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買房什麼樣的改善大宅不是智商稅?記住這5條避坑法則

我歸納了以下的“避坑法則”,總結了什麼樣的改善大宅才是靠譜的。敬獻各位:


1、離主城不太遠,近郊最佳;
2、交通方便,最好有地鐵;
3、區域規劃檔次較高,基本配套已建成;
4、產品極致、開發商靠譜;
5、最好有山水湖泊,自然環境好。

只有符合以上法則的“夢想之宅”才不是坑。

為什麼離主城不能太遠?

雖然你不用每天坐班,但是你的事業無論如何都無法離開城市。如果買了遠在鞏義的某項目,那絕壁就是坑。

高端改善,為了環境和產品,可以和“就業創業中心”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不能太遠。最理想的位置就是近郊。如果太遠,和主城之間有大片的“斷裂帶”,那麼它的成長週期、它的價值都應該受到質疑。

這是第一條準則。

第二條,是交通要便利,最好有地鐵。

地鐵是連接生產力、連接繁華的鋼鐵紐帶。它將使你在較遠的地理距離上,有較近的交通距離。

看一個項目是否偏遠,並不能單純以地理距離來算,而是要看交通距離。即便你量著直線距離只有2公里,但是中間有天塹阻隔,那也是望山跑死馬。

不是說富人不坐地鐵,地鐵就不重要了。片區的發展、各種配套需要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專車吧。地鐵是片區發展和房產升值的基礎保障,用經濟學語言,叫做有利於生產要素的流通,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條,區域規劃不能太Low,更不能被政府遺忘。我們中國的特色,決定了政策對片區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不能只是畫個大餅,基本配套都建成才算靠譜。

第四條,最好是有情懷的開發商,集中全力打造的標杆項目

。因為畢竟是高端改善,產品設計和品質的極致性,決定了是“享受”還是“忍受”,這一點不能忽略。

據承建商的朋友說,他們最喜歡給XX、XXX房企幹活。因為這些房企對品質的要求不嚴格,他們幹活就很“自由”。而最不喜歡的,則是那些較真的開發商,一天一小檢,三天一大檢,有一點不符合預期的地方就要整改,讓他們苦不堪言。要買,就買這樣的項目。

靠譜的開發商+靠譜的項目,基本可以保證你不會掉進坑裡。

第五條,環境要優美。這個優美要注意區分是真優美,還是偽優美。

什麼是偽優美?

在小區裡面鳥語花香,一出小區灰頭土臉。大卡車呼嘯而過,馬路上坑窪不平。一下雨到處積水,車輪輾過滋你一身。

鄭州買房什麼樣的改善大宅不是智商稅?記住這5條避坑法則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通常是因為樓盤和主城之間有大量的斷裂帶。大片的未建成區,註定很多年都要和塵土、噪音、爛路、渣土車、水泥攪拌車相伴。

真正好的環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最好緊鄰天然的自然資源(比如山水湖泊),在市政規劃中,整個片區都是注重生態保護,或者以生態環境作為優勢的,且基本的生活配套已經建成。這樣就決定了片區周圍不會有大拆大建、塵土飛揚的現象了。

從風水學上講,山水藏財。有山有水之地,往往能匯聚財富。然而鄭州恰恰是山水資源很稀缺的城市。自古雖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但是史實卻是,由於中原的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成了逐鹿殺伐之地。幾度興衰,財富難以留存。

如今,國家穩定,戰爭不再,但是對於鄭州這座缺水的城市來說,天然的山水湖泊仍然是人們追逐的風水寶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