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那些徒步旅行的人哪裡去了?他們旅行會受影響嗎?

花鳥魚蟲記


不會受影響,因為徒步大多數是在西部,西南,西北地區,都是自然風光,人煙稀少,補給也不是問題的,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賓賓有李記


疫情期間,所有人都遵循國家號召居家隔離原則,不聚會不出門,共同對抗病毒。所以徒步旅行也就無法開展,只能在家裡做一些適當的運動。比如俯臥撐、跳繩、深蹲等一些不受地域限制的拉伸運動,這對於習慣了徒步旅行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煎熬!但為了服從大局,支援國家對抗病毒疫情,所有人都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愛好轉換成其他居家能做的事情!

說到徒步旅行,這是一個很好的運動體驗。尤其對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都是難得的機會!甚至包括檢驗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是很好的方式!拿自己的體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已經參加過幾次百公里徒步挑戰。儘管每一次的體驗都不一樣,但都深刻感受到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

1.剛開始走的時候即前20公里,一般人都不會有大的問題,也都能跟上隊伍;但是到了30公里左右,不經常鍛鍊意志力薄弱的人就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從身體上來說痛苦真實的來臨了膝關節疼痛,小腿抽筋,腳底起泡等各種不適症狀一一出現。這些病痛更會讓你從精神上產生動搖,覺得自己走不下去,堅持不了!而這個時候能讓你繼續前行的恰恰是團隊的成員,他們鼓勵你幫助你,讓你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動力!當然堅持下去的基礎還是要做好防護工作,到了補給點要好好休息,對於疼痛的肌肉等進行緊急處理和康復治療,同時也要做好裝備的替換和處理(比如更換鞋襪、實時佩戴護腰,護膝等)

2.等到了50-60公里,可能已經到了體能極限,這個時候休息就非常重要!可以適當延長補給點的休息,按摩也非常必要!更重要的是大家要一起鼓鼓勁兒,堅定信念,團隊裡的分工這時就需要明確了。隊長負責控制整個隊的節奏確保大家都能跟上步伐同時不斷給予精神激勵;副隊長負責收尾,確保每個成員都不掉隊(當然身體狀況已經不符合徒步的要堅決讓其退出,不能受傷),而團隊裡的優秀選手則負責帶領並照看較弱的選手,保證每個人都能繼續前進!

3.70公里之後,沒走一步都非常痛苦!這個時候隊伍極容易拉的很長,受傷、摔倒等都容易發生!因此,此時依然要採取分批分組前進,互相鼓勵和支持!這個時候,意志力和忍耐力都達到了極致,就必須對最後的目標進行分階段的調整。組長和副組長依然是要做最後的動員,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達到目的地!並將每5公里作為一個目標來帶領大家前進,同時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可以聽過講笑話,講故事、聽音樂、唱歌等方式讓大家忘卻痛苦,繼續前進!

4.過了80公里之後,每3公里作為一個達成的目標!有利於團隊的成就感和自我的信心發展!儘管身體和精神都已經達到上限,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在身體允許的狀況下突破90公里

5.最後的10公里似乎是最難的一段路程!但是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段歷程,90公里的折磨和痛苦都扛過來了,最後10公里又有何懼!只要不放棄,咬著牙堅持到底,你就會勝利,哪怕是一步一步踱著步子走向終點的,但這就是最大的勝利!也是一個自我錘鍊和精神的昇華!

經歷過這些痛並快樂著旅行之後,你會對自己、對團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只要你意志堅定,敢於挑戰,就一定可以達到目標!而團隊就是你在前進道路上的平臺和力量源泉!!











楊勝1980


你好,我是老虎,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疫情期間,那些徒步旅行的人哪裡去了?他們旅行會受影響嗎?

會受影響,現在的我天天呆旅社不出門。他們徒步旅行的應該很多都回家了,可能也有像我這在的宅在賓館或旅社的,等疫情過後再踏上旅程。

我沒回去的主要原因是,想繼續完成這次旅程。我和他們不一樣,是自駕旅行,開車回去嫌太遠,把車停在外地坐車回去又擔心車輛停的時間太長不安全,所只能一直呆在這邊等了。他們徒步不用擔心車子問題回去會方便很多,畢竟吃住在家裡經濟實惠,甚至不用花錢。在旅社雖然費用不高,也得50一天,已經待了個多月了,這錢感覺花的很不值呢。

希望這次疫情早日結束,社會恢復正軌,我也好繼續踏上旅程。一起加油!


老虎旅記


您好,我來回答下您的您好,我來回答下,我是旅遊從業者,我本身也很喜歡自駕和徒步旅遊,近幾年也一直在關注徒步旅遊,其實我感覺,徒步旅遊一直出現在川藏線上,其他國內線路偶爾也能碰到,但是不多,真正徒步者數量猛增是2019年,特別是自媒體直播興起的時候,當然這裡面就有真有假了。徒步旅行是很艱苦的一項運動,需要持之以恆,比如走川藏線的徒步者們,身心都非常堅強,川藏線路有高反,又面臨著缺糧少水,路程又很漫長,真正堅持下來的人很少。特別是前幾年,從大家開始模仿那些三步一叩首的虔誠教徒們開始,陸陸續續多了很多徒步旅行者,而真正堅持到最後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為了拍視頻蹭熱度,也有些“假行僧”在屏幕面前表現的很苦很心酸,關上手機後把裝備就裝上了車,等開車到下個地點再穿上。疫情期間,全國都在隔離,很多省份都是重災區,而西藏患者確很少,這時候看不到徒步的人,說明假裝徒步的人都在家裡保命隔離呢,而真正徒步的旅行者心裡都有神聖純潔的目的和堅強毅力,他們不熱衷於宣傳自己,只想安安靜靜走自己的路。所以疫情期間,我們看到的徒步者就很少了。歡迎關注我,聊旅遊的話題。





青島國旅ben


我是一個喜歡旅行,喜歡窮遊,喜歡自駕遊,喜歡徒步的窮遊者,疫情期間我是宅在家裡戰疫情的,但是我不寂寞、不鬱悶、不孤獨。充分利用宅在家裡戰疫情的時光,假裝去旅遊,回味一下2019的旅行足記,深度解讀旅行意義,昇華旅行的真諦。











cz603181


疫情期間,很多徒步的朋友會不會受影響,說說我的看法。

疫情期間,徒步的朋友是一定會受到影響的。非常時期,很多城市關閉了出城通道,商鋪餐飲全部歇業,商業街蕭條,路上也都沒什麼行人和車輛,非常時期,出城必須要有通行證才能放行,這個時期還在外面徒步,一定會被警察叔叔隔離的,所以非常時期就很少有徒步的去旅行了,但隨著疫情的好轉,有的城市在慢慢恢復了,有的已經解禁了,隨著時間的推進,徒步旅遊的會慢慢增多,影響只是暫時的,過了非常時期,那些朋友會繼續上路,完成他們心目中未完成的徒步夢想。謝謝你關心徒步的朋友們。

以上就是我對疫情期間是否會影響徒步旅遊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美在中國


我就是一個徒步遊行愛好者,現在工作在抗疫一線。徒步遊行者大多數人並不是職業而是對大自然的熱愛。






王潤澤12345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題很好,疫情期間他們那些徒步旅行的人去哪了?是的這段時間網上很少徒步旅行者的視頻少了,他們主要居家裡休息了,畢竟很多徒步旅行的人都很累,這場疫情發生後很多旅遊景點都關閉了,他們如果到了旅遊景點,別的不說,還要隔離,勸離,也進不到景區,趁著這段時間在家休息養足精神,疫情後在出發,主要他們在家就規劃下一步旅遊計劃,望回答能幫到你,記得疫情期間要保護好自己,出門戴口罩,不聚集,多洗手,不傳遙,疫情不恐慌,要有信心,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你。





吳小威


受疫情的影響,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餐,是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途徑,戶外徒步愛好者也不例外。很多徒步旅行者也要宅在家裡,並沒有外出。疫情發生後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很多道路都封閉了,直接把徒步線路給封了,人員也不能聚集到一塊。所以,徒步愛好者,只能在家裡,做些簡單的運動,規劃疫情過後的線路。


志良


疫情期間徒步旅行的人大多數應該都給回個家咯,現如今的社會,互聯網信息這麼通暢,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各種新聞報道信息就推送到手機上來了!但應該也有少數人還滯留在各種賓館、酒店、旅行社等待著疫情結束的消息[捂臉][捂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8fdd35ae4ef480aaf5f6245955d30b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