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戰鬥。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斷升級,防控形勢愈發嚴峻,中國整個國家與市場都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此次疫情對社會經濟的衝擊波及各行各業,對人民生活影響巨大,為處於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更添不確定性。

市場出現了哪些變化?未來的走勢將會怎樣?各行業如何應對疫情的短期與長期影響?如何調整企業經營與管理戰略……企業急需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1.經濟影響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提高,第三產業受影響最大

回顧2019年,中國經濟全年GDP增速為6.1%,四個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4%、6.2%、6.0%、6.0%,呈現緩慢下滑態勢。2020年恰是中國實現GDP總量較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重要年份,而新冠疫情的爆發已經對第一季度經濟造成影響,實現2020全年宏觀經濟目標也受到一定挑戰。

此次疫情可能的四種經濟情境:

“基準情境”——可能性50%

疫情會在第一季度末受到控制,經濟增長在第一季度放緩;但隨著疫情結束,經濟有望快速回升。全年實際GDP增速為5.4%


“樂觀情境”——可能性25%

疫情在2月底被有效控制,全年實際GDP增速為5.7%


“悲觀情境”——可能性20%

疫情持續至第二季度末,全年實際GDP增速跌至4.5%


“噩夢情境”——可能性5%

2020年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實際GDP增長將小於4.5%;這也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種可能


從產業上來說,第三產業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導產業,2019年對GDP貢獻高達54%。高傳染性的新冠疫情大幅度減少人們外出消費,交通運輸,旅遊,餐飲,零售和娛樂行業首當其衝。

預計第一季度第三產業的增速將顯著放緩。

疫情對於第二產業的影響也不可低估,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各地採取延遲復工、交通管制等措施,導致勞動人口流動和物流運輸遲滯,各製造生產企業短期內可能將面臨用工難,原材料運輸難的問題,影響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

疫情對於第一產業的影響相對有限,且第一產業在GDP佔僅為7%,不過也不排除中國的部分農產品出口短期內也有受到衝擊的可能。

回顧宏觀經濟的歷史數據,從2003非典到2009甲流,只要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通常都是短期的。疫情過後,大量壓抑和滯後的消費和投資會得到釋放,經濟從而逐漸復甦。

2003年至2007年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五年”。這樣的發展勢頭之下,SARS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很容易被消解,如果僅從年度數據來看,甚至很難察覺。

我們相信,新冠疫情雖然對中國的短期經濟走勢有影響,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態勢。


2.行業影響

1、餐飲

衝擊:★★★★★

利好:☆☆☆☆☆

2019年,春節時期銷售收入佔全國餐飲行業總收入的15.5%。今年,受此次疫情影響,餐飲行業遭遇衝擊,損失約高達5,000億,包括海底撈、西貝在內的多家知名連鎖餐飲企業暫停營業,大量食材囤積,財務面臨現金流困難,例如西貝賬面資金“撐不過三個月”。

雖然實體餐廳受到冷落,但外賣訂單猛增。不少餐企近日外賣訂單已佔到生意九成,火鍋外賣增長尤其兇猛,例如小龍坎在10天內賣出超過1,500單,環比增長350%。

同樣經營餐飲生意的零售商盒馬則迎來了大量線上訂單。為補足門店運力,盒馬招收了1,500多名來自雲海餚、青年餐廳、西貝、茶顏悅色等30多家暫停營業的餐飲企業員工前來支援,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閉店餐廳高昂人力的成本壓力。

在疫情發生前發展較好的即飲渠道也紛紛閉店,星巴克、瑞幸等暫停全國過半數門店的運營,瑞幸日前還遭受研究機構做空的重創,當日股價下跌超10%;喜茶、奈雪的茶等奶茶店則採取僅線上下單的方式避免消費者與店員直接接觸。

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企業在大部分門店持續運營的情況下,推出“無接觸點取餐”和“無接觸配送”和“外賣安心卡”的形式,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這或許會成為近期快餐銷售新方式。

雖然預計餐飲客流在春節復工後會有所回升,但短期內可能無法恢復正常客流,餐飲企業的現金流和經營狀況面臨挑戰,特別是中小餐飲門店。O2O外賣業務或在疫情後期迎來增長式爆發,而國際連鎖餐飲品牌中國長期發展策略應該不會有重大調整,如星巴克和麥當勞的高層紛紛表示目前困難的狀況只是暫時的,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恆大研究院、部分餐飲企業官方資料、凱度諮詢團隊分析


2、旅遊

衝擊:★★★★★

利好:☆☆☆☆☆

旅遊業受本次疫情影響最為明顯。預計2020年春節期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00億元,全年旅遊總收入損失1.6-1.8萬億元。

文化和旅遊部緊急通知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和旅遊產品,國內多地景點關閉,旅行社暫停團隊遊。出於控制疫情傳播的考慮,80多個境外國家對中國公民採取入境管制,出境遊因此大幅下降,日本、韓國和泰國的中國旅客數量同比下降了40%-50%,航班、火車票和酒店訂單大規模退訂或改簽。

大部分在線旅遊平臺(例如飛豬和攜程)、旅行社、航空公司和酒店都出臺了免費退改簽措施,在短時間內需要墊付給消費者鉅額的退票資金,因此現金流的壓力非常大,多家在線旅遊平臺墊資規模都已達數億元。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酒店以及民宿業,酒店預訂平臺booking從1月30日開始取消中國旅客的訂單,例如雲南有3萬多家民宿受影響自行停業。旅遊零售同樣受到波及,多家免稅店暫停營業或縮短了營業時間。

此次疫情對於旅遊企業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接下來的1到3個月可能將會是旅遊行業的艱難時期,甚至還有個別旅遊企業做好了至少半年無收入的準備。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嚴重,但我們相信消費者旅遊需求不會就此消失,

預計疫情結束之後,會有一波宣洩消費期,已經很久足不出戶的消費者或許在疫情陰霾散去之後紛紛計劃起原先取消或者擱置的出行計劃,疫情期間被打壓的旅遊需求將逐步恢復。樂觀估計這波反彈可能出現在7-8月,並在十一長假期間達到小高峰。

此次疫情的大規模傳播也對酒店住宿、航空公司、鐵路運輸甚至公共交通的衛生情況、醫療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旅遊業的發展不僅有賴於各個行業的協同,更需要旅遊行業本身的迭代升級。

數據來源: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外交部領事司


3、物流

衝擊:★★★☆☆

利好:★★★☆☆

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披露,2020年1月24日至29日的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8,125萬件,同比增長76.6%。

因為疫情消費者被限制出行之後,線上購物需求激增,快遞需求旺盛,這讓快遞末端配送團隊高度承壓:快遞一線人員很多來自偏遠地區,由於公共交通停運等因素很多人沒辦法返崗,同時加上不同省市發佈的暫時封路、區域管控等措施,導致大量包裹無法及時配送而堆積在收發點,快遞公司在這個特殊時期承載了巨大的配送、用工和成本壓力。

不過通過此次疫情,我們也能看到經歷過雙十一歷練過中國物流體系還是能夠挺住時代的考驗,體現出強大的承壓與應變能力。

截至2月3日,順豐全網運輸防疫物資超過816噸,合計共超過2,415萬個包裹;京東物流已經累計從全國30餘個城市,通過調配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資源向武漢、黃岡等地各大醫院累計運送236萬件醫療防疫物資。

而由於部分小區因疫情限制出入,導致快遞無法送貨上門,驛站、智能快遞櫃等快遞末端平臺此時發揮了巨大效用。例如順豐為了保證寄遞安全,倡導自行取件和預約放入豐巢櫃的形式。

我們相信,這次疫情將會加速快遞末端平臺的建設,逐步引導消費者養成自取自提快件的習慣,幫助快遞公司提升最後一公里的效率,不接觸配送、智能快遞櫃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遞新常態。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順豐、京東物流


4、房地產

衝擊:★★★★☆

利好:☆☆☆☆☆

中國房地產協會號召全國樓盤在疫情期間暫停樓房銷售,土地拍賣被取消、開發項目停工、施工進度受影響、大批項目延期交付,預計未來三到六個月內,中國樓市的發展可能將會進一步走低。

大量商場、購物中心縮短營業時間或直接閉店,包括萬達、華潤、龍湖在內的超85家房企商企對商戶主動減免租金,與品牌商一起迎難戰疫,預計僅萬達減免租金就達30-40億元。

同樣,以蛋殼公寓領頭的長租公寓也推出了租客租金減免的補貼措施,也有個體房東願意為商戶主動減免房租。不過大部分房東自己也受房貸壓力,一線城市願意減免房租的房東僅佔12%。預計整體房屋租賃業短期內受挫,如疫情戰線持續拉長,不少中小公寓企業將面臨重大考驗


5、金融

衝擊:★★★★☆

利好:☆☆☆☆☆

受疫情影響,中國股市鼠年開市日期從1月31日推遲到2月3日,滬深股市第一個交易日出現下跌,但之後逐漸緩慢上揚。

疫情導致的市場擔憂情緒導致全球避險資產提振上漲,黃金價格上漲0.37%,而原油、工業金屬等風險資產價格則承壓下滑,股市呈現較大波動。由此看來,未來疫情走勢仍是影響股市漲跌的重要因素。

考慮到當前疫情還未出現明顯拐點,人民幣匯率顯現出較大的波動風險,1月30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而現金流缺口使得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經營也面臨困難。

疫情在短期內對金融市場的確帶來了一定衝擊,但是我們相信這些衝擊是暫時的,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有望逐漸消除


3.零售行業不同渠道與業態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潛在機遇

1、百貨與購物中心

衝擊:★★★★☆

利好:★★☆☆☆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各大百貨及購物中心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儘管截至2月3日,全國已有77家商業地產宣佈減免租金計劃,但由於營業暫停導致的收入與現金流的中斷和不可避免的工資等固定支出,讓各大百貨商場在這場疫情下經營艱難。

不過,得益於此前已經開始佈局的線上平臺,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百貨企業在疫情期間相較傳統百貨受衝擊較小

全國各大蘇寧廣場近日聯合品牌商戶快速調整方向,以蘇寧廣場APP和小程序為載體,結合上千家品牌商戶,引導實體商業向線上發展。位於不同城市的蘇寧廣場建立了自己的營銷社群,通過掃碼進群、線上點單、物流配送的方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廣場內的產品和服務。天虹百貨則在此期間推出了“百貨到家”服務,消費者可以選擇“天虹”小程序或者APP的專櫃發貨服務,下單順豐包郵。

短期來看,由於疫情導致的客流減少會在不同程度上對實體百貨和購物中心的生意產生影響。

而就長期而言,這可能是這些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線上推廣和新工具應用、加快融合線上線下、充分挖掘會員數據的最佳契機。線上商城、官方微信賬號、微信小程序等百貨或者購物中心自有線上平臺的重要性在今年將得到凸顯。會員關係管理、數據深度挖掘、個性化產品以及促銷定製、實現高價值高質量的會員和銷售增長將會成為核心策略。體驗式消費依舊是線下消費的主旋律,不過,如何利用新技術打造沉浸式線上購物體驗也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2、大賣場與超市

衝擊:★★★☆☆

利好:★★★☆☆

大賣場/超市在本次疫情期間承擔了保障人民物質生活的重要任務,但在多方不利條件彙集的狀況下,仍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首當其衝的是成本上升導致的利潤下滑,生鮮、防疫等熱門品類的供不應求導致供應商價格不同程度上浮,但為保持高度社會責任,絕大多數超市仍遵循“不漲價,穩供貨”的原則;而假期返鄉潮導致人員短缺,且為防疫而做出的深度消毒、殺菌等額外工作使得超市工作人員工作量激增。永輝、綠地等超市不得不向餐飲業“租借”員工,緩解人手不足的問題。另外,部分商品(例如菸酒等)年貨禮品在庫存的大量積壓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資金週轉壓力。

但危中有機,本次疫情中,我們也看到了線下超市迅速補位,藉機緩解之前電商帶來的人流不足的衝擊。穩定的供貨保障彌補了電商渠道斷貨和物流變慢的限制,吸引了大批顧客迴流。

例如,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等大型商超儘可能開通更多的線上渠道,通過自營、第三方app/小程序力推外送服務;小型超市則借力餓了麼/美團/跑腿等同城O2O服務擴大銷售範圍。除此之外,自助收銀方式避免了直接人體接觸,在本次疫情中得到了新的成長機會,培養人們新的結賬習慣,為全面收銀自動化做了鋪墊。

總而言之,大賣場/超市在本次整體疫情環境下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危機中提升了品牌的口碑和民眾好感度。但疫情過後,其客流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風頭強勁?這一疑問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3、便利店

衝擊:★★☆☆☆

利好:★★★★☆

儘管疫情來勢洶洶,但大部分連鎖便利店依舊堅守門店,7-ELEVEN、便利蜂等便利店堅持24小時春節“不打烊”,處於交通樞紐、商業地段的部分門店雖然不得不暫停營業,生意受到波及,但是臨近社區的便利店則在此次疫情中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贏得新商機。

疫情來臨,生鮮成為重要的生活物資,社區附近的便利店快速調整了門店內的商品結構,增加生鮮供給,方便居民就近採購,為消費者提供方便。以蘇寧小店為例,背靠蘇寧菜場,線上訂貨、門店自提,用戶每天晚上9點前通過蘇寧小店APP下單,第二天早晨7點即可到社區小店就近提貨,到店即可取走,避免任何接觸和逗留,在特殊時期成為了社區的服務樞紐。

為了應對特殊時期配送人力缺乏問題,便利店也採取“線上訂貨、門店自提” 的消費解決方案。在重疫區湖北武漢,以Today便利店為例,依託餓了麼平臺,讓用戶提前網上下單,便利店主備貨打包,消費者即來即取,減少人員接觸,使安全性和方便度都大大提升。

本次疫情中,便利店的高效運營能力和社區樞紐作用凸顯。疫情過後,消費者養成的在家門口便利店購物的行為預計將會被保留,在特殊時期形成的情感紐帶和便利店社群會得以延續,便利店也會進一步豐富門店的品類結構,增加生鮮、蔬菜、速食的比例,我們對便利店業態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


4、傳統食雜店

衝擊:★★★★☆

利好:★★☆☆☆

凱度消費者指數2003年的數據顯示,在SARS疫情期間,雜貨店和夫妻老婆店的表現低迷。

受本次疫情影響,相當一部分食雜店暫停營業,不少店主表示,春節前進的年貨嚴重積壓,尤其是保質期較短的奶類、糕點類和水果禮盒滯銷,加上店鋪租金,店主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預計今年疫情對傳統食雜店經營帶來的影響不容樂觀。

由於部分地區封村封路,經銷商停止配貨,傳統批發市場關門,就算門店堅持營業,生活必需品類的庫存也很快告急,

傳統的進貨方式在疫情期間遭遇不小的挑戰,新型的互聯網進貨平臺在這一特殊時期則扮演了功不可沒的角色,幫助小店店主在減少外出進貨的前提下保證貨源供給充足。

阿里巴巴零售通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武漢,零售通平臺上的用戶中有超過3,000家小店仍堅持開門,為社區提供服務;同時零售通也緊急啟動預案,及時調整商品結構,保障小店的正常運營。

疫情過後,我們預測,店主們會更願意接受通過互聯網進行無接觸式的一站式進貨,互聯網對於中國傳統零售門店以及傳統通路方式的轉型和改革將會加速。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零售通公開採訪資料


5、無人店與自動販賣機

衝擊:☆☆☆☆☆

利好:★★★★★

2月2日,火神山醫院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國內首家的疫區無人超市也應運而生。該超市24小時服務,不配備收銀員,顧客自助完成整個購買過程,營業首日已接待200多位客人。

無人零售這一概念自2016年被提出,在2017年快速發展,鼎盛時期融資規模63億,無人門店超過200家。不過僅一年的功夫就因為技術不成熟、消費者接受程度低等原因跌落神壇,模式遭遇市場質疑。此次疫情中,無人超市重新走入市場,拓寬了新的場景。

同樣,特殊時期,自動販賣機因為避免了人員的接觸,應該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在疫情前,自動販賣機本就已經是諸多快消品廠商佈局的新興市場。在日本,平均每25人就擁有1臺自動售貨機,美國是每50—60人一臺,目前我國的自動售貨機(主要是智能售貨機)保有量不足20萬臺,相比起我們的人口基數,自動販賣機市場仍有巨大增長潛力。

相信疫情後,消費者使用自動販賣機的數量和頻率都會有進一步的提升。此外,越來越多的品類和品牌也會開始嘗試使用自動販賣機進行商品銷售。早在年初,瑞幸咖啡就宣佈了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而這波疫情過後,勢必會有更多品類的企業試水自販機渠道,推動自販機的品類擴充和進一步成熟

從長期看,無人店以及自動販賣機這兩個新興業態極有可能在此次危機中完成孵化,在未來迎來更多場景的推廣和應用。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研普華行業測算


6、綜合電商平臺

衝擊:★★☆☆☆

利好:★★★★★

2003年的“非典”疫情曾大力助推電商的發展,今年面對新冠疫情,電商企業在更發達的物流體系依託下,成為了此次戰疫支援醫療物質和居民生活物質的重要力量。

京東一方面已經多年推行“春節不打烊”服務,春節期間的供應準備充足;另一方面,憑藉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自營物流的優勢,保證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物質供應。京東生鮮積極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通過京東全渠道銷售為餐飲品牌在疫情期間拓展新銷售渠道。

阿里巴巴設立了10億元專項基金,聯合淘寶全球買手海外直採醫療物質馳援武漢。淘寶上線“買藥不出門”服務,通過線上問診開方、藥品配送等互聯網就醫的方式,幫助消費者買到需要的藥品和防疫用品。天貓超市不打烊的近300個城市,消費者也可以正常下單購買各類生活和防護用品。

民生類產品在春節期間電商銷售額大漲,京東的數據顯示,米麵糧油以及乳製品在內的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54%。線上蘇寧超市的銷售額也翻倍增長。電商平臺還積極扶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商戶,淘寶設立“吃貨助農”會場,通過直播推介因防疫而滯銷的特色農產品。

此次疫情無疑會進一步推動電商行業的發展,促使更多消費者從線下購物轉向線上,特別是加大電商在低線級城市的滲透,強化線上消費習慣等。由於疫情暫時壓制住了消費者在傳統春節期間的消費能力,疫情過去之後,電商一定會迎來一波消費的高峰。如果疫情在3月前得到控制,那這一高峰則將在3.8大促期間引爆。

數據來源:京東春節消費大數據,天貓、京東官網


7、進口跨境電商

衝擊:☆☆☆☆☆

利好:★★★☆☆

受疫情影響,雖然出口類跨境電商將要面臨供應鏈壓力,但是進口跨境電商平臺或將在物資短缺“全球找貨”的形勢下迎來快速增長。

鑑於國內醫療物資的緊急缺貨,眾多消費者湧入進口電商平臺“搜刮”進口消毒液、除菌洗衣液、免洗洗手液等家庭清潔用品。海購平臺上原本的熱門類目如營養保健品、個人清潔用品或也將在疫情影響下迎來新一輪增長。

疫情期間,受國際國內相關措施影響,國人的跨境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在疫情被完全控制前,這種局面將很難改變,因此無法走出國門的消費者或將轉投跨境電商,滿足其進口產品的購買需求。我們相信有更多消費者會從“偶然使用”走向復購直至常態化,跨境電商的使用習慣與進口品需求有望實現新的增長。

同時疫情期間,商務部鼓勵跨境電商發揮社會價值,鼓勵有全球採購資源的商家全球找貨,多城市的相關部門為物資通關提供便利。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一段時間內將受惠於清關流程簡化等鼓勵政策。

想要延續疫情期間所帶來的新用戶及亮眼業績,品牌和平臺都要更加關注疫情過後消費者應運而生的的新消費習慣及產品需求,持續滿足國內消費者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通過“全球購買”來提升生活品質、守衛家庭健康的需求。


8、到家O2O

衝擊:★☆☆☆☆

利好:★★★★★

此次疫情還直接催化了配送到家等各種O2O業務的快速增長,主要幾個O2O平臺在春節期間都出現了訂單量暴漲,逆勢爆發。

除夕至初九期間,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374%;餓了麼平臺春節以來,北京地區商超訂單增長超2倍;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叮咚買菜每日新增用戶多達4萬人,而且為了應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叮咚買菜還調整了產品架構,力推半成品菜,成功實現品類拓展。物美超市探索創新商品組合,聯合多點推出“菜肉套餐”,上線第一天5,000份組合快速售罄。

疫情期間,那些面向餐廳、酒店、企業食堂等B端服務的企業也靈活調整,比如此前覆蓋200多萬家餐飲商戶配送的美菜,加大了C端配送,將供應餐廳的菜品開放給了個人用戶下單。

醫藥O2O也在這次疫情中表現亮眼。醫藥垂直平臺叮噹快藥日均單量達到平日單量的七至八倍,春節期間為用戶送健康到家達180萬次;京東到家除夕至正月初三期間,醫藥產品同比增長430%;餓了麼上海醫藥類外賣訂單量環比節前增長28%。

與暴漲的商超、生鮮、醫藥品類外賣相比,由於大量連鎖餐飲品牌停止營業,餐飲外賣訂單驟減,以餐飲外賣為核心業務的餓了麼和美團外賣第一季度業務均受到了一定影響,但疫情過後,餐飲外賣必然快速復甦。

總體而言,在此次疫情發生之前,“宅經濟”本就已經催生了一系列O2O商業模式,成為實體零售商轉型的金鑰匙。相信疫情過後,消費者使用O2O購物的行為會更成熟,購買的品類會進一步擴充,而具備供應鏈優勢的O2O平臺將在中長期收益,以此契機搶佔到家業務份額和消費者心智,各個廠商品牌應趁勢加大在O2O平臺的投入和推廣,贏得先機

數據來源:京東春節消費大數據,相關平臺官網


9、社交電商

衝擊:★★☆☆☆

利好:★★★★☆

疫情期間,以社區為單位的微信社群等團購形式迅速崛起,倍受消費者親睞。很多居民自發行動起來,利用微信建立各種“買菜群”,依靠郊區的菜農菜販,實行“套餐制”,團購同時不忘互通信息;便利店、連鎖小超市等有條件的社區便民商業服務網點開通線上銷售,通過設立APP、公眾號等方式,讓顧客就近線上下單,商家線下配送,使消費者不出家門就可以滿足日用品的需求。

由於防疫物資緊缺,線上線下全面斷貨,朋友圈代購們也紛紛加入戰場,此時的消費者更加相信熟人的力量,藉助社交渠道購買急缺的物資。

與此同時,

“釘釘+手淘”智能導購、“微信+小程序商城”等數字化導購模式也在本次疫情中得以迅速發展。

以林清軒例,雖然由於疫情全國有140多家門店關閉,湖北省所有門店停止營業,但是閉店不閉業績,在家的導購依舊可以做銷售,利用“釘釘+手淘”的形式聯繫老顧客,或讓消費者微信小程序下單,僅一天,釘釘上就新增了3,000多個會員粉絲,平時一天也就700-1,000人的規模,疫情期間反而增長迅速。通過這樣的方式,林清軒2月1日至2日其武漢門店銷售業績均排名全國第二,在線導購的力量功不可沒

相信在疫情結束之後,社交電商以及門店數字化導購會成為傳統品牌企業開創消費新戰場,持續實現消費者拉新,增強客戶粘性的有力途徑。


此次疫情對零售行業造成了直接衝擊,但便利店、無人店與自動販賣機等實體零售,各類電商,以及線上與線下的整合零售都出現了新的機遇。

從短期來看,部分渠道與業態的消費需求提升明顯;就長期而言,這次挑戰對培養新的消費習慣、開啟新的藍海、促進商業轉型與升級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4.醫療、汽車、文娛等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潛在機遇

1、醫療

衝擊:☆☆☆☆☆

利好:★★★★★

醫療行業是抗擊疫情的一線行業,也是戰役的主戰場。此次疫情對於整個中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醫藥、醫療和和醫保的發展作用深遠,我們對於疫情後醫療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歸納為如下六點:

1)醫療器械與醫用物資需求激進,醫療機構加大相關產品的採購與儲備,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使用標準的提高

根據工信部2月2日發佈的信息顯示,醫療防護用品、消殺用品、醫療藥品和醫療器械等五大類100多個品種包括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心電圖機、CRP、消毒產品線、霧化器、血氧儀、口罩、手套、鼻噴霧等產品需求量猛漲。預計相關產業將在短期內迎來繁榮發展。


2)互聯網醫療為代表的無接觸式醫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截止2月7日中午,互聯網醫療龍頭企業微醫集團,累計在線訪問量超9,200萬人次,線上醫療諮詢量破100萬人次,京東健康的日均在線問診量達到10萬人次,阿里健康每小時的諮詢量近3,000人次,幫助不便於在特殊時期拜訪醫院的病患們在家問診。預計經歷此次疫情,線上問診將走向普及化,成為患者在線下求醫之外的新選擇。

3)醫藥電商和醫藥O2O將成為了消費者即時用藥的不二選擇

疫情期間,京東3天售出1.3億隻口罩,叮噹快藥的日均單量翻了七至八倍。相信疫情過後,消費者的線上購藥行為會得以延續,藥企會更加註重互聯網醫藥的發展,線上藥品的種類將更加豐富和多樣,線上配藥業務也將日趨規範和完善。


4)醫療社區將成為民眾瞭解醫療行業的主要窗口,發揮診療、科普與監督作用

這次活躍在一線的還有丁香醫生等醫療社區,他們通過疫情實時播報,及時闢謠,科普宣傳等形式有效地緩解了民眾的恐慌情緒,發揮了輿論監督作用,疫情相關文章的閱讀量均突破10萬條。丁香醫生還聯合三甲醫院主治以上醫生,為湖北用戶提供免費在線義診服務。


5) 分級診療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力量在本例疫情中作用凸顯,疫情後可能成為就醫流程改造的範例,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社區初篩,確診轉診,分級診療的體系在武漢逐步建立起來,有效的減少了定點醫院的醫療壓力,提高了醫院的運作效率。相信這套分級診療的流程在疫情期間的應用將對就醫流程的改造起到示範作用,進一步推動基層衛生機構改革,提高社區醫療機構水平。


6)商業醫療保險伴隨著民眾憂患意識的高漲將迎來一段時間的上升期

2003年非典過後,商業醫療保險的投保率出現了顯著的增加,而此次疫情爆發後,對於健康險的諮詢量已經有了顯著提升,高端醫療保險的銷量激增,三四線城市的投保諮詢量也上升明顯。疫情讓更多的中青年更加關注醫療保險和疾病險,而子女則將關注老年險,保險成為疫情下家庭保障類資產的一部分。


如果《我不是藥神》這一影片都可以憑一己之力推進藥品進口管理和醫保改革,那麼我們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在我們打贏這次疫情阻擊戰後,中國的醫療體系會迎來變革的大潮,整個醫療體系以及牽涉其中的各細分業將會迎來一次質的飛躍。

數據來源:相關機構APP、官網及公開資料


2、奢侈品

衝擊:★★★★☆

利好:★☆☆☆☆

中國的消費者貢獻了全球奢侈品市場三成以上的消費,中國本土門店也貢獻了各奢侈品牌10%-20%不等的銷售,而春節又是中國消費者境外行和奢侈品消費的旺季。 此次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是奢侈品行業近些年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黑天鵝”事件。

疫情一出,香港、北上廣深等重點城市奢侈品門店客流驟減。不少奢侈品品牌的門店暫停營業:Burberry在中國內地64間分店中有24間需要關閉,其餘分店的營業時間有所縮減,顧客到訪量銳減了80%。原定於6月租約屆滿不再續約的Prada位於香港銅鑼灣的旗艦店已比原計劃早4個月提前結業。歷峰、開雲等多家奢侈品集團的股價從1月17日即出現下滑。

回顧2003年SARS疫情對奢侈品行業的影響:2003 年1 月,奢侈品行業指數下跌了 5%;但當 SARS 疫情逐漸被控制時,該指數開始反彈,並在同年 11 月收復損失達 30% 以上。

17年後的今天,奢侈品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已不可同日而語,預計此次疫情——尤其是在嚴峻的境內外隔離措施下——對於奢侈品行業的影響將比SARS更為突出。奢侈品行業在中國市場的雙位數增長或被新冠疫情打斷,甚至會波及全球奢侈品行業的走勢。更重要的是,比起短期的銷售表現,此次疫情對於消費者價值觀的重塑以及消費心智的改變或是奢侈品品牌在疫情之後更需要深入探究的話題

疫情之下也存在著奢侈品行業的變革機會。奢侈品不同於其他品類,注重極致的門店體驗和消費環境,銷售極大程度上依賴實體門店。而疫情過後,奢侈品消費需求可能會轉移至線上,奢侈品電商、跨境電商奢侈品專區以及奢侈品自營官網以及微信商城的銷售可能在未來迎來增長。奢侈品牌也可能順應重新調整其消費者策略,通過全方位的內容打造、沉浸式的場景體驗、VR商品展示、一對一專屬導購,線下VIP物流配送來打造新的消費體驗,或許此次疫情會成為傳統奢侈品牌互聯網化的起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奢侈品牌官網、意大利國家時裝協會、 Morgan Stanley 、CEIC


3、汽車

衝擊:★★★☆☆

利好:★☆☆☆☆

湖北省是我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武漢則是中國四大乘用車基地之一

,東風汽車集團和世界汽車零部件前20強的一半落戶於此。在武漢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下,各整車廠與零部件供應商節後復工一再延遲,這對汽車行業的短期衝擊不言而喻。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2月份受疫情影響,中國車市下滑幅度可能在25%- 30%左右;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也表示,若疫情在一季度末得到控制,4-6月市場開始逐步恢復,預計全年狹義乘用車同比下降約5%。

大規模停產對於規模較小、抗衝擊力不強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影響更加明顯。我國銷售收入在2,000萬以上的零部件企業約1.3萬家,佔比10%左右,更多的中小型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國內外車企採購需求量下降、資金鍊緊張等一系列壓力,形勢更加緊迫。

更重要的是,中國汽車市場關係著全球汽車產業鏈。現代汽車自2月4日開始,逐步暫停其韓國工廠的生產工作,起亞汽車也從10日停工,中國零部件廠商 “斷供”是車企停工的主要內因,而疫情帶來的行業焦慮已經波及全球產業鏈。

從消費端來看,疫情會引發大家對未來出行方式的重新思考,未來可能激發人們的購車慾望。但目前汽車市場仍屬存量市場,疫情對於車市的拉動效果不會太顯著,如果疫情需要較長時間恢復的話,高端車型的銷量或更容易受到衝擊


4、文化娛樂

衝擊:★★★★☆

利好:★★★☆☆

疫情之下,被熱烈期盼的“最強春節檔”遭遇被迫撤檔的尷尬境地。相比2019年大年初一14.58億元的票房,貓眼數據顯示,今年大年初一票房僅有181萬元;春節七天的院線收入至少損失74億元。

面對困境,歡喜傳媒出品的《囧媽》成為了首個破局者,與字節跳動公司合作,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免費獨播,僅三日總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讓製作方在撤檔的情況下將損失降到最低,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電影會通過流媒體平臺首映與觀眾見面

除了影視製作和綜藝節目錄制全部暫停,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展覽館也都暫停展覽。疫情期間,線上虛擬展廳應運而生,成為廣大藝術愛好者的一條安全觀展通道。廣東省文廣旅廳等聯合打造的微信小程序“博物官”上線100家線上博物館服務,讓消費者動動手指,就能飽覽眾多鎮館之寶。

線上虛擬展廳此次疫情中的優勢凸顯,疫情過後或許成為眾多展館的服務標配

同樣受到波及的還有主題樂園行業。迪士尼首席財務官Christine McCarthy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暫時關閉上海和香港的兩個主題樂園,這將會對第二季度的總收益產生不利影響。如果疫情可以在3-4月結束,預計迪士尼樂園可能在五一小長假和暑假旺季迎來業績的反彈

數據來源:貓眼數據、迪士尼公開採訪資料


5、體育

衝擊:★★★☆☆

利好:★★★☆☆

隨著疫情的擴散發展,全國各地的體育活動被叫停、中超、CBA等重要賽事紛紛延期、健身房及體育教育機構被迫暫停營業,此前高歌猛進的中國體育產業蒙上了一片陰影。

各細分領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尤其是體育培訓、健身房和線下體育零售業務。以超級猩猩,Shape為代表的連鎖健身房紛紛宣佈暫停所有課程。Nike宣佈關閉中國一半門店,lululemon也暫時停業中國的29家門店。

但是從長遠角度看,歷次重大疫情發生後,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以及通過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的意願度往往會大幅上升。非典之後,北京市大約20%的群眾新購買了體育健身器材,甚至在短時間內體育器材商店還出現脫銷的情況,室外健身場地使用率大大提高, 各類健身場所日均人流量顯著增加。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不會改變體育健身行業昂首向前的良好態勢,相信待疫情陰霾散去,將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

同時,此次疫情也悄然改變了大眾傳統的健身習慣,苦於不能出門的消費者紛紛開啟了在家健身的模式。室內小型健身器材成為了這段時間的“香餑餑”,京東大數據顯示,本次春節間,跳繩成交額同比增長56%,啞鈴同比增長60%,拉力器同比增長109%,划船機同比增長134%,自營瑜伽墊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50%;這一需求的增長在小鎮居民中更加明顯,已經預示著低線城市健身熱潮的覺醒。

除此之外,一些新興的健身產品也在此期間審時度勢地搶佔了先機。比如將健身與闖關完美融合的體感類遊戲 Switch健身環

,即使價格較疫情前翻倍上漲也阻擋不了部分商家賣脫銷的盛況。

而Keep、SuperMonkey、Shape等打通了線上線下團課的互聯網健身平臺,在無法線下開課的情況下,依託抖音、快手等直播工具,將線下健身與直播進行有機結合打造了線上直播課程,開闢了健身房的線上戰場。

健身教學app 如Keep、咕咚等推出的課程也是廣受消費者青睞。1月中旬,Keep在蘋果app store 下載量僅為 260名左右,2月初就飆升至第79位;其在抖音的健身教學直播更是讓它在5天內便增加了18%的粉絲。

一些品牌也在積極行動, NIKE也發出“趁此刻,蓄力吧”的運動號召,鼓勵大家使用品牌自有平臺Nike Training Club安排個性化訓練。Lululemon推出40節瑜伽直播課程、Under Armour也邀請專業教練每天一小時線上直播。安踏兒童全國36家微商城上線,不定期上線最新產品和驚喜福利,其最新推出的戶外眼鏡在抖音上就非常火爆,不少家長用這款商品作為孩子出行的防護服。

相信擁有歐洲盃和東京奧運會的2020年依舊會是一個體育大年。疫情過後,體育賽事、健身培訓、體育器械、運動服飾等行業又將迎來黃金髮展期,同時家庭室內健身產業包括健身APP/直播健身以及趣味健身器材也將迎來進一步的大規模增長,更多品牌的重心會更多向互聯網營銷、電商以及品牌社群建立傾斜。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AppAnnie、京東研究院、各大運動品牌微信公眾號


6、家居家居

衝擊:★★★☆☆

利好:★★☆☆☆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家居傢俱行業的開年計劃受阻,不少商場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宜家自1月30日起暫停所有中國大陸線下30家門店的營業,包括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在內的家居賣場均調整營業時間至15日或者22日開業。整個家居傢俱行業的1-2月業績均因疫情而受到影響。

不過,以線下體驗為主的家居店也並沒有坐以待斃,紛紛通過新媒體或者使用新技術將消費者互動轉移到線上:金牌櫥櫃推出了“護家足不出戶,直播櫥櫃大促”的營銷活動,讓消費者在家就可定櫥櫃;箭牌衛浴早先已開設的酷家樂、淘寶“躺平”頻道等場景購工具在疫情期間便可滿足消費者360度全景買衛浴產品的需求;蒙娜麗莎會員之家上線了AR看實景功能,用戶可以輕鬆在家選購產品。

此次疫情中,全國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消費者在家中起居工作的時間大大增強,這同時也會刺激人們對家居生活進行二次改善、微改善或增添新物件,從而消費者提高對新型的或者小型傢俱的需求。例如,宜家家居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宅家指南”,為消費者推薦諸如桌面收納、小型辦公桌和照明設備等產品。

相較於大型傢俱,消費者對於小型傢俱到店選購、實際體驗的需求小,因此家居傢俱品類或將更快速地進行互聯網轉型以及電商渠道和新品類的拓展。

總體來說,疫情對於該行業的短期影響會比較明顯,但長期而言,不會改變消費者改善生活起居環境,營造溫馨家居環境的整體需求


7、家電

衝擊:★★☆☆☆

利好:★★★☆☆

此次疫情中,家電行業可謂是危中有機。

從供應端來看,大部分家電企業面臨工人延遲返工、物流運輸受阻、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且中國家電生產大省的廣東、安徽又是疫情重災區,因此,2020年上半年家電行業可能會面對短暫的產量不足的問題。

從需求端看,部分家電屬於非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居家隔離,且大型家電需要工人上門安裝,出於疫情防範,空調、抽油煙機等大型家電需求壓抑滯後

但是疫情也為線上渠道以及廚電、健康相關的小家電帶來新的機遇。奧維雲網預測,2020年一季度國內家電市場線上渠道或將佔七成份額。

例如,由於大量餐飲關店,很多年輕家庭開始親自動手下廚,刺激了廚房家電品類的消費。蘇寧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洗碗機、洗菜機的銷售量漲幅為133%。而伴隨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集中爆發,具備除菌和健康類電器銷售激增,蘇寧平臺多款健康除菌類家電銷售增長超200%;截至初四,京東空氣淨化器

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了300%,淨水器成交額同比也達到100%以上。

總體來看,第一季度家電行業受影響較大,因此品牌掌握第二季度618大促的主動權將對全年的業績貢獻變得非常關鍵。此外,主打家庭安全、殺菌消毒的家電將成為品類發展的重中之重。

數據來源:京東春節消費大數據、奧維雲網、蘇寧官網


5.快消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潛在機遇

1、食品飲料

衝擊:★★☆☆☆

利好:★★★★☆

飲料品類需求本身以剛需為主,且多數企業已在春節前完成備貨和鋪貨,因此此次疫情對食品飲料行業的衝擊更多體現在由於門店客流量減少所帶來的終端動銷減弱,以及春節後延遲開工對原材料、物流運輸、工廠開工等環節的影響。

疫情期間,糧油米麵、鮮奶、調味品和蔬果的需求始終保持高位;在外出受限的情況下,速凍類(水餃湯圓)、方便食品(方便麵、即食麵等)、膨化食品、快餐肉類和包裝水的剛性需求突出。受此影響,2月份康師傅、統一企業、三全食品等一眾食品企業的股價均逆勢上漲。

數據來源:中金研究、康師傅、統一、三全股市公開信息


2、酒飲

衝擊:★★★☆☆

利好:★☆☆☆☆

受餐飲網點和夜間娛樂場所暫時關閉、酒店停業、聚餐婚宴取消等影響,疫情對第一季度中國酒業消費市場的衝擊較大。例如,曾經價格堅挺的飛天茅臺酒的一批價,從春節前的2,450元回落到2,280元。

考慮到消費者和零售渠道有在春節前囤酒的習慣,這部分庫存或許還有剩餘,因此就算疫情過後,產品的銷售週期也可能會被延長,銷售動銷會降低,從而影響整個品類的良性運轉。

全球第三大啤酒企業嘉士伯首席執行官Cees't Hart在分析師會議上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第一季度的業務可能負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即飲渠道(包括酒吧、餐廳和酒店等),非即飲渠道(包括大小商超、便利店和小賣部等)受影響程度低於即飲渠道。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醫用消毒酒精庫存不足的大背景下,高於70%的高濃度酒備受消費者追捧。例如,號稱全球最烈的酒,產自波蘭的96度伏特加“生命之水”在春節期間銷量暴增58倍,其中不少消費者用其自制75%的酒精溶液,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生命之水”。

數據來源:淘寶公開數據、中國酒業協會、嘉士伯分析師會議記錄


3、營養保健品

衝擊:☆☆☆☆☆

利好:★★★★☆

這次疫情讓全國人民意識到,強大的免疫力對抗擊病毒至關重要。疫情期間,不少藥店的維生素C售罄。相信疫情過後,國民的基礎營養保健意識和保健需求應該會有一波全面的提升,更多的消費者會對保健品取積極的態度,帶著 “防病比治病好”的心態在保健品上進行投資。

營養保健品類將會重回快速增長通道,其中和免疫力相關的商品,比如綜合維生素、維生素C、魚油和蛋白粉或將直接受益。

國家衛健委發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解讀》也提出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因此益生菌品類可能在未來三個月迎來快速成長。此外,在診療方案中也提到了中醫治療,所以預計以黃芪、杏仁、生薑、茯苓、黨參、陳皮等為代表的中式養生食材也能迎來一高峰。

由於疫情爆發正值春節假期,消費者多在家“只吃不動”,減脂需求高漲;由於健身場所關閉,消費者轉而購買膳食纖維補充劑,加速新陳代謝,春節期間酵素品類更是登上淘寶熱銷食品第三名。

總體來說,營養保健品類將在2020年將迎來逆勢上漲。保健品類的品牌商可以把握契機進行消費者教育,普及保健品知識,根據消費者的健康需求調整產品重心,在擴大品牌知名度的同時也招募新的消費群體。


4、個護美妝

衝擊:★★☆☆☆

利好:★★☆☆☆

在疫情影響下,美妝實體零售門店暫停營業,工廠延遲復工,銷售和供應鏈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其中線下實體零售是重災區,線上業績受影響較小,但疫情可能會在短期抑制住一部分的衝動消費,對春節、情人節、甚至三八婦女節的整個二三月份旺季的銷售有一定負面影響

零售商們也在積極自救。例如,屈臣氏自2月3日起,全國範圍內的“閃電送1小時達”均可選擇“無接觸配送”方案,鼓勵消費者通過屈臣氏小程序,或者餓了麼、美團、京東到家、天貓等平臺進行消費。絲芙蘭在門店內提供一次性試妝工具,積極推廣官方小程序購物。

而品牌商們新的線上營銷形式層出不窮,如顧客群線上拍賣搶購、線上微信商城一鍵購、消費者微信關懷、員工直播銷售等

。新銳品牌在疫情期間仍然獲得了不錯的增長,彩妝方面,完美日記牢牢佔據天貓周榜榜首(1/27-2/2),國貨品牌花西子、紐西之謎、稚優泉上升明顯,新秀colorkey也一直盤踞在前十。

從消費者需求來看,由於長時間居家,消費者彩妝使用的需求和頻率在短期之內大幅下降,包括唇膏、唇釉等唇部彩妝,粉底液、隔離等底妝、防曬產品受影響較為明顯。不過,暴露在口罩外的眉筆、眼影、眼線與睫毛膏等眼部眉部單品將更受歡迎,銷量或能逆勢成長。

美妝巨頭們對於疫情產生的影響持不同態度。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鞏相信動盪過後,消費會比以往更強勁,並表示看好2020年的市場發展;而雅詩蘭黛全球CEO傅懿德則認為疫情將較大程度影響中國及韓國、日本等地的旅遊零售業務,並下調了2020財年的銷售預期。

我們相信,疫情不會改變消費者對美的追求,但可能會改變消費者對美的定義;消費者的基礎護膚需求不會改變,但是健康之美可能會是一種新需求。個護美妝品牌還需要在疫情之後重新評估消費者在個人護理和美妝產品的訴求,回顧自身在渠道建設、線上線下融合,數據打通的能力。在新營銷上走的比較超前的個護美妝品類有可能在疫情之下有一次新的升級和發展。

數據來源:淘寶公開數據、歐萊雅集團2019財年年報、雅詩蘭黛集團2020財年二季度報


5、家庭清潔

衝擊:☆☆☆☆☆

利好:★★★★★

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緊俏,家清品類中與消毒相關的清潔用品需求猛增。自1月19日疫情發酵開始,各類消毒殺菌防疫產品在線下商店出現斷貨。而在線上商超平臺的庫存也很快銷售一空,銷售一路飄紅。

據魔鏡線上數據顯示,除菌噴霧銷量上漲743%,除菌皂銷量上漲106%,消毒液銷量上漲602%,84消毒產品銷量同比上漲917%;商品標題中含有“消毒”、“除菌”、“免疫力”等關鍵字的相關商品銷量同比上漲分別達267%,143%,123%。線上線下的家用消毒液、抑菌洗手液、消毒溼巾均脫銷。

預計疫情帶來的消毒衛生意識提升將會延續下去,帶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家庭清潔類的商品,將會是家清市場今年最大的爆發點。


6.互聯網服務

1、遊戲

衝擊:★☆☆☆☆

利好:★★★★★

疫情期間,人們更多通過遊戲打發時間,遊戲主機迎來了一波購買小高潮。

根據京東提供的數據,春節期間26-35歲人群超越去年的16-25歲人群,成為遊戲產品的購買主力。京東遊戲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其中Switch成交額佔比整體近50%,索尼PS4成交額同比增長133%。因Switch線上的熱銷,1月份底,任天堂乘勢將Switch的全球銷售預期從原來的1,800萬臺增加到了1,950萬臺。

遊戲的在線時長和充值金額也明顯高於往日。春節期間,蘋果暢銷榜TOP10遊戲流水同比增長40%,而《和平精英》除夕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樣創下了歷史新高,甚至遊戲一度因服務器卡崩。

除頭部遊戲外,以棋牌類手遊為代表的休閒類遊戲也因替代了受疫情影響的線下聚會需求而受到各年齡層的追捧

。春節期間,蘋果免費遊戲排名榜單中有四款棋牌類遊戲進入前十,《騰訊歡樂麻將》更是高居榜單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任天堂、索尼和微軟的遊戲主機96%都是在中國製造的。因疫情引發的停工已經對遊戲主機生產造成了影響,任天堂已發文表示Switch主機以及配套設備將延遲出貨。

總體來說,遊戲行業一季度業績有望超市場預期,迎來短期爆發,不過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企業復工,相信用戶數量也會隨之下降,市場熱度恢復到正常水平。

數據來源:京東研究院、申萬宏源研報、任天堂財報、七麥數據、伽馬數據


2、視頻

衝擊:☆☆☆☆☆
利好:★★★★★

每年春節假期都是各大視頻平臺跑馬圈地的關鍵節點,今年各大平臺更是迎來短暫繁榮期。 為抗擊疫情,人們隔離在家,把視頻平臺推上了一個流量高地。

乏味的“禁足”生活讓許多用戶把注意力投向了輕鬆娛樂的短視頻。所謂“抖音一分鐘,人間兩小時”,作為“時間殺手”的抖音成為了眾多人的選擇。1月26日至30日快手和抖音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較節前增長近1億小時(1月1日至23日)。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還成為許多消費者獲得疫情資訊的重要來源, 同時用戶的創作熱情也在疫情期間得到了空前釋放,截至本文發稿前,抖音話題#我的平淡假期#投稿量多達13.3萬,播放量超71.8億次。

疫情讓消費者有了長時段的空閒時間,也讓長視頻平臺在這場流量之戰中站穩了腳跟。1月25至1月30日(初一至初六),愛奇藝用戶人均使用時長的日平均值為2.8小時,韓劇TV也因《愛的迫降》的熱播,2月1日晚有高達118萬人同時在線,將服務器擠崩。

“視頻平臺之戰,終會是內容之戰”。疫情期間長時間、高密度的長短視頻內容更容易造成消費者短期內的視覺疲勞,在疫情之後平臺需要持續輸出更多優質的內容防止用戶流失。


3、在線教育

衝擊:☆☆☆☆☆

利好:★★★★★

為控制疫情,全國各地延遲開學時間,停止開展各類線下教學活動,這讓原本就火熱的在線教育行業在疫情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專業在線教育平臺選擇學校作息“無縫對接”,迅速上線全天候式的免費校內同步直播課。1月25日作業幫上線“春季加油站計劃”報名入口,2月2日,作業幫公佈了免費直播課程的課表,覆蓋K12各個年級的主要學科,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40分,每40分鐘一節課,課間還安插眼保健操和室內操,僅開播當天,作業幫免費直播課的報名人數就增長了150萬人。2月3日,猿輔導向全國中小學生開放了70餘門免費直播課,課程覆蓋小學到高中全年級全科目,開課首日同時在線聽課人次達到500萬。

教育部也將於 2 月 17 日開通國家網絡雲課堂,實現“停課不停學”,供各地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網上學習。而多家視頻平臺則開闢了集合專區,彙集了多個教育品牌的直播頻道,例如快手連同跟誰學、VIPKID等40餘家企業合作,在App側邊欄上線“停課不停學”專區。

隨著第一波開課,不少在線教育公司的確在疫情間憑藉快速的產品迭代吸引到了大批免費用戶,據網易科技披露的數據,疫情前在線教育公司的平均獲客成本高達1,000元。

不過,激增的流量是否在疫情過後能轉化為付費用戶則需要優質的師資力量和授課內容來支撐,但是可以預見這場“戰疫”將會加速線下培訓機構向在線教育轉型的速度,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習慣在線教育這一新的學習方式。

數據來源:相關平臺app、官網及公開資料


4、遠程辦公

衝擊:☆☆☆☆☆
利好:★★★★★

隨著疫情發展,多地發佈延遲返工並鼓勵各企業在家辦公,據釘釘數據顯示,2月3日起中國上千萬企業、近2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在家辦公模式直接推動辦公類應用產品下載量飆升,華為雲WeLink數據顯示,2月2日當天有1.5萬企業新開通使用WeLink。2月5日,在蘋果App Store排行中,釘釘和企業微信下載量分別佔據了免費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二名,釘釘成為蘋果應用商店歷史上第一個佔據榜首的辦公類軟件。

同時,多家遠程辦公軟件企業迅速推出免費產品,例如騰訊會議開放300人會議系統能力、阿里釘釘提供“在家辦公”全套解決方案、Zoom開放不限時長的免費在線視頻會議服務等等。

遠程協作軟件也在疫情期間成為了企業項目管理和協同工作的辦公剛需。據七麥數據顯示,截止1月29日-2月4日,在線辦公軟件金山WPS 的IOS預計累計下載量達92萬次。不過在疫情間集中爆發的需求和平時不盡相同,平時的在線協同,大部分還是三方左右的同時在線,這次是幾百人、幾千人甚至是上萬人需要同時實時在線協同,這對於相關產品在系統擴容和技術升級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之下,遠程辦公軟件得到大規模使用,用戶數量和應用範圍均有了極大的拓展,同時也打開一扇新的窗口,讓大家看到在家、在線辦公的魅力:只要工具合適,是有可能做到像集中辦公一樣的高效。相信每天上億人在線辦公或將催生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數據來源:蘋果App Store 、國海證券


5、直播

衝擊:☆☆☆☆☆
利好:★★★★★

直播行業在疫情期間獲井噴式增長。主要出現四類直播內容,分別是直播賣貨、直播時事實況、直播科普和直播課堂。

2月5日,李佳琦年後開工,觀看人數近1,500萬,這與他的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場帶貨直播相比,觀看人數幾乎相等,商品以美妝為主但不包含口紅,同時也上架了消毒液、自熱火鍋與火雞面這類疫情期間的熱銷產品。

主播帶貨的同時,各大品牌也紛紛策劃直播活動以刺激顧客的消費需求,如海信直播如何做好日常防護,海爾開啟品質健康小家電直播間,伊利邀請營養專家在線科普調節免疫的食補對策等。

此次疫情也進一步拓寬了直播的應用場景,其中包括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千萬網友擔當雲監工;醫師專家防疫知識科普,健康義診直播;房產公司直播看房和演藝行業直播音樂節等。

疫情過後,相信不少商家會打破行業束縛,大膽利用直播平臺與廣大消費者互動,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行業與直播融合,拓展新的服務與經營模式,挖掘出一批直播平臺的潛在用戶。

數據來源:淘寶公開數據,各品牌官方資料整理


6、網約車

衝擊★★★★☆
利好☆☆☆☆☆

隨著疫情防控的升級,全國有30餘個城市的網約車停運,其它城市也因出行人數的大幅減少令網約車司機的接單量驟減,許多司機也因擔心自身安全問題暫停出車。然而由於目前大部分網約車司機是以租賃的形式開車,多數需要按月繳納租金,此次疫情帶來的收入接近斷檔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壓力。

短期內,由於民眾對公共交通以及密閉空間的警惕心理,會優先選擇私家車出行或者騎行,但從長期來看,當疫情結束後,大家依舊會迴歸公共交通出行,人們對網約車的需求隨之上漲。


7、共享單車

衝擊☆☆☆☆☆
利好★★★★★

在疫情爆發後,共享單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補充,成為了步行、私家車出行之外的最佳出行選擇。

尤其在公共交通受管制的區域,共享單車成為了民眾出行的必備工具。哈囉出行於2月6日披露,1月8日至2月5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溫州、杭州等城市的採購出行、中長程出行、求醫出行整體呈上升趨勢。國內多個一、二線城市,超市、農貿市場等地點附近騎行量佔比上漲約50%。

相信此次疫情進一步培養了民眾使用共享單車的習慣,預計共享單車使用率未來一段時期內會呈平穩增長態勢。


7.諮詢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潛在機遇

衝擊:★★☆☆☆

利好:★★★★☆

疫情發生以來,諮詢行業密切地關注疫情發展,審慎地研究疫情對市場與客戶的影響。

短期內,諮詢行業的主要客戶或將集中精力恢復生產與服務,追趕業績目標,部分諮詢需求可能因此暫時擱置。
但疫情過去之後,諸多現有及潛在客戶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企業戰略,根據最新市場情況和消費者變化、調整企業2020年以及未來3-5年的戰略方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將尤為關鍵,諮詢業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其中,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戰略諮詢服務需求將增長迅猛。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諮詢解決方案必須依託數字化手段和消費者數字資產(自有或平臺),在定量與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VR與AR技術進行消費者研究,並從品牌與文化角度深入理解客戶的目標消費者,提升戰略實施與落地的能力,通過提高客戶的核心能力以驅動業務的持續增長。


8.消費者調查

為了幫助廣大客戶更好地瞭解疫情對消費的影響,以及疫情結束後中國消費反彈的力度,2月6日至9日期間,凱度迅速通過微信平臺進行了消費者調查。共有超過1,000實名制註冊受訪者回答了我們的問卷,其中包括來自疫情重點地區湖北的近200個樣本。配額符合主流消費者人口構成。

我們與您一起分享此次調查結果與啟示。

1、渠道端

疫情對零售的影響及後續反彈預測

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對各零售渠道在疫情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做了詳細分析;此次調研結果與我們此前的分析一致。

在疫情期間,由於消費者被勸阻不要上街、很多商戶延長春節假期、消費者對生鮮食材的購買爆發性增加等原因,零售渠道中,新興渠道變得十分重要。
有高達55%的受訪消費者在疫情期間通過綜合性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淘寶等)購買

,十分接近排名第一的超市(58%)。而送貨上門的O2O渠道(餓了麼、美團、叮咚買菜等)也被35%的消費者光顧,與大賣場(34%)接近。由於本次疫情需要人們主動宅在家裡,小區業主微信群也成為了意外的流量平臺,因此社區微信點單(微信群點單,社區統一配送)也成為了使用率高達35%的渠道。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表示,在疫情結束之後,他們對傳統的線下渠道的購買頻率會逐漸恢復:有36%的人表示會增加去大賣場的頻率,有37%的人會去超市更頻繁。但線上渠道的滲透率會更強勁地增長:有42%的人會更多地從綜合電商購買,僅有8%的人會減少;有31%的人會更多光顧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體驗店。

相比之下,O2O平臺雖然在疫情期間的使用率較高,而且疫情結束後有32%的受訪者會增加使用頻率,但同時有17%的消費者表示會減少使用。因此,O2O平臺需要認真考慮如何才能留住疫情期間新增的用戶。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注:大賣場、超市、精品/進口超市(如城市超市、Ole等)、新零售體驗店(如盒馬、永輝超級物種等)、個人護理品店(如屈臣氏、萬寧等)、便利店(如全家、羅森等)、綜合性電商平臺(如京東、淘寶、天貓)、垂直電商網站/APP(特營如蔬菜、水果等某類產品)、外賣等O2O平臺(如餓了麼、美團、叮咚買菜等)、社交電商(如小紅書、拼多多等)、社區微信點單(如微信群點單,社區統一配送)


2、消費端

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及後續反彈預測

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分析了此次疫情對各行業造成的影響。在此次調研中,凱度諮詢團隊更有針對性地設計問卷,向受訪者具體詢問了疫情對他們在24個行業花費的影響,及疫情後消費者恢復甚至加大這些行業的消費的意願。

這些行業可以根據疫情中和疫情後的消費變化分為六類: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在相關性較強的行業中,我們可以發現,由於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減少出門,旅遊、餐飲、外出娛樂等行業受到了較大的衝擊:這三個行業有約75%的消費者徹底取消了相關消費,還有約17%的消費者減少了支出。

但疫情過後,這三個行業的消費反彈潛力巨大:有82%的消費者會恢復外出餐飲消費、78%的消費者恢復旅遊、77%的消費者恢復外出娛樂。

在本次疫情期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貨的行業有四個,分別是基礎防疫(如口罩、消毒水等)、進階防疫(如空氣淨化器、紫外線滅菌燈、消毒櫃等)、保健食品(如維生素、葡萄籽等)、藥品(如感冒藥、退燒藥等)。消費者在疫情結束後仍然會對它們加大購買力度。我們也觀察到,在湖北地區的消費者對於保健品的未滿足需求顯著高於中國其他地區。

其他有一些與疫情沒有直接關聯的行業受到影響較小,如聚餐與拜訪親友取消導致57%的消費者減少或取消酒類消費;還有美妝(減少+取消=56%)和服飾(減少+取消=67%)。但數據顯示,這些行業仍會在疫情結束後迎來較有力的反彈消費。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消費者在本次疫情期間對某些品類也增加了購買,如食品飲料(40%的受訪者增加支出)、家用清潔(48%的受訪者增加支出)、醫療保險(38%的受訪者增加支出,湖北的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購買醫療保險的比例顯著高於全國)。消費者對這些品類的購買意願在疫情結束後會仍然比較強勁。

受訪者表示,未來他們也將更加重視衛生相關的消費。疫情結束後,83%的消費者仍然會購買口罩和消毒液儲備在家裡,65%的人會把戴口罩變為日常習慣,76%的人會重視購買的個人與家庭清潔用品的殺菌消毒功能,63%的人會為了消毒而購買相關家電。

總體來看,本次受疫情影響比較大可能會是奢侈品消費:有61%的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減少或取消了這方面的支出,而且在疫情結束後,也有21%的受訪者表示會減少在奢侈品上的支出,這使得奢侈品成為可能被壓縮開支可能性最大的品類。這可能與人們更深層次的消費態度變化有關。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在消費心態上,目前來看大家會趨於保守。同意“應該未雨綢繆”(其中,湖北的消費者贊同比例高於全國)、“減少不必要開支”的人數要多於“及時享樂”的人數。大家會更重視生命中金錢無法買到的東西,比如“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和朋友相處”、“更充足的精神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對於品牌的態度上,大家會“願意花更多錢購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為更衛生的環境和服務付更高價錢”、“更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品牌的價值。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我們相信在這樣的時期下贏得的口碑將能夠長久地支持品牌的發展。


3、宅經濟

(1)宅在家裡,人們如何度日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調查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消費者“宅”經濟的畫面。

不出意料地,

視頻類活動成為了最常見的打發時間的手段。看長視頻(58%)、看短視頻(56%)、看傳統電視(41%)是提及率最高的幾個活動之一。數字娛樂活動也很常見,如玩手遊/網遊(39%,男性顯著高於女性)、在線娛樂(K歌/狼人殺/鬥地主等)(24%,湖北顯著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看直播(體育比賽、虎牙、一直播等)(20%)。

有28%的受訪者選擇在家燒飯或烘焙,其中女性數量顯著高於男性。有23%的人在享受親子時間,同樣多的人在監督孩子學習。

人們還利用這段時間自我提升:有23%的人在家健身,其中女性數量仍顯著高於男性;還有30%的人在線上學習,26%的人在線下學習/閱讀,其中湖北比例顯著高於全國其他地區。

還有兩組有趣的數字:受疫情影響,人們減少出門,只有10%的人會花時間保養護膚;選擇睡覺打發時間的受訪者比例高達54%。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注:手遊/網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魔獸世界等)、在線長視頻(騰訊/愛奇藝/芒果/Bilibili/韓劇TV等)、短視頻APP(抖音/快手等)、在線娛樂(K歌/狼人殺/你畫我猜/鬥地主等)、直播(虎牙/一直播等)、室內健身(Keep運動/跳繩/啞鈴等)、居家娛樂(拼樂高/模玩/麻將/手工DIY等)、親子互動(督促學習除外)

疫情也改變了人們對媒體的使用習慣。有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短視頻和視頻網站的時間明顯高於疫情爆發之前,其他增長明顯的媒體接觸點還有數字新聞資訊平臺(37%)、社交媒體(34%)、電視廣告(33%)、在線音樂(26%)。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注:新聞資訊(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社交媒體(微信/微博等)、電商網站APP(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短視頻APP(抖音/快手等)、視頻網站APP(騰訊/芒果/愛奇藝/bilibili等)、在線音樂(如QQ音樂、酷狗、網易雲音樂等)、網絡音頻(如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等)、垂直類APP/論壇(虎撲/途虎/馬蜂窩/豆瓣等)、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OTT廣告(如天貓盒子、小米盒子等)、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醫療/問診平臺(如微醫等)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推動了很多消費者第一次嘗試新事物,為很多新興行業的滲透率提升提供了機遇。在所有受訪者中,有84%的人都表示至少嘗試了一種新的服務,其中提及最高的是網上問診(34%)和在線教育(33%),其次是遠程辦公(29%)和第一次為數字娛樂服務付費(26%)。

疫情之下,三大產業十二大行業的危與機

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裡,特殊的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這場不同尋常的戰鬥中,全國上下勠力同心、迎難而上,必將戰勝疫情、收穫最終的勝利。

我們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向通過各種形式為抗擊疫情伸出援手、做出貢獻的同胞致敬,更向各行各業每一位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的普通人致敬。

山川一域,風月同天,凱期可待,度勢克艱。

我們堅信,冬日終究會過去,我們終將迎來生機勃勃、萬象更新的明天。

來 源:凱度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