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陣前斬將記錄?

西廠大督主


正史上有漢"飛將軍“李廣,秦末"楚霸王“項羽,都是一馬當先丶身先士卒,與將士一起拔關斬將。敵人往往聞風喪膽。

三國關羽,替曹操斬袁紹第一大將顏良,顏良想替袁紹收攏關羽:汝兄劉賢德今在袁公帳下,切盼早日團聚。

關羽轉身拖刀計斬顏良,如奔雷閃電,兩軍皆驚。從此"萬人敵"不徑而走。曹操感念,後來關羽不辭而別追尋劉備,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竟默許。後來華容道縱曹。兩人譜寫了各為其主而又有恩必報的英雄相惜的篇章。


夏雨風


正史之中,只有兩人陣前殺掉敵方名將,一個關羽一個讓你想不到!

在三國的這個時期,天下出現了大亂,在當時那個年代,湧現出來了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名將,就像三國的第一位猛將呂布,在虎牢關前面一個人一匹馬叫囂十八路的諸侯,還在陣前把很多的將領給殺了,三個回合把公孫瓚給打敗了,一個人跟劉關張三兄弟交戰。還有在長坂坡的時候,一個人衝進了曹操幾十萬的部隊之中七進又七出,最後成功的把阿斗給救出來了的趙雲。還有在當陽橋前一個人的怒吼把曹操的虎豹騎精銳部隊給嚇走的張飛。

但是事實上,在正史的裡面雖然是有十八路的諸侯聯手攻擊董卓的故事,但是卻沒有呂布一個人叫囂十八路諸侯的故事,而且呂布在當時的那個時候並沒有太多的聲勢,所以很多人對他都是沒有太瞭解的,只是聽說他的武功很厲害,當時呂布的的戰績還沒有董卓手中的徐榮這個將領的戰績厲害。還有就是,趙雲雖然是在長坂坡把阿斗給救出來了,但是卻沒有七進七出這樣的記錄的,而且當時追殺劉備的也不是曹操的八十三萬的部隊,而是他手下的虎豹騎這個精銳部隊,而且是隻有五千的虎豹騎,所以這樣來看的話,演義跟正史是不能夠相提並論的。

正史跟演義是不一樣的,兩軍在作戰的時候,是根本看不到對方的陣列,雙方大將上來單挑這種事情的。因為戰事並不是過家家,不能夠逞一時的勇猛,也不能讓雙方的部隊只出工不出力,所以兩個部隊的領軍大將,能夠在陣地前面殺掉敵方大將的人並沒有太多,能夠在陣地前面把名將給殺掉的人就更不多了。

在三國志裡面,能夠完成這種成就的人是隻有兩個的,一個人是在萬軍叢中取地方上將首級的關羽,還有一個人就是黃忠。

關羽在陣地前面,把敵方大將給殺掉的事情,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公元的200年,袁紹手底下的河北名將顏良帶領著大部隊趕到了白馬,曹操當時派關羽跟張遼先去出擊,關羽直接衝在前面,看到了顏良所在的地方,直接向著顏良衝了過去,最後把顏良給殺死了,把白馬之圍成功的解救了開了,同時也是得到了萬人敵這樣的稱號。

而黃忠同樣也是非常的勇猛,在漢中大戰的時候,黃忠在定軍上上面俯衝衝了下來,這一場戰鬥直接把在關中鎮守的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給殺死了。要知道夏侯淵跟顏良相比的話,是差不了多少的,夏侯淵曾經在關中作戰了很多年,把韓遂、馬超等關中的大諸侯全都打敗過,而且還是得到了虎步關右這樣的名號,但是最善長途去奔襲的夏侯淵居然被一個年齡已經過了七旬的老將給殺了,能看出來,黃忠是非常有能力的。

雖然黃忠被劉備封了一個後將軍的時候,關羽對這件事非常的不滿意,覺得自己怎麼可以跟一個老將在一個隊伍呢?但事實上,黃忠當時的年齡已經年過古稀了,這樣還在戰場上作戰,立下了這麼多的戰功,可以說是讓人非常敬佩了。如果黃忠要是跟關羽在同一個年齡的話,黃忠不一定會敗在關羽的手中的。

黃忠其實是隻有把夏侯淵給殺掉這樣的一個功績,是沒有其他的戰績來支撐自己的,所以黃忠並沒有太大的名聲,但是如果要論在戰場是作戰的能力來說,黃忠的勇猛是不一定比關羽差的。







木頭陪伴


小說家為了突出小說的精彩的需要,純粹是演藝杜撰,扣人心絃,衝鋒陷陣有的是裨將,副將,主帥沒事衝鋒幹啥,戰死全軍怎辦,還不全亂套了。

不過正史之中確有發生大將陣前斬殺敵將的事。

一、關羽

史書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關二爺採用刺的方法殺了顏良,也有評說關二爺其實有作弊嫌疑。古代兩將交手一般先要自報家門,關二爺依仗馬快刀利待顏良未準備之時突襲得手。

二、白孝德

《資治通鑑·唐肅宗乾元二年》記載“龍仙見其獨來,甚易之;稍近,將動,孝德搖手示之,若非來為敵者,龍仙不測而止。去之十步,乃與之言,龍仙慢罵如初。孝德息馬良久,因瞋目謂曰:“賊識我乎?”龍仙曰:“誰也?”曰:“我,白孝德也。”龍仙曰:“是何狗彘!”孝德大呼,運矛躍馬搏之。城上鼓譟,五十騎繼進。龍仙矢不及發,環走堤上。孝德追及,斬首,攜之以歸。賊眾大駭。孝德,本安西胡人也。”

三、蕭摩訶

南朝陳大將蕭摩訶,在陳宣帝時期曾跟隨南陳名將吳明徹北伐北齊。當時北齊軍有一員胡人將領,箭不虛發,有百步穿楊之能,連續射殺陳軍多人,陳軍士氣大喪。吳明徹無奈只好找到蕭摩訶說:“你要是能幹死這個人,就能如關羽斬顏良一樣名垂青史,能搞定嗎?”蕭摩訶說“哪呢哪呢?給我指一下你說的人!”吳明徹給他指了指那個北齊胡將,蕭摩訶見了騎馬就衝過去了,在萬軍之中乾死了胡將。

正史之中陣前斬敵還有很多,雖然很難,但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還是有不少例子的。





刺蝟的vlog


一、關羽:首先要講的不是斬華雄,華雄是殺的,跟他沒關係,我要說的是斬顏良,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看上去更像是突襲,顏良是三國裡面一流的戰將,只惜太不走運了,注意關羽的動作是刺,不是砍什麼的,這就說明,兩人不是公平的交手,對方還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就已經掉了腦袋,如果兩人心平氣和的,結局尚未可知。

二、:漢中之戰時,進軍至陽平關,夏侯淵率、等將與其相拒,以徐晃破陳式、張郃駐廣石,劉備攻而不克,損兵折將,雙方相持至第二年。採用之謀率精銳萬餘人,分十部夜襲,張郃率親衛奮戰反擊,劉備不能克,派守備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於是全力猛攻張郃,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郃,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前去救火,派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遂戰死。這一戰打得相當的漂亮,當然法正的計謀好,其次是對方兵力少,況日持久,也是救火的過程中,稀裡糊塗的被殺了。

三、:散關之戰,遇上了狠角色王雙,先後殺死了謝雄、龔起,重創兵,、截住,也不能敵,最後諸葛亮糧盡退,王雙追擊,被魏延斬殺於陣前

四、姜維:北伐期間,魏輔國將軍徐質曾任討蜀護軍,頗有戰功,斬蜀將張嶷。並多次隨魏雍州刺史陳秦出征,拒蜀大將姜維。他擅長用一把“開山大斧”,對其武勇評價極高。在鐵籠山與交手,敗在姜維槍下,臨陣敗之,被亂軍所殺,成為蜀漢以來的第四個的人物






點滴見證


樊噲,劉邦麾下第一猛將。有多猛呢?戰績說話。

樊噲殺人戰績:斬首一百七十六餘,俘虜二百八十八人,俘虜將軍十二人,將官十一人,虜獲丞相一名。

戰功: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曾單獨領兵,打敗七支軍隊,攻五城、平六郡。虜過丞相。堪稱開國第一猛將。


神都熱心市民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虎牢關下溫酒斬華雄,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後誅文丑。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


小蟻挺懸南徐


我先來說說三國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的經典故事,實際上,除了“斬顏良”的事蹟是真的,華雄和文丑並非是關羽所殺。

除此之外,羅貫中還寫了大量武將在陣前單挑的記載,其實這都是來源於民間傳說,是符合當時傳奇故事趣味性的。

而在正史上,例如在《三國志》,而且還是在裴松之引的《英雄記》中,提到了呂布和郭汜有過一場單挑,以郭汜戰敗被救走而告終。

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古代軍隊打仗,都是兩軍對壘,互相攻守,勝負因素也是取決於排兵佈陣、軍心士氣,臨陣應變等等,兩軍主帥不會首選用“單挑”來決勝負的。

也可以說,大部分主將是沒有呂布這般對自己武藝的自信,這種“鬥將”的玩法簡直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在隋朝時,京兆人史萬歲投效秦州總管竇榮定,當時竇榮定正與突厥人交戰,與突厥人商定“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突厥人當場答應。

後來史萬歲代表隋軍出陣,在兩軍陣前,斬殺突厥勇士而回。

突厥人願賭服輸,和竇榮定簽署和平協議後撤軍。

《資治通鑑·卷175》:前上大將軍京兆史萬歲,坐事配敦煌為戍卒,詣榮定軍門,請自效。榮定素聞其名,見而大悅。壬戌,將戰,榮定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突厥許諾,因遣一騎挑戰。榮定遣萬歲出應之,萬歲馳斬其首而還。突厥大驚,不敢復戰,遂請盟,引軍而去。

這個故事,除了體現出史萬歲的武藝高超之外,也能反映出當時突厥人對單挑規則的認可,而這可能與遊牧民族的天性有關。

突厥是遊牧民族,常年在馬背上,當然遵循以崇尚勇力為榮,所以竇榮定提出單挑決勝負,也是迎合了突厥人的信仰理念的。

可以腦補一下的話:如果史萬歲輸了,竇榮定也是不會就此認輸的,竇榮定若遵守約定,恐怕自己的腦袋也要搬家了。——朝廷可不會把這種兒戲當真的。


在古代戰爭史上,單挑的故事寥寥無幾,而更多的是在戰場上衝殺,猛將在萬軍之中斬殺敵酋,才是常態。例如正史上,關羽斬顏良即是如此。

建安五年(200),當時白馬被袁紹軍圍攻告急,曹操和荀攸兩人定計,引誘出顏良的軍隊來增援白馬,等到顏良的軍隊靠近後,曹操又派出關羽、張遼、徐晃三支軍隊迎戰。顏良遭遇突擊,措手不及,關羽就是在萬軍之中,望見顏良所在的麾蓋,直接帶著親兵衝殺過去,一舉斬殺顏良的。

【關羽斬顏良】


在漢末,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建安七年(202),河東之戰時,馬超麾下猛將龐德參加關中軍,在戰場上斬殺袁氏聯軍總帥郭援。

龐德當時還不知道所殺之人是敵軍最高指揮官郭援,以為只是名普通敵方將領,還把郭援的首級割下來裝在自己的箭囊中,準備最後去領賞。

後來,在清理戰場時,袁軍俘虜們都說看到郭援戰死了,但是關中軍這邊卻找不到屍體和首級,最後是龐德拿出郭援的人頭來後,大家才知道龐德立了首功。


還有在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軍討伐柳城,當時袁氏兄弟的餘部和蹋頓領導的烏桓軍,有數萬人,在白狼山下迎戰曹軍。曹軍經過長途跋涉,本來就很疲勞,綜合看來,此戰非常兇險。

曹操也舉棋不定時,麾下張遼主動請戰,要打頭陣,曹操非常高興,親自給張遼授予軍旗,同時還有曹純所率的虎豹騎參戰,終於在此戰陣斬蹋頓,取得勝利。

【白狼山之戰,張遼畫像】


至於到底是誰斬殺蹋頓,《張遼傳》和《曹純傳》各執一詞,不好說誰對誰錯,但是幾年後(215年),張遼在逍遙津死戰孫權,這才算是真正的揚名立萬了。

第一戰是發生在圍城後的一天早上,張遼率八百死士,出城衝殺向孫權軍營,吳軍措手不及,各營亂成一團,兩名吳將當場戰死,張遼還殺到了孫權的主營,嚇得孫權跑到一座土山上躲避,吳軍也紛紛抵達山下護主,張遼衝不上去,這才撤退。

《三國志·張遼傳》:(張)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

第二戰是在孫權撤軍時,張遼又率兵傾城而出,追擊吳軍,這回還差點把孫權生擒了。

在“逍遙津之戰”中,有史可查的是,吳軍將軍陳武在此戰中殞命,淩統身負重傷,僥倖逃命。

【合肥的逍遙津公園,張遼雕像】

從此曹操對張遼給予極高的嘉獎,同時,張遼也成了孫權和吳人忘不了的噩夢。



潯陽鹹魚


正史上陣前斬將的有馬岱陣前誅殺猛將魏延,田續陣前叛主誅殺名將鄧艾,唐朝中期悲情之將李多祚被部下倒戈陣前誅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