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飛眼視角,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

對馬島,位於日本、韓國之間的朝鮮海峽(對馬海峽)中部,由5個島嶼組成,是日本的固有領土。它屬於日本長崎縣。陸地面積約696.29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3.2萬人,主要城鎮有嚴原(行政中心)和雞知。歷史上其一直是日本列島通向朝鮮半島的踏腳石。因此戰略價值,尤其是近代隨著海洋貿易的興盛,其重要性更為突出。可以說,它就是東北亞地區海洋交通的鎖釦!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一、對馬島的戰略位置重要,扼守著朝鮮海峽

對馬島位於日本福岡市西北135公里處,距離朝鮮半島約50公里。從地圖上查看,對馬島位於朝鮮海峽(對馬海峽)中部,正好完美扼守住整個海峽,完全控制住東北亞海上向南的交通線。此島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因此極易引起列強的窺覬。早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1861年,沙俄便企圖佔據此地,但因為日本的頑強抵抗而失敗。到了現代,韓國獨立伊時就向日本提出過馬島主權問題。如今更因為竹島主權問題同步再次引起對馬島問題,韓國慶尚南道馬山市為了報復日本設置“竹島日”亦立法設置“對馬島日”,對對馬島發起主權聲索。不過由於自古較長時間以來,對馬島一直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中,所以目前一切有關對馬島的主權爭議實質均是一場“外交口水仗”。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對馬島與濟州島的戰略地位比較。朝鮮海峽中不僅只有對馬五島,位於海峽西南靠外側存在著另一個較對馬五島更大的濟州島。濟州島,韓國最大島嶼,位於韓國西南海域,面積1845平方公里,人口66萬8千,島上氣候宜人,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島。就面積而言濟州島約3個對馬島,但從地圖上可見,其戰略位置遠不如對馬島重要。因為其位置已經是朝鮮海峽外側,且靠西側,對整個朝鮮海峽的通行影響幾乎沒有!而從韓國對其的定位亦可見一般,旅遊島—顯然軍事價值不大!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二、對馬島的歷史沿革—東北亞的交通節點及其爭奪史

早期對馬島歷史

中國三國時期,對馬島就被記錄在史書中。 魏書卷三十說:“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7000餘裡,始度一海,千餘裡至對馬國。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餘裡,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糴。”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對馬島是屬於倭人的,即現在的日本。對馬島一直牢牢掌握在日本最高統治者手中。唐初,東征滅高句麗及百濟國時,日本便通過對馬島支援其盟國百濟。後日本天皇大權旁落,進入幕府時期後,對馬島為宗氏所據。對馬宗氏的始祖是平安時代以來太宰府四等官人惟宗氏的一支。律令制時代,對馬島屬於太宰府管轄。太宰府委任在廳官人阿比留國時對對馬島實施統治。阿比留氏在古代長期是對馬的實際控制者,律令制度確立以後,日本任命國司支配各國,守護少貳氏委任阿比留氏治理對馬。公元11世紀時,因阿比留氏不服日本政府統治,因而太宰府遍派出惟宗氏討伐。惟宗氏討伐成功,遂佔據對馬島,後改姓宗氏直至近代日本明治維新。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12-19世紀對馬島歷史

自宗氏確立對馬島的統治權力之後,其通過加大與朝鮮半島貿易及打擊庶出支系從而有效地確立了宗氏主枝對對馬島強有力的統治。在宗氏確立對馬島統治之後,其便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變故—蒙元東征日本!13世紀元朝糾集僕從國高麗及部分漢軍(後包括新降的南宋水師)組成聯軍於1274年和1281年兩度遠征日本。但事不湊巧,連續兩次因颱風折戟。而得颱風相助的日本則舉國歡騰,認為是天照大神保佑,視偶然而至的颱風為神風!而元朝兩度征伐日本之中,高麗表現得極其積極,這是為何?奈高麗亦發現了對馬島的重要戰略價值,因而答應蒙古軍的邀請,蓋是為了佔領對馬島!雖然配合元朝佔領對馬島的行動失敗,但朝鮮人並未放棄。1419年,朝鮮(此時王氏高麗已被李氏朝鮮取代)以平定倭寇為由出兵迫使對馬宗氏臣服並接受了朝鮮委任的官職。朝鮮此次出兵雖然名義上征服了對馬島,但由於統治者未變更導致日後朝鮮不得不再次面對以對馬島為跳板而來的日軍。沒錯,1592年日本太合豐臣秀吉以對馬島為跳板發動侵朝戰爭(文祿之役)。雖然朝鮮藉助明朝的力量最終擊敗日軍,但自身也元氣大傷無餘力根除對馬島這個日本通向大陸前進基地。後日本進入較為保守的德川幕府時代,因此雙方進入了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近代對馬島的危機及跳板時期

自德川幕府時代開始的東北亞和平狀態走到了近代因為外部勢力的介入發生了改變。介入對馬島爭奪的外部勢力無他,便是沙俄帝國。自鴉片戰爭後從中國手中敲詐獲得了太平洋天然良港海參威後,沙俄便將目光投向了對馬島。有了港口如果不掌控交通要道亦是無用的。沙俄顯然很清楚對馬島的戰略價值!1861年2月俄國軍艦波薩得尼柯號在對馬的芋崎浦停泊,以修船為名建造永久性設施。對馬藩宗氏提出抗議,但艦長畢裡列夫要求提供器材、糧食和妓女等。4月,水兵登陸,島民進行了頑強的反抗。畢裡列夫要求芋崎附近的永久租借權,宗氏動搖,壓制島民反抗的同時,向幕府提出轉封九州的請求。5月,幕府派外國奉行小慄忠順到對馬,但他毫無辦法。7月,英國公使奧爾考克派兩艘軍艦迫使俄艦撤退。8月畢裡列夫未達目的而撤走,這一事件是由於列強加強對日本的關注,以及連接日本海與中國東海的對馬島的軍事地位的提高,俄國看到英國、法國計劃把對馬當做共同的基地和美國也有此野心,於是搶先一步採取措施。可是,由於島民的英勇抗擊和國際勢力的對立與均衡狀態,阻止了俄國的單獨佔領。這一事件表明,當時日本週圍的島嶼已有淪為列強基地的危險。由此可見對馬島已經陷入了隨時有可能為列強佔據的地步。不過好在很快日本倒幕成功再加上後續的明治維新,日本的國力漸漸增強。為了對抗俄美在東亞的擴張,英國狡詐地支持起日本。英國的支持不到五十年便見效!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在對馬島附近埋伏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日本憑藉著地利及優良的兵員素質一戰而定,徹底稱霸東亞。沒有了對手爭奪,對馬島遂作為日本通向大陸的交通要道,源源不斷地輸送日軍侵略中朝!這種狀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為美國的打敗!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三、現代對馬島的戰略價值依然突出!

二戰後,隨著日本的戰敗,全日本開始為美國控制,對馬島亦不例外。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讓對馬島在戰後的重要戰略價值第一次凸顯。當北朝鮮軍兵圍韓國釜山港之後,對馬島附近海域便成為了美軍輸送補給及兵員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藉著這條交通要道的高效運轉,麥克阿瑟成功扭轉乾坤不僅守住了釜山—這座韓國最後的堡壘,還通過發動仁川登陸險些讓北朝鮮亡國。奈何因為中國的介入才功敗垂成,最終朝鮮半島基本恢復戰前態勢,南北分裂。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對馬島成為了美軍監視蘇聯太平洋艦隊的重要節點。對馬島附近海域佈滿了美軍的水下監聽設施用來監聽蘇聯潛艇。而部署在日本佐世保基地與韓國釜山的美國海軍隨時可做到封鎖這條交通要道。而待到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對馬島對蘇的作用漸弱,雖然美軍廢棄了韓國釜山基地和一度降格日本佐世保基地,但隨著中國的崛起,對馬島海域再次變得重要。21世紀起佐世保基地再次啟用並擴建,而對馬島附近海域的監聽設施再次繁忙起來,監聽起活動日益頻繁和緊密的中俄海軍。對馬島的戰略價值並未因為時代變遷而降低!

對馬島—東北亞地區控制海上交通咽喉的關鍵!

後記:如今為了共同應對多變的國際局勢,中俄愈來愈緊密聯繫在一起,近年來舉辦了多次海上軍事演習。而每次海軍演習前的軍艦到位均為穿越朝鮮海峽(對馬海峽),因而很無奈的,均會被美日監視。這也算是交通要道被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無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