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還有40多天就要成為超級大國?什麼情況?

百姓影視



還有40多天,到2020年的時候,印度將成為超級大國!這個我相信,而且有些超級內容,人家大概已經是提前完成了。

超級大國,首先應該定義一下超級什麼大國。當年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大家都公認是超級大國,只是在解體前就到處伸手向西方各國尋求援助。甚至一次就提出幾百億美元的要求,把當時還比現在富有得多的西方國家都嚇到了,驚呼,這蘇聯已經是超級伸手大國了。當然,沒有多久,蘇聯也不在伸手(也從來沒有誰給它什麼,騙戈爾巴喬夫那個傻瓜呢),直接解體了。

如今三哥也要成為超級大國,那麼有一點,超級人口大國差不多會實現。因為它已經和我們人口基本持平,馬上超過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超級大國,還是可以實現的。此外,它早已是超級文盲大國。全國14億人口的45%是文盲,這還是官方修飾後的數據,如果按照真實情況,應該達到八成。算算吧,哪個國家能夠有這麼壯觀的文盲隊伍,也是當之無愧“超級”吧。所以說,要看超級什麼內容,很多我們沒有看到什麼噁心的事,人家當回事,照樣可以超級做到。這點不服不行!


但有些超級內容它肯定是達不到,比如超級軍事大國,它是不行。為什麼?軍工系統沒有那個能力呀!它的武器都是在國外採購為主。比如那些坦克,步兵裝甲車,還有艦艇、重炮。除了買,就是購,自己造的很少,也是它的特點。至於政治方面的大國,它也在爭取和努力。總是想入常,喜歡向前殖民主義者那樣對待周邊國家,甚至也曾經想入非非打過武力征服北方的夢想。這些也說明,它也是一個當之無愧超級夢想大國。但願它的未來不是夢吧!


張139558534


世界不必太嚴肅,因為南亞有印度。印度奉獻給全人類的新梗,就是用滿滿的自豪感及超浪漫的想象力醞釀情緒,以迎接一個多月後的奇蹟——印度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圖:就此話題進行的街頭採訪)

第一,印度肯定是個大國

沒人否定印度是個大國,29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不算少,13億5000萬人口相當多,而且印度有核武器、航母與大國雄心。別的國家幾乎都消停了,唯有印度還在時不時爭取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席位,管他什麼一票否決,印度先給自己投一票贊成。

印度是當年不結盟運動發起國之一,到現在也沒有幾個鐵桿朋友。可這不妨礙滿世界有許多大忽悠,他們吹捧印度是地球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發展潛力巨大。真實原因是印度錢不多但敢花錢,買武器一擲千金,已變成各國軍火販子們的幸福樂園。

(圖:印軍裝備的雜牌武器)

印度自己也很受用,被人捧著吹著飄飄然的感覺真心不賴。卡拉姆不但擅長研製實體導彈,更加擅長製造精神導彈,2020年印度變成超級大國就是巨大的精神標靶。

第二,印度不是超級大國

世界超級大國目前沒啥具體指標,但我個人覺得進入當代社會擔得起“超級大國”稱號的只有前蘇聯和美國。就拿眼下唯一的超級大國舉例,人家GDP超過20萬億美元,350萬農民養活3.2億人口還有富餘,人均GDP六萬多美元,是印度的30多倍……差距巨大呀阿三哥!

可印度就是這麼自信自豪,印度人幸福指數名列世界前茅,印度孟買一直防備著被上海趕超。印度畫出系列大餅金光燦爛,2035年要怎樣2050年又要如何,說明2020年榮膺世界超級大國只能算起步……這是要飛上天化身沙塵暴的節奏呀。

(圖: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第三,印度也不是高級大國

所謂大國門檻低,超過三億人口、超過300萬平方公里國土都勉強可以算大國。但超級大國有難度,你的文盲率總要減到20%以下吧?你的廁所總要夠用並且有人用吧?你的火車時速必須超過馬車吧?你不能老是把國民分成三六九等,找對象先查祖宗八代吧?

如今不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80%農業人口意味著工業化程度偏低,經濟指標中35%來源於農業產出,想要變成超級大國,不,哪怕是高級大國,需要把印度恆河大米賣到南非鑽石的價格。產業不配套,基礎工業門類不全,連步槍子彈都要進口,一旦開戰改用彈弓嗎?

(圖:印度閱兵式雜耍)

萬國雜牌軍事裝備,零配件和後勤補給怎麼搞?到時候法國戰機掩護俄製坦克,外加自產加固了的、一輛可以搭載兩個排士兵的摩托車,那場面多麼酸爽過癮!

所以印度表面看著很高級,實際上卻像一大鍋雜燴湯,哪怕添加再多咖喱也上不了檔次。

第四,印度是個中級大國

客觀講印度有大國潛力,也有不少可以稱道的優勢:比方說他們城市精英普遍的英語水平,他們的軟件開發,他們即將躍居全球第一的總人口,他們幾乎不存在天敵的寬鬆的國際環境,還有曾經讓他們信心爆棚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些雖然無法升級成“超級大國”、“高級大國”的有利元素,當個中級大國還是有希望實現的。


(圖:瞧這基礎設施和建設規劃)

前提是印度必須務實,不再好大喜功,不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先把基礎設施搞上去,把佔半邊天的婦女勞動力釋放出來,把喝牛尿、露天大小便、童婚、按膚色深淺看人等陋習加以改正,就有資格榮獲“中級大國”光榮稱號。至於卡拉姆營造的2020超級大國的目標,那不是夢想而是幻想!


回馬一腔


40天之內,印度不可能創造奇蹟,印度不可能在2020年1月1日成為超級大國,在全世界的範圍之內,只有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印度想和美國相媲美,最少需要500年!印度有2020年1月1日成為超級大國的言論,是自我陶醉和吹捧,活在夢裡,不願意醒過來!

印度有不少喜歡自我吹捧的人,也有不少清醒的人,印度親信的人則表示,這是一種“恥辱”,是對印度的“嘲諷”,印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印度沒有按期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印度在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是印度前總統卡拉姆的預言,是卡拉姆為了激勵印度人說出的言論,面對卡拉姆虛假的言論,印度人信以為真,才鬧出現在的笑話!

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的夢想破滅,2019年,印度媒體塔塔日報的專欄作家尼赫魯發文表示,只需要20年,印度一定會成為超級大國。尼赫魯信心滿滿,相信印度可以在短短的20年之內可以創造奇蹟,是因為尼赫魯認為,2018年,印度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135261萬人,用不了多久印度的人口將會超過15億人,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在經濟上,印度作家尼赫魯認為,印度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非常快,GDP增速世界第一。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已經達到27263億美元,世界第七經濟大國,僅次於法國的27775億美元,僅次於英國的28252億美元。印度人和尼赫魯的觀點一樣,認為印度即將從經濟上超越法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五經濟大國。

在印度現任總理莫迪的規劃中,2024之後,印度的GDP總量將會超過5萬億美元,如果真是這樣,印度的GDP會超越德國2018年39967億美元,成為世界第4經濟大國。莫迪還有一個夢想,2032年,印度的會超越日本,會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

印度的專家還認為,印度的軍事實力強大,是核武器擁有國,核彈頭數量世界第六,軍費比俄羅斯還要高,還在製造航母,憑藉這樣的實力,印度有機會成為聯合國第六常!事實上,美國和俄羅斯是一樣,他們支持印度成為第六常,就是為了印度口袋裡面的錢,是為了讓印度多購買一點軍火,才投其所好,答應印度成為聯合國第六常,印度信以為真!

超級大國,印度網友的自我陶醉的標榜而已,印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印度的GDP到底有多少水分?印度總理為了讓印度GDP的數字看起來好看,改變了印度GDP的統計方法,對於印度的街邊小販,莫迪認為,這是印度的服務業,將其納入GDP 的計算範圍。對於印度貧民窟用塑料搭建的窩棚,莫迪認為,這是印度的房地產,應該納入GDP的計算範圍。對於印度的牛糞、羊糞,莫迪認為,這是“肥料”,是化肥,應該納入GDP的計算!

不是打印度的臉,也不是嘲諷印度,印度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清醒地面對現實,不能靠吹牛,不能靠莫迪去山洞苦思冥想15個小時,不能靠總理莫迪給掏糞工洗個腳!知恥而後勇,沒有羞恥之心,靠自我吹捧,是不會有成就的!


老鱷魚觀天下


印度成為“超級大國”?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人口超級大國”,則目前已經是。

所謂超級大國,歷史和現在,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是“超級大國”,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成為超級大國。而按照18年數據,全球經濟體量排在印度之前的有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而印度18年的gdp總量為2.7萬億,假設,按照去年印度7%的增長率來看,19年末,印度將會超過法國英國,排在德國之後,位列美中日德之後。

如果純粹以經濟體量來看,印度樂觀情況下,會很快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美中日以外第四大經濟體。這點懸念不大。

但是,經濟體量,並非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唯一因素,畢竟,目前,中日,尚且不能成為所謂“超級大國”,何況印度連中日都尚未達到?

從美國和前蘇聯角度來看,要成為“超級大國”,除了經濟體量以外,還要具備:

第一,廣泛的政治領導力和同盟關係國群體。這點,印度兩條都不可能具備。

第二,國內的民主和穩定,這點印度也做不到。印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內矛盾——種姓制度和民族矛盾巨大,甚至存在嚴重的反政府軍事組織。忙於內部矛盾,怎麼可能具備外部擴張和超級大國的外部殖民?

第三,印度目前國內的基礎設施條件極其落後,水電和道路設施,甚至成為吸引外資的巨大障礙,持續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尚且不穩固。

第四,任何超級大國,除了經濟體量,同盟組織以外,語言強大的軍事能力,而事實上,印度還處在“萬國博覽會”的裝備現狀,軍事能力對比中日德,差距甚大,根本達不到“超級大國”那種“全球到達”,和美國“全球干預”的能力。

簡單總結,印度十年內,經濟體量增長速度在世界前十經濟體中最快,但是,僅僅如此而已,未來超越日本,中國的概率幾乎不存在,中日德尚且不可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何況印度?——除非一場世界大戰,改變目前的世界現狀——事實上,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正是通過二戰才得以建立和成型,沒有二戰,美國和蘇聯都不足以成為“超級大國”。



屠龍刀fei0598


印度“導彈之父”、前總統卡拉姆為了激發印度人的鬥志,增強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曾提出印度將在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印度人卻把卡拉姆的話當成了預言,翹首以盼2020年的到來。因為隨著新年的到來,他們就可以看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新印度的出現了。

現在,距離2020新年的到來只有40多天了。很多印度網友發帖,聲稱印度再過40多天真的會成為超級大國了。這些貼子引起印度人的一片沸騰,很多印度人甚至認為,在2020年1月1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親自出面宣佈印度是世界新興的超級大國。

對於印度人的這種高度自信,其他國家的網友調侃到:再過40多天,見證奇蹟的時刻就要到了!其實,印度不僅有40多天會成為超級大國的說法,而且很多印度人還相信,五年印度會成為發達國家,六年印度的經濟規模將會翻一番。

印度人總喜歡制訂很多宏偉的目標,而且還為此設定具體的實現日期。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有夢想是好事情。但如果不切實際的盲目自信,則有害無益。

真正的超級大國,不單單要人口眾多,更為關鍵的是看發展程度,特別是經濟規模在世界上排在數一數二的位置,工業化程度高,工業體系完備,高科技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當然,軍事實力更是一項重要指標,這不僅要求有戰略核武器,而且在武器裝備方面要有自主研發的超強能力,武器裝備不能主要依賴進口。現在,世界上唯一有資格稱為超級大國的只有美國。

目前,印度的經濟總量為2.7萬多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產值剛剛超過2000美元,在世界上屬於中低水平。並且,印度的製造業水平較低,沒有完備的工業體系。至於軍事方面,除了是擁核國家,其它先進武器裝備主要依賴從俄羅斯、美國、法國等國進口。而且,印度的武器裝備事故不斷,摔飛機、潛艇進水等經常成為世界輿論熱議的話題。在基礎設施方面,印度都遠遠跟不上。火車裡外都坐滿人成為印度特有的一大奇觀。印度農村到現在廁所很少,隨地大小便比比皆是。

凡此種種,讓人無法把超級大國和印度聯繫起來。這樣的印度,再過40多天真的會一躍變成超級大國嗎?除非真的有奇蹟發生,或者得到外星人的幫助。難怪連一些頭腦還很清醒的印度網友都感嘆:40多天印度將成為超級大國的說法,對於印度來說真是一種恥辱!


高山流水116820061


印度人願意相信40天后印度就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而且印度人還吹噓將會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超級大國認證書”。這有可能嗎?

印度人願意活在超級大國的迷夢裡。就在前幾個月,印度人還提出了一個震驚全世界的口號:即到2030年印度經濟將達到25萬億美元的規模;2040年將超過龍國,205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屆時印度的經濟規模將達到86萬億美元,而這時美國的經濟規模僅為39萬億美元並且排到了第三名。這種口號容易讓印度人熱血沸騰,但卻推不起現實的“打臉”。



(印度前總統卡拉姆)

“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這個口號是印度“導彈之父”、前總統卡拉姆(2015年去世,2012年曾受邀到清華任教)在2007年7月25日卸任演講中說的。

還差四十幾天就到2020年了,但是印度距離超級大國的標準還差十萬八千里。別說40天,就是40年,甚至400年印度都難以超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唯一超級大國)。“印度象車”在自己跑的時候總是忘記了別人已經開起了跑車。



印度總理莫迪也信誓旦旦地保證,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會把印度打造成GDP達到5萬億美元的“超級經濟大國”。也就是說,從2019~2024年印度的GDP至少還需增加2.4萬億美元。印度2018年的GDP為2.68萬億美元,GDP增速僅為1.92%,在世界GDP前十名中倒數第二。2.4萬億美元已經相當於再增加一個印度的財富。從下圖中的世界GDP前十名來看,印度與英法兩國的GDP非常接近,按莫迪的“宏偉藍圖”計算,印度需要在5年中再增加一個英國的GDP。也就是說,印度每年需創造一個沙特的財富,而且是連續五年。5年創造如此鉅額的GDP,就連頭號經濟強國美國都難以做到。所以,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所謂的5萬億美元GDP不過是莫迪為了連任而給印度人畫的大餅罷了。但是,印度大部分選民卻選擇這個“畫餅”而把票投給了莫迪。印度人神化了“莫迪奇蹟”的思想土壤是印度民眾習慣於畫餅充飢,習慣了政治家的謊言、習慣於自吹自擂、習慣於盲目自信、對超級大國夢過於瘋狂。



(印度某城市街景)

可以說,印度稱自己是世界第一梯隊大國其實是一種政治浮誇風。印度官方非常熱衷於搞這樣的宣傳,印度國內媒體還經常報道稱印度比世界第2大國更先進、更發達,領先好幾十年等。而印度的一些專家們也聲稱印度各方面都比世界2號強國先進發達等。在印度官方或利益集團的有意誤導宣傳下,許多印度人還真的相信印度綜合國力已經排名世界前三甲。

印度人口超過13億,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人口大國。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僅為2100美元左右。過多的人口已經成為印度發展的巨大障礙。印度是以低端製造為主的新興工業國家,工業競爭力甚至還比不上越南。從軟實力上說,印度獨特的思想文化、商業環境及政策制度(印度長期排斥外國資本進入本國重要行業)得不到世界資本的認可,招商引資的能力比較弱,所以印度很難真正的融入世界經濟舞臺。在印度,徵一塊商業用地都是非常難的事情,因為印度的地主們比較排斥工業化。

許多外國媒體也嘲笑印度什麼都缺,但就是不缺盲目樂觀與盲目自信。



有許多印度人甚至認為,21世紀是“印度世紀”。印度在2019年前的5年裡平均經濟增長率在7%左右,5年間印度GDP從1.86萬億美元上升到2.68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印度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增加了0.8萬億美元(8000億美元)。相比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印度的GDP增長速度還是太慢了。假設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保持不變,印度這樣的增長速度,要追上第二大經濟體的速度至少還需要150多年的時間,要超過美國目前的速度,即使印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10%,至少也還需要400多年的時間。

印度有成為超級大國理想是好事,但是印度光重視口號是沒有用的。印度連基本的工業體系都還建不全,還大言不慚地談什麼“超日趕美”呢?這不是吹牛皮又是什麼。地基都還沒打牢,能建造摩天樓?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只有一個美國,而美國的綜合實力最起碼是印度的100倍。

印度號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實際上印度還有4億多低種姓人群被所謂的“民主”邊緣化而在歧視與貧窮中苦苦掙扎。印度低種性至今仍然無法正常地融入印度的社會,因為他們的就業、教育、福利等權力仍然被高種姓所剝奪。印度法律規定,高種姓與低種姓的大學入學名額配比是71:29,而在2005年之前,低種族的大學入學名額還更少。印度高種族既得利益集團是非常強大的,連強硬改革的莫迪都拿他們沒辦法。印度在2018年和2019年都爆發過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罷工遊行,2018年那次參加的人數超過1億人,2019年那次參加的人數超過了2億人。他們遊行示威的目的是為了抵制莫迪政府通過的對低種姓人群稍微有一點照顧的法律立法。這種等級制度社會矛盾頑疾成為了印度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雖然印度政府和印度媒體儘量淡化這種矛盾,但卻矇蔽不了世人的眼睛,更解決不了它的實質問題。



印度的種姓制度(按血統分劃而不是姓氏)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印度高種姓實際上是外來的雅利安白人,印度的低種族則是印度有色人土著人。印度高種姓壟斷印度包括土地在內的所有優質資源。印度的政府機關、軍警、司法、立法、大中企業等部門的中高級職位基本上都被高種姓佔據。印度的低種姓是印度真正的無產者,而且大多數是農民、手工業者,但他們租種的土地基本上是高種姓地主的。印度的高種姓人與低種姓人生活在同一個國度的不同社會里,低種姓坐在高種姓人的旁邊有可能都會被打死。去年印度就發生好幾許高種姓人無故打死低種姓人的案件,被打死的原因僅僅是不小心坐到高種姓人的旁邊。印度教文化實際就是一種種姓教義的延伸,加上印度低種姓人群裡也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所以他們基本上團結不起來向高種姓掠奪者進行抗爭。



軍事上印度也是差強人意。除了導彈和核武器,印度的常規裝備都衣賴進口,至於造飛機、戰艦、坦克等,印度根本就玩不轉。不是印度人不想武器裝備國產化,而是印度沒有這個實力。沒有強大而牢固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是造不了尖端武器裝備的。

從教育科技上說,印度也無法比肩其他大國,當然,印度更無法與真正的超級大國美國相提並論。印度的尖端人才一般都喜歡選舉留學美國,但這些人才畢業後一般都會選擇美國特意提供的人才綠卡。印度是美國留學生源第二大國,所以其尖端人才就容易被美國輕鬆地“收割”掉。美國靠科技立國,而美國的科技創新靠收割來自全世界的尖端人才。實際上就是這些尖端人才成就了今天的美國。美國的許多重大技術革新實際上並不是美國土著人,當然,即使美國本土人才做出了許多的重大發明,但重大技術的創新、創造、加工等依靠的是千千萬萬的尖端優質人才,而他們大多數則是來源於選擇美國人才綠卡的高端海外人才。

所以說,印度想成為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還非常不現實。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要想成為世界第一,對於目前的印度來說,不是40天,也不是40年,也許它在400年內能追上美國就已經不錯了,而且前提條件是印度在400年內確保不會發生一點意外(比如大規模戰爭等),如果不小心發生大規模戰爭或內亂等重大意外,也許印度永遠都成不了美國式的“超級大國”。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印度人意淫2025中印大戰我國被其打的屁滾尿流,印度人還暢想2030年白人都來印度打工賺盧比了,所以印度人預言2020年印度將成超級大國你難道不服氣?

印度人曾拍了一部電影,大意是印度在2020年後各方面都開始超越我國了,於是無比恐慌的我國意圖通過戰爭阻撓印度崛起,就這樣中印兩國在2025年爆發大戰,只是沒外掛的中國人怎麼會是開了掛的印度人對手呢?


熟悉印度神劇的人就會知道,和印度神劇相比我國的抗日神劇簡直就是小兒科,我國的包子雷好歹裡面還裝了炸藥,但是印度人直接拿一根香蕉就可以殺人了,再配上印度人那銷魂的躲子彈技能,以及一輛摩托車就可以運輸一個加強營兵力的恐怖運力,我國也只能高呼印度不可戰勝了。

於是在2025年的中印戰爭中,我國可以說是被印度打的屁滾尿流敗的毫無懸念,於是惱羞成怒的綁架了印度的戰鬥英雄,只是不曾想反而被他一個人再次打的屁滾尿流,不僅死傷無數還被弄沉了一艘潛艇,甚至連給他治病的中國護士都愛上這位霸氣側漏的黑三,我國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再次損失慘重,至於電影中滿屏的螺旋槳戰機就不要太在意這些細節了。



所以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話,看了印度的抗中神劇怕是要氣的吐血了,其實無論是在電影裡還是現實中,印度人都對打敗我國表現的自信滿滿,同時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我國要遠遠落後於印度,以至於鬧出再不努力就要被中國人超越了這樣的笑話。


印度人對我國有著迷之自信,當然對其它國家同樣也是如此,印度人還暢享到203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最發達國家,印度盧比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值錢的貨幣,那時候1印度盧比就可以兌換80美元,於是歐美白人紛紛到印度打工賺取盧比,女的給印度人當保姆和清理垃圾,男的則給印度人擦皮鞋和搬運東西。

更誇張的是甚至還有不少歐美白人跑到印度來乞討,印度人曾經的殖民主子歐美白人此時已經淪為他們的奴隸了,為了賺取世界最值錢的盧比不得不對印度人點頭哈腰,驚的前來印度採訪的西方記者只能不停的感嘆印度實在太發達了,而印度人則鄙夷的覺得這個記者沒有見過世面。




總之印度人的迷之自信心可以說是已經突破了天際,因此有印度人預言2020年印度將成超級大國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只是留給印度人讓印度在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的時間卻只剩下短短40多天了,這比莫迪的5萬億美元計劃還更加的不靠譜,所以也就難怪大家甚至少數印度人自己都在調侃這件事了。


執斧談史說事


印度還有40天就要成為超級大國?以視頻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750006d9d65bfc11e4\

美加樂


我一個朋友他印度客戶非常多,他對印度有一些瞭解,印度比我們信奉比較多,比方說雙方正在會議室談判,價格討論的針鋒相對的時候,結果時間點到了,他們就地跪在會議室開始禱告,再就是印度人很相信世界上有輪迴,這次出生環境不好了,他們也不會很努力,他們認為是老天的安排這輩子是讓他來受窮的,再怎麼努力都是白搭,把這輩子混完下輩子就好了,所以他們期待的是下輩子生活會好。當然不是全部人都是這樣的,但是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所以一個天天生活在科幻當中的國家他們的想法和我們國人的思想截然不同,不能理解也就很正常了,再比方說我們認為老鼠是有害的,見到老鼠就會把它弄死,印度卻封為神,節日的時候供奉他們,老鼠在寺廟裡面想吃什麼吃什麼,從來不會驅趕和殺死它們。我們是國家奉行的是現實倫,他們是有神論,按他們的思路下個月是全世界第一宇宙霸主都有可能,如果天天看他們感覺生氣,那超不過三年能把你氣死,所以他們說什麼你就聽聽好了何必當真!


夢想與現實79688


現在有一個印度的超級大國2020的帖子在網絡上爆紅,當然是在印度的網絡上。這是一個印度學者所提出的設想,意在鼓動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當然印度網民是非常容易被鼓動的,印度網民也提供了很多事實,表示印度將會在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

印度前段時間登陸月球失敗,導致印度的大國雄心受挫,這段時間好像又恢復過來了,但是究竟是靠什麼恢復的呢?想必是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不過印度法院好像並不支持印度總理莫迪的做法,印度法院警告莫迪,如果克什米爾地區出現問題就必須撤回草案。不過現在的局勢對莫迪好像比較有利,因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爭端,讓印度撿了大便宜,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有克什米爾地區爭端的情況下,居然又和阿富汗的軍隊打了起來,導致大批駐守科斯米爾地區的軍隊開到了阿富汗邊境,要知道,阿富汗軍人的作戰水平比印度軍人要高很多,因為常年要和塔利班作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被迫和印度總理莫迪講和,還提出了和平走廊的建設。因此印度感覺到自己現在無後顧之憂,完全可以掌控北方的局勢了。

還有一點就是,印度的激進行為和冒險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導致印度國內很多人自以為印度確實已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了,因為巴基斯坦不得已向印度屈服。不過這種說法看上去牽強附會,前段時間東盟各國試圖打造一個經濟協議,唯獨印度不敢接受,原因是印度國內的製造業需要保護,這可以看出印度是外強中乾,這次只是撿了一個大便宜而已,並不是印度真正實力所為。最近印度因為汙染嚴重的問題又受到了法院的指責,印度法院方面表示莫迪如果治不好汙染就應該下臺。看來印度法院方面並不希望印度出現一個偉人,前段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印度的時候和印度總理在莫迪中閱兵,在全世界面前丟盡了人。印度為了發展工業犧牲了環境,而且還不敢加入東南亞各國一起制定的貿易協議。

由此可見,印度所謂的強大隻是在機會主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國際博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走機會主義道路必然會面臨失敗,印度登月的失敗已經充分見證印度的工業體系薄弱,印度是一個唯心主義程度化很高的國家,民眾很容易被一下子鼓動起來,下一次必將會面臨比登月失敗更大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