地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歷,而是在向大家展示自己。

• 每次我在講自己的經歷時,有些觀眾好像沒聽幾句就離場了。


如果上面這些話也和你的內心戲相似,那麼你可能也是一枚隨時給自己“加戲”的“戲精”。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有些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戲精”是有選擇地、故意地小題大做。


其實未必。


心理學家Scott Frankowski及其團隊針對“戲精”進行了深入研究,試圖從人格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模式——小題大做,總是給自己“加戲”,陷入接二連三的“危機事件”,讓生活更加混亂。


他們的研究發現,“愛演”也是一種人格特質,與以下三方面因素緊密關聯:

1. 人際操縱性


人際間操縱,指的是操縱性較低的人,在與他人互動時不太有目的性,更真誠和謙虛,採取分享的態度,也更願意傾聽他人。


而“戲精”則不同,他們雖然喜愛社交,但在與人交往時卻不夠真誠。


“戲精”不斷給自己“加戲”,告訴周圍人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一系列戲劇性事件,都是為了從“聽眾”那裡獲得他們想要的關注、同情、表揚或肯定。


但戲精們的惡意程度卻不高,“戲精”們在社交中表現通常是友好的,也少有惡意剝削他人的傾向。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2. 衝動講話


“戲精”們往往說話有些口無遮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幾乎不考慮這些話是要說給誰聽、在什麼場合說,以及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3. 堅信自己是外部環境的受害者


“戲精”往往認為自己遭遇的一切都是“空降在自己身上”的,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外。


儘管事實上,戲劇化事件之所以會不斷髮生,責任更多地在於他們自身的一些行為,但他們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戲精”的人格特質也具備一定的複雜性。


研究表明,在大五人格測試中,“戲精”的外向性較高,這意味著他們通常是開朗、愛社交、熱情、自信而容易興奮的。


同時,他們的開放性也比較高,體現在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想象力,好奇心旺盛,也願意嘗試新鮮事物,但是,在神經質及責任心方面,“戲精”則呈現出矛盾而複雜的模式。


• 神經質


他們雖然“戲很多”,但並不真的特別焦慮或情感脆弱,而是沉浸在表演當中;但同時,他們又是衝動的,有時也非常易怒。


• 責任心


他們是有野心的,也往往對自己的能力比較有自信,但是缺乏自律能力,不喜歡守規矩,做事情也沒什麼計劃性。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02

“愛演”一種人格特質

即表演型人格障礙


表演型人格,又稱癔症型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尋求注意型人格,以女性居多。



有一位住院女性患者,懷疑自己的手有問題不能動彈,但是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因為她平時太能鬧騰了,為了不影響到整個病區的休息,有一晚,夜班護士哄她躺下以後,把她的手舉起來,對她說,如果你真的是手有問題,那麼按道理它應該放不下來了,如果能放下來那就證明沒問題,可以出院離開了。


結果她為了證明自己的手真的有問題,就這樣一直舉了一晚上,累得滿頭大汗都沒敢放下來。



聽起來很怪異?其實這類人就是表演型人格者。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表演型人格者通常都有高度的焦慮、強烈的情感和過度的反應,輕微的表演型人格傾向能讓他們更容易入戲,面對鏡頭有更好的表現。


但表演型人格障礙不是一種收放自如的「演技」,而是不受控制的「表演病」,就像嬰兒那樣,開心了就格格大笑,不舒服了就癟嘴大哭。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表演型人格有可能是天生的嗎?還是與後天生長環境更有關?


研究發現表演型人格的形成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

1. 童年創傷誘發大腦功能的改變

精神病學家Bruce Perry等研究者在2005年發表的一項關於兒童虐待的神經生物學研究表明:在童年時期遭到創傷事件,無論是來自他人的虐待,還是突發的災害,都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發育。


在我們大腦中,杏仁體在情緒反應、決策和記憶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也有人稱其為大腦結構中的“戲精”。


創傷事件改變了這個部位的發育,個體此時會難以判斷在當前情境下,什麼是該做的,什麼又不該做。


這就造成了“戲精”常常小題大做,誇張而不合時宜地表達情緒。

某種程度上說,“戲精”的腦子有問題這句話居然是對的(敲黑板:不要因為任何一種人格特質就去歧視別人哦)。


2. 原生家庭


表演型人格的背後通常有一個軟弱的母親和一個威嚴又充滿魅力的父親。


父親對女兒可能會既嚴厲又溺愛,這種矛盾的形象讓孩子不知是該親近還是害怕父親,而母親的千依百順更加促成了「天生弱小」這一卑微觀念的形成。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一方面害怕被人看不起被拋棄,一方面又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不斷迎合和討好ta們。


也可能會成為“戲精”——難以填補內心對於引起關注的渴望,且習得了膚淺、誇張的情緒表達方式。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不稱職的母親和自戀的父親,是子女癔症型人格的根源。


這樣的家庭氛圍,造成表演型人格內心卑微的特點,十分害怕被拒絕和被侵害。


  • ta們會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應對日常:壓抑、退行、性慾化以及付諸行動


  • ta們會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需求進行壓抑,這種壓抑就會導致癔症症狀。


  • ta們感到不安全、怕被拒絕、身陷險境的時候
    ,會用退行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表現出像個孩子一般的乖順、軟弱,企圖通過迎合或無節制的妥協,來換取事態的平息(如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普通程度的退行或許有效,說不定還會讓人覺得是可愛的、天真無邪的;但如果達到精神病性水平,就會是胡攪蠻纏、吹毛求疵、不顧危險地做一些刺激的事,或者出現身體不適。


  • ta們努力表現自己,深層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獲取他人的認同因為外界的認可是ta們維繫自尊、維持安全感的主要途徑;這種行為常給人貪慕虛榮的印象,隨著誤會的加深,她們更加不敢展示真實的自我,乃至於一生都在演戲。


在這提醒各位父母,以身作則或許是孩子最重要的一節啟蒙課。


03

該如何與這類人相處


戲精實際上是一種值得令人同情的人格表現,他們遭受了某些創傷和缺失,從而習得了這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又很容易引起周遭人的厭惡。


如果你身邊有那種想方設法一定讓自己成為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個,還時不時展現和利用自己性魅力的人。


  • 你可以配合演出,試著幫助她看見自己更有價值的那部分,不斷地滋養她成為一個對自己內在真正自信的人。


  • 但如果她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侵害你,那你也要做好自我保護和界限
    ;不要在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前提下一再忍讓,最後是把自己搭了進去;保持距離、觀看錶演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 再或者你也可以漠然處之,不予回應,但不要欺凌他們,因為畢竟,沒有人能夠理解他人真正的痛苦。


“為什麼有些人總給自己加戲”| 戲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質?


“一個人的人格,就像被人們的種種人生故事包覆著的氣質性格”。


每個人所經歷的人生故事都會在你自己內在人格特徵中留下不同的痕跡,所以,沒有人是完全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