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前兩天,跟一個讀者聊天,她跟我說自己剛剛跟公司提了離職。


原因也很簡單,原本計劃春節後提離職的,結果遇到疫情,也不想摸魚辦公,於是連基本工資也不要就果斷辭職了。


領導問她:家裡是不是有礦?


其實她只是突然想通了,只想做些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在家這段時間,她每天讀書思考,嘗試寫作,過得充實而滿足。


我聽了覺得很欣慰。


我們這一代人,比父母那一代要幸運太多了。

父母那一代為了掙錢,養活一家人,很少把自己的愛好、感受放在第一位。


而我們這一代,表面上看著不正經,動不動就跳槽,但實際上,這些迷惑行為的內核,是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父母那一代人,很少感到迷茫,因為他們沒得選擇,在單位老老實實工作幾十年,然後進入退休生活。


而我們這一代,之所以那麼迷茫,恰恰是因為選擇太多。


所以我常常鼓勵我身邊的人,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然後別顧忌那麼多,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最怕的不是你放棄一切從零開始,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20多歲的年紀,不去盡情踩坑、浪費,難道得等到40歲的某一天,才突然意識到,這輩子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過嗎?


01.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第二曲線》,作者查爾斯·漢迪曾問過商學院的學生一個問題:“你一生最終想做什麼?”


他們大多數都是這樣回答的:我要先積累一些資本,等我非常有錢時再考慮這個問題。


這個回答是不是很熟悉?


像極了你說“等我攢夠了錢”、“等我買了房”、“等小孩長大了”......


當然,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他們有永遠賺不完的錢,而你也有永遠不去開始的理由。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所以這一天被無限推遲,直到他們已經失去了能夠從頭開始的勇氣和資本。


查爾斯·漢迪也曾和這些學生一樣,花了人生的前50年去試圖成為別人眼裡,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直到50多歲的時候才感到舒服、放鬆和自信。


但他並不後悔過去迷失的那幾十年,因為他需要嘗試一些其它的身份才能找到最正確的那個。他希望的,只是那幾十年的時間能夠短一點。


所以作者想對那些剛開始起步的年輕人說:


“二十幾歲是一段很好的用來嘗試的時間,只要你不傷害任何人。一旦你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你就可以把它從清單上劃去,並繼續尋找其他可能。”


實際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金色的種子”,這顆種子可能是你兒時的一個夢想,可能是你努力壓抑的衝動和渴望。


總之,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當遇到合適的土壤,它就會慢慢發芽。


02.


《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擁有一份光鮮的工作,還有看似美滿和諧的家庭,但是他一直過得很不快樂。


突然某一天,他辭掉了在別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工作,離開了妻子和孩子,重拾畫畫的夢想,像流浪漢一般,過著窮困潦倒、被病魔折磨的生活。


他不在乎作品是否有人欣賞,也不關心作品是否能賣出滿意的價錢,只要他拿起畫筆,那一刻,慾望不再喧囂,內心充滿平靜。


也許正如《月亮與六便士》中所說的: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大多數人就像思特里克蘭德的前半生一樣,選擇遵守遊戲規則,努力打怪升級,獲得世俗頒發的勳章。


當你成為了老闆最信任的員工,父母引以為豪的孩子,勳章掛滿了一整面牆。


此刻,你應該很快樂才對,然而,卻覺得心中有一塊巨大的拼圖在哪被遺忘。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人生本可以彈奏華麗、驚險、爆裂的篇章,卻過成了單調枯燥的練習曲。


地上的六便士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人的心裡,應該有一片地方,是隻長花,不長莊稼的。


03.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幸聽過一些不一樣的故事。


其中一個很震撼我的,就是一位放棄廣告公司豐厚年薪的女高管,那時候,她年過30,從零開始學習開飛機,後來成為亞洲首位環球飛行女飛行員。


2016年,她一個人駕駛小飛機橫跨大西洋,29小時未眠,一路向西目送日落。


她說,夜晚飛過茫茫大西洋的上空,眼前沒有地平線,也沒有城市燈火,更沒有地標,有的只是駕駛室裡的儀表盤和自己的雙手,還有發動機的轟鳴。


那一刻,前所未有的一種感覺強烈襲來——那是一種靈魂離開身體融入到無邊宇宙的自由。


眼淚奪眶而出。


生而為人,太多標籤、責任、束縛讓我們迷失在人世間,直到我們真實的面目漸漸模糊。


為了不辜負別人的希望和期待,我們選擇了辜負自己。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清醒是痛苦的,所以很多人選擇糊塗。


說什麼人間不值得,只是因為你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


昨天,和一位讀者聊天,她是一名律師,我們談到一個問題,如果不考慮收入、專業對口這些問題,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


她說,想做徐霞客,沒事到處瞎逛,走走停停。可以拋去束縛隨便走,那種茫茫天地間,隨意行走,不揹負任何東西,也不虧欠任何人,不揹負任何人的人生。


想象一下,如果你已經80歲了,躺在病床上,鼻子裡插著氧氣管,感覺生命漸漸流逝,醫生站在床頭,宣判你的死刑。


那一刻,你是了無遺憾,覺得這一生該做的都做了,還是會流下眼淚,發現根本沒有為自己活過?


這一生,有什麼想做沒做的事情?有哪些想愛沒愛的人?


趁年輕,趁還生猛,趁還有力氣去愛,可勁兒躁,把想要做的都做一遍。


反正人生怎麼過都會後悔,不如干夠了蠢事,等到老了的時候,留下一大把青春回憶放在嘴裡嚼。


04.


《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中,主人公剛過了25歲的生日,在打球遊戲中輸給了哥哥後,他突然坐在草地上哭了起來。


有一種感覺猝不及防地襲來,一切突然之間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


他知道很多東西,知道誰第一個上的珠穆朗瑪峰,知道誰導演了那些美國最蹩腳的肥皂劇,知道當空氣遇到機翼時,會在機翼上表面形成低氣壓,就是這玩意兒讓飛機飛了起來,知道亞里士多德講的話是啥意思,知道時間在太陽上會走得慢一點。


然而這一切都無法讓他心情變得好起來。


主人公後來去了希臘旅行,旅行回來後,有些事情變得不同了。


儘管他依然不知道萬物之間的聯繫,但他開始相信有些東西是有意義的。


靈魂在遊戲和玩耍的過程中得到了淨化。


他最終走出迷茫的叢林,生活透出了陽光。


20多歲的我們也常常心情不好,沒遇到過什麼大挫折,也不必揹負什麼沉重的負擔,但就是偶爾,突然會變得很沮喪。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也許是深夜刷朋友圈,看到別人都過得那麼精彩的時候。


也許是突然被別人問到“夢想是什麼”,頭腦卻一片空白的時候。


也許是獨自加班的某個晚上,突然覺得做得一切毫無意義的時候。


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羊呆了》有這麼一段話:


“草從哪裡來?


羊吃著吃著就呆住了,無法解釋,它想不通。


這個執念摧毀了一切,這就是虛無感,也是心塞的一種。


這件事情反覆困擾著許多羊,它們輪番地呆住,放空,又釋然,又呆住。


特別是大雪過後,面對矢量的大地,羊慌起來非常可怕。


當300雙空洞的眼睛一起轉向你,事情就不好辦了。


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人類沒有這種經驗。不能讓所有羊群同時陷入寂靜的古訓,就刻在一座山上。


趕羊的人大氣都不敢出,他儘量把鞭子藏在身後,扭過頭去,小聲地乾咳一下。


過了很久,突然有羊開始恢復咀嚼,嚼嚼嚼嚼嚼嚼,咀嚼聲蔓延開來,羊陸陸續續轉過頭去,恢復了羊群的樣子。


事情闖過了一個未知的關口。


在這個世界上,像出現在羊群中的這種毫無保留的、絕望的自省時刻,並不常見,也不太被人注意。


個別你知道的,就是那些擱淺自殺的虎鯨群,和在清晨紛紛擊地而死的鳥。”


我們不也像這群忙著吃草的羊麼?


我們每天都很忙,手上做不完的事情,回不完的微信,永遠也睡不夠的覺。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偶爾一瞬間,我們突然停下了腳步,環顧四周,感覺心裡有點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個巨大的命題,突然從心底浮上來,你無法視而不見。


當你下定決心找答案的那一刻,你便從混沌中甦醒。


你要去思考、去體驗、去尋找。


要知道,年輕的時候,就算浪費時間,也是一種修行。


因為30多歲的時候,你可能連心情不好的時間都沒有。


05.


以前我總好奇,為什麼40多歲的中年人,都開始戴著佛珠。


直到後來跟一位40多歲的讀者聊天,他告訴我,因為人到40,發現自己少了向外求的能力,所以只能向內求勸自己放下。


人生中總有你抓不住拿不起卻想要的那部分。


年輕的時候,未來似乎充滿可能性和想象力,40歲以後,漸漸認識到人力所不及。


年輕的時候我們看似一無所有,但我們其實擁有全部。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未來、夢想、可能性瘋長。


我們積攢著花不完的勇氣,和即便跌倒了也能馬上爬起來的生猛。


我認識一位讀者,和朋友一起創業,但因為朋友挪用了資金,所以導致公司破產。


他跟我說,創業失敗以後,回家過年,一直瞞著父母,不敢跟他們說。


有一天,不小心說漏嘴了,說今年都沒買過新衣服。


他看到父母愣了一下,於是他趕緊說自己開玩笑了。


當時一下子難過了一下。


我聽了也難過了一下。


他說,創業失敗後,他每天照常6點起床,健身閱讀充實自己。

朋友都說他可以昏天地暗地睡覺了,但是他覺得,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去創業,都得跑在最前面。


可這不就是年輕麼,不就是鮮活的人生麼?


被打倒了,大不了再站起來。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我知道,他還會選擇創業,我也知道,他一定會比上一次做得更好。


這不就是隻有年輕人才有的任性和權利麼?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疫情期間炒掉老闆的90後們,家裡沒有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