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現在,我國大陸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所使用的漢字屬於簡化漢字,而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國外其它華人地區所使用則是繁體漢字。關於漢字簡化其實是相當複雜的歷史問題,至今仍然有少數人對簡體字進行批評。

其實,漢字字形從甲骨文開始就不斷演化,漢字簡化也算是一個大的趨勢,近代以來由於國勢衰落,西方崛起,甚至一度有漢字誤國,漢字拉丁化的呼聲(當然,後來證明這個看法完全是錯誤的),但對於漢字過於繁瑣,需要簡化,則是知識分子界的主流意見,建國後便著手進行了漢字簡化的工作(其實民國也搞過,但民國政府執行力太差,所以推廣不開)。

現在很多人批判簡體字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你看,現在用繁體字的港臺地區經濟也不差呀,所以漢字是否簡化完全不影響發展,搞簡化反而是喪失了文化。這個說法其實是片面的,因為建國初期大陸的情況完全不一樣,那個時候大陸絕大多數人民都是文盲,當時國內百廢待興,要迅速完成掃盲工作,推動國家建設,搞簡化是必須的,簡體字自然是立下了大功。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從現實效果來看,我國的簡化漢字政策是成功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簡體字用起來也確實非常方便(當然,也有些人一直認死理,說著諸如“愛”去掉了“心”變成“無心之愛”的,這種人實在是無力吐槽,只認著死文化,不考慮實際情況,屬於腐儒之見),而且我國並沒有完全淘汰繁體字,現在大部分人認繁體字還是沒太大問題。

但是,這個成功,指的是“第一次簡化”,也就是50年代的那次簡化;其實除此之外,國內還有過一次漢字簡化的政策,但這個政策是徹底失敗了,這就是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

這個事情可能很多中年人都有印象,它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50年代的漢字簡化並不意味著工作徹底完成,而僅僅是完成了階段性任務,當時普遍認為,漢字簡化還沒有完成,也就是,還不夠“簡”,於是一直就有繼續簡化漢字的想法,不過後來因為時局動盪的原因,所以這個政策就陷入停頓。

一直到70年代,這個工作才開始恢復。

1972年7月,文字改革辦公室按照調查結果,開始擬訂《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但是,這就成功了嗎?完全沒有,這個政策是相當失敗的,雖然在國家機器的大力推動下,“二簡字”一度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起到的作用卻與初衷完全相反,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受到廣泛批評。

1986年2月25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出《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指出《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化字推行多年後,人們仍不能準確使用,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而且有多套大型工具書如《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已經或將要出版,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漢字字庫已用芯片存儲,此時推行新簡化字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因此建議國務院批准廢止二簡字草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