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心念唸的新冠肺炎疫苗,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2020年2月22日,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宋志恆表示,他們的第1批疫苗已經產生抗體,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開始進行重組病毒的培養,將於近期開展動物實驗

。浙江省對病毒的篩選到第4代,目前,科研人員爭分奪秒,攻克難題。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由於疫苗研發的週期比較長,我們必須尊重科學規律,經過科學嚴謹、安全的研究過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快速研發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當前的迫切需求。那麼疫苗現在研究到哪一步了?且看……

腺病毒載體疫苗


在腺病毒載體疫苗方面,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科研攻關組組長、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2月18日表示,他們2月5日完成抗原基因的DNA質粒的構建,2月12日在細胞水平證實抗原蛋白成功表達;2月15日獲得重組腺病毒載體候選疫苗株,預計將於2月28日前開展動物實驗。

mRNA疫苗


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科研攻關組組長、省科技廳廳長王瑞2月18日稱:在mRNA疫苗方面,1月30日獲得了完成S蛋白基因合成工作;2月2日完成1毫克mRNA疫苗合成;2月4日在細胞水平證實蛋白表達成功。動物實驗證實mRNA疫苗誘導小鼠產生高水平抗體,目前正在進行中和實驗評價中和抗體情況。

近年來興起的新一代mRNA疫苗技術,具備開發與生產週期短的優勢,能夠實現疫苗的及時生產及應用。常規疫苗的研發, 分為發現驗證、臨床前、臨床期三個階段,有的可能歷時幾年、耗資幾億元。

近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轉化醫學平臺與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託“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幹細胞戰略庫與幹細胞技術臨床轉化平臺”課題子任務——mRNA合成平臺成果,快速推動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近期,該項目已緊急完成立項備案。他們將利用相關平臺技術,快速合成針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關鍵靶點的多種不同抗原序列的mRNA,並通過納米脂質(LPP)載藥技術製備成製劑,通過體內、動物實驗,篩選和驗證有效抗原,在此基礎上將能在40天內完成大規模預防性2019-nCoV的疫苗樣品生產、製備。疫苗樣品製作完成後,可以送國家指定機構開展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測試,完成必要的審批後,可儘快推向臨床。

預防性疫苗是撲滅重大突發性傳染疾病大規模流行的關鍵。針對本次2019-nCoV的流行,傳統的疫苗存在生產週期太長的問題,例如重組蛋白疫苗的生產週期要5至6個月,不能滿足及時撲滅疫情的需要。

重組蛋白疫苗


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科研攻關組組長、省科技廳廳長王瑞2月18日稱:在重組蛋白疫苗方面,1月26日完成S蛋白基因合成工作;2月5日完成攜帶S蛋白基因的穿梭載體構建;2月17日獲得第一代重組桿狀病毒,正在製備第二代重組桿狀病毒。

疫苗研發有固有的週期規律,在緊急情況下,開發和審批的流程大大加快。


大家心心念唸的新冠肺炎疫苗,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大家心心念唸的新冠肺炎疫苗,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大家心心念唸的新冠肺炎疫苗,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什麼是疫苗?

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生物製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製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製劑。預防接種用的生物製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其中,由病菌製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制成的為疫苗,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