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自2001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其中大部分技術在公開之處都會令人感到陌生,因為其評選的並非已完善的技術,而是對科研技術向產業化和商業化邁進的可能性的分析判斷。曾位於榜單中的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技術,都在這些年紛紛崛起,足以見榜單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2019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創刊120週年,比爾蓋茨也受邀參與了榜單評定。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2019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1. 靈巧機器人。去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由高分辨率3D傳感器和高靈活度機械手臂組成的新型機器人,該機器人平均每小時能分揀物體200-300次,接近人類水平。這種靈巧機器人具有出色的靈敏性、準確性、智能性,技術完善後,可以代替人完成繁重的工業建造工作,以及排雷等危險軍事工作。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2. 核能新浪潮。核能分為聚變能和裂變能,一旦成功突破核聚變技術,完善新型核反應堆,不僅能減少碳排放和限制氣候變化,還能一次性解決能源問題。據預測,新型核裂變反應堆到 2020 年代中期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核聚變反應堆仍需至少十年時間。

3. 早產預測。這個技術很容易理解,利用早產預測技術,通過簡單的驗血來判斷孕婦是否有早產的風險。早產通常會給孕婦帶來危險,也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能提早預測就能及時採取措施,很有意義。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4. 腸道顯微膠囊。這是一種可吞嚥的小型設備,能直接捕捉腸道的詳細圖像。目前要檢查腸功能,需要藉助喉鏡、腸鏡等內窺鏡,不僅昂貴還會使患者感到不適。腸道顯微膠囊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用麻醉,甚至可以組織活檢,成年人和兒童都適用。

5. 定製癌症疫苗。傳統化療對腫瘤的治療效果不算好,也會引發很多後遺症。定製癌症疫苗能夠識別各種腫瘤獨特的突變,從而針對性的破壞癌細胞,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6. 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是從動物身上提取肌肉組織,然後放入生物反應器培育出的素肉。它接近真實肉類的味道和營養價值,量產後能很大程度緩解畜牧業造成的環境破壞。

7. 捕獲二氧化碳。聯合國預計,本世紀內全世界將需要從大氣中去除1 萬億噸的二氧化碳。而該技術即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吸走過量的溫室氣體,能夠緩解全球變暖的壓力。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你都知道嗎?

8. 可穿戴心電儀。現在市面上已出現了心電監測智能手錶等設備,能夠監測心房顫動。進一步就會研發帶有心電圖功能的穿戴設備,這種設備能對多種心臟疾病做出預警。

9. 無下水道衛生間。公開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 23 億人缺少衛生的廁所,他們將排洩物倒在河流中,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滋生,給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節能衛生間可以就地處理和分解糞便,目前已小規模投入使用。

10. 真·可以聊天的 AI 助手。現在很多手機上都配有AI助手,但都只能聽取簡單的操作,算不上智能。通過技術的升級,之後的AI助手將能幫用戶處理日常事務以及溝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