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老家有個老人去世了,不辦酒席還要大家送禮金合理嗎?

雯雯的老漢


這種情況在農村很常見,因為在農村的話家中有人過世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隨份子的,再算一下老人的各種親戚,收份子收個七八萬不在話下。

在當下這個情況下不辦酒席是值得表揚的,收份子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個東西是相互的,主家所收的份子都是這位過世的老人隨出的錢而已。

農村老人過世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因為可以牽扯出好幾輩的交情。


齊魯人士


很巧合,昨天我的一位堂叔叔去世剛舉行了葬禮!

我們是一個大家族,如果是正常情況下,這樣的事情肯定會非常隆重,直接參與者要有數百人!

但疫情當前,肯定是不能按老規矩來辦了。

家族大了,各行各業的人都會有,在政府機關當領導幹部的也有不少,大家一致商定,盡最大努力從簡!

每家只出一個代表,原本幾百人的大場面硬是精簡到了二十人!

各種程序性的環節縮減,儘量不驚動任何人!

現在事情已經結束了,但沒有人感覺到冷清,反而認為早就該這麼辦!

其實,沒有多少人喜歡大操大辦,既浪費錢財,更重要的是精力達不到!簡化程序、縮減環節,還真的是眾望所歸!

當然了,有一些事情,還不能免俗。雖然一家只出了一個代表,但該隨禮的一個都不少。這也許就是“禮到人不差”吧!

移風易俗任重道遠,但從這件事情看來,肯定是大勢所趨!


老谷聊天


我是春節前一天回的老家,就在正月初三我們組裡面有位老去世了,當時都說要辦酒席。後來村裡去了人,要求不能辦酒席,全國人民都在抗疫情。村裡要求幫忙的人最多四桌,並再仨要求一定配合村裡的工作,我想特殊時期、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尊重自己的健康同樣尊重別人的健康。但是主家沒有要求收禮,就是有內親送禮、主人家都拒絕了,大家幫忙把親人送上山安葬就已經感謝了。特殊時期特事特辦,要求送禮真的沒有道。在農村就是這樣,結婚嫁娶、康復滿月,考上大學,孩子滿月,甚至嫁出去生了孩子回孃家辦滿月酒等等。不來生活壓力大,人家要辦酒不去送禮又過意不去,都是鄉里鄉親的。國家都在提昌不能大操大辦,勤儉節約,不要鋪張浪費。農村經濟本來就落後,都是靠外出打工爭錢,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整治農村這種風氣。現在我老家送禮、一般都是兩佰元,如果沾點親就是肆佰元或者會更多。就是這段時間假如辦酒席的話就有五六家人,都節約下來。一年送禮都上萬元以上,希望這種風氣等就此停下。








羅全雲


你送禮金就是為了去吃一頓飯嗎?特殊時期,讓去吃還不會去吧!我一個好朋友父親年前一直住院,結果不幸去世。年三十出殯!我們三十前兩天去家裡弔唁了一下,給了禮金。那時剛開始風聲緊,就勸他別辦了。結果三十兒還是通知我們中午去,推辭了幾次!說定好了,就是好友加親戚才兩桌。不得已去了一下,回來也後怕啊!幸好我們這邊不是疫區,現在回憶還是後怕!你居然還說沒有酒席不想送禮金?呃[捂臉]


暗香浮動


特殊時期令行禁止,天高地厚也不及父母養育之恩,前一個星期我一個同姓同事的父親去世了,以八十三歲了,老人一向身體都好!就一個事好,不甘寂寞每天座在單位大門口消磨時光,不巧趕上疫情封閉社區,不讓聚集,老人心中不快,仍極不樂意的岀門行走,那天下了點雪在進單元門時拌倒了,摔斷了大腿根子,兒女趕緊送到烏魯木齊的大醫院醫治。可惜的是老人有嚴重的糖尿病史,血糖高達36,不能開刀醫救,作消炎降糖處理,不幸一個星期後病逝了。由於是疫情期間,紅事停辦,白事簡辦,不能聚眾盡孝,只好極不情願的送到了火葬場火化了。原本隨份子給禮是一種對老人的尊重,特殊時期也只能這樣了。打了個☎️電話與他表示哀悼,真令人窒息不爽。










94310417小云


我家目前就面臨這樣的問題。我九十幾歲的奶奶年前已經就不省人事了,一直在勉強維持著。如果在最近去世,我家決定支持政府安排,一切從簡,到時候會通知直系親屬,但不收任何人的禮金。簡易安葬。 但是如果奶奶過了疫期去世了,政府也允許請客的情況下,我會通知所有親朋好友,因為十來年沒請過客,這些年我們家送出去的真不少。親戚,朋友,還有家裡每個人的同事,禮金送出去的真不少。我也不愛過紅白喜事,但老人去世是不可避免的。就全通知。


今生wu緣來生再聚


我認為是合理的。送禮金和置辦酒席是兩碼事!難道你是為了吃酒席才上禮金的嗎?是生命重要,還是吃酒席重要?

一、上禮金是規則,是情義,不是為了吃上一頓。

我老家也是農村的。儘管離開家鄉好多年了,但依然記得老家的一些禮儀。在我們那裡,婚喪嫁娶都是要上禮金的。禮金的多少和兩家的血緣關係、鄰里關係有關。講究一個傳承和當時的經濟條件。比如說80年代,結婚上10元。老人去世上3元、5元的都有。一般都是本家族的上的多一點兒。但不排除兩家關係好的上的更多。

農村上禮還有一個規則。比如說別人的老人過世時你上了10元。那麼當你的老人過世的時候,對方至於也要上10元。只能比你多,不能比你少。如果少了,兩家的關係就會一落千丈,街坊鄰里的情義也就沒有了。

現在條件好了,幾十塊錢已經很少有人拿出來了。基本上都是100元以上了。

在正常時期,老人過世的時候,街坊鄰居都是要去幫忙的。尤其是本家族的人更是義不容辭。當然了,做為主家肯定是要管飯的。在老人下葬當天的中午是置辦酒席的。

二、非常時期喪事從簡,不聚餐,符合當前防疫政策。

冠狀病毒新型肺炎肆虐我國大地,除西藏以外全國每個省市區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了減少感染傷害,只有響應號召,減少聚會,呆在家裡!但我們的親人去世了,我們不能置之不理。如何處理,就要打破常規,喪事從簡。但是該上的禮金還是要上,該隨的禮還是要隨。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不是不置辦酒席,是不能辦!

如果喪事主持會操辦的話,會動員主家對參與喪事下葬的人每人發一點兒錢。或者告知大家說等疫情過去了,再犒勞大家。這樣事情就會圓滿了。

大家好,我是[大河漢子],2018年度全國“全民閱讀優秀推廣人”榮譽稱號獲得者。期待您的關注!


大河漢子


目前疫情的影響還在繼續,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的結束。科學興農本人也是非常的關注,因為疫情目前本人已經被滯留在農村老家一個多月時間了,這段時間對農村的情況還算是比較瞭解的,這裡科學興農就談一下關於疫情期間農村的一些情況。

有朋友諮詢說,在疫情期間,老家的老人去世了,但目前情況不能辦理酒席,但禮金還是照收了,這樣做是否合理?就這件事科學興農談一下自己的看法。由於疫情的問題,城市、農村都採取了封城、封村、封路等措施。按照往年的情況,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農村舉辦婚禮的高峰期,但由於今年疫情的爆發,科學興農農村老家這邊在封村時已經下發了通知,村裡面的喜事一律推遲辦理,喪事一切從簡,嚴禁造成人員大量聚集,同時喪事的辦理必須向村委報告,辦理過程需達到防疫防控的標準才行。

前幾日,鄰居家要給過世的老人辦理三週年,我們當地老人過世三年後要辦理一次週年,期間要通知親戚朋友前來,還需要擺宴席。辦三週年雖然不及老人過世辦理的過程複雜,但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儀式了。鄰居在辦理三週年的前兩週左右就已經向村裡面申請了,村裡面開具了相關的證明後,表示能夠辦理,但必須遵照疫情時期特殊的辦理過程進行辦理。鄰居辦理三週年的時候,本人也前去了。到場的幾乎都是鄰居家的至親,和臨近的鄰居,加起來也就二三十人而已,現場每個人都帶有口罩,期間村幹部還前來檢查了幾遍,中午除了鄰居的幾位親戚留下來吃頓簡單的午飯,其他人員都各回各家了。雖然沒有吃主家的飯菜,但禮金這些還是如數給了,畢竟禮尚往來也是合情合理的,主家自己也不想把老人的週年放在疫情期間舉辦,但時間剛好趕上也沒辦法。

參加完這次三週年,個人的感覺是非常認可的,這樣辦理喪葬事宜,不僅節省大量的財力,還讓人省心不少,減少了農村辦理喪葬事宜鋪張浪費的情況。其實在疫情發生之前,村裡面就一直宣傳要從簡辦理農村紅白喜事,但效果並不是十分的理想。另外說到禮金的問題,禮金這個一直都是存在的,雖然目前是特殊時期,但個人認為禮金該給還是要給的,畢竟不能因為沒有吃到主家的一口飯,就不給禮金的,畢竟主家也不想不招待前來的賓客的,只是特殊時期的原因而已。


木林彬814


就在昨天我們村子裡一位病了很長時間的老人不幸離世,我們常說“死者為大”,在農村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村子裡不管是誰家有白事,幾乎一個村子的村民都會前去幫忙,但是現在實在是太特殊,現在的環境根本不允許村民前去幫忙,主家也一切從簡,除了不辦酒席以外,也只有很親近的幾個人將去世的老人入土為安。

在農村中有白事除了去幫忙以外,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一般在幫忙後吃酒席時,會將禮金主家,但是由於現在特殊時期,並不會辦酒席,有些村民就對不辦酒席還要送禮金這件事情就想不通。那麼像在特殊時期,農村中的老人去世不辦酒席,大家還要送禮金嗎?

雖然現在的情況並不允許辦酒席,但是該有的禮節我覺得還要有。按照以前我們這裡的風俗是,老人在去世後要在家中放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下葬,但是現在由於特殊時期的特殊性,雖然我們村子裡的老人在昨天去世,但是在今天下午已經下葬。所以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全副武裝,將禮金送到了老人家中。

之所以我會說即便是主家不辦酒席,依然要送禮金的原因有以下兩點:原因一,農村的禮錢都是禮尚往來的,除了在辦白事的時候會送禮錢以外,在喜事時也會送禮錢,有些人在喜事時送著送著禮錢,便會停止,但是白事送禮錢除了特殊原因以外,並未停止,因為在農村人們對“死者為大”這句話特別的重視,所以雖然主家不辦酒席,個人覺得也要將禮錢送到主家手中。

原因二,不辦酒席是特殊事情造成的,並不是有主家決定的。聽爸爸說,我們村子去世的老人家中不辦酒席,是在和我們村子的村幹部商量後的結果,辦事的主家知道,不辦酒席就收村民給的禮錢實在是說不過去,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疫情的嚴峻性,根本不容許大家坐在一起吃酒席,特殊時期就要特殊辦,所以我們該給的禮錢還是要給。

其實在農村人們更注重人情往來,所以即便是辦白事的主家並不會通知村民,但是村民在知道後,也會將禮錢及時送到。但是因為現在不允許村民們互相串門,如果在葬禮結束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的話,也不要將禮錢再不過去,因為將禮錢補給主家,會讓主家再次想起這件難過的事情。


悠悠鄉村路


導讀:村裡有老人去世了,本應該去幫忙送青菜,圓桌,碗筷,凳子,吹起鎖啦,幫忙置辦流水席,送老人最後一程。眼下老人的兒子,深明大義,配合疫情防控,遠處的親人還沒來得及奔喪,很匆忙的將老人抬上山,安排下葬。老人辛苦了一輩子,也走的匆忙。

對於,疫情當前,老人去世,不辦酒席,還有大夥兒隨份子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農村人比較重視禮尚往來。每家都有一個“禮簿子”,記錄著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上的禮金。問你收禮金不為過,之前你家置辦宴席,他肯定去上人情了。現在,畢竟人家辦的是喪事,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回,問你要禮金,要理解一下,不是重要的人,重要的事,一般人是“張不開嘴”要禮金的。同時,也不要計較沒吃到酒席,而傷心,有想法。


其次,在這種情況下,逝者家人處理的不夠智慧。像這種情況,可以在老人去世百日,一週年,樹碑的時候,在舉辦宴席,邀請左鄰右舍,親人好友。一來可以避免“張不開嘴”索要禮金的尷尬,二來很好的祭奠了老人的在天之靈。

最後,乾脆不"索要禮金",在同年給自己或是家人過個生。以過生的名義來收回自己之前所給的禮金。這樣做既不傷和氣,又解決了"禮金難回"的問題。不管人家沒辦酒席還收禮,逝者為大,我們都要表示理解。因為,這都不是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