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人頂風冒雨,披星戴月,只為保護岳陽防控區域人民群眾

紅土地上綠葉情——平江縣自然資源局抗“疫”記


岳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馮剛 通訊員 劉守雲 陳澄 唐送文


春節,一場疫情,讓神州大地上空密佈陰霾。地處湘鄂交界的平江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旋即發佈農村“六級隔斷”、城區“四級隔斷”的疫情防控指令。


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平江縣自然資源局火速抽調80名精幹力量,加入到漢昌鎮啟明社區的防控隊伍中,為保護好防控區域人民群眾,他們頂風冒雨,披星戴月,一如佇立在街頭巷尾的路燈,將佈滿愛意的暖色燈光,灑進千家萬戶。

80人頂風冒雨,披星戴月,只為保護岳陽防控區域人民群眾

率先垂範,一枝一葉總關情

疫情伊始,該局黨組自始至終關注著疫情變化,大年初三組織機關全體人員開展衛生防疫專項活動,同時聘請專業機構對機關辦公場所開展衛生防疫、消毒及滅鼠工作。


1月28日,局黨組在全系統發起“抗擊疫情,你我同行”的募捐活動,以支援抗疫一線工作。縣政府辦主任兼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李炎平率先捐款1000元,全局幹職紛紛響應,當日籌到愛心款69600元,並迅速將捐贈資金轉入“大愛平江”慈善協會的指定帳號。

2月10日22時許,接到縣防疫指揮部的緊急通知後,李炎平迅速召集黨組人員與會,科學調度、科學決策。次日凌晨,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明輝將80名早已枕戈待旦的黨員、幹部全部集結到位,並在上午9時奔赴各自的防控崗位,成為全縣執勤率高、到位率快的隊伍,得到漢昌鎮政府和啟明社區的肯定。

勇往直前,直掛雲帆濟滄海

社區人口眾多,人員結構複雜,排查是防控重要的工作環節。該局一線防控人員離開舒適的家,義無反顧踏上疫情防控最前線。

每晚,該局自然資源權益利用股股長李侃侃,在啟明社區臨時搭建的工作棚默默堅守,耐心細緻核實進出人員身份,嚴防死守,捍衛身後小區民眾安全。

“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但是也有極個別人不理解,不過,非常時期,大家心情難免煩悶,我們能理解。”李侃侃如是說。

一個口罩、一個紅外線測溫儀、一支筆、一個登記本,這是疫情防控期間,平江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中心主任李鋼的“標配”。奮戰在第一線的他,和80位同事一起,除對街道、社區進出人員認真排查登記外,同時還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該局值守的防控區域,緊鄰縣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作為局黨組安排的第一網格的負責人,李鋼一邊指揮工作人員架設好關卡口的臨時帳篷,一邊來回奔波防控區域的七個執勤點上,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也有安全顧慮,但非常時期,我不能夠躲別人身後。”李鋼如是說。

其實,這一時段,忙碌的並非僅他一人,楊武平、王滄海、李光明、姚擎、秦世武、湯穩舟、徐萬寶、王定根等等皆如此。在他們眼裡,疫情防控便是戰場衝鋒號,越危險越要往前衝。

恪盡職守,不脫蓑衣臥月明

“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就是退伍軍人的本色。”該局辦公室主任江峰說。

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上級文件指令如何貫徹?局黨組指示如何落實?防疫物資是否配備及時?每天的值班怎麼安排?防疫信息如何報送?江峰從大年初二開始,便放棄假期,堅守崗位,累了,就在辦公室的椅子上躺一會兒;餓了,泡碗方便麵。多少個凌晨,辦公室內依舊燈光明亮,為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他像上足了發條的鐘,落實、協調、調度,忠誠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的鏗鏘承諾。


80人頂風冒雨,披星戴月,只為保護岳陽防控區域人民群眾


“雖已退伍多年,但凡危急時刻,我們老兵不能掉鏈子,必須全力以赴衝到前線。”退伍老兵劉伯奇、李格山、吳富庚、黃己斌等,在一線發出最美、最響亮的聲音。這場防疫戰爭中,他們奔忙的身影充滿力量,鼓舞著身旁每個人。

恪盡職守的“巾幗英雄”們在抗疫戰場上,同樣發揮巨大能量,臨近退休年齡的女幹部葉惠蓮便是其中一位。因為腳痛頑疾,她每晚都需做倒立鍛鍊,然而,當她收到局黨組的號召後,毅然奔赴一線堅守陣地,僅2月14日上午,便登記、勸導進出人員100餘例。

毛映紅,一位果敢堅毅的女同志,堅守著老財政局與愛心醫院兩個門口。2月13日,值守時,她堅持原則,苦口婆心勸導,將一位從南江來城關但又未帶相關證明的人員勸返。年輕女孩王瓊宇雖只是勞務派遣員工,作為後勤保障人員,她不但肩負收發公文的重任,而且,頂著寒風跑了半個縣城,為執勤者送餐,任勞任怨,默默奉獻。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堅貞。抗疫期間,各行各業湧現了無數感人事例,他們是平凡的,卻也可以擁有非凡的表現,他們就像一面面鮮紅的旗幟,高高飄揚在抗疫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