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守牢疫情防控“橋頭堡”

麻城:守牢疫情防控“橋頭堡”

閔集大橋是麻城市城區通往白果鎮、夫子河鎮的重要通道,白果鎮是人口大鎮,常住人口近10萬人,夫子河鎮是口子鎮,與羅田、團風、新洲三縣市區交匯,往常每天從閔集大橋通行的車流、人流量非常大,情況十分複雜。

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麻城警方嚴防死守閔集大橋橋頭堡,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幹勁,在閔集大橋的兩端設置了執勤點,日夜堅守,實施交通管制,保障應急、救援等車輛順利通行,對過往的無關車輛、人員進行勸阻,堅決防止疫情通過橋面傳播、蔓延。

只要崗位在,我們就必須堅守

疫情爆發以來,為封鎖病毒,防止疫情蔓延,麻城警方全警上崗,從1月20日開始,第一時間在麻城全境部署2道防控圈、4大防控組、33個執勤卡點,實行24小時交通管制。閔集大橋作為一條重要通道,被納入重點布控。麻城全境要實施管控的戰線長、分佈廣,警力有限,佈置在閔集大橋執勤點的警力非常緊張。

“只要崗位在,我們就必須堅守,儘管警力緊張,我們想辦法去克服,堅決要做到嚴防死守”。基層警力不足,只有整合力量,抽調機關警力參與執勤。法制大隊、巡特警大隊、石材工業園警務室等民警、輔警紛紛被抽調到執勤點,聯合執勤組分成兩組,每組值守一側橋頭,每組實施兩班倒運行模式,確保了每個執勤點均有8名民警、輔警上崗執勤,用優勢警力,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

今年52歲的周宗錦是一名交警,每天也和其他執勤人員一起,堅守在崗位上,因為在執勤點,他的年齡最大,大家都叫他“老周”。儘管是固定崗,但是還是少不了要走走停停,一個班下來,還是要走個五、六千步。“老周”經常調侃說,“步數才是檢驗工作的硬指標”,我們這個班誰一天最辛苦,比比步數最準確、最清楚。儘管很辛苦,周宗錦在執勤中也感觸良多。他說,據自對大橋實施封控以來,按照“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要求,每天登記勸返的車輛近200輛,過往人員近260人,儘管工作量比較大,但是市民都非常配合,能夠積極參與防控工作,執勤點的秩序良好,對廣大市民朋友們也要點個贊。

以單位為家,就是對家人最深沉的愛

測量體溫、檢查、排查、登記……,這是執勤人員每天的固定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民警、輔警接觸人員多,攜帶病毒、被感染的風險很高。儘管做足了防護措施,可是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防止危害到家人和他人的安全,從上崗執勤的那天起,全體執勤的民警、輔警一商量,大家都決定不回家休息,就在單位住宿,一直到疫情完全過去,才回家和家人團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把疫情擋在身後,把安全留給大家,就是對家人最深沉地愛。33歲的郭志剛是石材工業園警務室的一名輔警,女兒才3歲半,從上崗以來一直沒有回家休息過一天。2月15日,麻城突降大雪。當天,郭志剛接到妻子的電話:“女兒的奶粉喝完了,自己又不能出門購買,讓郭志剛帶一桶回家,順便看看女兒,在家裡喝點湯補補身子”。經帶班民警批准,中午換崗後,郭志剛消完毒,便急忙趕回家。女兒好久沒有看到爸爸,想靠近讓爸爸抱抱。郭志剛硬是不要女兒靠近,擔心身上可能攜帶病毒,感染給家人,一人獨自躲在角落裡喝著湯。女兒靠在門口,靜靜地看著爸爸,低著頭,委屈的小聲哭泣。郭志剛心裡十分難受,匆匆喝完湯,就返回單位備勤,不忍心再多看一眼女兒傷心的樣子。

“我們在執勤點上的民警、輔警真的不容易,輔警萬永剛、丁能波從臘月24開始就在春節保暢崗位上,原準備大年三十開始調休,沒有想到遇見了疫情爆發,全員都重新上崗,一直堅持到現在,沒有休息一天”。執勤點的負責人楊大志說著說著,聲音哽咽了,再也說不下去……

小小的善舉,總是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不管白天晚上,還是雨雪冰凍,執勤民警、輔警駐守在橋頭,守護著這條生命通道。看到執勤人員非常辛苦,日夜守護著大家的安全,附近的村民很感動、很心痛。從正月初一開始,就有不少附近的村民自發為執勤點民警、輔警提供幫助,感人的事情,時時刻刻在身邊發生,讓人倍感溫暖。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附近夾洲村的胡大姐,從民警上崗執勤以來,白天,胡大姐每天雷打不動給執勤點送開水,一天要送6瓶,讓執勤人員能喝上熱水、吃上泡麵。晚上,胡大姐變著法給執勤人員送水餃、稀飯、麵條,讓執勤人員宵夜、暖和暖和身子。民警覺得很不好意思,堅決要給胡大姐一定報酬,可胡大姐堅決不要,遞給她的錢均被如數退回。胡大姐說,你們這麼辛苦為我們,我送點吃的不算什麼,這也是自己的一點心意,也是為防疫出一份力。

像胡大姐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前幾天麻城下大雪,天特別冷,一些村民擔心民警凍著,自發給執勤人員送來木炭和木材,讓民警生火禦寒,送完掉頭就急匆匆走了,民警還來不及詢問村民的姓名;一些運輸物資的過路司機,趁下車檢查登記的一點時間,給執勤人員送來牛奶、酸奶、水果、方便麵等物資,一句“你們辛苦了,麻城加油!”,讓執勤人員感動,也感受了溫暖,更加堅定了我們堅守、再堅守的信心和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決戰時期,我們挺身不退,因為身後是美麗家園!我們逆風前行,因為群眾是堅強後盾!”法

制大隊執勤民警王應權說,自己非常喜歡這句話,讀在嘴裡,心裡就充滿著力量。(廖亮 劉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