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魏晉時期,山水畫的繪畫藝術已經開始形成,比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可是此時山水畫的繪畫還只是著手於從人物入手,在搭配以各種山水進行描繪,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真正的《山水畫》;到了隋唐時期,在社會政治、經濟力量以及魏晉文化思潮的推動之下,對於山水的理論逐漸開始走向成熟、山水審美意識開始逐漸衍生、而山水畫此時也開始脫離了人物的範疇並發展成為真正獨立的山水畫,而山水畫的發展歷程由此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

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由此經過了幾百年的山水畫的發展歷程,為之後宋朝山水畫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在北宋前期對於山水畫的繪畫還是著重於“水墨畫”,直到北宋後期青綠山水的畫法才重新崛起。宋徽宗這個一手製造了“靖康之恥”的糊塗皇帝雖然在治國方面不怎麼樣,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藝術細胞的確屬於頂尖範疇:他的“瘦金體”筆法歷來為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所研究,是書法境界的一個高峰;同樣的對於山水畫他有著嚴格的藝術要求和審美觀,這種嚴格的審美趣由此讓青山綠水的山水畫進重新崛起。

而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北宋那個天才畫家王希孟就在宋徽宗的嚴格要求和指導下,歷經半年創作出了這幅《千里江山圖》,王希孟的生命年華只有短短的十餘歲,可是他創作的這幅《千里江山圖》成為了“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現在還在故宮博物院內為人們所觀賞。那麼我們今天不妨來欣賞一下這幅《千里江山圖》:

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千里江山圖》的繪畫意境和藝術

從王希孟描繪的這幅畫之中其主要描寫的是具有江南特色的寫實意境,每個畫面都將山水、人物、船隻進行呼應和鏈接:

  • 這幅畫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山峰和水面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係,山和誰之間坐落著一座有一座的小村落,雖然沒有人來人往,卻給人一種安逸寧靜的感覺,顯示出了大自然的美麗壯闊。
  • 第二部分是由所描繪的和第一部分也其實差不多,可是高超之處就在於他的意境是從高、遠的意境開始往深、遠所衍生,山水間的青松、坐落著庭院樓閣、一座大橋橫跨江面、給人一種壯觀的景象。
  • 第三部分是由大橋開始的,這部分與前面部分不同,著重於對百姓生活圈的描寫,裡面有人物、漁船、港口等種種設施所構成,由前後的青山綠水形成對比,總之筆者在這裡面看到的是一幅欣欣向榮的氣象,更主要的是描寫除了百姓對於生活的熱愛。
  • 而第四部分則又和第一第二部分的意境大致相同,山峰開始急轉直下,四周顯得格外寂靜,江面的漁船和村落之間少有人來往,和第一幅安逸寧靜相呼應的同時又為其增添了一種活力。
  • 而第五部分則是典型的“江南山水”,水面蕩起一陣陣漣漪、江水清澈透明、江面上的輕舟小船、綠樹成蔭的景象描繪出了大好河山的繁榮和壯觀,筆者從這裡也從這幅畫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對於這片江山的熱愛。

王希孟以將大好風光以及亭臺樓閣進行充分的描述,再配以樹林、人物、亭臺樓閣、輕舟小船等各項進行細緻的描繪,將江南風光的風景秀麗和祖國河山的浩大磅礴描繪的是淋漓盡致。

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而從佈局上看,他將這幅畫的佈局採用的是高、元、平遠的構圖原則,從山川的高低起伏再到江河相連展現出了雄偉壯闊的氣勢;而在物象的搭配上,人物形態畫面萬千,形神具備,總之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將整個畫面描述的是栩栩如生,將其描繪的很唯美,也表現出了人們對於生活無比的熱愛。

而這幅畫之中的藝術價值也進行了充分的展現,山水秀麗的自然美,人物形象的精神美也在這幅畫中有了充分之展現。

如何保留住這份美?

當你在觀賞這幅《千里江山圖》的時候,你是否常常有這樣一種感覺,無法時時刻刻觀賞它而有一種惋惜的感覺,那麼你同時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山水應該是動靜結合的感覺,而《千里江山圖》的波瀾壯闊是在靜態立意上所描繪的。不要緊,由《國家寶藏.你好歷史》的這款產品可以讓你充分感受動靜結合的感覺。

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這款江山變色馬克杯讓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千里江山圖》的風景秀麗,波瀾壯闊,而這款茶杯的神奇之處更在於它更有動靜結合的美感,在沒有加入熱水前這幅畫已經可以充分的感受《千里江山圖》的靜態美,而加入熱水之後你就會發現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本來略顯單調的色調剎那間就有一種“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這就是“動靜結合”的美感。

由《千里江山圖》的藝術美入手?如何欣賞背後的美感


而且情人節送禮也可以將這款茶杯的另一個送給你的另一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