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吉林市“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四大名山拱衛,其中的“北玄武”是指現在的北山和炮臺山、桃源山一脈大小九座山峰。這九座山原本相互連接綿延不絕,亦稱九龍山。

九龍山的炮臺山下,原為清廷設的一個法場。清末革命者、辛亥志士熊成基在哈爾濱謀刺載洵未果而被捕,就在此地殉難。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熊成基

(一)少有大志學軍事,入光復會同盟會

熊成基1887年生於江蘇揚州的一個小官吏家庭,自幼隨父寓居安徽,父親任職縣令,熊成基在蕪湖長大。熊成基幼年時,讀過私塾學過醫,青年時喜愛軍事,常騎馬擊劍閱讀兵志。他崇敬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岳飛、史可法,曾對人說:“大丈夫不能為國家出力,是很可恥的。如今國勢衰弱,受列強欺侮,只有從軍學武,才能強國雪恥。”

他投考了安徽安慶武備練軍學堂學習軍事,立志報效祖國。後武備練軍學堂停辦,熊成基離開安慶到江蘇應徵入伍。1905年底,熊成基參加光復會。1906年,熊成基從炮兵速成學堂肄業。同年春,經趙聲介紹,熊成基加入同盟會。

1907年,熊成基回安慶,任第31混成協馬營隊官,繼續在新軍中秘密進行革命宣傳活動,發展組織,團結革命力量,為準備起義而奔走聯絡。同年7月,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熊成基、範傳甲等人對徐錫麟被慘遭殺害感到極為悲憤,決定再次在安慶發動起義。當時,倪映典、熊成基、範傳甲為嶽王會安慶分部主要負責人,他們感到要想革命成功,非用武力不可,便確定以新軍為主要爭取對象。他們有組織地開展活動,積極在新軍中宣傳革命,發展會員。革命力量迅速發展壯大,為安慶新軍起義打下了基礎。

1908年11月19日,熊成基約薛哲、範傳甲、田激揚、張勁夫等人,在安慶楊氏試館召開秘密軍事會議,認為時機緊迫,須詳細制定起義計劃準備起義。他們計劃以炮營和馬營為起義軍主力,先在城外起義;薛哲率步兵第二營和範傳甲的工程隊在城內接應;攻佔安慶後,作為起義軍基地,然後連夜趕往太湖逮捕檢閱秋操的大臣蔭昌和端方,號召參加秋操的新軍參加起義。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起義革命軍

(二)任革命軍總司令,率馬炮營起義,宣佈作戰密令13條

11月19日,大家在會上一致公推熊成基為安慶革命軍總司令,負責全軍指揮。熊成基在會上,宣佈了早已擬好的作戰密令13條,決定當晚起義。

當晚,炮營左隊隊官徐召伯進城告密,安徽巡撫朱家寶得密報後下令禁閉各城門,又調集軍隊加強城防,嚴密控制。晚9點,熊成基在炮營宣佈起義,士兵們踴躍參加,炮營管帶陳昌鏞趕來阻止,被正目張鴻堯、士兵黃節用炮閂打死。起義軍立即放火焚燒炮營,向各營發出起義的聯絡信號,並整隊向北門進發。早已準備就緒的馬營也舉火為號,同步行動。馬營革命黨人田激揚、周正峰等人勸炮營管帶李玉椿參加起義,遭到拒絕後,李玉椿翻窗逃跑。田激揚等人遂放火焚燬馬營,整隊開往北門。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熊成基統率炮營起義軍與馬營會師後,先到陸軍小學堂取得槍支,又直奔離北門約5裡的菱湖嘴彈藥庫取得子彈和炮彈。接著,用火藥炸開62標第3營前後營門,打死阻止起義的排長周天長等人,第3營前、左、右三隊以及駐在城外的輜重隊等均響應起義。嚇破膽的61標標統蔣與權跪在道旁迎接起義軍,全標3個營大部分響應起義,起義軍乘勝向安慶城北門、東門挺進。

熊成基率各路起義軍抵近城牆即開始部署攻城,炮兵踞迎江寺附近高地及炮兵營原有陣地開炮轟擊巡撫衙門與督練公所,步兵進攻城東北角,騎兵與輜重隊進攻西北角,預備趁天黑進入安慶城。但由於商定擔任城內接應的薛哲動作遲緩,聽到城外密集槍聲時才派隊伍到北門及東門準備開城門相迎,見朱家寶已派重兵把守城門自知寡不敵眾而終止行動。

駐在城內關帝廟的範傳甲被該隊軍官嚴密監視無法接應,其他革命黨全被禁錮在關帝廟營房內行動不得。在講武堂內的革命黨張勁夫聽到城外槍聲準備率眾衝出接應,因武器彈藥匱乏又遭軍官嚴密監視而無法行動。起義軍被分割為城內城外兩部分,首尾不能相顧陷於被動,原定城外進攻城內開門響應的計劃竟然落空。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起義軍與清軍進行激烈戰鬥

城外起義軍戰鬥到午夜,熊成基率隊到城西北角的四方城組織敢死隊輪番攻城,清軍竭力抵抗。熊成基見多次強攻都不能成功,於是又兩次令起義軍假裝巡防營和太湖警備隊,試圖混入城內仍然未果。此時,停泊在安慶江面的3艘兵艦在朱家寶威脅利誘下背棄前約掉轉炮口向起義軍陣地猛轟,朱家寶從太湖調來的援軍已逼近城郊,城內清軍在協統餘大鴻指揮下與江中炮艦前後夾擊起義軍。起義軍腹背受敵,熊成基只得指揮部隊向集賢關撤退。

清廷調集安徽及鄰近各省軍隊對起義軍圍追堵截。起義軍過舒城後,分三路分別向廬州、壽州和六安州撤退。熊成基率領一隊直驅廬州,沿途在沒有援助情況下,多次打敗薑桂題率領的追兵。快到廬州時,只剩下300多人,不得已將餘部解散,另外兩路也被清軍擊散。至此,震驚全國的安慶馬炮營起義徹底失敗,可嘆可惜。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紀念郵票上的熊成基肖像

(三)安慶失敗,哈爾濱刺殺載洵被捕:我死猶生,願以一腔熱血,澆灌自由之花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38歲暴崩,3歲溥儀即位。隔天,慈禧太后終老。熊成基等革命黨人以此為機舉行起義,未料此時正是清廷特殊時期,防範嚴密,且起義倉促不夠周密而失敗。

安慶馬炮營起義雖然失敗,但意義重大。一是起義壯舉震撼滿清廷,鼓舞人心;二是為辛亥革命指明瞭一條武裝道路,是清末新軍的第一次起義。1909年,黃興受孫中山委託,在港島成立同盟會南方支部,重點工作就是策劃新軍起義。1911年,同盟會中部總會又在上海設立,中心工作就是聯絡長江流域的新軍。而此期間,各地新軍大、小起義始終不斷。“今日起義倒戈者,亦非有昔日徐(錫麟)、熊(成基)孤起之危地。”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黃興

安慶起義失敗後,熊成基在革命黨人常恆芳的幫助下,外逃躲避。幾天後,他又喬裝回到起義的地方,得悉同時起義的戰友們大都犧牲,炮營隊伍也被解散,懷著惋惜而又沉痛的心情離開了安慶,前往蕪湖姑母家中。後因風聲很緊,姑母幫他化裝成和尚,向北逃走,一路跋涉從山東煙臺渡海到大連,於1909年初到達日本東京中國同盟會總部所在地,見到孫中山及黃興。之後化名龍潛成為流亡的革命者。

1909年春,為完成同盟會籌款任務以及再次準備起義,熊成基受黃興指派回國。9月間,再冒險至東北,住進東京至誠學校留學生臧克明父親臧冠三在長春的家。因臧冠三貪圖清廷5千大洋賞金告密,熊成基於1910年1月29日在哈爾濱謀劃刺殺載洵時被捕,後被押送至長春。東北的同盟會廖仲愷、林伯渠及商震等人按孫、黃指示多方設法營救,均未成功。

熊成基在獄中,痛斥清廷的統治,口述個人革命志向和經歷。他在獄中寫下“供詞”數千言,闡述其革命宗旨,警告清廷:“爾等決不能誅盡我黨,亦只有愈死愈多而已。”陳昭常叫他在自首書上畫押,熊成基執筆最後寫下“革命“”二字。這是對敵人的抗議,也是對後人的囑託。

熊成基被捕後先是關押在長春,後於2月2日被獄警嚴密看押,戴手銬腳鐐,用5輛大車,經頭道溝出長春舊城南門押送至當時省城吉林的緝法司。他對聞訊出城圍觀的群眾慷慨陳詞:“諸君珍重,我死猶生,我願以一腔熱血,澆灌自由之花。”

1910年2月27日,年僅23歲的革命志士熊成基,被押到吉林市巴爾虎門外九龍口的刑場。臨刑前,他傲然不屈,把刑場當講臺,再次高聲指責清廷的腐敗,呼喚人們團結起來革命。說畢,慷慨就義。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四)未婚妻脫嫁衣換孝服,一守就是61年,孤獨終老

英雄莫問年齡,有人空活百歲無一建樹,有人青春流血浩氣永存。15歲犧牲的劉胡蘭,三代領導人題詞,山西的文水縣建有紀念廣場、紀念碑和紀念館;23歲犧牲的熊成基,江蘇揚州的故居、安徽安慶的祠堂以及吉林市的殉難地,都有豐碑矗立。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章太炎親自到吉林為熊成基主持追悼會並寫哀辭。同年在揚州烈士出生地舉辦追悼會,迎葬烈士英靈。1928年,受到當局褒彰。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熊成基、範傳甲烈士專祠

位於安慶市迎江寺西沿江東路150號的熊成基、範傳甲二烈士紀念專祠,原為慈雲閣,由安徽都督府於民國元年改建設立,至今已有百年曆史,這也是目前國內惟一的辛亥革命紀念專祠。1914年8月,經民國批准,又改熊範二烈士專祠為忠烈祠,追祀民國文武忠烈,“凡死事於皖及皖籍之成仁於他省者,皆與焉。”

位於揚州市區東關街附近韋家井6號的熊成基故居,現已被揚州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老舊的明清院落是揚州市政府投資千萬的文博城建設重點項目,並在2012年的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原址修葺完成,以紀念並告慰“啟武昌之先聲”、“為軍人革命之開始”的辛亥革命安慶起義總司令熊成基,也是揚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熊成基故居

進入故居是展覽館,許多幅圖文展牌懸掛在四周牆壁。這裡有革命會議會址照片,有熊成基投身革命時意氣風發的照片,也有被捕後獄中的照片以及當年出賣熊成基的叛徒領取賞金的票據……熊成基生平所經歷的革命事蹟,幾乎都能在這些展牌中找到。

特別說明的是展館南牆有一張老太照片,是熊成基的未婚妻叫程舜儀。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後,熊成基的靈柩被運回出生地揚州,從徐凝門上岸暫停於史公祠內,程舜儀跪在熊成基靈柩前手捧烈士靈牌哭訴:“舜儀自幼許配與你為妻,未結婚而你已英勇獻身。舜儀欽佩你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不願毀約,今日與你成親,志願守寡,與你靈牌相伴終生。”說完,程舜儀手捧靈牌拜堂成親。隨後,脫掉嫁衣換上孝服,開始為熊成基守靈。這一守,就是61年,至1973年方孤獨終老。

展廳裡,擺放著當年熊成基用的安慶馬炮營清軍軍官的原刀,存放著熊成基青年時讀過的包括《揚州十日記》、《革命軍》、《中國魂》、《猛回頭》等當時宣傳革命的書籍。正是受到這些書籍的影響,熊成基才會不顧性命,毅然決然投身革命,併為促進革命勝利獻出自己的生命。所有展品中,熊成基在獄中的自書供詞最為震撼與壯烈:

“我今日早死一日,我們自由之樹早得一日鮮血;早得血一日,則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以及熊成基在臨刑前的壯語:“今生已矣。我死,願中國之富強日進一日,庶幾瞑目矣。”自供詞是從熊成基犧牲地吉林省檔案館複製回來,其愛國之情,力透紙背。

位於吉林市炮臺山東側琿春中街道邊,有吉林市船營區政府新近設立的一塊石碑,上書“熊成基殉難地”,以紀念烈士在吉林殉難,並曾就義前向吉林民眾宣講革命。

起義志士,刺殺清臣被捕就義,未婚妻換孝服,一守61年

孫中山先生參加葬禮

(五)孫中山與黃興題寫輓聯

1908年11月19日,安慶馬炮營起義首開新軍起義先河,1910年2月27日熊成基吉林就義。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熊成基沒有看到一年後實現的共和。少年英雄,雖死仍壯烈;後世敬仰,似長江水滔滔不絕。謹以此文,以為紀念,並錄孫中山與黃興在熊成基遇難兩週年時,共同為熊成基題寫的輓聯於此:

緬東瀛話別時,世路多艱,內優方急,嘆國士無雙,孰料竟成易水讖;自南京告隱後,江山依舊,邊患堪虞,悲英雄不在,空教長嘯大風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