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操傷亡慘重,但是為什麼曹操麾下著名的將領卻沒什麼損失?

黃權衝


因為赤壁大戰時,曹操逃跑及時,劉備這邊又比較弱勢,而且有意放行。

當黃蓋的船隻還沒完全靠近時,曹操謀士程昱看出破綻,說:“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曹操問程昱:“何以知之?”程昱說:“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曹操醒悟了,就問:“誰去止之?”文騁說:“某在水上頗熟,願請一往。”

文騁帶十多隻巡邏船攔截黃蓋的船隻,叫黃蓋的船不能靠近曹操的營寨,在江心下篷拋住,黃蓋不聽,用箭射中文騁的左臂,文騁的船隊擋不住黃蓋的船隻,距離曹操營寨二里水面的時候,黃蓋下令前船點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焰漲天。二十隻火船撞入曹操的水寨,曹操的船隻全部著火,曹操的船隻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漫天徹地,燒得一派通紅。

黃蓋跳在小船上找曹操,正遇上張遼帶十多個人保護曹操乘小船逃走,張遼用箭射中黃蓋的肩窩,黃蓋翻身落水。黃蓋水性好,被韓當救起。等東吳大將韓當、蔣欽、周泰、陳武、周瑜、程普、徐盛、丁奉、淩統大隊船隻趕到的時候,曹操帶張遼等人馬向烏林逃去,張遼斷後,徐晃隨後趕到,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凱(豈頁)帶三千人馬接應曹操,曹操讓這三千人馬分一千給馬延、張凱開路,自己留兩千護身。馬延、張凱都被東吳甘寧斬殺。甘寧還斬殺了曹操派到東吳的臥底的蔡中,周瑜下令斬殺另外一個臥底蔡和。

孫權帶太史慈、陸遜等人馬在合肥路口把守,望見江中火光,知道吳軍得勝,派太史慈和陸遜合兵一處,衝殺曹操大軍。曹操往彝陵方向逃跑,正趕上張郃來救應,曹操讓張郃斷後。曹操擺脫了東吳的追兵。

在烏林之西,曹操的軍隊遇上趙雲,趙雲和徐晃、張郃交戰,曹操趁機逃脫,趙雲沒有追趕。

到了彝陵,李典、許褚保護著眾謀士趕到,曹操人馬到了北彝陵葫蘆口的時候,被張飛帶領人馬攔截,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也來夾攻張飛,曹操趁機逃脫。

在華容道,曹操說服關羽放行。曹操又逃脫,快到南郡的時候,曹仁帶領人馬來接應曹操,曹操帶領人馬到達南郡。

曹操擺脫東吳大軍,被劉備人馬攔截的時候,劉備這邊弱勢,也是有意放了曹操,趙雲、張飛、關羽分開攔截,趙雲一敵二,張飛一敵三,這時候曹操的人馬還沒有睏乏,鬥志還盛,趙雲、張飛徹底打敗曹操不可能。也是趙雲、張飛厲害,一敵二,一敵三也沒什麼事。到了關羽這裡,曹操的兵馬已經人困馬乏,以關羽的戰鬥力,打敗曹操手下的這些累得不行的將士應該不成問題,但關羽念及曹操對他的舊情,曹操當年對關羽實在太好,關羽為報答曹操,所以放行。

赤壁大戰爆發前,袁紹手下降將焦觸、張南帶領水軍船隻二十隻,五百水軍,攻打東吳,由文騁接應。韓當刺死焦觸,周泰殺死張南。

所以赤壁大戰中,曹操這邊沒有名將陣亡,只有蔡中和馬延、張凱被東吳大將甘寧斬殺,蔡和被周瑜下令斬殺,焦觸、張南被韓當、周泰殺死,文騁雖然受傷,但他活到了曹丕稱帝時代。











牡丹梅花鑫森淼


要想分析曹操的傷亡情況,首先得弄明白曹操軍力及將領佈署情況。

赤壁之戰曹操並非傷亡慘重,且聽分析。

公元208年,曹操接受荊州牧劉琮投降後,帶5000精騎追趕劉備,與劉備在當陽長坂一戰,大敗劉備,劉備逃往江夏,而曹操進駐江陵城。

隨後曹操在江陵城休整兩個月,一是調兵遣將,做戰爭規劃;二是安撫荊州降軍,調派糧草及物資。



同年11月,曹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趙儼任護軍都督于禁、張遼、張郃、李典、朱靈、路招、馮楷七軍及程昱軍,共約7萬人,由襄陽沿漢水順江而下,此為北路軍。

另一路由曹操親自率領,領兵將領有徐晃、樂進、滿寵、曹純、文聘、曹真、曹休、曹洪,謀士有荀攸、賈詡、毛玠、崔琰、杜襲、陳群、董昭,荊州降將蔡瑁,自江陵順江東下,人數約7萬人,其中一半是荊州降軍,此為曹軍主力軍團。

曹仁留守江陵城,至少有2萬人。



赤壁之戰是一場遭遇戰,雙方沒有預設戰場,只是偶然相遇,真正參與赤壁之戰的只有曹操親率的主力軍團,而趙儼的北路軍並未參戰,戰爭就己經結束。

據戰後統計,曹操主力軍團損失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是荊州降軍約3.5萬人,曹操本部損失水軍約1萬人,陸軍因瘟疫、飢寒、逃亡途中死亡約5千人,總計損失5萬人。

回到題目,為何曹操麾下著名將領卻沒什麼損失?原因如下:

1、赤壁之戰是水戰,水戰主要靠水軍,肯定是水軍在前,陸軍在後,被火攻時先被攻擊的也是水軍,而水軍絕大部分是荊州降軍,所以先死的也是荊州降軍,而曹操麾下的著名將領都是陸軍,在岸上紮營,受到攻擊時有水軍頂著,完全有時間撤離,所以損失最小。



2、孫劉是火攻,火攻在離曹營戰船數里時就點燃戰船,從點燃戰船開始曹軍就知道中計,而戰船從點燃到衝到曹營尚有5-6分鐘的時間,另外孫劉聯軍再攻擊也要數十分鐘時間,曹操麾下著名將領都是身經百戰,在這些時間完全來得及做出撤退反應。

3、曹軍陸軍大部分是騎兵,將領也都有馬匹,撤退時肯定是最先撤離謀士,然後是本部武將及精銳騎兵,老弱兵及荊州兵肯定是捨棄的對象,並且被踩死不少。

4、北路軍未參戰,北路軍將領不會有任何損失。

5、將領相對士兵來說,無論是醫療條件、生活條件都會好太多,基本上沒有將領染上疾病或瘟疫。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時期打仗沒有大炮,否則一顆炮彈就能端掉他的指揮部,他的大將死傷無數。

那時候都是靠人力釋放的箭羽根本打不到後方,更打不到指揮部,所以曹操的大將死亡的不多,頂多被流矢射中胳膊死不了。

古代戰場上死掉的大將恐怕都是單挑,不是被敵人的冷箭射死,就是在單挑中身亡。

赤壁這一戰,確實叫曹操吃的大虧,號稱80萬大軍,卻被只有幾萬人的孫劉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奪路而逃,其精心打造的戰船,被周瑜一把火全部燒燬,消耗貽盡,80萬大軍損失過半。



難道說,在這場戰役中死去的都是小卒嗎?

不見得,他的中下級軍官恐怕在混戰中也難逃厄運,一般高級軍官都躲在安全地帶,所以安然無恙。

赤壁之戰,雖然損折了大量的兵馬,可曹操麾下的著名將領,卻一個也沒有受到傷害,也包括他的那些個文官謀士及文秘人員,至於曹操他本人更是毫髮無損。

這個古代打仗不比現代化的戰爭,一顆炮彈就可以打出個幾公里,十幾公里,這呼嘯的炮彈可不認得誰是小卒,誰是大官兒,一排炮彈傾瀉過來,恐怕死傷無數。

這個古戰場就不同了,雙方的兵士遠距離攻擊,使用的都是弓箭,射程恐怕也就是個一二里地,命中的恐怕只有前沿的士兵,和一些中下級軍官,戰場上倒黴的就是這一部分人。


趙志軍001


以筆者觀點,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赤壁之戰的規模其實不大。談及赤壁之戰,不少人都認為它決定了三國格局。而這樣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自然伴隨著曹操部下的傷亡慘重。可嚴格說起來,赤壁之戰不過是一場局部性的先哨之戰。從《資治通鑑》、《三國志》的記載來看,曹操的水軍抵達赤壁後,與江東水軍不巧遇上了。而曹軍多為北方軍士,自然比不上江東水軍,故而落荒而逃,此戰到此為止。後人提到的“火燒赤壁”,其實是後面才發生的烏林之戰。既然赤壁之戰規模不大,曹操的損失便也就不太多了。

第二,曹軍中只是士兵損失慘重。《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意思是說,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曹軍中出現了瘟疫,這導致不少小官吏和士兵慘死。儘管士卒們損失慘重,但不少將軍還是倖免了下來。

第三,曹操只是輕取荊州,並沒有帶多少名將。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一路輕裝前行,只帶了曹仁等一些心腹將領,利用虎豹騎善於奔襲的優點,向荊州發起閃擊戰。當時劉表病死,見曹操來襲,其劉琮和荊州豪族便直接投降了曹操。

在接管荊州以後,曹操又調用了一批荊州出身的將領和水軍,繼續向孫劉發動進攻。曹操麾下能力不錯的大將,以曹仁為首,先在江陵城駐守。曹操在赤壁、烏林中大敗後,就已經失去了大勢,再加上他恐怕曹仁有閃失,便主動令後者放棄了江陵。如此一來,曹操麾下的嫡系將領,自然便能全身而退了。


憑欄軒


1、赤壁之戰,曹操損失最多的是水軍,而水軍的絕大部分是曹操滅袁紹、劉表的時候,袁紹、劉表手下的水軍投降過來的。所以,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打敗的主要是原來袁紹、劉表的人馬。對曹操的嫡系部隊,並沒有造成傷筋動骨的影響。

2、曹操的嫡系部隊主要是北方人,以陸軍為主,曹操手下的將領也大多不會水戰,所以在水上戰鬥時,很多派不上用場。曹操從華容道逃跑,關羽放他一馬的時候,仍然有很多將領帶著軍隊前來接應曹操,就是最好的證明。要不是曹操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不會損失那麼多的水軍,也就不會讓劉備做大。孫權也會被壓制住,逐漸消滅,進而統一天下。






西凌詩社


首先我們看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看到了吧,三國演義中關於赤壁之戰的描寫純粹是演繹出來的。根本沒有連環計,詐降計,借東風。草船借箭不是發生在赤壁之戰,同時主人翁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當然也沒有華容道關羽義釋曹孟德。還有其他記載我就不一一引用了。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曹操開始敗給了主要對手劉備,孫權只是援助。而且主戰場是陸戰。

2,隨後曹操主力軍團青州軍中發生了瘟疫,曹操主動進行戰略撤退。所以損失並不嚴重。

3赤壁之戰中火燒的主要是原劉表的荊州投降曹操的水軍。那裡面本沒有什麼曹操看重的大人物,燒死也就燒死了。

4所以火燒赤壁有是有,但是規模和影響力遠遠不如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那樣大。所以曹操麾下名將基本不在場,更談不上損失了!



煙雨江南1573


曹操統一北方後,江東的孫權成為曹操南進的主要障礙,劉備為了自己的生存,聯合孫權在赤壁地區對曹操軍隊進行抵抗。

公元208年曹操率軍隊20萬,號稱80萬,由江陵順江而下,此時孫劉聯軍只有5萬,雙方在赤壁展開激戰。但由於曹軍水土不服,不習水戰,又染上瘟疫,北孫劉聯軍燒燬戰船,曹操大敗,退回江北。

這次戰爭中,曹操是進攻方,孫劉是守方。曹操敗退,但孫劉聯軍不敢也沒有實力乘勝追擊,。所以傷亡的大部分是染病的士兵,軍中的大將名將並沒有傷亡。


千鳥朝鳳


書上虛構八十萬,就算十萬大軍,曹操手下大將也為各帶所部各扎其營,除許褚外大部將領離曹操甚遠,決不能像書戲中全都聚在一起。大火燒起各帶兵逃才是常理,十萬人馬死傷不多,但逃跑回家奔他處的不少。大將和謀士們要想聚齊,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辦不到的。那時即沒汽車飛機和高鐵,又沒電報和手機。


老夥計162720415


答: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赤壁之戰”,但是,存在流行病疫卻是事實,大將沒有陣亡,郭嘉感染病毒了……


中行偃1


赤壁戰敗,主要是水土不服,瘟疫盛行。吳軍再指揮得當,也沒有實力吃下敗退的曹軍,花了數年的時間才將三分之二的荊州拿下。這種情況要是有高級將領陣亡,他的命也太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