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媒体频频报道新区战“疫”发展两不误的阶段成效,甘肃日报、甘肃广播电视总台等省级主流媒体头版头条刊播新区的典型做法,凤凰网、今日头条、新浪、网易等媒体也开设专题专栏报道新区,亮点频现!

一起来回顾部分“硬核”新闻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兰州新区,七成企业将复工》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刊播《稳生产 保民生 兰州新区50多家企业满负荷生产》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刊播《兰州新区中欧班列正常运行,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兰州新区九成企业已复工》,人民网甘肃频道当日首页推头条焦点新闻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20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兰州新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刊播新区电机厂、新区农投集团复工复产的火热画面。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21日新华社刊登《兰州新区有序复工复产》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2月22日央视《24小时》刊播兰州新区开足马力复工复产画面。

<strong>各级各类媒体密集报道兰州新区战“疫”发展两不误的经验成效,是对新区科学防控疫情、积极复工复产的肯定,也是对新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褒扬。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这次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兰州新区区内中川国际机场每日进出人员达3万人,湖北往返新区2000多人、驻留200人。

兰州新区早研判、早部署、早行动,第一时间拉响全面防控警报,快速启动疫情防控机制,果断采取“查、防、隔、控、服”相结合的措施,构建了纵横到边到底、交错联动的有效责任体系,确保了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地。

新区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强保障严守中川国际机场入省“第一关”,第一时间向中川国际机场配备医务人员和防护消杀物资,对无防护的主动提供口罩、消毒液、药品、防疫知识手册,做到全过程、无缝隙、实效强防护。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主动组织消杀防护,将病毒拒之门外。在高铁站、高速公路口、县乡道路口配齐防护物资。引导没有外来人员的村组、社区、企业等区域内部不过度消毒、不浪费防疫用品,将防护物资重点保障一线医疗人员、公共服务人员,做到了物资使用精准高效。

对外来人员不劝返、不歧视,把外来人当“客人”,拒“疫”不拒“人”,“隔离”不“隔心”。对需隔离、无居家条件的确定15个集中隔离场所统一隔离,主动送餐上门、代购生活用品、定期检查消毒。对过境新区的外来人员提供防护用品、防护手册、提前通知目的地,确保不失联脱控。对解除隔离人员统一出具隔离时间及健康状况证明,保障顺利返程。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抗疫期间,新区组织辖区内医药和物流企业加大生产调运力度,推动医用酒精、口罩、防护手套、75%酒精消毒液、抗病毒药品等生产线快速投产。组织药店全营业,主要商场、超市、小餐饮、住宿未停业,公交线路全部运行,生活必需品总体量足价稳,未发生抢购、断供等问题,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动员党员干部、国有企业职工正月初五提前返岗,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动员企业职工、施工人员、个体经营人员提早返回新区,早排查、早隔离、早解除、早上岗。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全部到一线帮助指导企业开展防控,保证了防控工作有力有序进行,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群众生活影响。

连日来,主流媒体频频报道新区,背后的原因看这里

立足辖区内无病例无病源、有效管住“输入源”的实际,兰州新区又先行一步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多措施恢复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产业链,解决企业外返职工隔离、防护物资采购及融资、原料等问题,主动出具证明协调解决企业职工返工返岗困难,缓解用工紧张。

目前,兰州新区90%工业企业复工复产,70%建筑类企业复工,2/3以上第三产业营业;调运储备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1.6万吨,保障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