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switch不久,switch好玩的遊戲推薦一下?

浪花飛濺3


你好我是蛋蛋,入手ns了,恭喜入坑。

1.這邊蛋蛋推薦你玩精靈寶可夢劍盾,最近的口袋妖怪大熱門IP,劇情略顯無聊,但是通關後的對戰跟曠野地區其刷極巨化精靈那是巨爽。蹭各種閃光車,還能跟路人各種交換精靈,簡直不要太爽。

2.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一起玩推薦精靈寶可夢皮卡丘,可以兩個人一起玩,非常有意思。你想想,一個人玩任何遊戲樂趣只有1倍,兩個人一起玩樂趣就是1+1=3倍

3.如果你喜歡玩休閒復古遊戲,也可以開個會員,享受各種FC小遊戲,魂鬥羅等經典遊戲,可以聯機也是蠻不錯的。








蛋蛋玩遊戲


推薦以第三方和獨立遊戲為主,畢竟買了任天堂的機器第一方遊戲都少不了。


以下主要分為五個類型:

1.平臺動作遊戲;2RPG遊戲;3.多人聚會遊戲;4.一個人也能開心玩很久的遊戲;5.復刻經典遊戲精選

分別給大家推薦一些我玩過且認為比較優秀好玩的遊戲。


另外明確一下推薦的價格原則:

1.主要列出兩個常用區:美區,日區的價格。 若個別遊戲有某服“特殊極低”價格會單獨列出。

2.會標註折扣價格與原價,畢竟您看到的時候未必剛好在打折。

3.若實體版比較適合會建議購買實體版。


1.平臺動作遊戲

a.《森喜剛(大金剛):熱帶寒流》

如果說2D《超級馬力歐》系列是任天堂吸粉大眾玩家的頭牌產品,那麼《森喜剛》系列就是任天堂寄給核心平臺遊戲玩家的挑戰書。

本作是WII U平臺的移植作品,實在不願如此優秀的一款平臺動作遊戲隨著WII U的暴死而埋沒。

高難度卻不失趣味性的挑戰,充滿想象力的關卡設計,無論從各方面來說,《熱帶寒流》都算的上2D橫版平臺跳躍遊戲的巔峰。


價格(無中文,但作為平臺跳躍遊戲,幾乎沒有任何語言障礙)

美服:59.99刀 (史低6.79刀) 日服:6578日元

建議購買實體版,目前淘寶實體版價格在人民幣190元左右。


b.《蔚藍(Celeste)》

眾多遊戲媒體給出滿分的平臺跳躍神作,Metacritic均分高達92分,2018年TGA最佳獨立遊戲。

如果你喜歡平臺跳躍遊戲,那麼這是你不得不玩一款遊戲。

遊戲難度非常高,但懲罰機制低,適合隨時反覆挑戰,過關和的成就感無可比擬。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9.99刀 (史低6.79刀) 日服:2160日元


c.《空洞騎士(Hollow Knight)》

<strong>

新時代類“銀河城”的代表作品,同時融合了“魂”類遊戲的特點。

豐富的地圖探索機制,較高的動作難度,“魂”味十足的劇情,只要通過了最初的勸退期,一定會愛上這款遊戲。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5刀 日服:1480日元 墨西哥服:149.99比索(人民幣55.73元)


d.《奧日與黑暗森林》

《奧日與黑暗森林》作為微軟的第一方作品,登陸Switch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微軟展現出了超群過硬的技術實力,《奧日與黑暗森林》在Switch上的表現非常完美,畫面幾乎沒有縮水的情況下,保持了穩定的60幀。

不要被它可愛的畫風,華麗的畫面欺騙,實際是一款非常優秀且硬核的類銀河城遊戲,難度頗高。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9.99刀 日服:2052日元


2.RPG遊戲

a.《巫師之昆特牌:王權的隕落》

波蘭蠢驢值得信任,最好的單機卡牌遊戲,但不僅僅是卡牌遊戲,同樣是一款優秀的RPG遊戲。

作為《巫師》系列的衍生作品,完美繼承了《巫師》的世界觀與優點。

2020年1月28日新鮮登陸NS,在等待《2077》的日子不如再來打幾局昆特牌吧。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9.99刀 日服:2199日元


b.《高爾夫物語(Golf Story)》

<strong>

畫風清新的像素RPG遊戲,玩家將要扮演一個為了完成父親的夢想而展開高爾夫冒險之旅的少年。

遊戲巧妙的融合了RPG成長要素與高爾夫運動要素,幽默且溫馨的劇本劇情,玩起來輕鬆愉快,適合喜歡像素風格的玩家。


價格(僅日區有中文)

日服:1500日元


3.多人聚會遊戲

a.《胡鬧廚房2(Overcooked2)》

“分手廚房”鼎鼎大名,沒玩過的朋友相比應該聽它的名字了。

適合1至4人共同遊玩。相比前作食譜更豐富,烹飪流程也多樣化,當然對“友情”的考驗也更加深刻。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24.99刀 日服:2750日元


b.《舞力全開(Just Dance)》系列

<strong><strong>

《舞力全開》已經是育碧的看家年貨系列,無論是作為運動健身還是聚會尬舞同樂都是不錯的選擇。


價格(全區中文)

《2019》美服:39.99刀

《2020》美服:39.99刀

購買建議:年貨遊戲特點,新作推出之後舊作通常都有較大的折扣,如果不是對新曲有特別喜歡偏好的話,不如等待打折時選擇價格更實惠的舊款。


4.一個人也能開心玩很久的遊戲

a.《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

《暗黑地牢》是一款極具挑戰的克蘇魯風格的Rogue like回合制RPG。

遊戲中玩家要帶領招募的四名英雄對祖宅的地牢進行探索,雖然對操作要求不高,但是對策略和“運氣”的考驗都堪稱嚴苛,看著自己費盡心力招募培養的角色突然暴斃,實在對心態是不小的考驗,但遊戲的樂趣也正在於這種步步為營的推進過程。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24.99刀 日服:4950日元 (日服的離譜價格可自動忽略)


b.《挺進地牢(Enter the Gungeon)》

《挺進地牢》是一款彈幕射擊類Rogue like遊戲,也是個人認為繼《以撒的結合》之後,同類遊戲中的標杆。

遊戲難度比《以撒》略高,習慣PC端操作的玩家,需要適應手柄操作。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4.99刀 日服:1500日元 俄羅斯服:349盧布(人民幣38.28元)


c.死亡細胞

融合了Roguelike的類銀河城遊戲,華麗的畫面,豐富耐玩的系統,超高的難度,滿足所有熱衷挑戰的動作遊戲玩家,買一款玩一年的代表遊戲。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24.99刀 日服:2480日元


5.復刻經典遊戲精選

a.《大神 絕景版》

本作是2006年發售的PS2名作《大神》的高清復刻版,遊戲以日本本土的神話傳說為背景,並將日本神話體系中的最高神祇天照幻化為一匹白狼,玩家則要隨著它進行一場美麗而治癒心靈的冒險。

雖然《大神》有一個頗為尷尬的吉尼斯紀錄“商業上最不成功的年度最佳遊戲”,但毫無疑問,多少的讚譽給予《大神》都不為過,而在2018年,《大神》來到了最適合它的平臺Switch,NS中玩家在掌機模式下可通過觸摸進行筆調操作,而在TV和桌面模式下則可使用Joy-con進行體感式的操作。

有條件和興趣的玩家不應錯過。


價格(無中文,且對語言有一定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本作無中文,全區都僅支持英文,日文。

美服:19.99刀 日服:3046日元


b.《生化危機:啟示錄》

雖然Capcom幾乎已經給NS炒好了《生化危機》系列全家桶,但在這裡我還是想推薦這款《生化危機:啟示錄》第一作。

作為一款原生與3DS掌機平臺的遊戲,多次逆移植到主機平臺,足以證明它的優秀。

相比逐漸變成了突突突第三人稱遊戲的5和6,《生化危機:啟示錄》迴歸了恐怖遊戲的原點,對恐怖氛圍的營造十分優秀,遺憾的是流程較短。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19.99刀 日服:3046日元

卡普空全家桶在各個節日打折也較多,可以等待打折時購入。


c.《最終幻想12:黃道年代》

《最終幻想12:黃道年代》是以2007年發售的《最終幻想12:國際版》為基礎高清重製的作品。相比原作在畫面音樂各方面都得到了強化,在NS上無論掌機,主機模式畫面表現都十分優秀。

雖然劇情多有為人詬病之處,但當年創新的戰鬥系統,即使在今天玩起來也不過時,豐富有趣,充滿挑戰。新加入的2倍速4倍速加速功能,與NS掌機模式搭配,刷起來更加隨心所欲。


價格(全區中文)

美服:49.99刀 日服:6380日元

建議購買實體版,目前淘寶實體版價格在人民幣270元左右。


暫且先推薦這幾款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遊戲,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遊戲。如果大家喜歡,我會繼續保持更新。


分享遊戲,熱愛生活,我是@遊戲湯包。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點贊、分享,謝謝關注。

遊戲湯包


既然玩過了那些經常掛在嘴邊的大作,那麼下面就來推薦一些其他的優秀作品吧。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是任天堂發行的3D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有不少人都將這款遊戲稱作為“沙盒”遊戲,其實這款遊戲不是“沙盒”類型的遊戲,而是“箱庭”類型的遊戲。該做並不是完全的開放世界,只不過每一章節的世界非常大。

遊戲的核心在於馬里奧大叔的帽子可以附體於任何其他角色,並且對其進行操控。這意味著玩家除了可以控制主角馬里奧之外,還有機會操控遊戲流程中的各種怪物,玩法十分豐富,讓人充滿了好奇心。

《噴射戰士2》

《Splatoon2》又名《噴射戰士2》,俗稱“烏賊娘2”,是任天堂製作發行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類遊戲。與傳統的射擊遊戲理念不同,敵人射殺不再是獲勝的條件,主打的玩法是通過多種武器“噴”、“塗”和“刷”等方式擴大己方的佔有面積,以此來獲得勝利。畫面偏向歐美風,人物角色可愛有趣,不必擔心血腥暴力等元素,適合任何年齡段的玩家遊玩。

《異度神劍2》

《異度神劍2》(Xenoblade 2),也有稱之為《異度之刃2》的。它是任天堂遊戲公司出版發行的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遊戲。優美的環境,可愛的角色,優秀的劇情,廣闊的場景,使得《異度神劍2》成為了Switch上一款非常優秀的RPG遊戲。

《超級馬里奧製造2》

《超級馬里奧製造2》(Super Mario Maker 2)又稱為《超級馬里奧創作家2》,是一款主打自定義關卡的馬里奧遊戲。遊戲中可以使用馬里奧系列歷代的風格元素,打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關卡。除此之外,玩家還可以將自己製作的關卡上傳到網上,與其他玩家相互分享。這款遊戲可以說有著無限的可能,是一款沒有盡頭的遊戲。

茶杯頭

《茶杯頭》(Cuphead)是由StudioMDHR開發的橫版動作遊戲,茶杯頭的火熱與其獨特的畫風有非常大的關係,美術也是該遊戲區別於其他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在美國動畫業界東西海岸兩大陣營對立的30年代,迪士尼代表的是西海岸(即好萊塢)風格,而弗萊舍代表的則是東海岸(即紐約)風格——而《茶杯頭》的風格,實際上更接近東海岸而非西海岸。

遊戲難度也是是否硬核,每一關的血量有限,一旦死亡就要從頭再來。敵人具有一定的隨機行,因此無法通過背板來過關,更多的是要隨機應變。不同難度敵人的攻擊方式還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這使得這款遊戲的難度更上一層樓。

死亡細胞

《死亡細胞》是由來自法國的開發商Motion Twin製作的一款類銀河惡魔城風格的(Metroidvania)獨立遊戲,它吸收了roguelike元素(準確地說是roguelike),使得每一局的地圖、關卡、敵人、武器都有所不同,一旦死亡便要從頭開始,同樣具有很高的難度。

鬼泣

大名鼎鼎的大三ACT之一的《鬼泣1》推出了NS版本,《鬼泣》系列一向以動作豐富華麗而聞名,最高難度的DMD(Dante Must Die,但丁必須死)的難度極其之高,稍不留神就會送命,喜歡挑戰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獵天使魔女

同樣出自《鬼泣》的製作人神谷英樹之手的《獵天使魔女》同樣是一款華麗的動作遊戲。近戰武器與遠戰武器的設計與《鬼泣》一脈相承,除此之外還加入了魔女時間,變身,鬼畜QTE等設定,使得女主角貝姐(貝優妮塔)魅力十足。高難度下同樣非常硬核,動作遊戲愛好者切勿錯過。

空洞騎士

《空洞騎士》(Hollow Knight)是一款手繪動畫風格的銀河惡魔城類型動作遊戲 。它是由一個僅有3人組成的澳大利亞獨立製作組Team Cherry製作的獨立遊戲。雖然表面看上去本作畫風可愛親民,但是卻具有非常高的操作難度。敵人種類繁多,分佈較為密集,敵人進攻慾望強,不同兵種的敵人相互配合,對玩家的操作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一旦死亡,便會在原地掉落本輪所獲得之物,直到下一局過來撿起才有機會失而復得。這一點與受苦大作《黑暗之魂》、《血源詛咒》、《仁王》的懲罰機制類似。使得遊戲的難度更上一層樓。

蔚藍

《蔚藍(Celeste)》是由Matt Makes Games Inc.製作併發行的一款像素風格的動作冒險類遊戲。獲得了TGA2018 年度最佳獨立遊戲的殊榮。遊戲有著非常多的機制,巧妙的機關,同時難度也極其高。好在開發者還提供了減速的方式來照顧一些不擅長動作遊戲的玩家。


上面的遊戲都是非常不錯的遊戲,喜歡的話不妨試一試哦


AGamer


下面是一個較為詳盡的switch必玩遊戲推薦,這些遊戲也可被理解為“不玩後悔”系列。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塞爾達傳說》這一ip,不論放在任天堂ip,還是放眼世界,都能稱得上素質極佳。幾乎每一部《塞爾達傳說》都在遊戲設計上有所創新,並在之後的歲月影響著遊戲行業的發展。

而在《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任天堂用“自由即是玩法”的思路為玩家構架了一個堪比真實的遊戲世界。入手之前,也許你看不上它的畫質,看不上它低幼的畫風,但只要你進入遊戲,就會被這款遊戲緊緊抓住。

暗黑3



作為暴雪針對便攜遊戲設備做的一次嘗試,switch版《暗黑3》的質量以及可玩性,較之PC未曾削減。

switch誕生之初就注重便攜化遊戲體驗,而《暗黑3》刷刷刷的核心玩法,在我看來更適合switch的便攜性。閒來無事拿出switch就能刷張大小米,這種簡單純粹的遊戲體驗遠超PC的全程聯網。值得一提的是,switch版《暗黑3》相較於PC國服體驗更佳,因為switch版不存在內容刪減。

火焰紋章·風花雪月



引進發售的《火焰紋章》續作,也是該系列重啟後較優秀的一作。該作基本延續了前代策略戰棋的核心玩法,且在此基礎上重構了遊戲劇情,也算是在NS上重新煥發了生機。

超級馬里奧製造2



一個建著舒心,玩著虐心的遊戲。馬造2的精華就在於完全自由的自建關卡,可以讓玩家實現當前玩馬里奧時的各種奇思妙想。但是,但是這種奇思妙想,大多情況下時虐心又虐手的遊戲體驗。

下面簡單說幾個質量不錯的遊戲,不再詳細說明介紹,都挺值得一玩。

  • 八方旅人——日式JRPG
  • 異度神劍2——遊戲=動漫
  • 獵天使魔女2——感受來自貝姐的愛
  • 空洞騎士——可玩性極佳
  • 沙灘排球——注意補充營養

好了,這就是我的回答。你覺得還有哪些遊戲值得一玩,歡迎留言討論。


遊戲菌兒


剛趁著打折入了《胡鬧廚房2》,正玩的不亦樂乎,也明白為什麼這個遊戲叫“分手廚房”“煮糊了”,之前我很少玩這種多人合作或者一人緊張忙碌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玩起來確實很開心,遊戲的基礎嘛就是要開心。而且故事模式的關卡之間有輛車是需要自己開著去下一關,可以開著在地圖裡亂跑哈哈哈哈個人也特別推薦體感遊戲,既然是遊戲機,當然就要玩跟手機不同的體驗啦,《舞力全開》是價格合適而且玩起來開心還能具有運動效果的了。當然《健身環大冒險》更場景一些,可玩性更強,不過畢竟最近炒的比較貴。

《一敗塗地的人類》也不錯的,也有PC端,屬於玩起來哈哈哈開心的那種,當然過不去關卡的時候也會難受,題主之前一直玩大作,嘗試一下這種類型的遊戲可能就發現新世界大門了呢。


優秀的小鯊魚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象過這樣一個場景:在一片黑暗中,一個渺小的身影不甘地想要掙脫,但卻一次又一次被擊得粉碎,最後身心俱疲,只剩絕望......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藝術品一般的《Inside》,玩家亦是從中讀出了千百般味道,或苦澀、或壓抑、或迷茫、或淡然,經歷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讓我們品出的味道也不同。《Inside》看似平淡,卻總能擊中你心裡的某一個點。如果你平時對解謎題材鮮有接觸,那本作將會給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如果你本身就是解謎題材的粉絲,那如此精品,更是不能錯過。

《Inside》是由知名遊戲工作室Playdead開發併發行的一款解謎冒險神作,最早於2016年6月29日登錄Xbox One平臺。時至今日,玩家可以在PC、NS 、Xbox One 、PS4等多個平臺盡情暢玩。遊戲支持簡體中文,不過該遊戲全程基本無語音無文字,所謂支持中文也就是開始界面一點......

Playdead工作室可謂頗具傳奇色彩,大多數人可能沒玩過他的遊戲,但卻能在網上不經意間看到它遊戲的截圖之類(尤其是各種桌面美圖中)的小信息。這個作品只有兩個,合起來遊戲時長不超過十小時的工作室,卻是遊戲界獨樹一幟的存在。Playdead可以拋棄傳統意義上一款優秀作品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可以做到丟掉文字、丟掉語音、丟掉一切華麗的噱頭,僅用看似單調的畫面、僅用最簡練的操作,就能凝聚出超乎一般的遊戲表現力並形成自己標誌性的特色。

黑白下的畫面表現力

《Inside》的畫風會讓你聯想起另一部類似的作品《Limbo》,其實他們都是出自Playdead工作室之手。相比於《Limbo》100%的黑白兩色,《Inside》的畫面得到了全面的升級,光影效果的加入讓不同平面上的景色更顯層次感。畫面雖然延續了黑暗壓抑的風格,但在光線的強弱之下,你可以發現遊戲中更多的細節而不會感到死氣沉沉。

遊戲的每一幀都經過了精雕細琢,不論是煙霧、雨滴、建築,還是灑在主角身上的金色陽光,都是如此。畫面中的所有佈景充滿了藝術感,對遊戲來說,錦上添花卻又不會喧賓奪主。對比《奧日》系列,很難想象《Inside》僅靠簡單的幾種色彩就能做到美輪美奐。或許他們就好像西洋油畫的濃墨重彩與中國國畫的水墨意境一般,風格迥異,卻都美的不可方物。

遊戲的細緻表現還不只限於畫面, 玩家所扮演的主角,是一個無名無姓的紅衣小男孩。在遊戲中,奔跑之後你可以聽到喘息聲,奔跑中急停人物會出現趔趄。你能看到他從高處落下時摔得踉蹌,能看到他跳進水裡激起的水花。還有打碎玻璃、木板時炸裂的碎屑,在燈光下揚起的沙塵,甚至小男孩死亡時的各種表現,無不讓人驚歎這部作品的精細程度。

由淺入深、欲罷不能的謎題設計

遊戲的操作十分簡單,畢竟是個解謎遊戲,解謎才是重點。五個鍵—左、右、上、下、交互,你需要用這五個操作解開前面的機關,進行一場危機重重的冒險。

說起來該作是筆者體驗過的最"有趣"的一款解謎遊戲,解謎遊戲在筆者眼中一直是比較高端的那種,曾經抱著長見識的心理嘗試了幾次卻都無疾而終,可能筆者長著一副不太聰明的亞子吧。但還有一部分原因,筆者認為是解謎遊戲有它自己天生的短板,或者說桎梏,那就是除了解謎因素本身以外遊戲的可玩點比較少,同時其入門門檻相對較高,對小白不甚友好。但在《inside》中,製作組除了用高品質的畫面和音樂來留住玩家,還巧妙的運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誘導方式幫助玩家融入這個世界。在遊戲初期,解謎難度相對較低,往往場景裡只有一兩個道具,這部分是為了讓玩家熟悉基本的思路,給玩家一把破除高難度謎題的鑰匙。這樣當遊戲進入了中期,謎題變得複雜需要多種場景互動才能完成的時候,玩家不會毫無頭緒而是會用前期的經驗一點點對謎團抽絲剝繭找出答案,不靠攻略靠自己的腦子破解謎題的感覺甘之如飴,令人慾罷不能。

隨著遊戲的推進,場景也在不斷變換,工廠,田野,甚至水下。道具也有了新的功能,箱子不僅可以當墊腳石還可以從高處推下砸開地面。所以也不要拘泥於固化思維,否則只能站在謎底面前抓耳撓腮不得其解。在複雜場景中,對於時機的把握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你可能就會看到小男孩的碎肢向屏幕撲來。而如果你真的卡在某地無計可施了,不妨聯繫一下上一個場景...

引人深思的留白劇情

在通關之後,筆者還是忍不住思考了一個問題,關於劇情,《Inside》到底講了什麼?

遊戲開始是以為是小男孩從一座類似集中營的建築中逃跑的故事,因為在初期會有軍犬和看管人員在追捕你,路上會看到人類以及動物的屍體。在之後的場景中會出現很多行為僵硬的人在監視下一個個接受檢查,彷彿屠宰場流水線上的豬狗。但在遊戲的後期小男孩跑進了一所科研設施,在裡面掉進了實驗用的容器,和很多的人被融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個長著很多手腳的肉球怪物...

剛通關的時候只是以為講的是一個實驗失敗並造成了可怕後果的故事,以此來呼籲什麼禁止人體生物實驗之類的。但細想之下彷彿又不止如此,遊戲中行屍走肉一般沒有思想的人類代表什麼,為什麼當小男孩掉進實驗容器之後並沒有人實施救援而是看著它變成了一個怪物,在怪物看似失控在實驗室橫衝直撞之時如果仔細觀察能發現在遠處的安全區有很多人在觀察著肉球。實驗室那些不同著裝的角色代表著什麼?Playdead不會無的放矢,或許實驗並沒有出現意外,也或許遊戲從頭到尾,本就是一個實驗。

小男孩想要逃脫的或許不僅僅是一座實驗室,而是一個帶有反烏托邦性質的病態社會。在遊戲的結局,肉球從實驗室逃脫滾落到一處安靜的沙灘上,陽光靜靜地灑在那裡,一片安靜祥和。就是不知道這片陽光代表的是希望,還是更深的絕望。結合遊戲名稱,小男孩到底是outside,還是依舊inside?

遊戲留下的充足的空間供玩家探討,在這個問題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Playdead也似乎有意看到玩家在社區的熱烈討論所以並沒有給出一個官方的答案,但就筆者自身而言,這種得不到準確結果的滋味屬實不舒服。這並不能算是一個缺點,我想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玩家會喜歡這種"不明覺厲"的感覺的吧。

5年的等待對於一款獨立遊戲來說實在是有點長,雖然《Inside》姍姍來遲,但Playdead最後交上的這份答卷完全打消了玩家在等待時的焦躁與疑慮。它沒有丟掉前作《Limbo》的神韻與精髓,同時又以更為出色的視聽效果、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晦澀隱喻的"開放式劇情",精妙設計的謎題機關和恰到好處的2D動作等要素結合,使得遊戲的體驗更上一層樓。如果你最近吃膩了3A大作想嘗試點不一樣的新滋味,那麼我想這款2016年TGA滿分的《Inside》你一定不能錯過。

關注“碎碎念工坊”,每天分享更多精彩遊戲內容,讓你告別遊戲荒!


碎碎念工坊


當然是開個會員,玩俄羅斯方塊99(tetris99),吃雞版的俄羅斯方塊,我的switch遊戲時長第一的遊戲。

目前有3種免費模式:普通吃雞房、VIP吃雞房、組隊吃雞房。

每種模式99人在線對戰,通過消層攻擊對手,上手容易,進階還有T旋等技巧。

vip房是在普通房間取得過一次冠軍後解鎖。

付費DLC可以玩單機版,我沒買。

玩了塞爾達值回switch的錢,玩了俄羅斯方塊99值回會員錢。



陸十一玩遊戲


早期我對任天堂是嗤之以鼻的,除了小時候玩過小霸王,後來基本接觸過ps2 xbox360 psp ps4,而且比較追求畫質,所以一直覺得任天堂的遊戲畫質不夠。後來因為出差比較多,psv遊戲少機能也不夠,就去了switch,發展日系遊戲賽高[捂臉],NS的遊戲大部分是卡通渲染,畫質整體不如ps4,不過遊戲性很強,遊戲也是階梯式的,劇情不斷的推進的時候,遊戲的玩法也會隨著變化,增多,隊伍搭配,機能搭配,連攜技能更多,越玩越有意思。推薦一下,異度之刃就是這樣,比較好玩,起初差點被畫質勸退。。。。。



色廚香吉士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就荒野之息和馬里奧奧德賽

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自己的switch,馬車馬趴都不錯

喜歡聯網匹配其他玩家玩,馬車噴射戰士馬造


坦桑採礦


恭喜你,已經可以考慮賣掉ns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