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公告算評標依據嗎?

用戶4974712687465


在招投標實務操作中,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算的。理由如下:

1.招標公告是一種限定規則條件的要約,如果不滿足規則條件的企業去響應,其結果自始無效.

2.企業響應後,會有資格預審和後審,在此階段,如發現投標企業不滿足招標公告中的規則條件,也會予以廢標.

3.假設資格預審通過,在詳細評審過程中,評標委員會發現有企業不滿足招標公告中的規則條件,應提出重新審核。

當然,有時評標委員會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繼續評下去。那麼這造成了一些隱患:其他投標企業的投訴質疑,一旦如此,必然會影響中標結果。

由此可見,招標公告雖然不是打分的依據,但它是投標企業是否具有投標資格的依據,是存在於整個招標過程中的。對招標公告評審的結果,只有允許投標和廢標兩種,因此招標公告是否算評標依據,顯而易見!



高原月色


招標公告不算評標依據。

其實招投標就是簽訂合同的程序,只是招投標因其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和程序,對市場主體來說更加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既然招投標就是簽約的過程,那要想了解招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文件意義和法律含義,那就必須要了解三個概念:要約邀請、要約和承諾。

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即一般情況下,只要有符合法律規定的要約和承諾的意思表示,合同即成立,不論雙方是否簽訂書面的合同。

那麼什麼是要約呢?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舉個例子,張三想買李四的蘋果,於是便對張三說,我要買你五斤蘋果。張三想買李四蘋果的想法就是要約,然後張三把想買蘋果的想法說給了李四,就是向李四發送了要約。

那什麼是承諾呢?李四說,好,我願意賣給你五斤蘋果。李四同意把五斤蘋果賣給張三的想法就是承諾,並將該想法告訴了張三,就是向張三發送了承諾。

承諾生效時合同即成立,當李四說同意把五斤蘋果賣給張三的時候,雙方之間的蘋果買賣合同就成立了。剩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蘋果,就是在履行他們雙方的蘋果買賣合同。

那麼什麼是要約邀請呢?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李四為了賣出蘋果,向張三、王五、馬六發了廣告,說我要新鮮的蘋果,如果想買,可以來找我。李四發送廣告的行為就是發送要約邀請。

根據以上的分析,在招投標中,招標文件屬於要約邀請,投標文件屬於要約,中標通知書承諾,施工合同屬於雙方對招投標過程書面化的成果(即正式合同)。那麼招標公告一般是指發送項目信息,希望他人來獲取招標文件並投標,也應屬於要約邀請,其內容不應成為評標依據,但是如果招標文件中或者評標辦法中規定了招標公告作為評標依據,那麼投標人就應該遵守招標公告中的相關要求。


建築律師團


開玩笑嗎,招標標底他會公告出來嗎?有的公告還印成通知發到個人手中,公佈的是紀律,質量評定標準,注意事項,時間安排等。標底是嚴格保密的,各家投標客戶標書也要密封起來,界時一齊拆封公佈,最接近標底者中標。有時有內情時,也會分別約談,說是考察,將工程拆段中標,分幾家中標,最後公佈。有時很複雜,無證據不可亂講。


未雨綢繆180973058


當然算。招標公告就有對投標單位的基本符合性要求,是可以作為評標的依據。招標的程序是:發佈招標公告,出售招標文件,組織開標,評標,最後定標即確定中標單位。招標公告是對投標報名的符合性規定和要求,只有符合招標公告要求的單位才能參加投標,才能購買招標文件,才能參加後面的投標活動。當你符合招標公告要求的條件後面招標文件後,就組織單位員工編制投標文件,進行投標。對於投標單位來說,編制投標文件是關鍵。要嚴格按照購買的招標文件裡面要求編制。其中,招標文件有評標要求,這部分內容是和招標公告一致的,如果出現不一致可以電話諮詢招標單位的。因為這都是是評標的依據。


水梨子


很肯定的告訴你,不算

招標公告是指根據招標項目的類型邀請符合項目的施工單位及自然人參與項目。

因為項目類型的不同,所以邀請參與的單位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基本上施工資質(如行業範圍、施工人員,參與過的業績等等)

招標公告就如同入場卷,如果連基本條件都不符合的話,那麼都門都進入不了。但是不算評標依據。

如果招標公告的內容缺一條不符合的,那麼你連參與的資格也沒有

以上是我個人的心得,因為一直參與相關的招投標工作,所以多少有點心得,希望給你有所幫助。


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


不算、招標還是要看標書內容要求、另外能做到標書要求意外、還的看你人緣、你懂的


Haozi789789


招標公告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評標依據。


百年嘉豐


不算,另有招標文件


5G飛揚


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