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非典後,隨房價共同飛漲的,還有國人的財富和脾氣

今年以來,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首次啟動國家一級響應之後,各種新聞仍然曝出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諸如隱匿不報發熱情況、一意孤行強行闖卡、大擺威風欺負醫護等。

許多網友面對這類新聞,免不了發出深入靈魂的拷問:為什麼在這樣特殊的時期,還會有這麼多不懂事的人,為一己之私而罔顧公眾的利益?

答案非常簡單,不是他們不懂事,而是這些年來日子過得太好,飄了。

如果再結合疫情之前就已經層出不窮的各地傷醫事件,這個解釋就更有說服力了。

醫護人員是為所有人的生命延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群體,從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到行動不便的耄耋老人,誰的一生也免不了進幾次醫院。按道理不應該有人意識不到醫護人員的重要性,但現實總是一次次擊碎善良人的想象。

人們上一次集體認識到醫護工作的重要性,還要算2003年的非典疫情。為什麼在之後的歲月中卻漸漸忘了這一點,反而各種醫鬧、傷醫行為一年多似一年,甚至到了17年後的新冠疫情時,還非得到被拘留或是面臨行政和刑事處罰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仍然是上面那個答案,因為有錢了,心氣就高了,覺得自己不含糊了,認為醫護人員沒什麼了不起,就是個提供健康服務的角色而已,服務敢讓自己不滿意就是瞧不起本人,要讓他們知道知道本人的厲害。

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如果深挖那些人的思想,其底層邏輯一定是這樣的。

當然,也不光是醫護人員會面臨這樣的遭遇,這麼多年來,因為消費體驗不滿意,就對服務行業人員動輒擺出上帝架子暴力相向,或者企圖拿錢擺平一切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

中國人的財富增長

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變得有錢了呢?巧得很,差不多就是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

筆者之前的文章中寫過,非典疫情和房地產輝煌時代的開啟時間恰好重合( )。當時的中國經濟其實同時存在兩個大的財富創造領域,一個是製造業——中國製造業興起要向全世界持續輸出商品,另一個就是房地產。

製造業和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點,就是對銀行貸款的需求。

製造業企業除非有擴大產能的剛性需求,否則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並不需要向銀行貸款,只要消費者能及時購買到商品就可以輕鬆回款,而多數商品的價格都不存在消費者貸款才能購買的情況。

房地產企業則不一樣,買地和開發階段自身就需要銀行貸款,銷售階段更需要購房者向銀行貸款來實現回款。可以說沒有銀行貸款的幫助,房地產就發展不了那麼快。換過來說也成立,如果沒有來自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銀行貸款就沒有那麼多可投放的地方,僅憑企業需求遠遠不夠,中國金融業也達不到如今的規模。

財富的創造一方面要靠人們持續不斷地工作,把來自大自然的初級原材料逐步加工成可供人直接消費或使用的各類商品,另一方面則是靠企業或個人信用背後對應的可擔保資產價值派生出來,簡單來說就是信貸派生。

那年非典後,隨房價共同飛漲的,還有國人的財富和脾氣

1990-2018年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變化


對上圖四個信貸年增長率的頂點數據做個註釋。1994年是31.7%,那一年國地稅分家;2003年是22.4%,那一年非典;2007年是24.4%,那一年股市歷史性達到6128點;2009年是26.6%,國家開始實施4萬億基建計劃。

圖上橙色那道線是10%的分界線,信貸增長處於10%以下的年份分別是1999到2000,當時國內最主要的一項工作是入市談判,以及2017到2018,房地產金融政策緊縮。

央行對M2的定義是貨幣與準貨幣之和,公式則是一切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儲蓄相加。換句話說,M2就代表著全國所有可以兌現的財富之和。

那年非典後,隨房價共同飛漲的,還有國人的財富和脾氣

1990-2018年M2總量和趨勢


上圖可見,M2的三個同比增長率頂點分別是,1993年的37.3%,2003年的19.6%,2009年的28.4%。同樣處於10%以下的年份是2017和2018。

M2總量代表著國家整體財富的總量,要體現中國人有錢與否的話,自然要平均一下看看。

那年非典後,隨房價共同飛漲的,還有國人的財富和脾氣

1990-2018年人均財富增長情況


上圖中兩條折線是M2的同比增長率和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年增長率的對比,重合度相當高,說明M2的增長與金融信貸的增長密切相關。

有人可能認為按人均來算財富增長很不客觀,因為財富的分配方式就不公平,但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按人均來算恰恰相對公平。起碼擁有房產的人在這十幾年中是越來越多,私家車也越來越多,有錢人和窮人的區別在於房子大小和車子檔次,算是1和10的區別。而在2000年以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可是遠不如現在,那是0和1的區別。

財大氣粗之後,不要把修養丟了

上面說了這麼多,主要是為了證明中國人在非典之後財富增長確實越來越快。

有句老話叫財大氣粗,氣既然粗了,脾氣自然也就大了,一些人在有錢之後開始暴露出與其他人在修養上的差距。

過去大家都沒錢的年代,脾氣火爆的人也不是沒有,但肯定看不到像傷醫、醫鬧這類極端事件,因為人們對未知領域還存著一分敬畏之心,會盡量剋制,表現出修養。

現在有錢人多了之後,唯一敬畏的就只有金錢了,跟外人發生衝突的常有,而跟頂頭上司發脾氣的不常有,除非已經決定走人不幹。

如今新冠疫情成為又一件震動中國人的大事,暴露出過往許多問題,下一步必定會有若干重大的變革措施推行,吸取教訓以免再犯。惟願疫情早日過去,人們掙錢的同時,把修養再拾起來,世間能少一些紛爭。

注:圖表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