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梵高的人生和他的藝術?

Talina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中文又稱”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梵高的一生,充滿世俗意義上的“失敗”。他名利皆空,情愛亦無,貧困交加,受盡冷遇與摧殘。在生命最後的兩年,他與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鬥,拼死為人間換來了藝術的崇高與輝煌。

梵高非常想讓他的畫具有他欣賞的日本彩色版畫那種直接而強烈的效果。梵高渴望創造一種淳真的藝術,不僅要吸引富有的鑑賞家,還要能給予所有的人快樂和安慰。

梵高從印象主義方法和修拉的點彩法中吸取了教益。通過描繪阿爾附近吉普賽營地的作品,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是淳真的藝術。梵高所使用的一道一道的筆觸,使色彩化整為零,同時傳達出了自己的激情,也能就此告訴我們他的一些心理狀態。梵高始終如一地使用這種畫法,這對他來說最能幫助表現藝術家的振奮心情。

梵高的作品,有一種直擊人心心的穿透力,和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在他的代表作《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裡那種短促而筆觸,梵高的筆觸堅實有力,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該作品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花瓣富有張力,線條不羈,大膽肆意、堅實有力的筆觸,在明亮而燦爛的底色上構成不同的色調與氣勢,把朵朵向日葵表現的動人心絃。從構圖色彩上,色彩飽滿,有衝擊力但是不亂,從形象上表達出了向日葵的樣子,有些抽象但是一眼能看出來它是個向日葵,在寫實和抽象間有比較好的平衡,構圖也很好,比例協調有張有馳。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動的火焰,顏色鮮豔奪目,明亮的黃色飽和度極高,可以被稱為“黃色的交響曲”。如果仔細數的話,這幅畫裡有38種黃色。

梵高喜歡用純色點畫的繪畫技術。它去掉了輪廓線,把每個形狀都分解成彩色小點構成的區域,不僅使色彩化整為零,而且傳達了他追求光線和色彩的情緒。梵高一生畫過很多向日葵,以收藏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這幅最為有名。法國南部的燦爛陽光,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的花朵,整個畫布都被這火焰燃遍,表達著狂熱的生命激情。

梵高熱愛生活,儘管在生活中屢遭挫折,艱辛倍嘗,但是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譽世界。





紅色老貓咪


一提到梵高,你會想到什麼?他的向日葵?他的畫作拍賣出幾億元天價?

在如今,梵高的畫作的確不菲,在拍賣會上,以億元以上競價也不稀奇。這樣的著名畫家,梵高活著時卻潦倒一輩子。

可以你會說,他只要賣他的畫就行了。可是當時的人們並不欣賞他的繪畫作品,他一共才售出一張畫。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竟然沒人真正懂得他的價值,這真是太具有諷刺意味了。

梵高1953年出生於荷蘭,他很小就接觸到繪畫藝術,他步入社會後做過推銷員、書店學徒、牧師助手等零工,可是他的工作都不長久,這可能跟他性格孤僻有關。後來,梵高專門從事繪畫,由於賣不出去作品,生活無法繼續,他的弟弟提奧理解他的追求,便在經濟上接濟他。

梵高曾跟弟弟說“我努力創造出一些寫實但有感情的作品”。顯然,在他生活19世紀,他超前的審美觀,始終得不到他人認可,相反人們認為他是敗家子,是個瘋子。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早期的繪畫作品,從色調上看,顏色整體灰暗,它卻最早引起人們關注。這幅畫,整個畫面像沾著灰色。畫面上不潔淨的桌布和燻黑的牆,昏暗的吊燈掛在粗陋的樑上,畫面上有端煮的土豆,在母親在倒咖啡,哥哥正把杯子端起。所有人的臉 上都流露出安於天命、逆來順受的神情。梵高想表達的是,哪怕是最卑賤的生命,如果用發現愛的眼睛去凝視,他們都有一顆高貴的靈魂。

在梵高後來到巴黎後,他邂逅了屬於先鋒藝術的印象派作品,他發現了顏色的新大陸,從此一發不可收,他開始用明亮色彩畫靜物和花卉。在巴黎的20個月裡,他大約畫了約200幅畫作。這些精華作品,每一幅都是世間少有的藝術瑰寶。

梵高擅長通過色彩與事物的變形,來表達他內心強烈的痛感,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夠讀懂。

若按俗世間對成功者的評價標準,梵高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

梵高的人生充斥窮苦,他沒有名利,他的愛情悲慘,他發病時曾把耳朵割下,他周圍人對他報以不屑一顧和鄙夷……可是,梵高執著於繪畫,他用執著和自信換來了藝術創作的輝煌高度。

百年之後,曾經一生貧窮的梵高,以最響亮和高貴的方式,把自己的名字傳遍全世界,也更讓他的出生地,以曾經產生過梵高而驕傲和自豪!






真實的恩典


提起梵高,“一生窮困潦倒,最終自殺身亡。而死後被眾人追捧,其作品賣出了天價!” 我們都會聯想到的這個經典套路。大寫的一個慘!

文森特·梵高於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南部北布拉班特,一生沒有朋友(唯一的一個哥們,還與梵高大吵一頓,氣的梵高自己割了耳朵,從此二人分道揚鑣,再不見面)



where有好劇


提到梵高,很多人應該最先想到的是他的《星夜》、《向日葵》等作品,他的作品色彩鮮豔,畫風獨特,突出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也深刻的反映出了他當時的心理活動。

我們來分析一下梵高本人,他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1861年他開始接受教育,他在法語、德語、英語方面都表現的不錯,但是在1866年的3月他突然中斷學業,直到27歲才開始他的畫家生涯。他的是印象主義的先驅,深受著二十世紀藝術的影響。他的畫是最熱情的,也是最抒情的。

他的一生是貧苦的,靠著弟弟不間斷的提供資助,他抑鬱、孤獨,只能通過畫畫來表達內心世界,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覺大自然生命中有一種神秘的昇華,他希望捕捉並傳達給人類。

他是個普通人,和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的日子難熬得多。他鑄造了悲劇,還是悲劇的社會鑄造了他?

但是不管怎樣,他都是一個偉大的畫家,出色的作家和哲學家,我們應該懷有一顆崇尚和尊重的心去緬懷和懷念他。






鄒佩


他把上帝帶給身邊的窮苦人(給他們食物救濟),最後發現上帝根本顧及不到他們。

他的人生是悲慘的,不完整的,最親近的人(父母親)不理解他,不支持他。最愛的人(他表姐)不愛他,甚至將他視為亂倫的畜生。他向他表姐表白的那天起,他就被最親近的人們拋棄,絕交了。

他愛上妓女並結婚,開心迎接“喜當爹”,可是最後,連妓女也嫌棄並離開了他。

唯有他兄弟,理解,支持,贊助他,這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沒有他弟弟,他很有可能早就去見上帝了。

生活中處處不如意,換來了畫畫上的瘋狂。他瘋狂練習素描,瘋狂投身於畫海忘我一切。要是生活順風順水的話,他得不到這些動力的。

而生活總喜歡開玩笑,他生前賣過的最貴的一幅畫,賣了66美分。

這或許是生活開的玩笑,也許是生活的諷刺,更或許是生活的考驗。

生活總會使我們彎足了腰,抬不起頭,雖然勉強但始終為繼,因為🈶️夢想,真的難以想象。


冷水煨茶


梵高的作品是否受到歡迎,與當時的審美觀念有關,與他個人的性格有關,與他所處的生活區域有關。在當時印象派繪畫仍然是不符合上層社會的審美習慣,以及資本市場的青睞,而印象派作品一直以來都是個體或小群體的反傳統、反官方藝術體制的行為,當然不被主要媒體接納。雖然巴黎當時是藝術革新的中心,它只是小眾藝術家在推動著藝術變革與實驗,還沒有形成氣候,而掌握話語權的依然是沙龍和藝術學院,從事藝術流通的畫廊對印象派也是排斥的。有著偏執、躁鬱、社交障礙的梵高註定是一個孤獨的,缺乏交流能力的畫家。梵高作品中的不和諧因素是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的缺失也是其中之一。因此梵高被西方繪畫界所遺忘是很自然的事,時至今日,人們處於情緒和資本市場的變化對梵高的同情,也是梵高之後的情感宣洩而已。


吉星柔光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擠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凡高生於荷蘭,是鄉村新教牧師的兒子,在度過了一段極度失望和貧困的生活後,他決定在藝術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脫。1886年凡・高隨他擔任古匹爾畫店高級職員的弟弟來到巴黎,結識了圖魯茲一勞特累克、高更、畢沙羅、修拉和塞尚。1888年2月,他同高更結伴同行,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寫生作畫,長達一年之久。這是他藝術風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南國的強烈陽光和陽光照耀下的市鎮、田野、花朵河流、農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凡高一生留下了豐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後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現,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這樣的藝術對20世紀表現主義影響甚深,特別是蘇丁和德國表現派畫家,從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則。他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畫家。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飲譽世界。

  梵高被後人稱為後印象主義三大家通過畫面表現強烈的個人主觀情感,對後世的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等現代畫派有重要的影響。梵高之後,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就是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具體的說他的作品《向日葵》其實是他情緒和心情的寫照,每一朵向日葵都有著人一般的表情:有的高傲,有的頹喪,有的悲慼,有的憤慨,每一朵向日葵的姿態都是生命的寫照,扭動著,釋放著,頹廢著。

  這幅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驅。梵高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上充分的表現出了作者自身的情緒的畫作的感染能力,大膽探索自由抒發內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這一種表現方式促成了現代藝術的新的風向標,也是現代裝飾藝術的主流的形式畫作的繪畫與用色手法受點彩派影響,並且改進了筆觸的呆滯感,彩度極高的顏色伴隨著流動而扭曲一如心境的線條,帶給人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梵高的這一表現形式直接促成了野獸派和德國表現主義的誕生,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藝術發展方向。

  作為一代藝術大師,不需要有華麗的生活,更不必經歷坎坷的一生,但唯一需要的是你對藝術充滿熱愛、激情與追求。凡高,他在當時得到了什麼,擁有了什麼。在世時只賣出去一幅畫,假想他被世人所認可,那他或許會給我們,不,應該是世界藝術留下更多無價的作品。


希倫寶貝


梵高的一生,命途多舛,藝術璀璨奪目

1.幾乎總是在搬家或者是在搬家的路上。從1872年至1878年間,每隔一年或是不到一年就搬家,由於工作不順心和旅途奔波的勞累,使得他對生活失去希望,最終在1879年開始了流浪生活。

2.在經歷了家庭矛盾並與之產生隔閡,感情生活屢屢受挫,使得他精神狀態急劇變化,以至於割耳朵,直至自殺。他的一生努力奮鬥,不向命運低頭,可最終命運沒有眷顧於他。

3.梵高每個時期的作品都是對他心情和精神狀態的折射,體現的是他自己活生生的狀態,那是他靈魂深處的呼喊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傳說中的二大爺


不敢評價 梵高是我最喜歡和敬仰的畫家 他用全部激情來作畫 傾注一切之後死亡 多麼痛快


xin198628858


沒有深入的瞭解過,只是感覺是個異類,應該是境界問題,或者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不正常。至於他的藝術,我只能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至少現在的我欣賞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