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之前在發表過有關清代直隸省有哪些府的文章後,有網友留言說清代時直隸省沒有承德府,它是屬於熱河省的。另外在一些反映民國、抗戰時期的影視劇裡,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察哈爾、熱河、綏遠這些地名。這充分說明大家對那一段歷史還是有所瞭解的,但是瞭解的可能有些不全、片面,因此就造成對一些歷史知識的誤解。為此小編感覺有必要把那段歷史捋一捋,看看當時為何會在中國的北方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這三個省,這三個省又是什麼時間設的,各省範圍包括哪些區域,最後撤銷於什麼時間。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中華民國時期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

為何要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

關於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講。

一是由於清朝特殊的國家行政區域劃分是基礎。

清初,為了解決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特別是中原、滿洲、蒙疆藏等區域的歷史傳統、民情風俗以及原有的政治基礎各不相同問題,清朝統治者採取了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政策,將全國的行政管理區域劃分為省直、滿洲、藩部三大區域,在各區域內實施各不相同的行政制度,多種行政制度並存的模式。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清朝地圖

省直區域,即明朝原來統治的區域,實行省制,先為十四省,康熙初年將江南、陝西、湖廣分省後為十七省,再加上在雍正初年將直隸改為省制,最終形成十八省。

滿州區域,即清朝的發祥地,實行八旗駐防城制度,最初由盛京將軍統轄全境,後分為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分轄。

藩部,即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由將軍、大臣管轄。藩部各區域的行政制度也各不相同,比如蒙古地區為盟旗制,回疆地區為伯克制,西藏地區實行基巧、宗制。

雖然在地圖、公文上進行明確的區域劃分,但是現實卻是在各區域的交界地區,還是會形成一些制度、民族的混雜區域,並不能進行明晰的分開。比如清代直隸、山西兩省的北部地區,長久以來漢、矇混雜,在設置行政機構方面既有實行行省制管理的廳縣,又有屬於理藩院的蒙旗,體制不一,轄區互相重疊交錯。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幾省與藩部所屬交界地區

民國三年(1914年)的政府公報中說明了在直隸、山西北部地區創立能夠進行區別管理區域的必要性:“(由於這一帶)……僻在邊陲,毗連蒙境,誠恐直隸、山西巡按使駐紮之處相距遼遠,難以控制,故特為劃分,由各該都統、將軍直接管轄。”

由於偏僻、靠近邊陲,原來直隸、山西的官員管理不過來,要按照都統、將軍的管轄地劃分若干區域,由他們進行直接管轄。

看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問了,為何單單在這個交界地區要進行重新劃區管理,其他的漢藏、蒙藏等交界的地區就不用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即是設置這三省的第二個原因。

二是因為當時的國際局勢造成的無奈選擇。

清代的蒙古地區包括外蒙古的扎薩克圖汗等遊牧部,以及內蒙古地區的內蒙古六部、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套西二旗等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早在明末清初就入侵到中國北方遠東地區、清朝末年又佔領中國東北全境的沙俄,很快就策劃發動了外蒙古封建主宣佈“獨立”,還對內蒙古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把全部蒙古區域從中國分裂出去。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內蒙古六部、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套西二旗

由於外蒙古的“獨立”,此時中國北部邊疆防線已大幅向南壓縮,內蒙古成為最前沿,如何加強地處偏遠、民族混雜、統治薄弱的內蒙古地區管理,維護邊疆安全和國家穩定成了當時民國政府的頭等大事。

以上兩點就是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的基礎以及外因,再加上內蒙古面積廣大、地形狹長,管理起來非常不便。早在清朝時,在熱河、察哈爾、綏遠均派有都統或將軍駐紮:熱河都統駐熱河(今河北省承德市),治遊牧蒙古;察哈爾都統駐直隸宣化府(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管轄內蒙古察哈爾;綏遠將軍駐綏遠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管轄內屬土默特。除了這些,這三個都統、將軍還與直隸總督合議處理轄區內的漢人治理,已經具備了成立特別區域、建省的基礎。

熱河、察哈爾、綏遠建省的過程

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時是分為兩個階段,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一階段:特別區域階段。

先設特別區域。民國二年(1913年)11月,大總統袁世凱批准以山西歸綏道所屬12縣暨內蒙古烏蘭察布、伊克昭盟區域置綏遠特別區域,以綏遠都統統轄各縣暨蒙旗事務。民國三年(1914)年1月置熱河特別區域,6月設立察哈爾特別區域。

再在每都統轄區各設道尹。設立特別區域後不久,鑑於三地“系邊圉重鎮,軍事、民政極為衝繁,綏遠城將軍著改為綏遠都統,俾與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名稱劃一,並於熱河都統之下設置熱河道尹一缺,綏遠都統之下設置綏遠道尹一缺,察哈爾都統下設置興和道尹一缺,各該道尹均治理民政,兼管旗事務,以專現成”。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民國時期的政府公報

民國三年7月6日,大總統頒佈《都統府官制》、《熱河道、綏遠道、興和道區域表》,正式以法律形式確定三個特別區域的行政制度與行政區劃:

熱河都統駐承德縣,轄承德、灤平等14縣和經棚設置局,境內另有卓索圖、昭烏達2盟和錫埒圖庫倫喇嘛遊牧地。

綏遠都統駐歸綏縣,轄區包括原山西省歸綏道所轄歸綏、薩拉齊等8縣,境內另外(歸化)土默特左右旗,以及伊克昭盟7旗。

察哈爾都統駐張北縣,轄境包括今河北張家口市長城以外的原直隸省口北道所轄張北等3縣,今山西北部長城以外區域的原綏遠特別區域所轄豐鎮等4縣,境內另有內蒙古錫林郭勒盟10旗,及察哈爾部的察哈爾左翼4旗、右翼4旗,以及名旗牧廠和達裡岡崖、商都達布爾遜牧廠。

三個都統公署轄區內所置的道尹一職,則主管各轄區內縣、設治局行政事務,

由於篇幅所限不再詳細闡述道尹所管區域。

第二階段:設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153次會議決議將綏遠特別區域、察哈爾特別區域、熱河特別區域分別改建為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

雖然會議上通過了三個特別區域改建為省的決議,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省政府成立的時間是不同的,另外決議中說是將各特別區域改為省,其實在實際操作中部分行政區域還是進行了小幅度調整。

察哈爾省。民國十七年9月17日,南京國民政府通電,將原察哈爾特別區域(除豐鎮、涼城、興和、陶林、集寧之外),以及直隸省口北道10縣改置為察哈爾省,省會萬全縣(今河北張家口市)。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張家口市、北京延慶區、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大部、烏蘭察布盟的商都、化德2縣等地區,後又增設化德、崇禮、尚義3設治局。

193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28.4萬平方公里,轄19縣、1市,境內另有蒙旗19旗。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綏遠省。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20日,國民政府發佈任命令,同日綏遠省政府在歸綏縣(民國三十六年11月後為歸綏市,即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區)成立。民國十八年1月1日,察哈爾省的豐鎮、涼城、興和、陶林、集寧等5縣劃入,最終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及烏蘭察布盟大部(除德化、商都)。

1937年全省土地面積約為33萬平方公里,轄20縣、3市。境內另有蒙旗17旗。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熱河省。成立於民國十七8年1月1日,轄境相當於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全境、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區以西),遼寧省義縣、錦州市以北、彰武縣以西區域,河北省承德市大部。

1937年全省土地面積近18萬平方公里,轄20縣,境內另有蒙旗20旗。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新中國成立前後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區域變化,以及被撤銷的情況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中華民國時期的行政區劃

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九一八”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企圖滅亡中國的序幕。為了使其侵佔合法化,在佔領地區建立一系列的偽政權。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了偽滿洲國,在內蒙古地區則操控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德王)建立了傀儡政權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偽政權。而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就分別處於這兩個偽政權的統治之下,其中熱河在偽滿洲國,察哈爾、綏遠在偽蒙疆政權。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偽政權下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區域圖

除了這些偽政權之外,我黨也利用這些地區比較偏僻、距離敵軍主力較遠的優勢,建立起冀熱遼、晉察冀、晉綏等敵後抗日根據地。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冀熱遼、晉察冀、晉綏敵後抗日根據地

從1931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三個民國時期建立起來的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它們的實際行政區劃是比較混亂、時常變化的。就不再一一闡述各省之間的行政區劃情況了。另外,在日本侵略者投降之後,除了國共兩黨爭奪、僵持的綏遠地區之外,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被解放,1949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下轄呼納、興安、哲里木、昭烏達、錫林郭勒、察哈爾6盟。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新中國剛成立時的行政區劃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成立也造成了熱河、察哈爾兩省的所轄區域變有了較大變化,民國時期組建兩省時,熱河的主要組成部分昭烏達盟,察哈爾的主要組成部分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均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組成部分。因此,新中國成立時的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所轄的區域如下:

熱河省:

2市:承德市、赤峰市;

16縣:承德縣、赤峰縣、凌源縣、平泉縣、建昌縣、建平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隆化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北票縣、朝陽縣;

4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的熱河省

察哈爾省:

2市:張家口、大同;

3個專區,32縣:

雁北專區,駐地為大同,轄大同、渾源、陽高、天鎮、廣靈、靈丘、應靈、懷仁、山陰、左雲、右玉、平魯、朔縣13縣;

察南專區,駐地為宣化,轄蔚縣、宣化、涿鹿、陽原、懷安、懷來、龍關、赤城、延慶、萬全、四海11縣;

察北專區,駐地為張北,轄張北、崇禮、化德、商都、寶源、康保、尚義、多倫8縣。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的察哈爾省

綏遠省:

2市:歸綏、包頭;

22縣:豐鎮、集寧、涼城、陶林、興和、龍勝、歸綏、武東、武西、和林格爾、清水河、托克托、薩縣、包頭、固陽、五原、臨河、安北、狼山、米倉、晏江、東勝;

18旗:鑲紅旗、鑲藍旗、正黃旗、正紅旗、土默特獨立旗、東公旗、中公旗、西公旗、茂明安旗、達爾罕旗、四子王旗、準格爾旗、達拉特旗、烏審旗、扎薩克旗、鄂托克旗、郡王旗、杭錦旗。

民國時期為何要設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其轄區及撤銷情況如何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綏遠省

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被撤銷經過

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不僅討論了黨的工作重心實行從鄉村轉到城市的戰略轉移,而且還決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的走向。會上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向中央呈送了關於內蒙古基本情況的報告,毛主席指出:“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在此後的幾年裡,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的撤銷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提上了議事日程,並且很快得到實施。

第一個被撤銷的是察哈爾省,1952年11月15日,政務院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的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多倫、寶昌、化德3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第二個被撤銷的是綏遠省,1954 年3 月 6 日,將原綏遠省轄區全部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第三個被撤銷的是熱河省

,1956 年1 月1 日,將原熱河省的承德地區和北票、朝陽、阜新、建平等縣分別劃給河北省和遼寧省;將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赤峰縣、寧城縣、烏丹縣劃到內蒙古自治區。

至此,這三個於1913年設置特別區域,1928年設省的省份,在經歷了20多年短暫的歷史之後,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雖然存在時間短暫,但它們所經歷的戰火與紛爭,留下的驚心動魄的歷史,則始終是我們國家歷史裡最珍貴的財富。

您認為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