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經紊亂會引起胃腸神經官能症嗎?

健康屬於大家


植物神經紊亂會引起胃腸神經官能症嗎?

應該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可能導致胃腸神經官能症,其中以女性居多。


我們常說的植物神經功能,專業上叫做自主神經,因為不受意志控制,所以又被稱作植物神經。

植物神經主要分佈在我們的內臟系統上,包括我們的心臟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主要有2根神經組成,分別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我們所說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指的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失衡”,各自發揮作用。所以,當交感神經興奮時會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冒汗,副交感神經興奮時會出現腹痛、腹瀉、尿頻等表現。


我們經常在綜合門診看到這樣一群患者,全身多處不舒服,檢查又發現不了問題,所以多數患者看病的經歷都是“哪疼看哪”, 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焦慮症患者,導致很多患者在其他學科治療了好幾年, 最終治療效果都不明顯。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大多由於焦慮情緒引起或加重,應該到精神科或精神醫院進行就診。對於焦慮,起效快且作用明顯的當屬苯二氮卓類,代表藥物有奧沙西泮、勞拉西泮、阿普唑侖等,因為此類藥物作用腦內GABA 受體,進而抑制神經的興奮性。


然而,此類藥物不建議長期維持治療,以免產生依賴和耐受,臨床上,我們習慣將SSRIs類(如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等)搭配上述藥物聯合使用,因為SSRIs起效較慢,所以前期聯合應用,待逐漸發揮作用後,減停苯二氮卓類。

在應用藥物的同時,需要搭配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包括認知治療、放鬆治療、行為療法等,調整生活習慣及作息,運動等都是積極的治療方法。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精神科汐煒醫生


所謂“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精神神經症、神經症性障礙,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

“神經症”,是指根據目前的醫學技術水平,未能發現肯定的相應病理形態學和病理生理學改變的一組精神疾患。因未發現器質性病變,所以又稱功能性神經症,是一種功能性的精神障礙。它屬精神科疾病,不屬神經科疾病。

此類“神經症”有如下共同特徵:起病常與精神應急或心理社會因素有關;患者病前具有某種個性特徵,如多愁善感、焦慮不安、古板、嚴肅、悲觀、保守及孤僻等;症狀沒有相應的器質性病變基礎;社會功能相對完好;自知力充分,一般均能主動求治。

在我國此組“神經症”包括七個主要類別,即

恐怖性神經症(恐怖症或恐懼症)、焦慮性神經症(焦慮症)、強迫性神經症(強迫症)、抑鬱性神經症(抑鬱症)、疑病性神經症(疑病症)、癔症和神經衰弱。

為何稱為“神經症”?其發生主要與人體的高級中樞神經即“大腦”有關。因為人的精神活動主要由大腦控制,人們的記憶、思維、情感、行為等皆為大腦的功能,而其精神障礙的症狀表現,則是由大腦功能失調所引起。因大腦屬高級中樞神經系統,經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故稱“功能性神經症”。因其表現是精神障礙的症狀,故又稱“精神神經症”。

另外還有一種以“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的“神經症”,即是指一種由自主(植物)神經支配的內臟器官發生軀體形式障礙所致的“神經症”樣綜合症。臨床表現至少有2個器官或系統的自主神經興奮體徵(如心悸、出汗、臉紅、震顫)和1項症狀主訴(如胸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呃逆、噯氣、腹瀉、腸鳴、尿頻)及或伴有神經衰弱(頭痛、頭暈、睡眠障礙、乏力)的症狀。如心血管神經症、胃腸神經症、更年期神經症、產後神經症等。


河間金棟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胃腸神經官能症嗎?

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並不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胃腸神經官能症,而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導致的胃腸神經官能症,也可以稱之為腸易激綜合徵。

任何一個普通人可能都會有緊張或情緒不好的時候,出現的胃腸不舒服,或者腹瀉或者便秘的變化,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這樣的綜合徵更加的常見。簡單的說是你的負面情緒影響到了你的胃腸功能。

那為什麼情緒能夠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呢?這樣的情況其實涉及一個新名詞——腸腦軸。何為腸腦軸?腸子和腦子之間的聯繫在哪裡?

我們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排毒場所其實都是我們的腸道,而腸道中最重要的成員是數量以萬億計算的腸道菌群,就是數量龐大的腸道菌群建立起了腸子和腦子之間的緊密聯繫。

  • 情緒變化影響了腸道菌群的平衡,進而影響了胃腸道的直接反應,出現了胃部不適或者腹瀉、便秘。
  • 反之,腸道菌群的變化,也會明顯的影響到情緒,長時間腹瀉或便秘的患者大多存在抑鬱情緒或者焦慮情緒。


其實這樣的研究開始於多年以前,而且也是目前國際醫學家腦科學的研究方向,據說去年我國通過三期臨床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就是來自腸腦軸的研究理念。

如何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腸胃神經官能症?

雖然看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神經內科疾病,但很可能治療需要的是精神專科醫院醫院的針對情緒的藥物治療。

通過抗焦慮藥物和抗抑鬱藥物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最終能夠改善患者的腸胃神經官能症症狀。

我的母親就是多年的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最近終於在我的一名神經內科同學的勸說下吃了她兒子開的抗焦慮藥物,告訴我說我的同學真厲害,腸胃好多了😭😭😭沒辦法,自己家的醫生看不了自己家的病,我說的話她是不會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疑問,如果你真的存在胃腸神經官能症,不妨試著調整一下你的情緒,看看胃腸道症狀是否有所變化。我是精神科醫生,有需要隨時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