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之後襄陽城破,郭靖黃蓉夫婦會是怎樣壯烈戰死的?

陽明兵器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神鵰俠侶》最後一章是第四十回《華山之巔》,評出了新五絕,到了《倚天屠龍記》中,郭靖黃蓉因為鎮守襄陽城抗拒蒙古鐵騎,破城之後殉國。《倚天屠龍記》開篇時間,襄陽城還沒有破,郭襄曾經建議張三丰去襄陽投奔郭靖,但是後來張三丰在武當山下有所感悟,就下定決心在武當派開門立戶,最終創立了武當派。

所以說,沒有人知道襄陽城破時的情況。

今日小哥略開腦洞,續寫一篇,歡迎朋友們品鑑。

風雨飄搖中的襄陽城

鹹淳九年,蒙古人圍攻襄陽城已達30年之久,此時蒙古大軍已經攻破中原大部分地區,襄陽城由於有郭靖等一干俠義人士攜手全城百姓誓死守衛,因此沒有被攻破,但是此時的襄陽城已不同往昔,歷經蒙古人多年的攻伐,堅固的襄陽城已經有多處城垛出現比較大的豁口,雖然郭靖等人及時修補,但城內情況已經差到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眾人唯有選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進行適當修補,至於為什麼不全面修補,實在是因為城內物資匱乏。

自6年之前,蒙古人知襄陽城內有郭靖等江湖人士協助鎮守,即便是勇猛的蒙古戰士也不能挫其分毫,如此攻城,實在是枉送人頭,因此他們在奪取了周邊城池後,對襄陽城實行了重兵合圍,圍而不攻的政策,待孤立的襄陽城彈盡糧絕,城內無糧可食的時候,再進攻不遲。

同時,蒙古人每天更是從別的地方驅逐大宋百姓入襄陽城,如果襄陽城不接受,那麼這些人將死於蒙古人的長弓之下,襄陽守城呂文煥多次阻止郭靖接納這些百姓,因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口糧,但是郭靖為人俠義,怎能眼睜睜看著大宋同胞葬身於蒙古韃子箭下?因此襄陽城中人口越來越多,但是相應的,糧食急劇減少,但入城來的百姓和城內百姓同心同力,全力守城,也讓眾人心下稍感寬慰。

大戰前昔

這日晚上,疲憊的郭靖在檢查完襄陽城防務後,回到廂房,愛妻黃蓉也沒有睡,兩人自當年相愛至今算來已有40年,近幾年一起為襄陽城操心盡力,兩人雖同在一城,但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黃蓉為郭靖倒了一杯安神茶,這是前幾天楊過拖丐幫弟子歷盡千辛萬苦送來的,襄陽城此刻糧食緊缺,大家都是半飽,每日艱難的和狡詐的蒙古人抗爭。

“靖哥哥,我們送襄兒他們出去吧,我怕再晚幾日……”黃蓉說到這裡,兩眼淚花噴湧而出,畢竟此時襄陽城破城再即,任是哪個父母,都不願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戰亂中喪生。

“可是蓉兒,值此危難關頭,如果守城百姓知道我郭靖送走自己的孩子,這讓其他人怎麼想?況且依我之見,蒙古人圍我襄陽日久不破,說不定也是軍心動搖之時,只要我們再堅守時日,蒙古人說不定就自己撤軍了呢!”郭靖誠懇的說道。

“靖哥哥,自我們在一起以來,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你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你必須答應我,等送走了孩子們,我定然陪靖哥哥戰到最後”,黃蓉聲淚俱下,已泣不成聲。

“唉!”郭靖也知道忽必烈此次派軍圍城如此之久,全是因為當年楊過包圍襄陽城的時候擊殺蒙哥汗,忽必烈要報仇,所以他是鐵了心要攻破襄陽,想要蒙古軍自行撤軍,幾無可能,城中形勢越來越危機,各種物資緊張,呂文煥雖多次飛鴿傳書求救,奈何襄陽城外圍被蒙古人層層重兵把守,況且附近城池自身難保,因此想要救援,談何容易?

“鐺鐺鐺”,隨著敲門聲,傳來朱子柳的聲音,“啟稟黃幫主,郭大俠,我有要事相談”。

郭靖黃蓉互相看了一眼,心有靈犀,朱子柳這個時間來找他們,肯定有大事發生。

“朱長老稍等”,郭靖立馬起身,隨手拿了一件衣服,邊走邊穿,幾步到門前,打開門,急切的問朱子柳,“朱長老,是不是敵軍來犯?”

“郭大俠稍安勿躁,敵軍沒來,我來是有另外的事情”。

“噢,如此請進”,郭靖欠身請朱子柳進來,黃蓉也為朱子柳倒了一杯茶。

“幫主,郭大俠,剛剛丐幫弟子送來密信,信中說忽必烈從北方運來多車器物,其中有一種回回機,他們揚言此次必破襄陽城,並且要屠城,以報當年蒙哥汗之仇,這回回機制造奇巧,投以巨石,威力奇大,我北方多座堅固城池就是被這個器械攻破,郭大俠,此次只怕……”。朱子柳說到這裡,再也無力說下去了,眾人堅守數年,想不到最終也逃不脫被蒙古鐵騎踐踏的命運。

“朱長老,依你之見,我們該怎麼做?”郭靖此刻也心亂如麻,黃蓉講的不無道理,但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為人正義,有那麼多同胞因為郭嘉的存在而誓死守衛襄陽,他是萬萬不能離開襄陽的。

“幫主,郭大俠,我和眾位兄弟們商量了一下,蒙古韃子此次有備而來,而我城內糧草殆盡,值此時刻,我們當不能以意氣用事,現今我丐幫精英弟子大多在襄陽城,況城內有老弱無數,這些人於守城助力雖大,但現今情況,我們應乘韃子大軍未至,盡力突圍,送這些人出去,或許有一線生機,我等主力留下來,屆時和韃子決一死戰,幫主,郭大俠,您二位覺得如何呢?”朱子柳問道。

“唉,也只能如此了,城中糧草確實不多,而城中消耗巨大,如此下去,不消幾日,糧草就要用完了,韃子大軍未到,我們確實應該先送一些人出去,這樣也比破城後被韃子殘殺的好。”黃蓉趕緊接話,她這樣說,無非就是要送郭襄等人一起出生。

“那麼,我們應該先送那些人出去呢?”郭靖問道。

“這個我們還沒有想好,城中人多,實在不好處理,因此我才來問你們的意見,幫主足智多謀,一定有好辦法。”朱子柳坦然說到。

“朱長老過謙了,”黃蓉說到。

“嗯,城中的情況確實複雜,我們需從長計議,為了儘可能的讓突圍出去的人多一線生機,此次突圍的人以老弱幼子為主,同時派一些武林高手攜同護衛,這些高手分兩部分,一部分如靖哥哥柳長老一般的高手,一部分為武功不錯的後輩,如我丐幫一袋二袋資質好的弟子,還有……”黃蓉看了郭靖一眼,欲言又止。

郭靖當然知道黃蓉想說什麼。

“幫主果然才智過人,我是佩服,郭大俠,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你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蓉兒說的對,時間緊迫,就這樣辦吧,”郭靖聽了,也覺得黃蓉安排的合情合理。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朱子柳起身告辭,立刻去擬一份突圍人員名單,時間緊迫,容不得半分耽擱。

名單

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丐幫幫主耶律齊和幾個丐幫長老,江湖名宿來到了郭靖的房間,交上了一份名單。

名單中有新入城的幼子,也有城中堅守多年人家的孩童,而突圍名單中,對於除丐幫外的江湖人士,擇採取願意堅守的留下來,不願意堅守的可乘此次突圍,各安天命,而丐幫弟子,除了兩位年老的長老外,其他還有幾個資質頗佳的一袋二袋弟子,剩下的丐幫弟子都留下來守城。

黃蓉率先看了一眼名單,心下稍安,因為郭芙三姐弟,大武小武都在裡面,黃蓉如此表現,實在是人之常情,因為自己的親生骨肉自不必說,而大武小武跟隨自己一家一起長大,情同母子,何況襄陽城破城再即,雖然大家不說,但是這是事實。

郭靖看了黃蓉一眼,“名單如何?”

“這份名單非常好,很全面,有勞眾位江湖朋友了。”黃蓉說著向大家行了一禮。

“如此,大家吩咐下去,明夜子時突圍。”郭靖站起來,抱拳向大家說到。

“得令”,眾人起身,齊聲喊道,大家都明白此次分別,今生不知還能不能再見面,但江湖兒女,行事果決,大家雖然心中思慮萬千,難捨難分,但是也不過分流露感情,常言“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突圍

是夜,子時,突圍人員都聚集在城門,等候號令一下,馬上突圍,郭靖一馬當先,身後有丐幫長老朱子柳,丐幫掌缽龍頭劉神通,丐幫傳功長老張大勇,丐幫執法長老嚴義,全真教二代弟子丘道通,魯道明等等,這些人都是武功高強的一隊,還有一隊,則以青年才俊為主,當先是郭芙耶律齊,郭芙抱著一個小孩子,這個孩子才剛剛九個月大,還有郭襄郭破虜,郭襄手持倚天劍,郭破虜手握屠龍刀,還有大武小武,這兩人雖然惱恨耶律齊,但是經過幾年的相處,也慢慢接受了這個人,後面還有丐幫青年弟子,這些都是未來丐幫的中堅力量,更有很多其他門派的人士夾雜其中,隊伍的核心位置,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這些孩子沒有練過武功,所以處在核心位置。

整個隊伍充滿了離別的悲痛,郭襄看著父親的背影,更是梨花帶雨,老一輩看著年輕的一輩,也是感慨萬千。

驀然間,只見上面鐺鐺鐺三聲輕響,如敲門般悄然響起。

“大家注意”,郭靖轉過來,向為首的幾個人說道。

伴隨著一絲絲嘎吱嘎吱嘎吱的聲音,襄陽城南城門緩緩的打開,郭靖帶頭衝了出去,如一頭猛虎般撲向遠處的蒙古軍大營,不過一呼一息間,蒙古大營便傳來了激烈的打鬥聲音,期間夾雜著大宋高手和蒙古兵的叫罵聲,黃蓉在城牆上面注視著遠方火光一片的蒙古大營,思緒萬千。蒙古人不愧是南征北戰的勇士,郭靖所在都大營被襲,只見在西門和東門的蒙古軍迅速響應,想宋軍一直守城為主,近年來從未主動出擊過,今日如此大的動作,必有蹊蹺,而郭靖一行英雄也是勢如破竹,一隊人馬先直插正南大營,隨後西轉,且戰且走。

黃蓉在城牆上面瞧的仔細,待東門的蒙古軍和南門蒙古軍回合以後,黃蓉對著城門口的郭芙等人大喊一聲“走”,隨即令旗一揮,城門又緩緩打開,剩下的人乘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往東南角逃去,因為東南角是離水道最近的道路,到時候有丐幫的弟子接應。

黃蓉看著遠去的人群,淚眼朦朧,今夜情形兇險,她唯有求菩薩保佑孩子們快點逃命。約莫半個時辰後,待得這隊人馬逃遠以後,黃蓉有極目遠眺,只見蒙古大營裡面到處火起,而在外圍,在蒙古大營和襄陽城中間的地方,蒙古軍一排排站立,在前排是最為精銳的弓箭手,他們的目的如何顯而易見,只要襄陽城這些武林人士一除,襄陽城便可不攻自破。

黃蓉看到此處更不敢遲疑,令旗一展,佇立在銅鑼前的士兵立刻快速敲打這碩大的銅鑼,郭靖等人雖然奮勇殺敵,但今夜此事不在殺敵多少,而在掩護另一對人平安撤離,所以他們一邊激戰,一邊注意襄陽城的動靜。待得銅鑼的聲音響起,眾人知道郭芙那一隊已經走遠,是以也不戀戰,迅速向襄陽城西門靠近,至於為什麼要選擇西門,主要是為了吸引蒙古軍主力,好讓另一隊人馬更能安全的離開。

就在眾人一路向西殺去的時候,郭靖帶頭跳出熊熊烈火,只見前面空無一人,眾人正自納悶,忽然前面不遠處一聲大喊,隨著這一聲大喊,驀然間前方火把奇亮,遙遙望去,不知有多少人,眾人正在躊躇,忽然又一聲長嘯,緊接著萬千破空聲襲來,眾人知道是蒙古弓箭來了,想要後退,可是後面是一片火海,正是進退兩難,弓箭眨眼就到,郭靖在前,揮舞著一面蒙古大旗,灌注無上內力,此旗瞬間堅若磐石,郭靖快速揮舞,用來抵擋迎面而來的弓箭。



破境

蒙古軍隊畢竟擅長作戰,弓箭更是用的出神入化,一排射完另一排迅速補上,前後共有十排,每排不下五十人。蒙古軍一輪攢射還未結束,郭靖這邊的英雄好漢已經傷亡大半,眼看形勢危機,就在此時,襄陽城西門洞開,湧出一隊人馬,卻是黃蓉救夫心切,下的城來,親自帶領西門接應郭靖等人的隊伍殺了出來,蒙古人怎麼也料想不到,襄陽城竟然還有如此高手,一時間後方亂了陣腳,郭靖自己雖然不懼弓箭,但是其他兩個高手未必能防的住這漫天飛舞,所以受傷無數,郭靖恨不得手臂變長一些,這樣就可以庇護身後更多的人,他快速揮舞旗杆,內力消耗甚大,就在眾人苦苦支撐的時候,蒙古射手驟然停止了射擊,郭靖飛身遠眺,看的仔細,卻是襄陽城裡面的兄弟們出來接應了,當下告訴眾人情況,大家聞者精神倍增,迅速殺近蒙古軍隊伍。

沙場作戰,遠距離靠弓箭,所以眾人快速衝近蒙古軍團,之前的射手就逃命的份了。郭靖此刻舍了旗杆,施展降龍十八掌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地,經這麼一來,這隊蒙古軍反而被襄陽軍前後夾攻,包了餃子,登時兵敗如山倒,蒙古士兵四處逃竄,而郭靖黃蓉兩隊人馬等人則迅速聚攏在了一處,合力向襄陽城靠近。

(預知後事如何,關注小哥,下一篇問答文章詳細揭曉。)


古梁鏞


郭靖和黃蓉,是在第三次華山論劍的第13年後,被蒙古大軍攻破襄陽,戰死沙場。

一、郭靖夫婦戰死前夕,神鵰末期的時代背景

神鵰末期,就寫到第三次華山論劍後。

這次眾人守住了襄陽城,其實已經隱含了很多信息。

第一,襄陽城早就是滿目瘡痍,是郭靖帶著丐幫弟子和將士們死撐到現在。

第二,若不是楊過、周伯通、一燈、黃藥師等人幫忙。

神鵰末期,襄陽就已經守不住了。

南宋重文輕武,襄陽守城大軍整體實力太差。

蒙古大軍的人數,是襄陽將士們的好幾倍。

當楊過等人離開後,就註定了襄陽城一定會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

二、13年後,襄陽被破,郭靖夫婦戰死

在楊過等人走後,13年裡蒙古大軍已經來犯了好幾次。

襄陽城早就搖搖欲墜,只是郭靖夫婦,早已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他們如果想全身而退,早在13年前就走了。

他們大可以像朱子柳和武三通一樣,舉家離開襄陽。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放不下襄陽城中的百姓。

所以,我認為在最後一次襄陽大戰中。

郭靖夫婦是實在擋不住,蒙古大軍的來犯。

最後才戰死沙場,女兒郭芙,女婿耶律齊,兒子郭破虜。

肯定也是同樣死在了這場戰役中,而小女兒郭襄。

因為當時在西川,來不及回來,才保住了一條性命。

至於五絕為何不來幫忙,其實《倚天屠龍記》中給出過答案。

一燈、周伯通和瑛姑,晚年在百花谷中歲終。

黃藥師當時也都100多歲了,這幾個人根本沒辦法幫忙。

所以,襄陽城破是歷史的必然。

郭靖夫婦戰死,則是烘托形象的最後一筆。


十點歷史君


是被蒙古人大炮轟死的。



郭靖黃蓉堅守襄陽垂三十年,還聯絡了丐幫少林全真明教等各大教派,雖然元軍勢大,但是還可以堅守,楊過還一石頭打死了忽必烈的哥哥蒙哥,一時氣焰囂張。



忽必烈繼位後,改變了對襄陽的強攻政策,認為短時間內是打不下來的,於是改攻為圍,向襄陽表示了和平的善意,積極主動跟襄陽做生意,派手下人把糧食賣給襄陽城內的百姓。



開始郭靖等人是警惕的,但是時間一長,也就麻痺了。郭靖畢竟不是高明的戰略家,看不到忽必烈下一步想幹什麼,黃蓉一介女流之輩,也就耍點小聰明,真要遇到忽必烈這樣的政治家,根本不是個兒。更別提其他昏庸無能的地方官了。



忽必烈跟郭靖說,兩家中間應該弄出一塊緩衝地帶,作為雙方交易場所,各派軍兵維持秩序,郭靖同意了,而且城內百姓都是鼠目寸光之徒,見有利可圖,也紛紛請願,郭靖眾意難違。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忽必烈單方面撕毀停戰協議,把這塊地方給佔了,並且很快建立了工事,宋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緊接著忽必烈拿出了大殺器,就是在阿拉伯戰場上繳獲的回回炮。回回炮居高臨下,轟的襄陽城內一片狼藉,郭靖黃蓉郭破虜等人都死在了炮火中。



一代大俠就此壯烈殉國。


唐風宋月


襄陽城破,郭靖和黃蓉的戰死肯定是很慘烈的。

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大戰役,死人都是無數的,古代有很多圍城、絕食甚至城破後屠城的慘狀,蒙古在歷史上也經常屠城,並非軟弱善良的民族。

攻下城池之後,就是巷戰,在巷戰之中,重要人物一一戰死,最後城破,結束。

神鵰末尾,楊過幫助郭黃守住襄陽時,郭黃二人長女郭芙都有三十五六歲了,所以郭黃夫婦大概也要五十多歲了,最後城破之時,兩人應該都年過六十,在古代,屬於毫無懸念的老人了。

這時候,五絕已經都近百歲高齡,大多都不在了。楊過隱居,張三丰尚未有大成就,正好是江湖上人才凋零的時候,能來幫忙的江湖人士,可以說很少了,只剩下郭黃夫妻二人,加上大女兒郭芙和耶律齊夫妻,以及兒子郭破虜了。郭襄此時不在城內。

大女兒郭芙和耶律齊夫妻,是守城主力,他們年齡正當時,跟隨郭黃守城多年,想必最後戰況慘烈,一直守到最後。郭破虜與郭靖非常相像,但沒有奇遇,武功比之當年的郭靖是有所不及的,但既然性情相似,肯定也是力戰而死,與因年邁和力竭而戰死的父母親一樣,戰至最後一刻。

當時的朝廷,軟弱貪腐,士兵也不善戰,又多年抗敵,內外交困,不是蒙古鐵騎的對手。


所謂人生啊十人九悲


蒙古大軍兵臨襄陽,大舉進攻,決心滅宋。

城外旌旗招展,磨刀霍霍,殺聲震天,炮聲隆隆。

郭靖眉頭緊鎖,守關幾十載,前有強敵,後無援兵。

好累啊!郭靖長舒了一口氣,不勝煩悶。

靖哥哥你去休息一下吧!讓我先把你看著好了!黃蓉什麼時候出現在他身邊輕輕說道。

郭靖不好意思了,撫著她的香肩說道,蓉兒這怎麼可以呢?不是說好我負責守城,你幫我照顧好襄兒和破虜嗎?

黃蓉說道,靖哥哥,襄兒和破虜都長大了,不用我擔心了,我覺的你現在才是最讓我擔心的。

蓉兒,真是難為你了!郭靖抱歉說道。

兩人深情相擁,頭和頭依偎在一起望著星空不知是何年!

郭靖輕輕說道,蓉兒,倚天劍和屠龍刀交給襄兒和破虜了嗎?

黃蓉說,靖哥哥,都給了,他們都記得了。

郭靖嘆了口氣,蓉兒,你真好!

攻城開始了,漫天飄舞著火球,熊熊大火在襄陽城內開始燃燒。

檑木撞擊著城門,拋石機,萬石齊發,狠狠砸在襄陽城牆上。

蒙古鐵騎如同一隻巨獸環伺著襄陽城。

這如何是好,呂文德和呂文煥兄弟找郭靖等人商量。

看著這兩隻軟腳蝦,郭靖也是一籌莫展。

黃蓉獻計馳援樊城,敵人現在對樊城水陸夾攻,若是樊城被拿下,襄陽將無險可守。

呂文煥等人極為贊同,希望郭靖黃蓉等人能率先前往,自己兄弟為後援。

郭靖黃蓉等人殺開一條血路進入樊城。

此時的樊城已成強弩之末,在蒙古鐵騎的重重火炮下已是風雨飄搖。

郭靖黃蓉數次遣人請求呂氏兄弟增援無果,唯有與敵軍死戰力保樊城不失。

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樊城守將在城頭上英勇戰死,城破!

為保住大宋最後一道屏障,城破後郭靖黃蓉率領丐幫弟子,英雄好漢,身先士卒與元兵展開周旋,進行反擊和巷戰。

無止無休的捨命肉博,已然無力迴天,一干人等盡皆戰死。

被層層包圍的郭靖和黃蓉,互相深情的看著對方,拂去對方的塵土,撫平凌亂的髮絲,整了整衣裳,手牽著手。

郭靖仰天長嘯:蓉兒,兄弟們為國為民大義凌然慷慨赴死,我郭靖又豈可背棄兄弟獨活世間!

黃蓉也是答應:靖哥哥,蓉兒願隨你同往!

伉儷情深揹負著人世間的愛恨情仇投身於熊熊烈火中。

聞訊而至的華箏公主望著燃燒的大火,在馬上不由潸然淚下:阿靖,你好傻啊!都怪我,都是我不好,我來的太遲了!

火吐著烈焰,長長的火舌騰空而起,絢麗奪目。

傳說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接受烈焰的洗禮,再從灰燼中重生,從此變得更為鮮豔美麗,異常動人,不再死,成為永生!





閒談話溫州


陽明新學先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指導。

其實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連金老爺子都沒有正面描寫,筆者就在這裡狗尾續貂寫一個片段。

襄陽城西青石斷橋頭,郭靖撐開鐵弓,箭無虛發,連斃蒙古將軍三十餘名,陪同斷後的宋軍五十幾名弓手在對射中都已經所剩無幾。楊過望了望火光沖天的襄陽城,擔憂地對渾身是血的郭靖說道:"伯父,伯母他們跟隨百姓已經走遠,我們這就撤吧!”“不能走,至少還要堅持一個時辰,不能讓韃虜追上百姓!”郭靖心想蒙古鐵騎速度快,此時若撤退,難不保撤退軍民不被追上,青石小橋雖然之前已經拆掉,但區區小河也難阻止多長時間。武家兄弟也默默望了望遠處老百姓撤退的方向,明白了師父已經要決意死守,趁著蒙古人短暫的衝鋒間隙,坐在地上默運心法恢復內力。

郭靖如戰旗般聳立,手握屠龍刀拄在地上,猶自悲傷地想著破虜,心中責怪自己沒能及時地把他救回來。

很快,蒙古大軍中分,一騎文官打扮者縱馬前來,遠遠地對郭靖等人大聲喝道:“你們小皇帝都已經在崖山投水死了,宋朝都已經滅亡了,你等何苦在此自不量力如螳臂當車,大帥有令,爾等速降,可享榮華富貴!”郭靖聽聞小皇帝已死,猶于晴天霹靂在心頭,剎那感覺幾十年的努力都已經白費。未及開口,楊過怒罵道:“韃子速滾,換將來戰!休要來呈口舌之利!”拾起一根鐵矛,做勢要拋,文官調轉馬頭倉皇回陣。

郭靖此時已經心存死志,眼看蒙古大軍調整陣勢,重甲步兵已經列隊準備向前推進,重弓弩已經對準了郭靖一眾人。料想除了自己和楊過不懼以外,其他人恐怕無人能夠倖存,遂對武家兄弟說:“大武、小武聽令,你二人速帶軍士撤退與你師母她們匯合,你們先走,我隨後就到!”“師父!一起走吧.......師父!”武家兄弟急忙勸道。郭靖不再言語,背過身堅決地揮手讓武家兄弟快走。二武眼含淚花跪拜,帶領剩下的幾個軍士急急地向大隊伍趕去。

見二武已經離得遠了,郭靖對楊過說道:“我守襄陽城二十餘載,結髮大小百餘戰,然作為領頭者,未嘗捨生忘死快意一戰,今日無所顧忌,當與過兒恣意一戰如何?”楊過說道:“願隨伯父!”兩人竟不待蒙古大軍衝鋒,徑自縱身躍過三丈寬的河面,身形幾閃,竟自撲大軍陣中。

屠龍刀鋒所向,無不平甲而過,蒙古大軍中血光四濺,殺到興起,郭靖將刀插地,運起降龍十八掌,這神功本來就至剛至猛善於群戰,殺傷力巨大,一時間龍嘯虎吟,蒙古人屍體堆積如山。楊過此時也是身形飄忽不定,手持君子劍專門獵殺蒙古人的將領。

二人相互配合,一路上竟想蒙古大軍中軍帳殺去,所過之處,無人敢當其鋒芒。此時蒙古中軍主帥阿里海牙見二人如入無人之境,急掉一隊重甲騎兵阻止二人,重弓弩如雨點射向二人。二人運起護體神功,弩箭反震射倒一大片。此時阿里海牙的一群貼身侍衛也前來迎戰,這些侍衛都是蒙古人從各地重金聘請來的武林高手,特別是從西域波斯等地來的三個高鼻子侍衛,武功路數與中原大相徑庭,手持令牌樣的兵器端得是奇妙無比,幾人結成陣勢後無力陡然強大了幾倍。一時之間郭靖和楊過也無法破陣,眼看重甲步兵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郭靖使出降龍十八掌中威力最大的一招亢龍有悔逼退波斯侍衛。急忙招呼楊過撤出重圍,幾個起落之間又回到了青石斷橋頭。

三名波斯侍衛已經越過小河追來結陣圍住了郭楊二人,郭靖知道這是生死一戰,遂將屠龍刀遞給楊過,自己使其降龍十八掌來迎敵。楊過以刀當劍,平常屠龍刀刀鋒鋒利,一般兵器被砍中非斷即毀,可是對方三人令牌不知是什麼材料製成,竟然不能斷其分毫。五人大戰良久,郭靖連日累戰,內力消耗巨大,今日有逢勁敵,且對方功法詭異,二人竟然稍落下風。此時蒙古兵士在河邊正在搬運材料準備架橋。郭靖使出一招見龍在野,擊退一名侍衛,另一名侍衛的令牌卻也拍在了郭靖後背上,也是郭靖今日身心俱疲,往日這一拍也能硬抗過去,今日卻一口老血從口中噴出,已然受了重傷。

楊過大急,見郭靖受傷,屠龍刀一震,刀芒掠過之處,令牌侍衛手臂已經鮮血四流。此時伊克西也領著一群武林人士從襄陽城中趕來。若伊克西等人假如戰團,郭靖和楊過勢必會陷入絕境。

此時郭靖已經運功將傷勢暫時壓下,對楊過說道:“過兒,今日之戰已經難勝,你速去保護撤退百姓隊伍,我來斷後。”“不,伯父,過兒願意死戰。”“走啊,保護伯母他們,走!”楊過明白了郭靖求死之心,不得已留下屠龍刀縱起身法遠去。有侍衛欲追,被郭靖一招神龍擺尾給留了下來。

伊克西等人已經到來,重重圍住了郭靖。郭靖此時功力大損,但其身法突變,從至剛至猛的打法變成了陰柔無比飄忽不定,力道也增加了好幾倍 ,原來郭靖今日知無幸理,運起了九陰真經中的禁法,此等法門是在九陰真經的最後一頁,此法門一旦使用,可以使自身的威力增加四、五倍,但使用後一個時辰內全身經脈就會斷掉,如不死也會成廢人,郭靖已經是玉石俱焚的打法了。

波斯侍衛的令牌功法也是偏陰柔,但對上郭靖的九陰真經中的至柔功法後就是大巫見小巫了。片刻後,郭靖身形如鬼魅,抬手見就奪得了三令牌,屠龍刀刀鋒過處,三侍衛變成了六截,伊克西等人見了郭靖大發神威,早已經嚇得肝膽俱裂。郭靖手持三張令牌,運暗勁向伊克西等人射出,只見令牌快如流星飄飄忽忽,伊克西不顧體面,身形在地面上變成了一個肉球,雖然硬捱了一擊,但也卸了不少力道一條小命總算保住了,口噴鮮血急速逃命而去,剩下的一群武林人士那裡抵擋得住這一擊,紛紛在令牌下喪命。

蒙古大軍被郭靖的神武嚇呆了,整個大軍寂靜無聲,阿里海牙見三名波斯侍衛身死,心痛不已,又見伊克西帶重傷而歸,一時也不敢再催軍前進,只是下令用重弓弩向郭靖射擊。

郭靖此時已經坐在了地上,聽著天上弓箭的呼嘯聲,等待著最後的時刻到來。突然身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見黃蓉飛騎而來,二人相距十來丈遠,此時已經箭如雨下,黃蓉已經縱身離開了馬背,飛掠至郭靖身邊,擋在了郭靖身邊。

“靖哥哥......”“蓉兒........”


陽明兵器


不是都走了嗎?怎麼戰死了?他們的家眷肯定也走了。要是他倆死了,家眷一定七零八落,最終全部殉國。那樣就沒有郭襄創立峨眉派了,後面的很多小說主人公也就沒有了。


浩浩和湯湯


問題是歷史上,襄陽是圍困數年後開城投降的,而樊城是被蒙古人用回回炮攻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