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喜:疫情可能觸發樓市調控政策的實質性反轉

今天,有關媒體就疫情發生以來,不同城市與不同房企之間的應對差異及其原因、行業走勢對本人進行了採訪。主要問題如下:

1、進入2月份以來,我發現有一種情況就是大型房企以及央企都在高溢價搶地。但還有一種情況,有媒體報道稱像陽光城這類企業都已不為今年的銷售預設目標了。基於這兩種不同的變化,您認為房地產行業接下來的發展趨勢會是什麼呢?

2、因為疫情的影響,可能下一步在企業的產品端、融資端都不得不重新進行思考。那麼,您認為現在應該怎麼作才更合適呢?

目前就疫情對行業、企業的影響與行業未來走勢而言,總體來看各方面的判斷是有分歧的。一些企業作了相對保守的安排,比如陽光城,已不為今年的銷售預設目標了;而另外一些企業如恆大、富力都進行了聲勢浩大在線優惠售房,這其實是高週轉、高槓杆房企為保現金流和為保命的因應之策。

不過,還有一些企業可能認為此次疫情造成的行業困難,反過來會因為涉及土地出讓金及房地產行業關聯稅收引發的地方財政壓力而推動行業調控的鬆綁,這正是趁行業低潮期大舉拿地的好時機。比如一些大型房企和央企與國企背景的地產企業最近在土拍市場表現踴躍,這固然不排除土地市場可能的人為託市的因素,但也是不少城市土拍十分火爆的基本邏輯所在。

根據我近期行業觀察的情況判斷,由於房地產行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行業,不但土地出讓金和涉房稅收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影響很大,而且對於產業鏈上下游及就業、金融穩定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加上去年以來,本來就處於宏觀經濟基本面下行的大趨勢之下,此次疫情對於行業乃至宏觀經濟、金融穩定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雖然“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針還是要繼續堅持,但是在“因城施策”和“一城一策”的具體執行層面,政策恐怕也就不能僅僅侷限於目前各城市政府所推出的救房企和救施工企業的“救企”層面了,而是要推進和提升至救市層面。也就是說,疫情可能觸發樓市調控政策的實質性反轉,各地救市舉措的出臺應該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只不過是個明目張膽,大張旗鼓,還是羞答答、靜悄悄地只作不說的問題了。

今天,《中國證券報》報道並非房地產行業熱點地區的河南省駐馬店市,已率先調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這個應該是力度比較大的“救市”舉措了。另外,近日來LPR下行導致的房貸利率的下調,也是行業內被普遍關注的重要動向。再加上近期央行為對沖疫情影響和提振市場信心,在大規模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肯定也會多多少少曲線進入樓市和房企,對於改變行業的影響也將是直接的。

柏文喜:疫情可能觸發樓市調控政策的實質性反轉

因此,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目前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行業變局,可能不只是企業產品端和融資端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救企業的問題,而是極有可能會由疫情引發一次行業調控的實質性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