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無論在哪個時代,總有些孤傲不群、自恃才高之人。想明白的,會選擇隱居避世,獨來獨往過自己的日子。另一種是性情偏激,凡是看不慣的人和事,均會直言硬懟過去,往往搞得自己怒火朝天 ,別人也憋一肚子氣。

這類不通人情世故,說話不講究方式、不考慮後果的人士,被冠以“噴子”的名號。其輕率之舉也會釀成不良後果,輕者人際關係崩潰,重者會招來災禍。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楊修

比如三國時的楊修,自認聰明無雙,老是口不擇言觸碰曹操的痛點,結果被丞相痛下決心了卻一生。平心而論,楊修只不過因智力超常道破天機,攪和了曹操的大事,其言行並未到達“噴子”的標準。

但是楊修的好朋友——禰衡,在那個時代的“噴界”中,他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禰衡

禰衡,東漢末期山東德州人氏,少有才名持才自傲。在他的眼中,能瞧得起的人沒幾個,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而輕視旁人。

用專業術語來表述禰衡的性格:智商高,情商低。

建安年間,禰衡去許昌遊學,其實就是去找工作,才子也是要吃飯的,找工作不丟人。壞就壞在禰衡沒擺正自己心態,找工作本該是主動施展才華,低姿態些以博取主家的青睞錄用,但他總是端著,又犯了瞧不起人的老毛病。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當時曹操剛剛遷都到許昌,蓄勢待發百業待興,工作機會還是很多的。初到貴地的禰衡,因為眼光過高、挑三揀四,一直尋不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時間一長自薦書上的字跡都已變得模糊不清。

有人介紹禰衡去投奔陳群、司馬伯達(司馬懿的哥哥),哪知禰衡嗤笑一聲:“吾焉能從屠沽兒乎”?意思是說這兩位不過是殺豬買酒的市井之徒,根本配不上自己。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又有人向他推薦荀彧、趙融,這回禰衡倒是前往應聘,畢竟長期失業已是囊空如洗。估計人家身居高位,也沒和禰衡有深入溝通。

結果禰衡回來後口出惡言:“荀彧那張臉,倒是可以借來去弔孝(荀彧面容俊朗)。至於趙融那個胖子,去管理後廚挺合適。”

這就有些過了,趙融倒也罷了,荀彧可是被稱作“王佐之才”,德高望重位居中樞的“荀令君”。連他都不放在眼裡,可見禰衡狂到了什麼地步。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曹操

在禰衡看來,滿世界就兩個人還“過得去”,孔融、楊修,餘者皆庸才耳。孔融很愛才,想幫幫這位忘年交,便上表推薦禰衡,將他誇讚的一塌糊塗。

曹操也慕其才名,想結交一番。不過那時候丞相的名聲不好,正人君子都視之為挾持天子的亂臣,自視甚高的禰衡當然不從,一味推脫。

曹操也怒了:“給臉了不是?”便硬壓給禰衡一份敲鼓的差事,明擺著羞辱他。某日,曹丞相辦宴會,鼓樂笙歌自是齊備。按禮制,鼓吏樂師都要身穿演出服裝。禰衡偏不換衣,遭到隨從官惡語訓斥。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當著大庭廣眾,禰衡脫得精光,又“徐徐穿褲,慢慢著衣”,毫無羞恥感。曹操倒是很大度,笑著讓他離開。

得罪了丞相,推薦人孔融慌了神,他最清楚曹操的手段。一面責備禰衡的不是,一面去曹操那說好話:禰衡這人有些二,已感後悔願意登門謝罪云云。

曹操樂了,如果禰衡能歸順,孟德愛才惜才之名必能傳揚天下,哈哈…哈哈…,越想越美,便眼巴巴的等著禰衡前來。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結果禰衡磨磨蹭蹭很晚才來,穿著粗鄙的衣衫,手裡拿根木棒,門都不進坐在地上就開噴。直噴的孟德公無名火起,冷笑道:“我如果殺掉這小子,跟捏死只螞蟻一樣。他想壞我名聲,寡人偏不上當”。於是命人將禰衡送往劉表處。

曹操算是把禰衡看穿了,說他“素有虛名”。連誰能得罪、誰不能得罪都分辨不清,還將能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人物給噴得顏面無存,這不是把自己往絕路上逼嗎?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劉表是個明白人,曹操把禰衡推給自己,簡直是圖窮匕見之舉,這個鍋不能背,反對禰衡甚為尊重。有次劉表和幕僚們費盡心力寫了篇奏章,並拿給禰衡審看,本想得到禰大才子誇讚幾句。

誰知禰衡隨便瞄了幾眼,便將奏章撕得稀碎扔在地上,自己當堂一揮而就,文筆、言辭都是上上,劉表不怒反喜更加器重。本來這事就此揭過,禰衡也應洗心革面自我反省,然而此種羞辱之事又屢屢發生,劉表深感厭煩,決定把這個包袱丟給性情暴躁的部將黃祖。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劉表

身為職場中人,寄人籬下的禰衡不能擺正位置,明明是打工的,卻幾次三番給老闆臉色,行事言談肆無忌憚,終於大禍臨頭。

連續兩次被驅趕,禰衡仍不悔改,繼續保持大大咧咧的本色。黃祖是個粗人,他心中所想之事,均能被禰衡清晰無誤表達成文字,這令黃祖讚歎不已。

然而在一次宴會上,禰衡故態復萌,當眾和黃祖對著幹,被暴怒已極的黃祖下令處死。

一時噴一時爽一直噴命難保,此人境遇證明,謹言慎行方為立身之道


這就是“三國第一噴”禰衡的一生,雖自恃才高,然不諳為人處世之道,處處遭到排擠,只能做做敲鼓、文書的工作,最終慘遭不幸。

禰衡的悲劇,驗證了一個道理:即使憋不住非噴不可,也要有所節制,看對象、分場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