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

“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這是發生在中國歷史上清朝年間大規模的移民行動!也就是湖南、湖北人遷徙到四川去生活。為什麼說“麻城佔一半”呢?這個我們就要從數據來進行了解的。

為什麼說“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

這裡講的麻城就是湖北省黃岡麻城市,具體點就是麻城市的孝感鄉。麻城是明清時代移民史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八大移民發源地”之一,更是“湖廣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麻城移民後裔已遍及川渝大地,每年前往麻城尋根問祖的四川和重慶的人士絡繹不絕。作為“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兩大移民運動的聚散地和中轉站。

那麼為什麼麻城能成為“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的中轉站呢?

為什麼說“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清朝年間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行動。明末清初,四川經過常年的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當權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清末《成都通覽》記載了“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在“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中,湖北、湖南合計約佔移民人數的60%,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佔有重要地位,據《光緒廣安州新志》提供的數據,湖北黃、麻籍(黃即黃安,今紅安;麻即麻城)佔入廣安州人數的26.64%。

為什麼說“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

這其中有一段歷史與明末起義領袖張獻忠有關,張獻忠曾經在湖北屯兵時間較長,又轉戰湖廣、江西之間,特別是湖北的麻城地區,有很多的麻城青壯年就加入了張獻忠的起義軍。張獻忠被清軍擊敗後,有一部分人隱姓埋名留在四川,特別是麻城孝感鄉人居多。

然而因為歷史的發展“孝感鄉”一直被掩藏在歷史迷霧的深處,“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的傳說被淹沒在歷史中達500多年,其真實情況一直沒有被社會和學界所知。

為什麼說“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

不過,無論歷史如何發展,麻城依然是眾多川渝民眾心目中的尋根的聖地。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尋祖、尋根是每個人的願望,所以每年也都有無數的川渝人士來麻城尋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