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什麼敢於在全世界公開承認自己房價有泡沫?


新冠疫情襲來,讓整個中國經濟受到重大挫折。

防控疫情的同時,經濟復甦也在穩步推進,房地產再次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擔當經濟復甦的引擎。

國家級媒體經濟日報更是三次喊話房地產,呵護之情也義正言辭。

來看看這三次經濟日報的題目:

1.2月14日發表《“穩樓市”不等於放鬆調控

2.2月18日發表《經濟時評:“房住不炒”不應疫情而變換

3.2月21日發表《樓市調控不能“失控”

三篇文章,全部重點突出“房住不炒”,更在第三篇中寫到:

但必須明確的是,對房企的幫扶措施既要有助於企業克服暫時困難,又不能與中央多次明確的“房住不炒”定位相違背。這個定位是房地產業及樓市長期健康發展的定海神針,不能也不該因疫情或發生其他情況而有所變化。如果為了短期經濟增速背離這一定位,不僅會使3年多來的調控努力付之東流,還會攪亂房地產市場秩序,再次拉抬房價、增加泡沫、影響剛需,也不利於經濟長遠發展和良性循環。

中國政府,為什麼敢於在全世界公開承認自己房價有泡沫?


其中,泡沫一詞再次出現,這是本次疫情發生後,國家級媒體在重新確定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地位的同時,也再次提出了房價泡沫的提法。

加上這三年來中央政治局十餘次提出堅決遏制房價泡沫,中國政府成為全世界唯一公開承認自己國家房價有泡沫的政府。

這需要的多麼大的勇氣,更需要多麼大的擔當!

泡沫的提法,是在中國土地出讓金創出6萬億新高,新房銷售15萬億的世界紀錄的時候,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擲地有聲!

同時,中國政府也找到了解決泡沫的方案,那就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基礎之上,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市場。

房地產市場不僅僅是買賣市場,還有租賃市場,對應的就是所有權市場和使用權市場。買賣就是所有權的轉移,租賃就是使用權的轉移。

房地產到底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這個問題困擾了中國管理層二十年,調控政策時緊時鬆,房價越調越漲,讓政府公信力不斷缺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始終沒有搞清房地產到底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或者說沒有分離房產的所有權跟使用權。

所有權就是虛擬經濟,使用權就是實體經濟!房價泡沫就是高租售比,就是一套房子不吃不喝需要七十年才能付清房款。對應的租金回報率就是每年1.3%!而全世界的平均租金回報率達到4-5%.

這就是中國政府敢於承認房價泡沫的原因,同時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徹底解決房地產泡沫。

房子是用來住的,就是突出房子的使用權價值,也就是自住或者出租價值。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就是是弱化房子的所有權價值,也就是買賣增值的差價。

炒房只能帶來所有權價值的上漲,但是炒房的這些房子都是空置的,沒有帶動下游裝修傢俱家電汽車等等下游行業的同步發展,最終造成空置率高的鬼城,以及房價作為虛擬經濟在空轉的現象,還很可能抽乾實體經濟的資金造成更大的泡沫。

所以,未來需要拉動使用權也就是租賃市場,徹底解決空置問題,並且通過出租帶動裝修傢俱家電汽車等等行業的同步發展,起到房地產的支柱產業的引擎作用,並且有效解決了多數人的居住問題。

通過穩定房價,租金不斷上漲,最終泡沫消除,這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那麼,你認為未來中國房價跟房租會怎樣走勢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