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馬營鎮位於定西、通渭、隴西三縣交界處,背連華家嶺與會寧縣毗鄰,四面環山,南臨牛谷河,西靠蟾牟山,平均海拔2121米。它歷史悠久,商業繁盛,清代前期被稱之為甘肅省四大名鎮之一,時有“小北京”之譽。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310國道上的馬營峽隧道,山頂是宋代古堡——華川堡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牛谷河邊曾是萬馬奔騰的牧苑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這個門洞下曾是絲綢古道千年紅柳在重簷一角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寂寞的馬營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馬營監的城牆,清晰可見夯土層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城牆裡的農家院落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城牆是馬營唯一的古意

如果去一個地方,一個人真的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風景,那麼在天水蘭州往返的310國道通渭段,群山枯黃的色調一定會令人昏昏欲睡。好在有一次在公路邊藍色的標誌牌上,雖是一閃而過,我還是清晰地看到一個粗豪的地名——馬營鎮。

誦讀邊塞詩時,腦海中似乎總有一些少年英雄打馬而過。“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而今試登凌虛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在那些開疆拓土“武功最盛”的朝代,馬絕對是男兒光榮與夢想的象徵。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其意義就在於此。整飾軍備必然要注意馬匹的來源和飼養。晉平公曾經自詡說:“晉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他得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多馬。

唐朝前期,出於經略西北的需要,以及馬匹在國防軍事、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朝廷高度重視牧馬業的生產,併為此組織和制訂了系統完整的馬政機構和制度,在隴右地區建立了規模宏大的監牧基地,大力開展對外馬匹貿易,這一政策為唐軍提供了大量優質戰馬,在唐朝前期的開邊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想當然地認為地處隴右之地的馬營得名一定與馬有關。

4月1日,記者驅車去通渭尋找答案。

車在馬營峽隧道西段出口處停了下來。在同行的通渭文史辦的南志明副主任指點下,記者興奮地看到隧道所在的山頂上,赫然是一座城廓清晰的古堡。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固,又有雄渾挺拔,氣度不凡之勢。南志明說,這座古堡名叫“華川堡”,按《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它修築於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

在公路上遙望“華川堡”,它和山嶺渾然一體,怪不得我們無數次坐車經過,也不曾留意。

“華川”和“馬營”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

公路西向右側的山下是一道怪石嶙峋、幽深曲折的峽谷,中有潺湲的河水流過。此峽出產花崗岩為名,昔年的絲綢之路就穿越這裡。

峽名錦屏峽,河叫牛谷河(古名華川水)。

馬營在明代以前名為“大華川”,就是因境內有華川水(今名牛谷河)而得名。在通渭的地方誌有相關記載:元大德年間,肅王府在今甘肅境內設有三個苑馬寺,馬營即當時的東苑馬寺。明代改為安定苑,後升為安定監,隸屬靜寧州。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改為馬營監,馬營即由此得名。

在錦屏峽口,記者看到一組精巧玲瓏、磚木結構的古建築依牛谷河而建。當地人稱其為“菩薩樓”,它的主龕、獻殿、過殿依次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佈局十分得當。主殿基為磚石砌成,中部的門洞可通車馬,站在門洞下緩步而行,頗有西風古道、斷月空弦的商旅意味。

牛谷河的山坡上遍生繁密荒草,時已四月也只泛出些微的綠意,讓人有些悵然。南志明說清代詩人王秉憲曾寫過一首《華川芳草》詠之“綠野晴川過午橋,翠微平接茂林遙,鶯歌留得行人懶,按轡聞嘶系柳條。”在閒適的文人情懷之外,這首詩也形象地說明了馬營牛谷河兩岸林草豐茂,適於放牧。

自唐宋以來,“大華川”一直是牧養軍馬、茶馬互市的基地之一。

在明代,牧苑按照面積廣狹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苑牧馬萬匹,中苑七千匹,下苑四千匹。弘治年間十五年,內閣大臣楊一清以左副都御史督理馬政,他巡視安定苑後有這樣的評價“草場寬闊,水泉便利,地宜畜牧、堪為上苑”。

隨著歲月變遷,牧苑那種萬馬奔騰、縱聲長嘶的壯烈圖景早已不見,但商業的興盛卻使得馬營的街道一天天喧囂起來。

我們在馬營鎮政府圍牆後和居民院落邊找見兩段僅存的城牆。

小心翼翼地登上殘牆四顧,仍可推測出安定監(馬營監)城大致的風貌。

專家考證,安定監城修築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後經多次修葺。安定監城由監城及東西兩郭三城組成,牆體為黃土夯築,城門由青條石卷拱。監城俗稱“大城”,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07米,牆體基部厚8至10米,高10至15米,設有東西南3門,東西兩門各有甕城。東西兩郭俗稱“東關”、“西關”,均東西長275米,南北寬104米。

明崇禎六年立於今定西縣牛營的《令旨肅府蟾母山》碑文記載“監山高水寒……故物產尤嗇……然貨頗多。每雙日集,三城輪值,四方輻輳,牲畜油褐之利尤 。民多流戶,俗訓良,士願謹。”

所謂流戶大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南等地,他們有的往返於晉陝甘川進行貿易,有的定居下來從事商業活動。

山陝客商為了“客似土者常得歡會”,在明代晚期或是清初,在馬營監西關修建了”山陝會館”。據《續修馬營監山陝會館碑》記載,會館“巍巍”“起抱廈於前殿,兩翼於東西,左鍾右鼓,並造二樓”,還建有戲樓。在1949年,潰敗的國民黨軍隊為阻止解放軍西進,將裝有軍糧等物品的山陝會館縱火焚燒,頓使這座數百年的古建築毀於一炬。

當時馬營監“商旅輻輳”、“海市雲集”,有各類商號近150家,諸如“長順西”、“隆順益”、“德豐合”“君順茂”等等俱為一時之選。在清初終列甘肅四大巨鎮(慶陽西峰、文縣碧口、通渭馬營、臨夏八坊),民間甚至有了“只知馬營監,不知通渭縣”的說法。他鄉的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外籍人和亡故的本地無地可埋的人形成一公墓,馬營人稱其為“萬人墳”。當年義冢內墳堆棋佈,墓碑表柱林立。墓碑上刻著亡故者的籍貫、姓氏以及立碑的後人的名字,如“山西省太原府祁縣李府君之墓,大清嘉慶六年孤子李善頓首拜立”、“故山西太原府王府君諱某某行二之墓,子王晉榮拜立”等。這也從一個方面映襯出當年馬營監商業繁盛、客商之眾。

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連年匪患及自然災害頻繁,馬營的商業自此每況愈下,這座曾經喧囂的隴右名鎮終於沉寂下來。進入當代,馬營鎮除了城牆陳跡外已經沒有多少古意了,但馬營這個地名聽起來還是讓人血脈賁張。

商旅輻輳的明清隴右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