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空中、海上“大動脈”威海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4日訊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威海市交通運輸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工作,暢通空中、海上“大動脈”,進一步提升疫情期間威海市空中、海上兩大通道運輸承載能力,確保疫情防控物資及時高效運輸。

暢通空中“大動脈”

2020年1月27日,隨著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由7C8503航班從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入境威海國際機場,連夜再通過EU2704航班由威海轉運成都,威海機場疫情防控物資運輸保障工作正式展開。為確保首批防控應急物資的順利保障,威海國際機場按照市交通運輸局“一斷三不斷”的部署要求,貨運部門及時啟動“綠色通道”保障流程,抽調精幹力量,協調聯動,僅用時35分鐘即完成卸機、場內運輸、國際貨站至國內貨站轉運、通關、貨站分揀等程序,並嚴格落實省集團要求,全部免收機場貨運相關服務收費。

畅通空中、海上“大动脉”威海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

開通綠色通道保障防疫物資運輸

威海機場作為韓國向中國國內轉運疫情防控物資的重要樞紐,防控應急物資全部按照特事特辦給予優先保障,提高防控物資通關效率,各個保障環節爭分奪秒,有效解決了轉運國內航班時間緊、批量大的難題。在保障航班的同時,威海國際機場認真做好內部防控工作,切實提高員工防範意識。截至到2020年2月22日,共有77批次,28.36噸疫情防控物資通過威海國際機場轉運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牡丹江等地。

暢通海上“大動脈”

30年前,“金橋輪”的航行架起了中韓交往的金橋。而今,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後,威海市水路交通立即架起新的“海上橋樑”,成為國際防疫物資入威的主通道。目前,共接卸防疫物資847標準集裝箱,助推威海疫情防控有序開展。

畅通空中、海上“大动脉”威海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

採取“車船直取”方式卸船,開通綠色通道

在防疫物資運輸工作中,威海市港口企業充分利用對韓、日區位優勢,發揮“四港聯動”物流效率,通過“優先靠泊、優先卸船、優先通關、零收費防疫物資運輸”等“三優一零”措施,暢通防疫物資運輸。威海港採取車船直取方式,船舶抵達後立即辦理艙單確認,疫情防控物資不必經過碼頭和堆場,在海關監管下直接從船上取貨,防疫物資在第一時間獲得快速通關放行。石島港、龍眼港也都採取第一時間安排防疫物資作業、安排最熟練的作業人員等措施,全力確保防疫物資快速出港。

畅通空中、海上“大动脉”威海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

確保緊急物資調撥

針對中儲糧威海直屬庫疫情保障供應物資緊急調撥需要,威海港製定專項工作方案,安排專人協助運輸車隊提前完成港區防疫檢測,引導集港車輛有序進港卸貨;合理調配人員、設備,抓緊熟練小麥裝船作業流程,全程監控裝船作業過程,確保裝卸過程連續高效。並針對小麥怕溼特性,提前預判降雨影響,清掃場地、配備封蓋物資,確保了物資的順利調撥。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