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老師,會不會就有小朋友對藝術不感興趣呢?我的藝術課上有一個小女生,上課能安安靜靜地坐著,但是上了好多次課之後還是不願意自己動手。媽媽也會很積極地引導,但是小朋友好像就是不感興趣。看到畫筆、顏料、膠水的時候,明顯感覺她並沒有探索的慾望。”


我相信很多老師或者家長對於上面這樣的情景並不會感到陌生。一些孩子在課堂上會“乖乖”地坐在一旁,卻對課堂的參與不敢興趣。這樣的“乖小孩”難道僅僅是因為不感興趣嗎?憑著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我推測這個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參與,也許跟她的觸覺失調有關。一般而言,如果在幼年早期,孩子沒有得到充分的觸覺刺激,極有可能就會出現觸覺失調的現象。

孩子的觸覺有多重要?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和整個世界的,在感知覺中被人談論更多的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而觸覺則往往被人忽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觸覺似乎並不是嬰幼兒生存本能所需的一種感覺,然而觸覺的發展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


觸覺是嬰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嬰兒時期,他們用嘴巴咬來感受周圍的事物,用皮膚來感覺冷熱。隨後,則主要通過手部的觸覺來感知外界事物的形狀、大小和冷熱。通過對周圍事物的不斷感知,慢慢形成了自己對外界的認知,而後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系統。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觸覺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個體跟他人建立依附關係的第一個感覺系統是觸覺,通過爸爸媽媽的抱、拍、揉、捏、按摩等觸覺經驗,可以幫助嬰幼兒建立心理安全感,促進情緒的穩定。

如果觸覺系統未進行充分的刺激,則會引起觸覺失調:

①觸覺高敏孩子的表現:對外界的新刺激適應性較弱,所以會固執於熟悉的經驗上。表現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歡擁擠、缺乏自信、對任何新的學習都會加以排斥、不喜歡他人觸摸。

②觸覺低敏孩子的表現: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的分辨能力差,所以發音和小肌肉運動都顯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學習能力也比較差。

回到上面的那個案列,孩子表現地很安靜,對事物沒有探索的慾望,這就是一種觸覺高敏的表現。而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有可能是成人過於精細化養育的結果。於是,我和老師求證是否有這樣的原因存在,並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有這個原因。媽媽說孩子很怕髒,不願意碰東西,在家裡看到哪裡髒就會叫媽媽弄乾淨。”至此,謎底揭曉:也許孩子確實對藝術活動不是那麼感興趣,但更重要的是由於養育人的“潔癖”思維,致使孩子的探索慾望被破壞了,觸覺刺激不足,從而對新鮮事物出現了排斥的現象。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觸覺呢?

在悅寶園的藝術課上,我們有這一個專門的環節—“觸摸站”。在這個環節,通過讓小朋友觸摸不同材質、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物體來幫助孩子感受不同物體所帶來的不同的感覺,從而刺激他們觸覺的發展。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在英國、新西蘭和澳洲,幼兒園甚至小學裡有一種活動非常常見,老師們把它稱之為“Messy Play”,直譯過來就是髒亂遊戲。簡單來說就是一切有可能讓孩子把自己衣服或者身體弄髒的遊戲,包括玩沙子、水、顏料、麵粉和泥巴等,這些往往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Messy Play”和悅寶園藝術課上的“觸摸站”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些活動的形式更自由,場面更瘋狂。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髒亂遊戲有哪些好處?


傳統教育裡往往比較著重知識而忽略了感官發展,但是感官恰恰直接影響知識的形成,許多認知障礙都與感官長期缺乏刺激有著直接聯繫。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來說,髒亂遊戲正是讓他們輕鬆接受新體驗的好方法。並且通過這種自由地、無拘束地玩法,孩子們可以盡情探索對事物的認知,發現世界,沒有限制地去學習和發展:


✔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材料,瞭解不同物體的質地、形狀、顏色等,以及把它們混合在一起,又會發生怎樣的神奇變化,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通過捏、戳、抓等動作,可以促進手眼協調、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手指的靈活性、手部以及肩部的肌肉力量在整個過程中也能得到有效鍛鍊,從而為之後的書寫練習做好準備。


✔幫助孩子發展平衡感以及空間感,促進其大運動能力的發展。


✔通過遊戲中的分類、配對,促進了孩子基本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


✔通過親自動手和觀察事物是如何運作的“試驗”活動,孩子掌握了因果關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科學的思維。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在集體性的遊戲中,孩子會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觀點,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情感都能得到促進和發展。


✔在遊戲過程中,通過成人引導孩子對所玩材料進行描述:看上去怎麼樣?摸上去感覺怎麼樣?這個東西是大的還是小的?硬的還是軟的?等等,孩子不僅能學到新的詞彙,還會試著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和發展。


✔有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有時遊戲形式過於震撼和刺激,這就需要孩子能學會冷靜,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談論事情本身,來幫助他們識別和命名自己的情緒,並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如何在家進行“髒亂遊戲”?


家長其實不需要準備專門的玩具。實際上,家裡的很多現有物品都可以變成髒亂遊戲的道具。我們可以把髒亂遊戲融入到孩子的每日生活中,比如洗澡、吃飯、烹飪、戶外活動。


對於剛學會自己吃飯的幼兒來說,允許他們把食物弄得一團糟。讓他們用手去感覺、用鼻子去聞和用嘴巴去品嚐食物,試著放手讓他們去體驗,畢竟這樣的日子並不會持續太久。除了用餐時間的樂趣,再到你的廚房看看,有哪些食材可以拿來和孩子互動。大米,麥片,意麵,或各種乾的豆子都是極好的。此外,果凍或者QQ糖的觸感也是非常適合進行髒亂遊戲的。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水是最適合髒亂遊戲的天然材料之一。讓孩子在一個指定的區域內玩耍和探索,以方便清理。提供塑料杯、海綿、噴瓶或其它他們可能喜歡的東西。設置一個計時器,然後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去玩。但要確保他們的安全,不要留下孩子單獨玩耍。


沙子和水一樣,也是好玩又容易獲得的天然材料。可以在戶外劃出一個指定的區域,或者在一個大的容器中裝入沙子。不論是乾的還是溼的沙子,都是完美的適合孩子探索的材料。他們可以挖洞,可以往裡面灌水,甚至還可以用沙子來搭建建築。


家裡的麵粉還可以用來製作簡單的粘土。甚至還可以用麵粉和孩子玩“冰雪奇緣”,將麵粉拋撒在空中,營造下雪的感覺。只要你想,家裡的日用品都可以是你和孩子進行互動的玩具。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除了室內,大自然裡也充滿了各種紋理、氣味和新的感覺。有機會帶孩子去戶外時,放開手,讓孩子盡情地撒歡吧:允許他們在水坑裡跳、讓他們去玩泥巴或者躺在厚厚的樹葉上打滾。和孩子一起收集樹葉做拓印,用手去摸摸樹皮的紋理,用樹枝在泥土上畫畫。


這些活動簡單易操作,不需要老師指導,在家也可以和孩子玩,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畢竟當你面對亂糟糟的局面時,你的內心一定會是崩潰的。


然而,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以犧牲"孩子每天必須保持乾淨"為代價,讓孩子的觸覺、動作、語言、認知、社交、情緒等能力迅速發展,想必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接受。畢竟髒身子、髒衣服、髒鞋子隨時都可以清理,但獨屬於孩子自身能力的發展一旦錯過,就很難再彌補回來了~

風靡歐美兒童圈的“髒亂遊戲”,宅家也能隨時玩起~「悅寶課堂」


如果有所收穫,歡迎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