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大力推廣的太平歌詞除了德雲社還有人唱嗎?

用戶7014061022


太平歌詞,傳統段子,傳統藝術一直有人傳承,否則除非郭班主生而知之,或者真如鋼絲所說,相聲創始人是郭班主,老郭是相聲門,評書門的祖師爺。

小劇場,茶館除去相聲窩子天津,在很多省市存在,有一定圈子,而且是核心粉,不過是老郭商業運作的好,但是粉絲是喜歡那個人的玩意,還是真的喜歡傳統文化。


踮起腳尖就更接近太陽


太平歌詞的普及真的是多虧了郭德綱,在郭德綱成名之前,太平歌詞雖沒有絕跡,但確實已經沒有人願意唱了,印象中好像少馬爺馬志明相聲會偶爾在自己的相聲中加入太平歌詞。


太平歌詞是相聲“說學逗唱”四門基本功中的“唱”,本應該是每一個學相聲的人都必須會的,但由於師承不同、傳授不同,漸漸的這門小眾的曲種幾乎快要被人遺忘了。後來,老郭在走訪老相聲藝人中收穫了很多太平歌詞的唱段,他加以整理後,就讓自己的弟子們學習,每一個弟子必須會唱太平歌詞,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為此,郭德綱還專門培養了一個能夠繼承自己太平歌詞衣缽的徒弟,就是張雲雷,張雲雷自小就跟隨郭德綱學習太平歌詞,學相聲倒成了副業。張雲雷的相聲功底是在到倉期過後才開始豐富的,所以很多人在聽張雲雷的相聲時會覺得,其實他唱的真的比說的好聽,原因就在於郭德綱就是按照太平歌詞方向培養的張雲雷!



但是,縱觀現在的相聲行業,除了德雲社之外,莫說是主流相聲,像盧鑫、玉浩這樣以賣票為生的民間相聲團體,也很會在相聲中穿插進太平歌詞,他們寧願選擇當下的流行歌曲來豐富相聲作品的內容,也不會在相聲中加入太平歌詞,或許他們覺得太平歌詞真的是太小眾了吧!

苗阜、王聲的在相聲中更不會唱太平歌詞了,因為現在的苗阜可不想有和郭德綱一樣的地方,他標榜自己是主流,是傳統,是高雅,所以他怎麼可能會去唱三俗的太平歌詞呢?

所以說,現在也就只有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還願意唱太平歌詞了,而且不但唱出了特色,還培養了一大批願意跟著唱太平歌詞的粉絲,就是網絡上常說的德雲粉!

《勸人方》、《遊西湖》、《太公賣面》等耳熟能詳的小段,不正是在郭德綱的推廣下,才變得被絕大部分愛聽相聲的人所喜歡的嗎?


於小小


在郭德綱之前還是有很多人唱太平歌詞的,比如曾經天津的汙點老藝人劉文步,就是太平歌詞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他的雙簧和太平歌詞都有傳承。

再往前倒,唱太平歌詞的就更多了,寶字輩的所有相聲演員都會唱,太平歌詞沒有專門學的,都是聽會的。

專門唱太平歌詞還出了唱片的,過去就有荷花女和王兆麟。荷花女英年早逝就不提了,王兆麟是對太平歌詞進行過很大改良的人,他的後代雖然也說相聲,但是都把傳承太平歌詞當做一件重要的事。

但是回到現在,跟郭德綱同時代同時期的,也就郭德綱德雲社把太平歌詞賣出去了。

郭德綱之前說相聲的都吃不飽,更別說只唱太平歌詞了。

郭德綱現在的弘揚傳統藝術,其實很大程度的就是讓人看到了過去的藝人,建國前,寶字輩甚至德字輩藝人們活躍在舞臺時候的大體情況。

那個年代和德雲社提倡的一樣,太平歌詞是相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建國後好多東西都變了,太平歌詞可以分割了,雙簧也可以分割了。都變成一門獨立的遺產了。

在德雲社之前,那都只是小部分人的娛樂,分不分割的,誰管他呢。


閒白社


在粉上張雲雷,德雲社之前,真的不知道太平歌詞是什麼,連名字也沒聽過,更不知道相聲四門功課的唱就是太平歌詞,以為開口唱的都是唱。南方人很少看相聲,除了各種晚會,以為相聲就是那樣的。直到郭老師的出現,直到粉上了張雲雷,才開始瞭解相聲是什麼,知道四門功課的唱是唱太平歌詞,唱歌唱戲是學,知道了現掛砸掛是什麼意思,知道了相聲有子母哏倫理哏,也在郭老師的相聲中悟到了許多“江湖法則“。太平歌詞很簡單卻又不簡單,來回那麼幾句調很簡單,道盡人世滄桑又不簡單。白蛇傳唱盡了人妖相戀為天道不容卻又感天動地,韓信算卦唱明白了人在做天在看的凡事因果,鷸蚌相爭唱出了世間因爭名奪利而上演的各式悲劇。本人粉上德雲社沒多久,還有很多段子沒很完整的聽過,要慢慢找來聽。很多人說郭老師的相聲三俗,不高雅,沒教育意義,我個人認為聽相聲,一是圖個樂,第二個,相聲藝人在臺上演出,他不是教授還得承擔教育的職責,無需高談闊論的告訴你怎麼做人。見仁見智,什麼人看出什麼花,只是來圖一樂的人聽笑了,算成功,想聽聽郭老師高論的從每一句每一段中聽出了自己覺得對的道理,那也算成功了,啥也沒的那就沒下次了,郭老師的相聲不適合你,就這麼簡單。這個理論同樣適合其他相聲演員,哪個適合你,就去多捧場,別淨想著去踩踩誰以達到捧自己角兒的目的。我捧的角兒就是太平歌詞的兩位藝術家——郭德綱,張雲雷!一個大家,一個少年老藝術家❤❤❤!歡迎批評指正,反正咱也不聽😜😜😜

(圖源水印,侵刪)




雲起清落


這個唱的人可真的不止郭德綱先生一位,比如小嶽嶽岳雲鵬在和孫越的相聲當中多次提到,這個世上會太平歌詞的人不多,就那麼幾個,他師傅郭德綱是一個大家,還有已經離開德雲社的某某某,也會唱太平歌詞。包括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先生也說過,張雲雷是一個年輕的太平歌詞老藝術家,打小起就開始練習這個太平歌詞。

其實,郭德綱先生確實了不起,說實話,小時候春晚的時候,我壓根不看相聲,那時候相聲出來就是我上廁所啊,吃東西啊等等休息的時間😂。

現在不一樣了,真好看相聲,特別是小嶽嶽的,包袱六六的,期待明年德雲社的相聲,盧鑫玉浩也行,但是我就是喜歡德雲社。

最後送上一句:這相聲沒有郭德綱就黃了;這相聲有郭德綱就黃了。






一禪好可愛


太平歌詞有沒有人唱,得從兩種群體來說。

一種是舞臺上的演員: 從電視相聲之後,基本上相聲演出裡太平歌詞就絕跡了,老一輩的嫌詞低俗,不登大雅之堂放棄了這一門,他們的弟子自然也就不學這個了。後來德雲社帶火了太平歌詞,大家又把它撿起來了。有傳承的跟師傅學,沒傳承的跟視頻學,漸漸的的其他小劇場裡也有唱的,因為字多詞長,所以拆唱的方式比較常見。

另一種是觀眾學唱: 這些基本上都是德雲社的粉絲了,沒事就去研究詞裡到底用哪個同音字才是對的;蒐集比較誰家唱腔最好聽;同一首詞不同場演唱配的御子節奏一樣不一樣;為了模仿唱出韻味,整本整本的背詞練習;可以說假以時日,觀眾們唱的太平歌詞未必比現在年輕演員們差。

綜上所述,有沒有人唱,還是得看別人愛不愛聽,你唱的好,就有識貨的人!


風吹昀不散


一面唱太平歌 暗地裡卻唯恐天下不亂


3695017590364


德雲社作為相聲圈最大的一個相聲團體,一直致力於傳統藝術的宣傳和演出,為傳統藝術貢獻了很多的力量。

在德雲社之前,絕大多數觀眾都不瞭解什麼是太平歌詞,什麼是說學逗唱,對於很多相聲規矩都是一知半解的,德雲社出現後,觀眾才真正對相聲有所瞭解。

郭德綱憑藉多年在傳統藝術上的學習總結,改編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小曲小調。比如《探清水河》、《照花臺》,曲調優美,只不過時間太長,有些過時,郭德綱重新編纂適應現在的觀眾審美,把他們重新搬到舞臺上。

現在其他社團也在學習德雲社的這些東西,比如青曲社、嘻哈包袱鋪等經常在舞臺上唱這些小曲小調,這些小曲小調正重新煥發它的光彩。




相聲隨身聽


聽郭德綱相聲最討厭唱小曲了,準備睡著了冷不防來一嗓子,每次聽他相聲一聽到要唱,我都是快進,跳過唱的這段


手機用戶84856137355


會不會是一方面,唱不唱是另外一方面,但凡學過相聲的我就不信他不會太平歌詞,當然會的多與少有差別,但是說一點不會的基本沒有。這有什麼難的?我上大學的時候一禮拜學兩段綽綽有餘,記住詞就好唱,這玩意是一人一個味,有沒有嗓子都能來,掛不掛味就另說了,所以才有唱得好與不好的區別。不過要想唱好確實得有悟性,好在我喜歡京劇,所以唱起來不怎麼費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